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哲学史 近古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方哲学史 近古卷
  • 徐远和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08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8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东方哲学-哲学史-中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哲学史 近古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南亚3

第一篇 印度哲学(10世纪至18世纪)3

第一章 近古吠檀多哲学的发展3

第一节 近古吠檀多哲学的代表哲学家3

第二节 罗摩奴阇的制限不二论7

第三节 摩陀婆的二元论26

第二编 西亚北非33

第二篇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13世纪至17世纪)33

第二章 近古前期的伊斯兰哲学33

第一节 近古前期的苏菲派哲学33

第二节 伊本·阿拉比的哲学思想39

第三节 伊本·法里德与哲拉鲁丁·鲁米的哲学思想49

第四节 其他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56

第三章 阿拉伯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62

第一节 阿拉伯人文科学的发展62

第二节 伊本·赫勒敦与阿拉伯社会哲学、历史哲学的创立67

第四章 阿拉伯逻辑学89

第一节 阿拉伯逻辑学的创立与发展89

第二节 阿拉伯哲学家与逻辑学92

第五章 阿拉伯伦理学105

第一节 阿拉伯伦理学的社会背景105

第二节 阿拉伯伊斯兰道德原则114

第三节 阿拉伯伊斯兰的“两世吉祥”人生观124

第三编 东亚131

第三篇 中国哲学(10世纪至18世纪)131

第六章 宋明新儒学概说131

第一节 新儒学之名义131

第二节 宋明新儒学兴起的先驱134

第三节 宋明新儒学的流派划分140

第七章 朱子之前新儒学的发展146

第一节 新儒学的奠基146

第二节 新儒学的流传195

第八章 朱子对宋代新儒学的整合与朱子学的形成217

第一节 朱子的理学建构217

第二节 朱子学的形成238

第九章 阳明学的兴起与流传251

第一节 先声:陆象山与孟子学的再生251

第二节 王阳明的良知学267

第三节 阳明学的多元发展286

第十章 新儒学的其他线索354

第一节 象数学354

第二节 事功之学380

第三节 气学390

第四节 刘宗周对晚明儒学的整合413

第十一章 明清之际与新儒学的典范转移428

第一节 黄宗羲:从心性到工夫428

第二节 王夫之:从形上到惟器444

第三节 颜元:从理学到古学459

第四节 戴震:从超越到内在467

第四篇 朝鲜半岛哲学(14世纪至17世纪)481

第十二章 徐花潭的气哲学481

第一节 “功用”之气学481

第二节 “气数”之气学486

第十三章 李退溪的性理哲学488

第一节 理气不杂488

第二节 理有动静492

第三节 四端七情494

第十四章 李栗谷的理气妙合哲学497

第一节 “理气妙合”说497

第二节 “理通气局”说501

第三节 “人心道心”说503

第十五章 宋浚吉的性理学508

第一节 理气说508

第二节 四端七情论510

第三节 人心道心说513

第十六章 宋时烈的“直”哲学516

第一节 “直”的哲学516

第二节 修养论521

第十七章 朝鲜朝的阳明学525

第一节 阳明学的传入和形成525

第二节 郑霞谷的阳明学思想529

第五篇 日本哲学(17世纪至19世纪)535

第十八章 近世儒学535

第一节 朱子学派535

第二节 阳明学派550

第三节 古学派565

第四节 町人哲学575

第五节 农民哲学581

第十九章 近世神道592

第一节 儒学神道592

第二节 复古神道596

第二十章 近世佛教605

第一节 德川时代的佛教制度605

第二节 佛教的世俗化和德川排佛论608

第二十一章 近世西学与水户学615

第一节 兰学615

第二节 洋学628

第三节 水户学633

第六篇 越南哲学(10世纪至15世纪)639

第二十二章 丁黎李陈时期的哲学639

第一节 丁黎李陈时期和合思潮的兴起639

第二节 丁黎李陈时期的佛教哲学665

第三节 越南儒宗朱文安的哲学思想6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