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脊柱创伤外科治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脊柱创伤外科治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45778.jpg)
- 郝定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96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87页
- 文件大小:241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脊柱损伤-外科-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脊柱创伤外科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3
第一章 脊柱的应用解剖3
第一节 脊柱的形态解剖3
一、脊柱的大体观3
二、颈椎4
三、胸椎5
四、腰椎6
五、骶椎7
六、尾椎7
第二节 脊柱的功能解剖8
一、脊柱的关节与相关韧带8
二、特殊关节及相关韧带10
三、脊柱旁肌肉11
第三节 脊髓的组织解剖14
一、脊髓的大体观14
二、脊神经的分布14
三、传导通路16
四、脊髓的血液循环19
第二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21
第一节 概述21
一、脊柱运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21
二、脊柱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力学性能23
三、脊柱失稳的生物力学27
四、脊柱内固定手术的生物力学原则29
第二节 颈椎的生物力学29
一、颈椎运动学29
二、颈椎失稳的生物力学30
三、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32
第三节 胸椎的生物力学33
一、胸椎的运动学33
二、胸椎不稳的诊断及生物力学34
第四节 腰椎的生物力学34
一、腰椎的运动学34
二、腰椎失稳的生物力学35
三、腰椎融合固定后邻近节段退变36
第三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38
第一节 脊柱的X线诊断38
一、X线片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38
二、X线检查方法38
三、脊柱各部位的观察和描述38
第二节 脊柱的CT诊断40
第三节 脊柱的MRI检查41
一、MRI检查的优点41
二、MRI检查在脊柱脊髓损伤中的价值41
三、MRI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断42
第四节 脊髓造影诊断42
一、腰椎管造影术42
二、其他脊髓造影方法44
第五节 脊髓血管诊断技术44
一、椎动脉造影45
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45
三、脊椎静脉造影46
四、椎动脉MRA46
第四章 脊髓损伤的电生理诊断48
第一节 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查技术48
一、概念48
二、诱发电位分类48
三、体感诱发电位(SEP)48
四、运动诱发电位(MEP)51
第二节 诱发电位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52
一、颈椎疾患52
二、腰骶椎疾患54
三、胸椎疾患57
第三节 诱发电位与脊髓损伤的关系59
一、诱发电位对损伤程度的判断59
二、诱发电位对损伤部位的判断60
三、诱发电位对脊髓功能康复的评价61
第四节 术中脊髓功能的诱发电位监护63
一、体感诱发电位的术中监护63
二、运动诱发电位的术中监护65
三、术中诱发电位监护要探讨的几个问题65
第五章 脊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69
第一节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69
一、脊髓的结构69
二、脊髓的功能70
第二节 脊髓的内部结构71
一、脊髓神经元结构71
二、脊髓灰质结构71
三、脊髓灰质中的递质72
四、脊髓后角72
五、脊髓中间神经元73
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73
第六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物理检查74
第一节 全身检查74
一、一般检查74
二、身体各部位的检查75
第二节 脊柱的局部检查77
一、颈椎的局部检查77
二、胸腰椎的局部检查78
三、骶尾椎的局部检查80
第三节 神经系统检查81
一、步态与姿势81
二、相关的颅神经检查81
三、感觉系统检查82
四、躯体皮肤感觉神经节段分布83
五、运动系统检查83
六、反射检查83
七、自主神经检查87
第四节 运动系统检查87
一、上肢的检查方法87
二、下肢的检查方法93
第七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麻醉97
第一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麻醉特点97
一、脊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97
二、与麻醉有关的问题97
三、麻醉前访视和病情估计97
四、麻醉前有关情况的处理98
五、危险因素的评估98
第二节 脊柱脊髓损伤麻醉的选择与插管方法99
一、麻醉前准备99
二、麻醉用药的选择99
三、麻醉方式的选择和插管方法99
四、麻醉中管理100
第三节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100
一、控制性低血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01
二、控制性降压的技术101
三、用于控制性低血压的药物101
四、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102
第八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表现104
第一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04
一、脊髓损伤的全身反应104
二、不同类型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04
三、脊髓不同平面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104
四、脊髓损伤的晚期症状106
五、迟发性脊髓损伤106
第二节 脊髓损伤程度的几个影响因素106
一、脊髓撞击损伤106
二、脊髓压迫伤107
三、脊髓缺血性损伤108
四、脊髓横断伤(锐器伤)109
五、脊柱火器伤109
第九章 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概论111
第一节 现场救治111
一、急救现场正确判断伤者病情111
二、现场急救及搬运111
三、转运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时注意事项111
第二节 专科护理112
一、心理护理112
二、体位的护理112
三、并发症的护理112
四、功能锻炼113
第三节 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发展史113
一、手术治疗113
二、药物治疗114
三、电流刺激115
四、高压氧治疗115
五、细胞移植115
六、基因治疗116
第四节 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治疗原则116
一、非手术治疗116
二、手术治疗117
第五节 颈椎损伤的治疗原则117
一、非手术治疗原则117
二、手术治疗原则118
第六节 胸腰椎损伤的治疗原则119
一、基本治疗原则119
二、前路和后路手术的选择119
三、圆锥完全性损伤与不全性损伤之治疗119
第十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122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122
一、术前个体化评价122
二、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前处理122
三、手术前的准备123
第二节 手术后处理124
一、全身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24
二、术后康复训练124
第三节 专科护理125
第十一章 脊柱外科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27
第一节 颈椎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处理127
一、神经并发症127
二、血管并发症129
三、术后感染129
四、脑脊液漏和蛛网膜囊肿130
五、切口不愈合130
六、术后脊柱畸形131
第二节 胸腰椎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处理131
一、神经损伤131
二、血管并发症132
三、术后感染132
四、脑脊液漏和蛛网膜囊肿133
五、切口不愈合133
六、术后脊柱畸形134
第十二章 脊柱常用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135
第一节 颈椎的常用解剖135
一、上颈椎的常用解剖135
二、下颈椎的常用解剖138
第二节 胸椎的常用解剖147
一、颈胸交界区常用解剖147
二、胸椎常用解剖149
第三节 腰椎的常用解剖153
一、胸腰段常用解剖153
二、腰椎常用解剖155
第十三章 儿童脊柱损伤162
第一节 儿童脊柱的解剖与生物力学162
一、儿童脊柱的解剖学特点162
二、儿童脊柱的生物力学164
第二节 儿童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诊断165
一、脊柱异常的影像学表现165
二、儿童脊柱X线片正常的变异166
三、几种常用特殊影像学检查方法166
第三节 儿童脊柱损伤的鉴别诊断166
一、感染167
二、新生物167
三、代谢性疾病167
四、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症167
五、舒尔曼病167
第四节 儿童脊柱损伤的处理167
一、急性期处理167
二、复位与外固定167
三、儿童脊柱损伤的手术原则168
第五节 几种特殊类型损伤的处理169
一、寰枕脱位169
二、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169
三、枢椎骨折169
四、不伴X线异常表现的脊髓损伤169
五、儿童创伤性椎间盘突出症171
第六节 儿童脊柱损伤的并发症与预后171
一、创伤后脊柱畸形171
二、创伤后脊髓空洞症172
三、儿童脊髓损伤的预后173
第十四章 强直性脊柱炎与脊柱骨折174
第一节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基础174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与脊柱脊髓损伤174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与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175
一、保守治疗176
二、手术治疗176
第十五章 类风湿关节炎和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179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础179
一、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179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因素180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与脊柱脊髓损伤180
一、类风湿关节炎与脊柱脊髓损伤180
二、影像学诊断182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和脊髓损伤的治疗183
一、保守治疗183
二、手术治疗184
三、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脊髓损伤的预后185
第十六章 脊柱脊髓损伤诊断学187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定性诊断和程度评价187
第二节 脊柱损伤稳定性的评估189
一、颈椎189
二、胸椎190
三、胸腰段190
四、腰椎190
第三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191
第十七章 脊柱损伤的分型192
第一节 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分型192
一、分类进展192
二、目前国内采用的分型193
三、AO分类196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的评分系统198
第三节 胸腰椎损伤的评分系统201
第二篇 脊柱脊髓损伤各论207
第十八章 颈椎损伤207
第一节 上颈椎损伤的分类诊断与非手术治疗207
一、枕骨髁损伤207
二、寰枕部损伤208
三、寰椎骨折209
四、寰枢椎旋转脱位211
五、齿突骨折213
六、创伤性枢椎骨折215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216
一、下颈椎损伤的分类诊断216
二、下颈椎损伤的治疗原则219
三、不同类型骨折的治疗220
四、下颈椎脱位的复位技术222
第十九章 特殊类型脊柱脊髓损伤225
第一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225
一、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发病机制225
二、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危险因素225
三、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225
四、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26
五、治疗226
六、并发症及处理227
第二节 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229
一、定义229
二、发病机制229
三、临床表现229
四、影像学及电生理学检查230
五、诊断231
六、治疗231
七、预后232
第二十章 寰枢椎脱位235
第一节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235
第二节 病因236
一、外伤236
二、先天性异常237
三、退行性病变237
四、炎症238
五、肿瘤238
六、特发性238
七、医源性原因238
第三节 诊断与分型239
一、诊断239
二、诊断和分型241
第四节 治疗246
一、治疗原则246
二、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249
第二十一章 颈胸交界节段脊柱脊髓损伤252
第一节 颈胸交界节段临床解剖252
一、胸导管与右淋巴管252
二、胸膜顶252
三、臂丛252
四、上纵隔结构252
五、颈胸结合部后部253
第二节 颈胸交界脊柱脊髓损伤基本概念253
一、基本概念253
二、颈胸交界节段脊柱运动学253
第三节 颈胸交界节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253
一、颈胸交界节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特点253
二、颈胸交界节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53
第四节 颈胸交界节段手术治疗255
一、手术的基本原则255
二、颈胸段手术入路255
三、颈胸段损伤入路的选择258
第二十二章 胸椎脊柱脊髓损伤262
第一节 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262
一、胸椎解剖概要262
二、胸椎损伤定义262
第二节 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分类263
一、中上胸椎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制263
二、中上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分类263
第三节 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表现264
一、临床表现264
二、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影像学表现264
第四节 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264
一、治疗原则264
二、手术治疗265
三、脊髓功能的恢复266
四、早期康复治疗267
第二十三章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269
第一节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概念269
一、胸腰段解剖特点269
二、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致伤原因269
第二节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表现269
一、症状和体征269
二、影像学表现270
第三节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270
一、稳定性骨折的治疗270
二、无神经损伤的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271
三、并发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271
第二十四章 腰椎损伤273
第一节 腰椎损伤机制及特征273
一、腰椎损伤的机制273
二、腰椎损伤的特征273
第二节 腰椎损伤的诊断274
一、病史274
二、临床表现274
三、体格检查274
四、影像学检查274
第三节 腰椎损伤的治疗275
一、腰椎损伤的手术指征275
二、腰椎前后路手术的选择275
三、各类腰椎损伤的治疗278
第二十五章 骶尾椎损伤280
第一节 骶尾椎部位的解剖280
一、骶骨的应用解剖280
二、尾骨的解剖281
第二节 骶椎损伤机制及特征281
第三节 骶椎损伤的分类281
第四节 骶椎损伤的诊断283
一、物理检查283
二、影像学检查283
第五节 骶尾椎损伤的治疗284
一、伴有骨盆环损伤的骶骨骨折284
二、伴有腰骶椎小关节损伤的骶骨骨折284
三、腰骶脱位的骶骨骨折284
四、伴有神经损伤和压迫的骶骨骨折285
五、减压285
六、固定285
七、骶骨不全骨折的治疗286
八、尾骨骨折的治疗287
第三篇 脊髓损伤291
第二十六章 脊柱脊髓损伤的特征性表现291
第一节 脊柱脊髓疾病与头痛291
一、发生率291
二、原因与机制291
第二节 颈性头痛292
一、定义292
二、颈性头痛的病理生理292
三、颈性头痛的原因疾患293
四、颈性头痛的诊断293
第三节 颈性眩晕294
一、临床概念294
二、发生机制294
第四节 颈性不全损伤的睡眠呼吸暂停294
一、睡眠时的呼吸模式294
二、关于睡眠中呼吸暂停的发生机制295
第五节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搏骤停295
一、原因295
二、诱因295
三、处理方法295
第六节 上位颈髓的呼吸中枢与“仙女诅咒”295
一、临床概念295
二、延髓及上位颈髓的呼吸性神经元296
三、上位颈髓呼吸性神经元的下行性连接297
四、延髓到上位颈髓呼吸性神经元组群的连接297
五、上位颈髓呼吸中枢机制297
第七节 脊髓损伤所致的身体形象障碍297
一、频率297
二、分类、特征297
三、发病机制297
第八节 脊髓性肌阵挛298
一、概念298
二、临床特征298
三、治疗298
第九节 脊髓自动反射298
一、脊髓自动反射299
二、脊髓自动反射的发生机制299
三、脊髓自动反射的临床意义299
第十节 脊髓性强直299
一、临床表现299
二、发病机制299
第十一节 脊髓损伤性幻肢现象300
一、临床特征300
二、发生机制300
第十二节 脊髓损伤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300
一、症状300
二、循环系统的异常300
三、血液生化异常300
四、治疗301
第十三节 马尾性勃起301
一、临床特征301
二、发生机制301
三、治疗301
第十四节 出汗障碍302
一、无汗302
二、出汗过多302
三、治疗302
第十五节 竖毛反射302
一、概念302
二、临床表现302
第十六节 球海绵体肌反射302
第二十七章 脊髓损伤304
第一节 脊髓损伤304
一、脊髓损伤的病因304
二、发生率304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305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机制305
一、神经元损伤的病理改变305
二、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306
三、细胞内钙的失调306
四、一氧化氮和自由基损害306
五、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306
六、创伤与神经细胞支架307
第四节 脊髓继发性损伤307
一、原发性脊髓损伤308
二、继发性脊髓损伤308
第五节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308
一、脊髓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死亡方式308
二、脊髓缺血损伤后局部离子环境308
三、脊髓缺血损伤的早期标志309
四、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脂质变化309
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因素309
第六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309
一、脊髓损伤平面309
二、瘫痪程度309
三、脊髓损伤程度311
四、节段标志311
五、脊髓损伤分类312
六、脊髓休克与预后313
七、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314
第二十八章 脊髓损伤并发症316
第一节 压疮316
一、发生机制316
二、好发部位316
三、压疮类型316
四、压疮的并发症317
五、压疮的预防317
六、压疮的治疗318
七、压疮的护理319
第二节 尿路感染319
一、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320
二、尿路感染的治疗321
三、尿路感染的康复护理322
第三节 呼吸感染与呼吸衰竭323
一、原因323
二、呼吸系统的康复护理323
第四节 颈髓损伤与低钠血症324
一、发病机制324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325
三、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325
第五节 排便功能障碍326
一、发病机制326
二、治疗326
第六节 痉挛327
一、痉挛的机制328
二、痉挛的特征328
三、加重痉挛的原因和因素328
四、痉挛所致的继发性障碍328
五、治疗329
第七节 截瘫后神经痛332
一、截瘫后神经痛的分类332
二、截瘫神经痛的特征332
三、治疗333
第八节 关节挛缩336
一、关节挛缩的产生336
二、关节挛缩的预防和治疗336
第九节 深静脉栓塞与肺栓塞338
一、深静脉栓塞与肺栓塞的形成338
二、诊断338
三、预防和治疗339
第十节 异位骨化340
一、概述340
二、异位骨化的防治340
第十一节 骨代谢障碍与骨质疏松症341
一、脊髓损伤后骨代谢障碍与骨质疏松的产生341
二、骨代谢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342
第十二节 高钙血症342
一、高钙血症的产生342
二、高钙血症的临床特征342
三、高钙血症的预防和治疗343
第十三节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343
一、外伤性脊髓空洞的产生343
二、外伤性脊髓空洞的临床特征344
三、外伤性脊髓空洞的治疗344
第十四节 迟发性脊柱畸形346
第二十九章 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349
第一节 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349
一、临床表现349
二、诊断评估349
三、预后350
四、治疗350
第二节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354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病理生理及分类354
二、处理原则354
第三十章 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58
第一节 自主神经功能358
一、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358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359
第二节 自主神经功能与损伤部位360
一、呼吸功能360
二、胃肠道功能360
三、膀胱功能361
四、性功能362
第三节 自主神经障碍364
一、心血管系统364
二、呼吸系统364
三、消化系统364
四、皮肤表现364
五、泌尿系统364
六、生殖系统364
第四节 自主神经障碍的康复364
一、心血管系统364
二、呼吸系统364
三、消化系统364
四、泌尿系统365
五、其他365
第三十一章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366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366
第二节 临床常用药物366
一、甲泼尼龙366
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367
三、神经生长因子367
四、东莨菪碱367
五、中药367
第三节 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节苷脂368
一、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368
二、神经生长因子369
第四节 药物治疗现状369
第三十二章 脊髓损伤的治疗展望371
第一节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371
一、概述371
二、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种类和研究现状371
三、干细胞移植的方法和途径377
四、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377
五、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总结378
六、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展望378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379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379
二、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策略379
三、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387
四、基因治疗SCI的前景389
第四篇 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393
第三十三章 下颈椎损伤的外科治疗技术393
第一节 下颈椎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技术393
一、下颈椎前入路的显露技术393
二、前路颈椎间盘和骨赘切除减压技术395
三、前路颈椎体切除减压技术396
四、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396
第二节 下颈椎后入路外科技术400
一、下颈椎后方结构的显露技术400
二、后入路下颈椎手术术式400
第三节 前后路联合入路技术408
第三十四章 齿突切除与颈枕融合术410
第一节 齿突切除术410
一、齿突骨折概述410
二、齿突切除术415
第二节 枕颈融合术419
一、颈枕融合术概述419
二、颈枕融合术422
第三十五章 前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424
一、手术器械424
二、手术适应证425
三、手术禁忌证425
四、术前准备425
五、手术操作425
六、并发症426
第三十六章 寰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28
一、应用解剖428
二、内固定器械429
三、手术适应证430
四、手术430
五、手术并发症及预防432
第三十七章 经关节螺钉寰枢椎内固定术434
第一节 后路经关节螺钉寰枢椎内固定术434
一、相关解剖434
二、手术适应证434
三、手术禁忌证434
四、手术434
五、并发症436
第二节 前路经关节螺钉寰枢椎内固定术437
一、手术适应证437
二、手术禁忌证437
三、手术437
四、并发症438
第三十八章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440
第一节 徒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440
一、颈椎椎弓根的解剖440
二、手术方法441
三、手术的准确性和并发症441
第二节 计算机导航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442
一、计算机导航技术442
二、导航手术的方法443
三、导航手术的评价443
第三十九章 颈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46
一、应用解剖446
二、手术适应证447
三、手术入路447
四、侧块螺钉的置入技术448
五、手术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449
第四十章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452
第一节 前路减压与融合固定术452
一、概述452
二、术前准备452
三、手术技巧452
第二节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57
一、概述457
二、术前计划458
三、手术技巧458
四、术后处理461
第三节 金田器械固定461
一、概述461
二、术前准备463
三、手术技巧463
四、术后处理464
第四节 胸腰段椎体陈旧性骨折合并脊柱畸形的治疗465
一、临床表现465
二、影像学表现465
三、治疗465
第四十一章 腰骶椎骨折的手术治疗469
第一节 前路减压与融合固定术469
一、适应证469
二、禁忌证469
三、优点469
四、操作要点469
五、并发症470
第二节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470
一、适应证470
二、禁忌证470
三、内固定方法470
四、植骨融合473
五、并发症473
第四十二章 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474
第一节 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概述474
一、马尾神经硬膜疝定义474
二、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的分型474
第二节 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的诊断与处理474
一、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的诊断475
二、创伤性马尾神经硬膜疝的手术要点475
第四十三章 后路全椎体全切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476
第一节 概述476
一、国内外现状476
二、适应证477
第二节 手术方法478
一、操作要点478
二、预后479
第四十四章 骶髂关节复合体内固定技术481
第一节 局部解剖及生物力学481
一、局部解剖481
二、生物力学484
第二节 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内固定术484
一、概述484
二、术前准备485
三、手术要点485
四、术后处理485
五、临床结果与术后并发症487
第三节 骶髂关节后路内固定术487
一、普通空心骶髂螺钉内固定技术487
二、经皮骶髂螺钉LX内固定技术491
三、骶髂后路钉-棒内固定技术493
四、改良Gavelston技术操作要点497
五、TSRH固定技术操作要点498
六、后路钉-板内固定技术操作要点498
七、骶骨纵向钢板内固定技术操作要点498
第四十五章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502
一、概述502
二、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结构特点及在体稳定机制502
三、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临床应用504
第五篇 常用的脊柱脊髓损伤内固定技术513
第四十六章 颈椎常用内固定技术513
第一节ABC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技术513
一、ABC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513
二、ABC颈椎前路钢板适应证514
三、ABC颈椎前路钢板禁忌证514
四、手术操作514
五、并发症515
第二节Caspar颈椎前路固定板内固定技术515
一、Caspar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515
二、Caspar颈椎前路钢板适应证516
三、Caspar颈椎前路钢板禁忌证516
四、手术操作516
五、并发症516
第三节Orion颈椎前路内固定技术516
一、Orion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516
二、Orion颈椎前路钢板适应证517
三、Orion颈椎前路钢板禁忌症517
四、手术操作517
五、并发症517
第四节Zephir颈椎前路内固定技术517
一、Zephir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517
二、Zephir颈椎前路钢板适应证518
三、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禁忌证518
四、手术操作518
五、并发症518
第五节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技术518
一、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系统518
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适应证519
三、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禁忌证519
四、手术操作519
五、并发症519
第六节 颈椎前路螺纹融合器技术520
一、颈椎前路螺纹融合器系统520
二、颈椎前路螺纹融合器适应证521
三、颈椎前路螺纹融合器禁忌证521
四、手术操作521
五、并发症521
第七节Pyramesh钛网融合器技术522
一、Pyramesh钛网融合器522
二、Pyramesh适应证522
三、Pyramesh禁忌证522
四、手术操作522
五、Pyramesh并发症523
第八节AO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技术523
一、AO颈椎前路钢板系统523
二、AO颈椎前路钢板适应证524
三、AO颈椎前路钢板禁忌证524
四、手术操作524
五、并发症525
第九节 颈椎后路Axis内固定技术525
一、Aixs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525
二、Axis颈椎后路钢板适应证525
三、Axis颈椎后路钢板禁忌证525
四、手术操作525
五、并发症526
第十节 颈椎后路Cervifix内固定技术526
一、Cervifix内固定系统526
二、Cervifix颈椎后路适应证527
三、Cervifix颈椎后路禁忌证527
四、手术操作527
五、并发症527
第十一节Apofix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528
一、Apofix颈后路内固定系统528
二、Apofix固定系统适应证528
三、Apofix固定系统禁忌证528
四、手术操作528
五、并发症529
第十二节Vertex颈椎后路内固定术529
一、Vertex内固定系统529
二、Vertex固定系统适应证529
三、Vertex固定系统禁忌证530
四、手术操作530
五、并发症530
第四十七章 胸腰椎常用固定技术532
第一节Z-plate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532
一、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532
二、Z-plate系统532
三、系统特点533
四、手术技术533
第二节CD-H前路内固定技术536
一、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536
二、系统组成536
三、系统特点536
四、手术操作方法536
第三节Ventrofix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540
一、适应证540
二、Ventrofix前路系统简介540
三、手术技术541
第四节TENOR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542
一、TENOR系统的组成542
二、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543
三、系统特点543
四、手术操作544
第五节CD HORIZON TM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549
一、临床适应证550
二、内植物组成550
三、手术操作方法550
第六节USS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559
一、系统构成559
二、USS的特点559
三、USS的优点560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560
五、技术操作560
第七节Schanz螺钉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561
一、概述561
二、Schanz钉系统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61
三、手术操作562
第八节Pyramesh钛网融合技术565
一、内植物组成及特点565
二、钛网融合器在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的优缺点565
三、钛网融合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65
四、Pyramesh钛网手术技巧565
第九节RF内固定技术567
一、概述567
二、RF脊柱内固定系统的适应证568
三、手术技巧568
第六篇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573
第四十八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573
第一节 心理治疗与康复573
一、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573
二、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内容573
三、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方法573
四、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过程及干预方法574
第二节 康复护理575
一、护理评估576
二、护理目标576
三、护理措施576
四、评价579
第三节 物理治疗与康复579
一、手法治疗579
二、功能性电刺激疗法579
三、高压氧治疗580
四、自血光量子疗法580
五、特定电磁波辐射治疗580
第四节 脊柱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580
一、压疮581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581
三、自主反射亢进581
四、尿路感染581
五、呼吸衰竭和呼吸道感染582
六、麻痹性肠梗阻582
七、体温异常582
八、异位骨化582
九、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583
十、疼痛583
十一、体位性低血压583
十二、水肿584
第四十九章 脊髓损伤与手术治疗的关系585
第一节 早期治疗的注意事项585
一、院前急救585
二、气道及循环管理585
三、早期临床评价585
四、稳定脊柱586
五、保护损伤脊髓586
六、手术时机586
七、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586
八、早期康复训练586
第二节 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587
一、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587
二、脊髓损伤的治疗目标588
三、脊髓损伤的治疗588
第三节 脊髓损伤中骨损伤的治疗589
一、脊柱损伤的治疗原则590
二、脊柱损伤的治疗591
第四节 脊柱内固定的意义592
一、脊柱内固定的发展592
二、脊柱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593
三、脊柱内固定的意义594
第七篇 脊柱损伤术后翻修术599
第五十章 上颈椎翻修手术的实例及手术技巧599
第一节 病例介绍599
第二节 翻修术的原因分析611
一、手术方案选择不当611
二、脊髓受压612
三、内固定失败613
四、植骨失败613
五、融合了不应该融合的节段614
第三节 翻修手术的技巧及注意事项614
一、上颈椎翻修手术适应证614
二、手术目的614
三、手术原则614
四、手术步骤615
第五十一章 胸腰段脊柱骨折翻修术617
第一节 翻修手术的原因617
一、内植物固定失败617
二、植骨块或钛网移位617
三、后凸畸形617
四、神经功能损伤619
五、假关节形成619
六、术后感染619
七、神经源性脊柱619
八、其他620
第二节 翻修手术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620
一、内植物固定失败620
二、植骨块或钛网移位622
三、后凸畸形622
四、神经功能损伤628
五、假关节形成628
六、术后感染629
七、Charcot spine629
八、骨质疏松或强直性脊柱炎629
第八篇 脊柱微创技术633
第五十二章 微创技术633
第一节 内镜微创颈椎外科技术633
一、经皮内镜下颈前路C1、2微创技术633
二、内镜下经颈动脉三角前路C1、2微创技术644
三、内镜下齿突骨折微创技术649
四、显微内镜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653
五、内镜下颈后路微创技术658
第二节 内镜下颈胸段微创技术662
一、应用解剖663
二、内镜与专用器械664
三、手术适应证665
四、手术方法665
五、术后处理666
六、操作注意事项667
七、并发症防治667
八、病例介绍668
第三节 内镜下胸腰段骨折微创手术669
一、微创后路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669
二、腔镜辅助下经膈肌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675
第四节 椎体成形术680
一、概述680
二、术前准备681
三、手术技巧681
四、术后处理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