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加入WTO后国企改革 新思路、新理论、新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加入WTO后国企改革 新思路、新理论、新对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3462834.jpg)
- 潘石,年志远,胡岳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069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影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加入WTO后国企改革 新思路、新理论、新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及新战略1
一、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1
二、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特点5
三、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思路:理论先于对策7
四、WTO规则要求突破传统国有制理论11
五、中国国有制的理论创新探索14
第一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回顾与分析19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及特点19
一、国有企业改革阶段的新划分19
二、对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成就的总体评价21
三、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27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总体评估30
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指标30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33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式新探39
一、企业绩效评价三种模式比较分析39
二、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模式选择40
三、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完善41
第二章 WTO框架下的国有企业定位45
第一节 传统体制里的国有企业范式45
一、中国国有企业的由来与发展45
二、制度范式:一个累积的自我扩张过程47
三、同质性设定: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47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模式49
一、资本主义国家为何也发展国有经济49
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演进50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性质52
一、理论中的国有企业:定义与存在52
二、评“国有企业的两重性”54
三、国有企业的市场体制边界55
四、国有企业的制度刚性57
第四节 后WTO时代的国有企业定位59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59
二、两种国有企业地位定位论60
三、后WTO时代的国有企业地位63
第三章 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的关键和突破口68
第一节 国企改革走出困境的关键69
一、加入WTO后国企改革是重中之重69
二、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卡壳”的根本原因71
三、行政权力退出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74
第二节 对国有企业改革几个深层问题的探究77
一、政府的公共性与市场的经济性的矛盾78
二、政府干预合理性与企业经营自主性的矛盾79
三、成熟市场体制的要求与不成熟市场体制现实的矛盾80
四、国有企业退出与民营企业进入的矛盾81
第三节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关键环节的突破83
一、国有企业市场化83
二、国有企业信息化85
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规范化86
四、国有企业经营自主化87
第四章 加入WTO后中国政企关系改革:理论与对策90
第一节 政企关系特殊化的根源:政府参与的二重性矛盾外化90
一、政企关系一般和政企关系特殊90
二、作为企业投资者的政府参与的二重性内在矛盾91
三、作为企业投资者的政府参与的二重性的外化:政企关系的特殊化和复杂化92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企关系特殊化94
一、中国政企关系特殊化的社会背景94
二、政企联系度:政府管理成本模型96
三、政企联系度的实证分析97
四、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政企关系存在的问题101
第三节 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政企关系改革面临的新要求102
一、中国国企加入WTO的实质:市场化102
二、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的政企关系面临的新要求103
第四节 改革的方向和对策105
一、改革的方向105
二、改革的对策106
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107
第一节 企业治理结构及评析107
一、股东治理结构及评析107
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及评析110
三、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及评析111
第二节 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112
一、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112
二、现代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114
三、强化“三会制衡”提高公司效率117
第三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重构119
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重构的依据和原则119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重构的模式121
三、加入WTO后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开放化与优化123
第六章 国有企业家125
第一节 国有企业家125
一、企业家及国有企业家概念的论争及界定125
二、现代国有企业家的特征分析127
第二节 国有企业家人格129
一、国有企业家人格分析129
二、国有企业家人格偏差及矫正132
第三节 国有企业家定价134
一、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134
二、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归属136
三、国有企业家的定价方法及形式分析137
第四节 国有企业家的绩效考评及激励与约束139
一、国有企业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139
二、国有企业家激励机制重构141
三、国有企业家约束机制再造144
第七章 国有企业债务分析及化解对策148
第一节 适度负债分析148
一、适度负债及其决定因素148
二、负债水平的比较153
三、我国企业适度负债辨析154
第二节 过度负债现状及体制性原因分析155
一、过度负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155
二、过度负债是由体制性原因造成的156
第三节 债转股评析160
一、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160
二、资产管理公司组织费用过高161
三、资产管理公司的“胎里病”:国有独资161
四、债转股的目标不明确或操作不到位162
五、债转股引发诸多问题及不良后果163
第四节 政府“以股抵债”模式分析165
一、政府“以股抵债”模式及特点165
二、政府“以股抵债”模式施行的条件167
第五节 国有企业债务化解对策研究169
一、政府负担国有企业绝大部分债务170
二、债务转移170
三、运用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债务化解171
第八章 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的症结及对策175
第一节 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特征与主要问题175
一、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特征175
二、国有企业“办社会”的主要问题177
第二节 国有企业“办社会”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179
一、国有企业“办社会”的历史成因179
二、国有企业“办社会”的体制成因181
三、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理论成因182
第三节 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难点与对策183
一、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的难点183
二、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的对策186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190
一、案例一:中石油告别“小社会”190
二、案例二:中国一汽整合企业“办社会”192
三、案例评析193
第九章 WTO与国有企业战略重组197
第一节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主要障碍197
一、国有企业退出的行业边界197
二、国有企业退出的成本问题200
三、重组中的政府导向作用201
四、重组中的资本市场发育与建设202
第二节 WTO规则约束下的国有经济战略重组路径205
一、突破国有企业大一统格局205
二、打破行业、地区及所有制界限,鼓励吸引外国资本及民营企业积极参与205
三、增量调整与存量重组206
第三节 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总体思路与对策设计210
一、帕累托改进与卡尔多改善210
二、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整体设计211
第十章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国企改革216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企改革的生力军216
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国企改革的意义216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个性基因对国企改革的启示219
三、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国企改革的步伐221
第二节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国企改革的作用223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企改革中具有政府发挥不了的作用223
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和路径226
第三节 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28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超个体、超要素的经济活力228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腾出空间230
三、股份公司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233
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34
第十一章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与重构237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评析237
一、历程回顾237
二、绩效评估238
三、制约因素分析240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241
一、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制度定位241
二、重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243
三、分配理论创新:从企业本位论到劳动者本位论245
第三节 重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思路及对策247
一、国有企业新型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247
二、重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政策思路251
三、国有企业实行新型分配制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253
第十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255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现状及评析255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简要回顾255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256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评析258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理论评析262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理论262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理论评析264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创新:建立分级式社会保障制度266
一、建立我国分级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266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建立分级式社会保障制度267
第十三章 WTO框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270
第一节 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分析270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涉及的四个关系270
二、四个关系所引发的问题272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论分析275
一、产权残缺理论275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产权残缺276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278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280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模式构建原则280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模式框架282
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制度安排286
四、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运营方式287
后记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