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传统治病小绝招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间传统治病小绝招 第2版
  • 振中,刘静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51320652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间传统治病小绝招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2

第一章 肝脏功能和药物代谢2

第一节 药物在肝脏内代谢2

一、药物代谢酶2

二、药物在肝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5

三、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5

第二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9

一、药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9

二、疾病对肝脏代谢的影响10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其他因素11

第二章 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16

第一节 药源性肝损害的非免疫机制17

第二节 药源性肝损害的免疫机制20

第三节 肝细胞损害免疫与非免疫的联合机制20

第四节 机体的代谢特异质性肝损害21

第五节 药源性引起肝损害的危险因素22

第三章 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型26

第一节 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分型26

一、急性药源性肝损害27

二、慢性药源性肝损害29

第二节 药源性肝损害的病理分型33

一、肝炎型33

二、肝内淤胆型34

三、混合型36

四、脂肪变性型36

五、其他37

第四章 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0

第一节 抗生素药物41

一、青霉素类药物41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47

三、四环素类药物50

四、大环内酯类药物52

五、磺胺类药物57

六、喹诺酮类药物58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62

第三节 抗病毒药物68

第五章 抗寄生虫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75

第一节 驱肠虫药物76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及抗滴虫病药物79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和抗丝虫病药物81

第四节 抗疟药物86

第六章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90

第一节 常见抗结核药物肝损害90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防治对策总则97

一、预防和诊断97

二、发生肝损害的处理措施98

第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03

第一节 苯胺类药物104

第二节 甲酸类药物108

第三节 乙酸类药物110

第四节 丙酸类药物112

第五节 烯醇酸类药物114

第六节 呲唑酮类药物115

第七节 选择性COX-2抑制剂药物115

第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20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物121

一、吩噻嗪类药物121

二、硫杂蒽类药物123

三、丁酰苯类药物124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物124

第二节 抗抑郁药物125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物125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126

三、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药物126

四、MAO抑制剂药物126

第三节 抗焦虑药物127

第四节 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127

第五节 抗精神失常药物致药源性肝损害防治总则128

一、预防和诊断128

二、治疗129

第九章 麻醉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31

第十章 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38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138

第二节 钙拮抗药物146

第三节 防治心绞痛药物147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物149

第五节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药物155

第十一章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60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160

第二节 促胃肠动力药物及催吐药物166

第三节 止吐药物168

第四节 止泻药物169

第五节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物170

第十二章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73

第一节 抗贫血药物173

第二节 促白细胞生成药物177

第三节 抗凝血药物178

第四节 促凝血药物180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物181

第十三章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184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184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物189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药物190

第四节 雄性激素类药物和同化激素类药物192

第五节 雌激素类药物196

第六节 避孕药物199

第十四章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204

第一节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205

第二节 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211

第三节 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215

第四节 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218

第五节 影响激素功能的药物221

第十五章 免疫抑制剂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227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药物227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药物引起肝损害的诊断235

第三节 免疫抑制剂药物致肝损害的防治对策237

第十六章 工业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240

第一节 工业化学物质引起肝损害240

第二节 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243

第三节 卤烃类化学物质247

第四节 芳香族氨基及硝基化合物249

第五节 其他工业化学物质250

第十七章 酒精性肝病及其防治对策253

第一节 酒精性肝炎253

第二节 酒精性脂肪肝259

第三节 酒精性肝硬化262

第十八章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267

第一节 肝功能损害时的药代动力学267

第二节 肝功能损害时的药效学269

第三节 肝功能损害患者安全用药基本原则270

一、肝损害程度的评估270

二、肝损害用药的注意事项271

三、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的选择271

四、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注意三则275

五、常见损害肝脏的药物275

中篇 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282

第十九章 肾脏功能与药物的排泄282

第一节 肾脏排泄的生理过程282

第二节 肾脏与药物的排泄283

第三节 影响肾脏排泄的因素285

一、肾脏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285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药物排泄的影响286

三、尿液pH对药物排泄的影响287

四、影响肾脏排泄的其他因素287

第二十章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病机制289

第一节 药物对肾脏的损害289

第二节 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机制291

一、药物引起肾损害的几种方式291

二、药源性肾损害及机制292

第二十一章 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型303

第一节 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分型303

一、急性药源性肾病304

二、慢性药源性肾病307

第二节 药源性肾损害的病理分型309

一、急性药源性肾病309

二、慢性药源性肾病313

第二十二章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316

一、诊断思路316

二、诊断要点317

第二十三章 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324

第一节 抗生素药物325

一、青霉素类药物325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326

三、氨基糖苷类药物332

四、四环素类药物336

五、万古霉素类药物338

六、多黏菌素类药物340

七、磺胺类抗菌药物342

八、喹诺酮类药物343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345

第三节 抗病毒药物347

第四节 抗结核病药物355

第二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363

第二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371

第二十六章 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383

第一节 拟胆碱药物383

第二节拟肾上腺素药物384

第三节 抗肾上腺素药物385

第二十七章 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390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390

第二节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药物396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399

第二十八章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03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403

第二节 泻药与止泻药物409

第三节 肝胆疾病辅助用药与其他药物410

第二十九章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13

第一节 渗透性利尿剂药物413

第二节 髓袢利尿剂药物416

第三节 噻嗪利尿剂药物418

第四节 贮钾利尿剂药物420

第五节 碳酸酐酶抑制剂药物421

第三十章 维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25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药物426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药物428

第三十一章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31

第一节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432

第二节 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435

第三节 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443

第四节 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444

第五节 其他抗肿瘤药物445

第三十二章 造影剂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50

第一节 碘造影剂概述450

第二节 碘造影剂分类及肾毒性特点457

一、离子型造影剂458

二、非离子型造影剂459

第三十三章 含金属离子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464

第一节 含金属离子药物引起的肾损害465

一、铋剂类药物465

二、含锂药物466

三、含金药物468

第二节 含重金属引起的肾损害469

一、汞469

二、镉470

三、铅473

四、砷474

五、铬478

第三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注意事项480

第一节 肾脏的药物排泄功能480

一、肾小球的药物滤过480

二、肾小管的药物排泌481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药物重吸收482

第二节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483

一、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483

二、药物的体内分布483

三、药物的代谢485

四、药物的排泄485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安全用药原则487

一、肾功能不全时用药原则487

二、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调整487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493

一、抗菌药物494

二、镇痛药物496

三、利尿药物497

四、镇静催眠和其他精神药物497

五、造影剂498

下篇 中药致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502

第三十五章 中药致药源性肝肾损害的发生与影响因素502

第一节 药物因素502

第二节 机体因素505

第三节 用药过程507

第三十六章 中药致药源性肝肾损害的临床表现514

第一节 中药致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514

第二节 中药致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518

第三十七章 中药致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524

第一节 单味中药致药源性肝损害526

一、解表药526

二、清热药529

三、泻下药537

四、祛风湿药537

五、温里药540

六、理气药541

七、驱虫药543

八、止血药544

九、活血化瘀药546

十、化痰止咳平喘药546

十一、安神药550

十二、平肝息风药551

十三、开窍药553

十四、补虚药554

十五、收涩药554

十六、涌吐药557

十七、攻毒杀虫止痒药559

十八、拔毒化腐生肌药560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致药源性肝损害563

第三十八章 中药致药源性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571

第一节 单味中药致药源性肾损害574

一、解表药574

二、清热药576

三、泻下药578

四、祛风湿药579

五、化湿药583

六、利水渗湿药585

七、理气药586

八、驱虫药589

九、止血药591

十、活血化瘀药592

十一、化痰止咳平喘药594

十二、安神药598

十三、平肝息风药598

十四、开窍药599

十五、补虚药600

十六、涌吐药601

十七、攻毒杀虫止痒药601

十八、拔毒化腐生肌药602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致药源性肾损害605

第三十九章 中西药合用致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610

第一节 联合用药后产生物理化学配伍禁忌611

第二节 联合用药后产生药理学配伍禁忌612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613

附录 缩略语6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