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 基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 基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5013378.jpg)
- 徐章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590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数学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 基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3
第1章 教师知识是课堂教学之基3
1.1面对当下之需3
1.1.1教师知识事关重大:教师也是需要特殊职业准备的行业3
1.1.2教育中的悖论:如何评价教师知识4
1.1.3直面教育悖论:如何发展教师知识7
1.2师范生的教学知识基础10
1.3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课程12
1.4本书结构13
第2章 教师知识的探索15
2.1教师知识研究的三种取向15
2.1.1教师实践知识研究15
2.1.2教师情境知识研究16
2.1.3教学知识基础研究17
2.1.4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小结18
2.2数学教师知识研究的三种取向19
2.2.1教师特征变量的研究19
2.2.2教师知识本质的研究20
2.2.3教学实践中的教师知识研究22
2.2.4数学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小结23
2.3两种极端形式的学科教学知识24
2.3.1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24
2.3.2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研究36
2.3.3课堂教学的知识基础:PCK和MKT44
2.4教育取向的数学史49
2.5小结54
第二篇 从数学发生发展的角度分析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59
第3章 解析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59
3.1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59
3.1.1学科知识60
3.1.2学科教学知识61
3.1.3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结构模型64
3.2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水平分析框架66
3.3 MKT实然水平的原因分析视角70
3.3.1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71
3.3.2教育意蕴76
3.4小结77
第4章 质性数据的采集与解析78
4.1研究对象78
4.2数据采集79
4.2.1备课教案79
4.2.2课堂观察80
4.2.3反思日志80
4.2.4问卷调查80
4.2.5访谈81
4.3数据分析82
4.3.1微型分析法82
4.3.2课例研究法83
4.3.3数据分析流程83
4.4小结84
第5章 教育取向地理解学科知识85
5.1三角比和三角函数的研究动机85
5.2三角中的单位圆88
5.3三角函数的两种定义94
5.4研究结果97
第6章 兼容并包地理解内容与课程的知识100
6.1纵向的三角内容组织的知识100
6.1.1三角内容编排的知识101
6.1.2从初等数学看三角内容组织的知识107
6.1.3从高等数学看三角内容组织的知识126
6.2横向的三角内容组织的知识135
6.3研究结果142
第7章 作为“以学定教”之基础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145
7.1弧度制146
7.2任意角的三角比150
7.3三角公式的运用153
7.4研究结果157
第8章 直面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知识160
8.1情意原理的实施161
82序进原理的实施164
8.3活动原理的实施171
8.4研究结果175
第三篇 发展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路径181
第9章 基于设计发展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181
9.1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181
9.2基于数学史的MKT教学资源开发183
9.2.1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183
9.2.2教学资源开发的流程186
9.3信息技术支持基于数学史的MKT教学资源开发187
9.4进一步的思考189
第10章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于教师职前教育的意义191
10.1强调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基础性191
10.2重新审视教师职前教育192
10.2.1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应不同于行动教育的培养模式192
10.2.2对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193
10.2.3对师范生的建议194
10.3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95
参考文献197
附录 职前教师问卷调查表214
后记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