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42939.jpg)
- 刘修礼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8141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农业区-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1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与绩效7
1.1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历程7
1.2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效9
1.2.1 不同历史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9
1.2.2 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效18
1.3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不足22
2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30
2.1 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研究特点31
2.2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设计依据和原则32
2.2.1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32
2.2.2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32
2.3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3
2.3.1 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3
2.3.2 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7
3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44
3.1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的确立44
3.1.1 农业现代化指标及目标值44
3.1.2 农村现代化指标及目标值47
3.2 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50
3.2.1 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51
3.2.2 农业现代化主成分分析52
3.2.3 区际农业现代化比较分析55
3.3 传统农区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58
3.3.1 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58
3.3.2 农村现代化主成分分析60
3.3.3 区际农村现代化比较分析63
4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与启示74
4.1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础与途径74
4.2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类型与特征78
4.2.1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类型78
4.2.2 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80
4.3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传统农区的启示80
4.3.1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经验80
4.3.2 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传统农区的启示83
5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道路选择85
5.1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85
5.1.1 现代化建设中粮食安全与农业效率问题85
5.1.2 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市民化问题90
5.1.3 现代化建设中农村资源禀赋与流转问题92
5.1.4 现代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95
5.1.5 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96
5.2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原则96
5.3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优选99
5.3.1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99
5.3.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99
5.3.3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重点99
5.4 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措施101
5.4.1 巩固先进领域,优先发展见效快项目101
5.4.2 发挥比较优势,广泛引进外生力量101
5.4.3 增加物质投入,强化作业设施能力102
5.4.4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103
5.4.5 增强劳动力素质,提高城镇化水平104
5.4.6 加强环境治理,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105
6 产业升级是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107
6.1 农村产业发展的作用与特点107
6.1.1 农村产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107
6.1.2 农村产业发展特点与演变趋势109
6.2 农村产业升级基础与调整导向110
6.2.1 农村产业发展升级基础110
6.2.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12
6.2.3 农村产业的优化布局115
6.3 农村产业发展升级措施116
6.3.1 转变观念,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116
6.3.2 增加投入,夯实农村产业升级能力117
6.3.3 强化组织管理,完善社会服务,激活农村产业发展要素120
7 科技进步是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124
7.1 科技在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24
7.1.1 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实力的有力手段124
7.1.2 科学技术是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动力125
7.1.3 科学技术是改进农村民主管理,传送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能量126
7.2 传统农区的科技创新与发展126
7.2.1 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依据127
7.2.2 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方向128
7.2.3 农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点129
7.3 提高科技对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作用力的对策132
7.3.1 倡导新理念,增强农村科技发展意识133
7.3.2 增加科技投入,夯实农村科技发展基础135
7.3.3 创新科技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136
7.3.4 提高生产者素质,提高科技产出率和应用率137
7.3.5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138
8 农民职业化是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40
8.1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必要性140
8.1.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特征140
8.1.2 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必然性141
8.1.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迫切性142
8.2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使用143
8.2.1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143
8.2.2 新型职业农民的使用147
8.3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扶持政策149
8.3.1 突出公益性,建章立法,积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使用149
8.3.2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部门联动,加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150
8.3.3 广泛筹措资金,建立激励机制,努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使用150
9 城乡联动是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152
9.1 城乡联动的客观性和迫切性152
9.1.1 城乡联动的客观性152
9.1.2 城乡联动的迫切性153
9.2 城乡联动的对接部和着力点157
9.2.1 城乡联动的对接部157
9.2.2 以城带乡的着力点159
9.3 以城带乡的保障措施162
9.3.1 按照“差异化”理论指导城市带农村工作162
9.3.2 挖掘城乡吸引力,建立城乡资源互流有效机制,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163
10 机制创新是传统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活化剂165
10.1 传统农区的特点及发展使命165
10.1.1 传统农区的特点165
10.1.2 传统农区的发展问题167
10.1.3 传统农区的发展使命169
10.2 机制变革对传统农区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作用172
10.2.1 调整结构,繁荣农村经济172
10.2.2 追加投入,改善发展条件173
10.2.3 鼓励农民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生活质量174
10.2.4 变革经营机制,营造宽松环境,夯实发展动力175
10.3 传统农区现代化发展机制建设175
10.3.1 投入机制175
10.3.2 资源配置机制176
10.3.3 收益分配机制178
10.3.4 区域合作机制179
参考文献181
后记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