图书介绍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荷)曲培醇著;丁宁,吴瑶,刘鹏,梁舒涵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57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9世纪艺术的故事1
时间框架和语境1
定名3
主次情节5
第一章 洛可可、启蒙运动及18世纪中叶对新艺术的呼唤7
路易十五和洛可可室内装饰的出现7
洛可可装饰:绘画、雕塑和瓷器10
启蒙运动13
法国之外的洛可可14
英国肖像画17
18世纪的艺术家:赞助与艺术市场之间18
艺术家的教育与学院21
学院展览22
沙龙批评家与法国对新艺术的呼唤23
堂吉维叶伯爵与对高尚艺术的提倡25
雷诺兹与英国对新艺术的呼唤26
专栏7
专制主义7
艺术作品的复制18
第二章 古典的范式31
温克尔曼和绘画与雕塑中对希腊作品的模仿31
古典艺术与理想主义32
轮廓33
考古学和庞贝与赫库兰尼姆的发现34
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35
希腊与罗马36
新古典主义的开端37
大卫44
雕塑49
卡诺瓦49
约翰·弗拉克斯曼53
工业革命与新古典主义的推广55
新古典主义居所57
专栏37
埃尔金大理石雕37
游学旅行39
第三章 乔治王时代晚期的英国艺术61
崇高61
对中世纪的迷恋63
霍勒斯·沃波尔、威廉·贝克福德及建筑中的“哥特式”意味64
绘画中的崇高与哥特式:本杰明·威斯特66
博伊德尔的莎士比亚画廊68
亨利·弗塞利69
威廉·布莱克71
当代英雄与历史语境76
宏伟风格与中产阶级肖像画79
专栏62
乔治王时代的英国62
第四章 法国的艺术与革命宣传85
大革命前后的玛丽·安托瓦内特86
大卫:《扈从给布鲁图斯带回他儿子的尸体》88
纪念法国大革命中的英雄与烈士89
创立革命的图像志92
皮埃尔-保尔·普吕东94
夸特梅尔·德·昆西、先贤祠及未竟的共和纪念碑96
作为宣传的破坏98
专栏98
1789—1795年法国大革命中的主要事件86
第五章 拿破仑时代的艺术101
拿破仑的崛起102
维旺·德农与拿破仑博物馆103
拿破仑时期的公共纪念碑104
帝政风格107
帝王形象108
安东尼-让·格罗与拿破仑的史诗115
大卫画派与男性裸体绘画的“危机”119
女性裸体绘画121
新古典主义的变化:新主题与新情感124
历史风俗画与所谓的游吟诗人风格125
次要的绘画类型:风俗画、肖像画及风景画126
专栏103
拿破仑战争103
绘画类型与其等级129
第六章 弗朗西斯科·戈雅与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绘画133
卡洛斯三世的王室赞助:提埃坡罗与门斯133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成长135
宫廷画师戈雅139
戈雅的蚀刻版画141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144
聋人之家146
戈雅之后的西班牙艺术147
专栏142
蚀刻版画142
第七章 浪漫主义在德语世界的肇始151
浪漫主义运动151
早期拿撒勒派:奥韦尔贝克与普福尔153
后期拿撒勒派:科内利乌斯与施诺尔·冯·卡罗斯费尔德155
德国绘画的语境160
菲利普·奥托·龙格160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165
专栏152
德意志邦国与自由城市152
第八章 风景的重要地位——19世纪早期的英国绘画171
大不列颠对自然的热情171
如画172
水彩画的流行:业余画家与职业画家175
吉尔丁、科特曼及水彩的艺术表现力177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81
约翰·康斯太勃尔188
专栏175
水彩画175
吉尔丁与绘制全景画的时尚177
风景画:主题与模式180
第九章 法国复辟时期对古典主义的拒斥193
政府赞助与对古典主义的拒斥193
学院195
复辟时期的沙龙196
斯塔尔夫人与浪漫主义思想引入法国197
司汤达198
东方主义198
奥拉斯·韦尔内198
泰奥多尔·席里柯199
欧仁·德拉克洛瓦206
安格尔与古典主义的转变211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213
专栏196
巴黎沙龙196
《梅杜萨之筏》的创作203
石版印刷术205
第十章 法国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艺术与视觉文化的普及215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及中庸之道216
路易-菲利普与法国历史博物馆217
纪念拿破仑219
宗教壁画的复兴221
七月王朝时期的沙龙223
历史风俗画与东方主义绘画224
风景画:柯罗与历史风景画传统227
风景:如画的传统230
风景画:巴比松画派与自然主义231
肖像画233
沙龙中的雕塑235
新闻出版的激增与流行文化的兴起237
奥诺雷·杜米埃237
加瓦尔尼与格兰维尔242
路易·达盖尔与法国摄影术的开始243
专栏237
木口木刻237
相面术与颅相学240
第十一章 1848年革命与法国现实主义的崛起247
第二共和国时期的沙龙248
现实主义的缘起248
古斯塔夫·库尔贝的《奥南的葬礼》250
库尔贝、米勒及社会问题画252
杜米埃与城市劳工阶层255
现实主义257
第十二章 进步、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第二帝国期间(1852—1870)法国的视觉文化259
拿破仑三世与巴黎市“奥斯曼式”旧城改造259
歌剧院与19世纪中期的雕塑263
第二帝国时期的沙龙与其他展览267
第二帝国沙龙上的潮流268
放大镜下的历史:梅索尼埃与热罗姆268
第二帝国时期的东方主义:热罗姆、弗罗芒坦、杜坎、科迪埃270
人体画275
风景画与动物画:库尔贝与博纳尔277
第二帝国时期的农民题材绘画:米勒与朱尔·布雷东281
波德莱尔与《现代生活的画家》283
库尔贝、马奈及现代主义的缘起285
摄影292
摄影的新用途294
专栏260
埃米尔·左拉与第二帝国时期的法国260
维奥莱-勒-杜克与法国的哥特式传统262
女装式样与女性杂志284
第十三章 从维也纳会议到德意志帝国统一前(1815—1871)德语世界的艺术297
比德迈文化297
比德迈式人物风俗画298
城市风光与风景画300
比德迈式肖像画302
德语国家童话故事画304
德语国家的美术学院304
学院派历史画305
阿道夫·门采尔306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1870年代初的两股潮流311
专栏308
真人布景308
第十四章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英国艺术315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与经济状况316
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领域318
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绘画:轶事题材319
仙灵画:佩顿与达德321
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风景画与动物画:马丁与兰西尔323
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的肖像画与摄影术325
政府的赞助与议会大厦326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330
拉斐尔前派与世俗题材332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风俗画与摄影336
从拉斐尔前派到唯美主义运动338
皇家美术学院342
专栏344
惠斯勒诉拉斯金案344
第十五章 民族国家的骄傲与国际竞争——大型国际博览会347
国际博览会的起源347
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348
水晶宫:一场建筑学的革命348
大博览会与英国的设计危机350
对设计的新态度:欧文·琼斯与约翰·拉斯金351
1862年伦敦国际博览会352
1862年博览会上的日本厅354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356
国际艺术展358
法国展358
库尔贝个人的临时展358
1855年国际艺术展上的外国艺术家360
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362
1867年艺术展363
日本馆364
1850年代与1860年代国际博览会的重要性365
专栏349
国际博览会上的机器349
19世纪主要的国际博览会356
第十六章 巴黎公社后的法国艺术——保守主义与现代主义趋向367
巴黎公社与欧洲早期摄影新闻报道367
共和国纪念碑369
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壁画372
第三共和国与官方沙龙的消亡375
1873—1890年沙龙上的学院派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376
1870—1890年沙龙上的自然主义画作378
1870年代与1880年代沙龙上的马奈380
沙龙之外382
“印象派”的起源与定义383
克劳德·莫奈与印象派风景画384
其他的印象派风景画家:毕沙罗与西斯莱386
莫奈的早期系列画388
印象派人物画390
印象派与城市场景画:埃德加·德加393
印象派与城市场景画:卡耶博特398
印象派画展上的女性401
印象派与现代视觉405
专栏396
色粉笔396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与动物的运动399
第十七章 法国1880年代的前卫艺术407
乔治·修拉与新印象派407
新印象派与乌托邦理想:西涅克与毕沙罗413
印象派的“危机”415
莫奈与晚期系列画416
1880年代的德加417
1880年代的雷诺阿420
保罗·塞尚421
文森特·梵高428
后印象派434
专栏429
梵高书信429
第十八章 埃菲尔铁塔建成初期437
埃菲尔铁塔437
机械馆439
居住历史馆439
殖民地展览439
美术展443
自然主义的成功443
北欧四国的自然主义:民族主义与自然崇拜445
德国的自然主义:马克思·利伯曼与弗里茨·冯·乌德448
比利时的自然主义449
荷兰的约瑟夫·伊斯雷尔斯与海牙画派452
俄国绘画453
1889年博览会回顾457
专栏457
19世纪的帝国主441
第十九章 “美好年代”的法国459
灵魂与身体的通道:圣心堂与地铁461
“新艺术”、西格弗里德·宾及装饰的概念463
“新艺术”的来源463
图卢兹-劳特累克与“新艺术”海报464
画家图卢兹-劳特累克468
保罗·高更与埃米尔·伯纳德:分隔主义与综合主义470
保罗·高更:对非西方文化的热情472
象征主义479
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古斯塔夫·莫罗与奥蒂诺·雷东479
象征主义的宗教崇拜团体:玫瑰十字派与纳比派483
“世纪末”的雕塑486
卡蜜儿·克劳黛尔492
专栏465
海报465
雕塑工艺487
第二十章 1920年前后的国际潮流495
法国以外的新艺术495
比利时的“新艺术”496
安东尼·高迪与西班牙的“现代主义”497
格拉斯哥的“新艺术”501
“新艺术”与象征主义501
玫瑰+十字沙龙502
“二十人团”504
维也纳分离派507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507
费迪南德·霍德勒509
柏林分离派513
爱德华·蒙克513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516
大事年表522
术语表528
参考资料532
译后记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