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810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生物技术-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政策篇1
一、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引导生物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与合理布局3
二、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7
三、积极制定政策措施,营造完善的政策环境9
四、国家科技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部署11
第2篇 科学篇13
第一章 人类功能基因组学15
一、国际发展趋势15
二、国内研究现状17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26
一、国际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26
二、我国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28
三、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30
第三章 分子分型和转化医学33
一、国外现状与趋势33
二、国内现状与趋势34
三、重点发展方向、主导产品与趋势41
第四章 芯片技术47
一、国外现状与趋势47
二、国内现状与趋势50
三、发展的重点方向55
第五章 结构生物学63
一、国外结构生物学的发展现状63
二、我国自主创新情况65
三、主要技术进展和研发动向67
第六章 药物分子设计70
一、药物分子设计核心技术与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70
二、基于功能基因组和结构基因组的药物分子设计85
三、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分子设计及产品开发99
第七章 生物信息技术109
一、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国外现状与趋势109
二、生物信息技术领域国内现状与趋势122
三、生物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124
第八章 合成生物技术128
一、国外现状与趋势128
二、国内研究现状129
三、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32
第九章 神经生物学134
一、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134
二、国内现状136
三、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37
第十章 纳米生物技术139
一、国际发展趋势139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内容140
三、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43
第十一章 系统生物医学146
第3篇 技术篇149
第一章 医药生物技术151
一、干细胞技术153
二、组织工程158
三、疫苗工程163
四、抗体工程170
五、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177
六、重大疾病的细胞和免疫治疗183
七、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与相关产品的规模化制备186
八、核酸和多肽药物的规模化制备技术193
九、蛋白质药物的规模化制备技术196
十、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198
第二章 农业生物技术205
一、植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205
二、转基因植物210
三、作物分子标记育种研究与产业215
四、动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226
五、转基因动物228
六、动物繁育与克隆229
七、动物生物反应器231
八、植物组织培养234
九、植物生物反应器238
十、生物农药245
十一、生物肥料255
十二、动物疫苗、新兽药、诊断制剂274
第三章 食品安全279
一、概述279
二、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279
三、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体系及模型280
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平台280
五、食品安全溯源技术体系基本建立282
六、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形成282
第四章 工业生物技术283
一、概述283
二、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284
三、工业酶的分子改造和工程化技术287
四、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290
五、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93
第五章 环境生物技术与产业进展298
一、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99
二、污染控制生物过程与技术301
三、环境生物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306
四、环境基因组学及应用309
五、环境功能物质的生物合成技术311
六、面向清洁生产和温室气体削减的生物技术315
七、人才、基地等情况317
第六章 特殊生物资源技术与产业进展320
一、特殊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320
二、特殊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323
三、食药用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326
四、人才、基地等情况329
第4篇 生物产业篇331
一、2007年我国生物产业现状334
二、我国新药注册申报情况345
三、我国生物仿制药概况346
第5篇 国际合作篇349
第一章 部分国家生物与医药科技发展动态350
一、美国351
二、英国352
三、加拿大355
四、德国358
五、日本359
六、法国359
七、俄罗斯360
八、以色列360
九、巴西360
第二章 生物与医药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362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生命科学领域支持情况362
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7年聘请生命科学领域特聘及讲座教授的情况363
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引进优秀生命科学人才情况366
第三章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进展367
一、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合作项目367
二、中欧EFBIC-Red合作项目367
三、中美合作项目368
四、中英合作项目369
五、中德合作项目370
六、中加合作项目370
第四章 中外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建设371
一、中法研发基地371
二、中俄研发基地373
三、SJTU-SIBS-PSU生命科学联合中心374
四、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374
五、中日生物学联合实验室374
第五章 生物科技与产业国际交流376
一、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BioEco2007)376
二、2007美国生物产业(BI02007)377
三、世界生命科学论坛(BioVision 2007)377
四、中欧中医药大会378
五、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大会379
六、中欧健康科技合作项目(EFBIC-Red)中医药论坛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