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关系主义 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微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家关系主义 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微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3448502.jpg)
- 黄光国著 著
- 出版社: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191262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家关系主义 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本土心理学的知识论目标1
第一节 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兴起2
第二节 文化心理学的第三波4
第三节 对本土心理学的挑战与回应9
第四节 本书的主张13
结论19
第2章 从建构实在论看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25
第一节 心智的文化发展25
第二节 建构实在论30
第三节 现代化的意义38
第四节 华人社会的现代化41
结论46
第3章 西方哲学中的人观与典范转移51
第一节 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51
第二节 康德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53
第三节 维根斯坦的独我论61
第四节 波柏的进化认识论66
第五节 后实证主义的知识论69
第六节 建立普世心理学的方法论策略73
结论77
第4章 〈人情与面子〉理论的建构83
第一节 社会交换论的回顾83
第二节 交换理论的批判90
第三节 正义理论的回顾95
第四节 社会关系的深层结构103
第五节 〈人情与面子〉的理论建构107
结论115
第5章 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123
第一节 儒家的天命观124
第二节 儒家的心之模型131
第三节 儒家的庶人伦理:「仁、义、礼」伦理体系135
第四节 修身以道144
第五节 君子与小人149
第六节 儒家的「士之伦理」:济世以道151
第七节 致中和的世界观模型156
第八节 人观、自我与个体159
结论160
第6章 华人道德思维的研究典范:后设理论分析167
第一节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168
第二节 Rest的四部分模式177
第三节 Bloom的社会原则和社会人道180
第四节 华人的政治社会思维182
第五节 人类发展的存在面相186
第六节 马庆强的双参数道德发展理论190
第七节 科学哲学的反思196
结论199
第7章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思维与道德判断207
第一节 儒家的「庶人伦理」207
第二节 儒家的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210
第三节 分殊理性216
第四节 儒家伦理的调整220
第五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思维223
第六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判断233
第七节 「情理」与「法理」241
第八节 关系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的界线243
结论246
第8章 儒家关系主义与社会交换253
第一节 儒家「庶人伦理」的可外推性254
第二节 由「关系取向」到「儒家关系主义」259
第三节 角色「关系」的认知结构262
第四节 关系与资源分配267
第五节 关系与社会交换270
第六节 代间交换与孝道272
第七节 关系脉络与社会规范275
第八节 中国与日本:两种儒家社会的比较277
结论284
第9章 儒家社会中的生活目标与成就动机293
第一节 台湾心理学界对成就动机的先期研究294
第二节 素朴实证主义研究取向的批判297
第三节 儒家社会中成就动机的文化分析304
第四节 西方社会中的成就动机理论306
第五节 儒家社会中的成就动机理论310
第六节 生活目标之达成:自尊与面子318
第七节 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的比较328
第八节 努力模式与能力模式332
第九节 努力的道德意义335
第十节 努力与奖惩342
结论348
第10章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359
第一节 华人的「脸面」之谜359
第二节 儒家伦理与心理社会均衡363
第三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丢脸369
第四节 面子需求与性格374
第五节 大我的脸面377
第六节 关系他人的面子情绪382
第七节 角色义务与成就类型385
第八节 「大我」与面子维护388
第九节 两种研究取径的比较395
结论 文化化约主义的限制399
第11章 华人社会中的「关系」与组织行为407
第一节 拉关系与感情的规避411
第二节 组织间关系运作的争议413
第三节 华人社会中企业的类型418
第四节 华人社会中的信任策略423
第五节 组织间的关系运作427
第六节 组织内的关系运作432
结论437
第12章 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447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中的冲突化解模式447
第二节 面子磋商理论453
第三节 华人社会中的面子语言456
第四节 本土冲突化解模式的建构459
第五节 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理论461
第六节 纵向内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469
第七节 横向内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476
第八节 内团体的合作目标481
第九节 横向外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484
第十节 儒家关系主义的研究传统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