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法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级法医学
  • 伍新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538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358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法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级法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医学事业的发展1

一、新中国法医学事业和法医学教育发展简况1

二、英、美、德等国的法医学教育制度2

三、英、美、德等国的法医学司法鉴定体制2

四、中国现行的法医学鉴定体制4

第二节 法医学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6

一、法医学教育学制的探讨6

二、大力加强法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工作7

三、加强法医学研究生教材建设8

四、加强法医学鉴定人的继续教育9

第三节 关于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思考10

一、法医学鉴定机构的设置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法医学鉴定机构为主10

二、加强对法医学鉴定机构的管理,大力推行“认证、认可”活动10

三、加强法医检案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11

四、将法医解剖分为司法解剖和行政解剖11

五、应加强人民法院对重新鉴定的启动权的监管11

六、加快《司法鉴定法》的立法12

七、强化司法鉴定机构的公益性12

八、尽快成立司法鉴定人行业协会12

九、加强法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和医学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12

第二章 法医学鉴定的证据属性15

第一节 概述15

一、法医学鉴定的证据属性15

二、法医学鉴定的学科分类16

第二节 证据的关联性17

一、证据关联性的含义17

二、证据的逻辑关联性17

第三节 法医学鉴定的合法性20

一、法医学鉴定的受理20

二、法医学鉴定的实施21

第三章 损伤与伤残鉴定24

第一节 概述24

一、损伤与伤残鉴定的主要意义24

二、损伤与伤残鉴定的主要内容25

三、损伤与伤残鉴定的基本程序27

第二节 损伤与伤残鉴定的活体检验28

一、体表损伤检验28

二、体表瘢痕检验28

三、肢体功能检测29

四、听觉功能的实验室检测30

五、视觉功能的实验室检测31

六、男子性功能实验室检测32

第三节 损伤程度鉴定33

一、损伤程度鉴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对贯通创的鉴定)33

二、眼损伤鉴定35

三、视觉功能障碍鉴定36

四、鼻骨损伤鉴定36

五、鼓膜穿孔鉴定37

六、听觉功能障碍鉴定37

七、牙齿损伤鉴定37

八、血(气)胸伴呼吸困难鉴定38

九、失血性休克鉴定38

十、男子性功能障碍鉴定39

第四节 伤残程度评定40

一、伤残程度评定的基本原则40

二、听觉功能障碍41

三、视觉功能障碍41

四、心脏功能障碍41

五、呼吸功能障碍42

六、消化吸收功能障碍42

七、肾功能障碍42

八、大小便失禁43

九、男子性功能障碍43

十、肢体功能障碍44

第四章 法医人类学活体的年龄推断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二节 根据骨龄推断活体年龄46

一、根据继发骨化中心推断活体年龄46

二、根据干骺愈合推断活体年龄46

第三节 根据牙齿推断活体年龄56

一、根据乳牙、恒牙的萌出与替换推断活体年龄56

二、根据整颌牙的磨耗度推断活体年龄57

第四节 根据身高和骨骼长度推断活体年龄57

第五章 法医影像学58

第一节 概述58

第二节 影像资料同一认定58

一、概念58

二、X射线片上可用于同一认定的部位59

三、头颅CT在同一认定中的应用62

四、影像资料同一认定标志的分类和标准62

五、法医影像学同一认定的影响因素63

第三节 法医影像学在损伤鉴定中的应用63

一、枪弹损伤的鉴定63

二、长骨损伤的鉴定63

三、头颅骨损伤的鉴定64

四、椎体骨折的鉴定64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鉴定65

六、颅内出血及血肿程期的判断65

第四节 法医影像学在法医病理鉴定中的应用66

一、X射线检查在法医尸体检验中的应用67

二、CT与MRI在法医尸体检验中的应用67

第五节 法医影像学在人类学中的应用68

一、法医影像学在性别推断中的应用68

二、法医影像学在身高推断中的应用69

第六章 现场勘查和法医学现场勘验77

第一节 概述77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77

二、犯罪现场的分类78

第二节 现场勘查概述79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79

二、犯罪现场勘查的特点80

三、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80

四、犯罪现场勘查的原则和要求81

第三节 现场勘查前的主要工作81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和任务81

二、保护现场的主要方法82

三、现场紧急措施83

第四节 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84

一、现场勘查的组织84

二、现场勘查的指挥85

三、现场勘查的纪律85

第五节 现场勘验与检查86

一、现场勘验、检查的概念86

二、现场勘验、检查的对象86

三、现场勘验的步骤87

第六节几类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87

一、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87

二、涉枪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88

三、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的重点90

四、爆炸现场勘查的重点90

五、火灾现场勘查92

第七节 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93

一、对现场微量物证勘查的意义93

二、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部位93

三、现场微量物证的提取与包装93

第八节 法医学现场勘验94

一、一般尸体外表检验94

二、不同类型尸体的检验重点94

第九节 现场分析97

一、现场分析的任务97

二、现场分析的步骤98

三、现场分析的方法98

第十节 现场勘查过程中的自我保护99

一、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措施100

二、现场勘查的注意事项100

第十一节 现场勘查工作的发展方向100

一、建立规范、完备的证据管理制度100

二、提高现场保护和现场指挥水平101

三、尽量采用先进的刑事侦查技术101

四、提高技术勘验与综合侦查结合的水平101

第十二节 与现场勘查和法医鉴定有关的法律规定101

第七章 现场血迹形态学103

第一节 概述103

一、血迹形态分析的意义103

二、血迹形态分析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03

第二节 血迹的形成104

一、血迹形成概述104

二、血滴运动的动力学105

三、血滴接触客体的阶段分析106

四、血迹形成与客体之间的关系107

第三节 血迹的形态110

一、喷溅状血迹110

二、溅落状血迹111

三、抛甩状血迹112

四、滴落状血迹113

五、流柱状血迹114

六、堆积状血迹115

七、转移状血迹116

八、擦拭状血迹118

九、浸染状血迹(渗血)119

十、稀释状血迹(血水)119

十一、其他血迹形态120

第八章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新进展和新技术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死亡时间推断的法医学意义122

二、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122

第二节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力法和技术123

一、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123

二、根据肌肉的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126

三、根据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的技术129

四、根据死后组织结构及成分变化推断死亡时间132

第三节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推断死亡时间134

一、FTIR理论与技术简介134

二、FTIR在法庭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34

三、FTIR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135

第四节国内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研究的展望137

第九章 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进展139

第一节 生前伤的诊断139

一、生前伤诊断的依据139

二、生前伤诊断领域的难点141

三、生前伤诊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142

第二节 损伤时间的估计145

一、估计损伤时间的依据145

二、损伤时间估计的难点145

三、损伤时间估计研究现状145

第十章 法医昆虫学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法医昆虫学的定义148

二、法医昆虫学的理论依据148

三、发展简史149

四、昆虫在尸体分解中的作用149

五、尸体上发现的主要昆虫类群150

六、昆虫在尸体上的演替规律151

七、影响昆虫区系演替的因素152

八、法医昆虫学研究与展望153

第二节 具法医学意义的双翅目昆虫154

一、双翅目概说154

二、丽蝇科154

三、麻蝇科158

四、蝇科159

五、酪蝇科161

六、粪蝇科161

七、鼓翅蝇科161

八、水虻科161

九、蚤蝇科162

十、毛蠓科162

第三节 具法医学意义的鞘翅目昆虫162

一、鞘翅目概说162

二、埋葬甲科163

三、皮蠹科163

四、隐翅甲科164

五、阎甲科164

六、郭公甲科164

第四节 法医昆虫学的应用165

一、推断死亡时间165

二、推断死亡地点及抛尸场所166

三、推断死亡原因166

四、昆虫致人死亡166

五、昆虫源性人类疾病167

第五节 法医昆虫学的现场调查及死亡时间推断167

一、现场基本情况调查167

二、气候及温度数据的调查167

三、现场标本的收集与调查167

四、标本的整理、鉴定167

五、死亡时间推断167

第六节 DNA技术在法医昆虫学中的应用168

一、种类鉴别168

二、种群基因分析方法169

三、对昆虫种群地理变异的探测169

四、昆虫肠胃中的人DNA分析169

第十一章 杀人碎尸案的法医学鉴定172

第一节 杀人碎尸案的特点和现场勘验172

一、杀人碎尸案的特点172

二、杀人碎尸案中法医要解决的问题173

三、杀人碎尸案现场的法医学勘验173

第二节 杀人碎尸案件的破案思路175

一、以尸块寻找尸源,以尸源寻找犯罪嫌疑人175

二、以抛尸现场痕迹物证为出发点,寻找犯罪嫌疑人175

三、由杀人碎尸现场出发,寻找犯罪嫌疑人175

第三节 碎尸块的法医学检验176

一、尸块上附着物的发现和提取176

二、尸块的同一性检验和身源确定176

三、被害者的死因鉴定177

四、分尸工具和手法的分析177

五、被害人死亡及分尸时间的推断177

第四节 罪犯个人特征的分析178

一、杀人碎尸案的罪犯多为男性178

二、分析罪犯的职业、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178

三、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多较熟悉179

四、分析杀人动机179

第五节 杀人碎尸案的并案分析179

一、被害者特征的一致性179

二、被害者死因和致死方式的一致性179

三、分尸部位和分尸方式的一致性179

四、抛尸现场和抛尸方法的一致性180

第十二章 颅脑损伤181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基础性研究181

一、颅骨的生物力学特征181

二、颅骨骨折发生的力学特点182

三、脑损伤的基础研究182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死因鉴定183

一、头皮颅骨损伤与脑损伤的不一致性183

二、脑损伤形态学改变与脑功能障碍程度的不一致性183

三、脑干损伤在死因鉴定中的特殊地位184

四、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与死因鉴定184

第三节 外伤性颅内出血185

一、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185

二、单纯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86

第四节 脑损伤186

一、脑震荡与弥散性轴索损伤186

二、脑挫(裂)伤的类型187

三、迟发性外伤性脑内出血187

第五节 颅脑损伤研究进展187

一、颅脑撞击性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的手段188

二、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190

三、头颅软组织损伤研究进展191

四、颅骨骨折研究进展192

五、大脑损伤研究进展192

第六节 原发性脑干损伤194

一、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机制194

二、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194

三、脑干损伤的取材方法195

四、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196

五、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196

六、原发性脑干损伤死因诊断的注意事项197

第七节 小脑损伤197

一、损伤机制197

二、病理改变197

三、早期小脑损伤的病理学意义198

第十三章 挤压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201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发病情况及预后201

第三节 临床表现202

一、挤压伤的临床表现202

二、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03

第四节 病理生理机制203

一、横纹肌溶解的机制203

二、筋膜间室综合征形成机制203

三、心脏功能障碍发生机制204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204

第五节 法医学鉴定及注意事项205

一、挤压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205

二、挤压综合征死亡的法医学鉴定要点206

三、鉴定注意事项206

第十四章 心源性猝死209

第一节 概述209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210

一、概述210

二、冠心病病理学改变211

三、心电图改变213

四、冠心病猝死机制214

五、冠心病猝死的法医学鉴定215

第三节 冠状动脉肌桥性猝死219

一、概述219

二、冠脉肌桥的临床意义220

三、冠脉肌桥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机制221

四、法医学鉴定221

第四节 心脏离子通道病猝死222

一、概述222

二、长QT综合征222

三、Brugada综合征224

四、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25

五、短QT综合征226

六、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性心脏病致猝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227

第十五章 心脏传导系统与猝死关系的研究进展230

第一节 心脏传导系统概述230

一、心脏传导系统的概念与功能230

二、心脏传导系统研究简史230

第二节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检查方法231

一、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学、组织学231

二、宋一璇科研组心脏传导系统的检查法(简称宋氏检查法)237

三、宋一璇科研组新染法241

附录 宋一璇科研组新染法241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增龄性变化242

一、心脏传导系统变化与年龄的关系242

二、超龄性改变的界线和判断方法243

三、超龄性改变的意义244

第四节 心脏传导系统病理变化与猝死的关系244

一、心脏传导系统超龄性病变244

二、心脏传导系统出血245

三、心脏传导系统炎症246

四、心脏传导系统部位肿瘤247

五、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畸形)248

六、心肌病累及心脏传导系统249

七、心脏传导系统神经病249

第五节 心脏传导系统病变致猝死的诊断依据250

第十六章 婴幼儿和青少年猝死的法医学鉴定252

第一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概述252

一、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概念252

二、婴儿猝死综合征研究简史253

第二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253

一、发病率、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和发病场所253

二、猝死婴儿父母亲的调查254

三、妊娠期因素的调查254

四、分娩和产期调查以及新生儿特征检查254

第三节 SIDS的病因及病理学改变260

一、确定病因的注意事项260

二、睡眠、脉搏和呼吸系统260

三、感染和免疫系统260

四、中枢神经系统261

第四节 SIDS的法医学诊断261

一、SIDS的诊断原则261

二、诊断SIDS的注意事项261

第五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鉴别诊断262

一、捂死和俯卧位体位性窒息262

二、吸入吐乳或气道内异物窒息262

三、高温环境中的死亡262

四、呼吸道感染263

五、Reye综合征263

六、摇晃婴儿综合征263

第六节 中小学生死亡原因的分析264

第十七章 原因未明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新技术研究267

第一节 概述267

一、猝死的定义267

二、猝死的病因267

三、原因未明猝死的定义268

第二节 原因未明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新技术研究268

一、原因未明猝死与心肌结构蛋白变化268

二、原因未明猝死与心传导系统病变269

三、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与原因未明猝死269

四、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原因未明猝死270

第十八章 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272

第一节 概述272

一、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定义、法律依据及现实意义272

二、医疗纠纷、医疗过失及医疗事故的定义273

三、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鉴定的区别273

四、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原则275

五、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医疗过失参与度的判断275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类型和发生原因276

一、医源性医疗纠纷277

二、非医源性医疗纠纷277

第三节 常见医疗过失的发生原因278

一、手术性医疗过失278

二、妇产科医疗过失279

三、麻醉性医疗过失280

四、输血、输液中的医疗过失281

五、药物过敏性休克导致的医疗过失281

六、用药不当导致的医疗过失282

七、误诊误治、漏诊漏治导致的医疗过失282

八、护理失误导致的医疗过失283

九、诊疗技术失误导致的医疗过失283

十、医疗美容导致的医疗过失285

十一、病理科、放射科及检验科医疗过失286

十二、预防接种导致的医疗过失287

十三、医疗器械故障导致的医疗过失288

十四、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导致的医疗过失288

第四节 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289

一、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程序289

二、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检验注意事项290

第五节 医疗纠纷的法医临床学鉴定291

一、医疗纠纷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程序292

二、医疗纠纷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注意事项292

三、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医疗过失的常见原因293

第六节 非法行医及非法行医罪295

一、非法行医的概念与常见类型295

二、非法行医罪296

三、非法行医的法医学鉴定296

第十九章 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299

第一节 概述299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299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鉴定的现状和注意事项300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301

一、行人损伤301

二、机动车驾驶员损伤304

三、机动车乘员损伤306

四、摩托车乘员损伤307

五、电动自行车乘员损伤308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物证308

一、道路交通事故物证分类308

二、道路交通事故物证的发现和提取309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常见问题309

一、机动车驾驶员与乘员的判断309

二、摩托车驾驶员与乘员的判断310

三、骑自行车与推自行车状态的判断311

四、乙醇和毒品问题312

五、多次碾压问题313

六、倒车事故损伤314

七、伸展伤314

八、潜掘性囊袋伤315

九、剥皮伤315

十、挥鞭样损伤316

十一、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损伤316

十二、黑匣子317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中隐藏的其他性质案件317

一、自杀案件的特征317

二、他杀案件的特征318

第二十章 体液(斑)鉴定技术新进展320

第一节 概述320

一、努力提高现场检材发现和提取的水平320

二、开展DNA分析前的体液斑确证试验具有重要意义320

三、体液斑鉴定的基本思路321

第二节 血痕的证明与种属鉴定321

一、血痕的确证试验322

二、血痕的种属鉴定323

第三节 精液(斑)的证明和种属鉴定325

一、精液(斑)的证明325

二、人精液(斑)的种属鉴定326

第四节 唾液(斑)的证明326

第五节 阴道液(斑)的证明326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327

一、荧光光谱法327

二、拉曼光谱法328

第二十一章DNA多态性与分析技术330

第一节概述330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331

二、人类基因组结构与变异332

三、法医DNA数据检索库、网页和相关软件的应用334

第二节STR基因扫描335

一、概述335

二、STR的优势及命名原则335

三、STR基因座的筛选及常用的STR基因座336

四、毛细管电泳和荧光检测的优点337

五、常染色体STR的突变337

六、STR分型的影响因素及问题340

第三节 miniSTR技术341

一、概述341

二、建立miniSTR技术的基本步骤341

三、目前常用的miniSTR基因座342

四、miniSTR技术评价343

五、展望344

第四节 STR分型实验中的问题及对策344

一、概述344

二、STR分型图谱异常原因分析345

三、对策346

第五节 DNA芯片技术348

一、原理348

二、方法348

三、DNA芯片的应用350

四、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351

第六节 SNP及分析技术352

一、概述352

二、SNP检测技术353

三、SNP检测技术的应用357

四、SNP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358

第七节 线粒体DNA和分型技术358

一、概述358

二、mtDNA多态性359

三、mtDNA分型命名360

四、mtDNA控制区的异质性361

五、mtDNA分析技术362

六、mtDNA分型的特殊问题364

第八节 性染色体STR分型364

一、X-STR单体型364

二、Y-STR单体型367

第二十二章 特殊检材的DNA提取与分析377

第一节 概述377

一、案件现场的特殊生物检材377

二、特殊生物检材的收集和检验策略377

三、特殊生物检材检验的注意事项378

第二节 微量检材DNA检验379

一、微量检材的发现、收集379

二、微量检材DNA提取及注意事项380

三、微量检材DNA的定量382

四、微量检材DNA分型技术及注意事项382

第三节 腐败、陈旧检材的DNA检验383

一、腐败陈旧检材的提取383

二、腐败陈旧检材的DNA提取384

三、降解DNA的定量386

四、PCR反应相关因素的优化386

五、miniSTR技术在降解DNA模板分析中的应用386

六、线粒体DNA测序技术在降解检材中的应用386

七、SNP分析技术在降解检材中的应用387

第四节 混合检材的DNA检验387

一、性犯罪中的混合斑387

二、不同个体同种成分的混合检材387

第二十三章 生物统计学与法医学392

第一节 群体遗传学的基本原理392

一、哈迪-温伯格平衡与检验392

二、基因座与基因座间相关性分析395

三、亲缘系数与亲属间相似性395

四、群体分化与遗传距离397

第二节 法医DNA数据分析常用统计方法398

一、概率论基础知识398

二、常见的统计分布399

三、参数估计的方法400

四、统计检验方法401

第三节 个体识别方法与检验403

一、遗传标记在群体中的偶合率与个体识别力403

二、DNA图谱的唯一性404

三、从DNA数据库查找嫌疑人405

四、实验室误差分析405

第四节 亲权鉴定的概率计算406

一、亲属关系的似然比406

二、亲权指数408

三、平均非父排除率410

四、叔伯指数411

五、一般亲属关系鉴定与检验412

第五节 群体归属方法与检验413

一、种族特异性DNA标记413

二、群体分化413

三、群体混合时的个体识别414

四、群体混合时的亲权鉴定414

第六节 相关计算机软件应用416

一、群体遗传学软件Arlequin416

二、亲权鉴定与亲属关系鉴定软件EasyDNA416

三、群体分化和归属分析软件Structure418

第二十四章 个体识别的证据评估420

第一节 概述420

一、个体识别的定义420

二、似然率的计算公式420

第二节 同一认定的数学思路421

第三节 同一认定的评判标准及注意事项421

一、同一认定的评判标准421

二、以病理标本为检材时的注意事项422

第二十五章 亲权关系鉴定进展424

第一节 概述424

一、概念和发展简史424

二、分类和应用424

第二节 亲权鉴定原理和技术425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是亲权鉴定的理论基础425

二、STR分型技术是亲权鉴定的主要手段425

第三节 亲生关系的判断标准426

一、三联体案的判断标准426

二、单亲案的判断标准427

三、在“不排除存在亲生关系”时,单亲案鉴定的结论描述427

第四节 PE值和CPE值的计算429

第五节 突变基因座PI值的计算429

一、计算PI值的基本程序429

二、三联体案突变基因座的PI值计算方法430

三、单亲案突变基因座的PI值计算方法430

四、三体综合征基因座的PI值计算431

第六节 亲缘关系鉴定431

一、亲缘关系鉴定原理431

二、ITO方法431

三、同胞关系鉴定433

四、隔代亲缘关系鉴定435

第七节 亲权鉴定的注意事项440

一、标本的真实性440

二、技术的科学性441

三、结论的可靠性441

第二十六章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444

第一节 概述444

一、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简史444

二、DNA数据库的意义446

三、DNA数据库的构成446

四、DNA数据比对流程447

五、DNA数据库建设原则447

六、DNA数据库的功能448

第二节 DNA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448

一、法庭DNA实验室自动化448

二、应用效果449

第三节 展望450

一、法律地位450

二、错误匹配450

三、数据库的管理450

四、个人隐私450

第二十七章 非人类DNA分型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452

第一节 动物DNA分型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452

一、动物DNA分型技术452

二、动物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454

三、动物DNA分型的展望454

第二节 植物DNA分型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455

一、植物DNA分型技术455

二、植物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457

三、植物DNA分型的展望457

第三节 微生物DNA分型在法庭科学上的应用458

一、微生物DNA分型技术458

二、微生物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458

三、微生物DNA分型的展望458

第二十八章 司法精神疾病鉴定461

第一节 概述461

一、概念461

二、中外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的比较461

三、司法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462

四、司法精神病鉴定人须具有的基本理论知识463

第二节 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464

一、精神障碍与暴力行为464

二、精神错乱辩护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464

三、其他涉及刑事诉讼的法定能力评定469

四、肇事和肇祸精神病人的处置和治疗472

第三节 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473

一、民事行为能力473

二、精神损伤的鉴定474

第二十九章 中毒和毒品依赖478

第一节 概述478

第二节 中毒原因和方式的特点479

一、他杀投毒的特点479

二、自杀中毒的特点480

三、意外中毒的特点480

第三节 中国法医学常见毒物种类的特点481

一、致中毒的毒物种类的变化481

二、农药中毒481

三、杀鼠剂中毒481

四、有毒动植物中毒482

第四节 常见中药中毒的器官损害482

一、概述482

二、常见有毒中药中毒的原因484

三、常见有毒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理作用485

四、常见有毒中药所致主要器官损害487

五、中药中毒的法医学鉴定488

第五节 毒品和吸毒488

一、概述488

二、海洛因490

三、苯丙胺类491

四、氯胺酮492

五、毒品中毒的法医学鉴定493

第三十章 液质联用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496

第一节 概述496

第二节 液质联用仪简介497

一、接口技术497

二、质量分析器498

第三节 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的建立500

一、样品处理500

二、L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501

三、液质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分析的认定准则503

第四节 液质联用技术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504

一、液质联用技术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优势504

二、液质联用技术在系统法医药毒物分析中的应用504

第三十一章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和相关的法学知识511

第一节 概述511

一、法医学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511

二、法医学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的意义511

三、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的法律依据512

第二节 不同法系体制下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比较512

一、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512

二、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513

第三节 法医学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本要求与技巧514

一、法医学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基本内容514

二、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和要求515

三、出庭前的准备和出庭作证的技巧515

第三十二章 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517

第一节 概述517

一、司法鉴定机构的认证认可的必要性517

二、检查和检测517

第二节 法鉴定机构的检查机构/实验室认可518

一、认可的概念518

二、认可评审的依据519

三、认可的工作流程519

第三节 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认定521

一、资质认定的概念521

二、资质认定评审的依据522

三、资质认定的工作流程522

第四节 能力验证523

一、能力验证的概念523

二、能力验证的意义523

三、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524

四、能力验证的结果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