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3483711.jpg)
- 刘志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31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教育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学的由来与使命1
第一节 教育学的领界2
一、教育学的概念解析2
二、教育学的对象视域3
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6
第二节 教育学的嬗变10
一、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流变10
二、教育学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15
第三节 教育学的使命17
一、教育学与教育实践17
二、教育学与教育智慧18
三、教育学与教师发展20
第二章 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24
第一节 教育本质24
一、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25
二、反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33
三、当前关于教育本质达成的共识40
第二节 教育功能42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与分类42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44
三、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49
第三章 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53
第一节 教育价值54
一、教育价值及其分类54
二、教育价值观58
三、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64
第二节 教育目的66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67
二、历史上典型的教育目的论69
三、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74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76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90
第一节 教师91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91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94
三、教师的劳动特点97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101
第二节 学生106
一、学生的角色定位106
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09
第三节 师生关系110
一、师生关系及其作用111
二、师生关系发展的新趋势114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115
第五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121
第一节 课程理论122
一、课程的定义122
二、课程的构成125
三、课程的类型127
四、课程的研制131
五、课程的实施135
六、课程理论流派140
第二节 课程改革145
一、课程改革的概述145
二、课程改革的追求149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154
第一节 教学理论155
一、教学概述155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157
三、教学目标162
四、教学理论流派163
第二节 教学实施167
一、教学设计167
二、教学环节172
三、教学方法178
四、教学模式183
五、教学艺术190
第七章 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197
第一节 德育概述197
一、德育的概念197
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199
三、德育的理念与德育原则202
第二节 德育过程207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207
二、德育过程的特点208
三、德育过程的开展210
第三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213
一、德育途径213
二、德育方法218
第八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227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227
一、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内涵228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230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35
第二节 教师教育240
一、教师教育的内涵及历史演变240
二、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243
第九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253
第一节 班主任的职责与素养254
一、班主任的职责254
二、班主任的素养255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258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258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60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263
四、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265
第三节 班级管理266
一、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267
二、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269
三、班级文化的营造与管理271
第十章 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275
第一节 教育制度276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276
二、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277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279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280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280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281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282
四、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284
第三节 教育管理291
一、教育管理的内涵291
二、教育管理的特点291
三、教育管理的功能295
四、教育管理体制297
五、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299
第十一章 教育学的永恒主题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304
第一节 教育学的永恒主题304
一、教育与人性305
二、教育与生命310
三、教育与幸福314
第二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319
一、优先发展,突出教育强国的战略地位320
二、育人为本,回归教育价值的本真追求322
三、改革创新,凸显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324
四、促进公平,彰显公平正义的教育政策325
五、提高质量,实现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327
参考文献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