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结构常见构造问题处理措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混凝土结构常见构造问题处理措施
  • 陈雪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9462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混凝土结构常见构造问题处理措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纵向钢筋锚固、连接、保护层厚度1

1.1 受拉钢筋的锚固处理措施1

1.2 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4

1.3 钢筋端部的弯钩和机械锚固处理措施5

1.4 抗震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6

1.5 光圆钢筋锚固末端的构造处理措施8

1.6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弯折锚固的处理措施9

1.7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处理措施10

1.8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区段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12

1.9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处理措施13

1.10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措施15

1.11 梁、柱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搭接范围内的构造处理措施16

1.12 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类型及性能17

1.13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用处理措施19

1.14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的处理措施20

1.15 钢筋末端弯钩和弯折的处理措施22

1.16 普通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规定23

1.17 减小保护层厚度的处理措施25

1.18 保护层厚度较大时的处理措施26

1.19 并筋的根数及等效直径处理措施27

1.20 并筋的锚固长度、搭接连接及保护层厚度的处理措施28

第2章 柱及梁柱节点构造处理措施30

2.1 框架梁柱中间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处理措施30

2.2 框架梁柱边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处理措施32

2.3 框架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太密集的处理措施33

2.4 框架柱中拉结钢筋的构造要求34

2.5 框架柱顶层边节点柱纵向钢筋的连接处理措施35

2.6 框架柱顶层中间节柱钢筋的锚固处理措施39

2.7 框架柱变截面时纵向钢筋的处理措施40

2.8 钢筋混凝土柱保护层厚度改变处纵向钢筋处理措施42

2.9 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的处理措施43

2.10 框架顶层端节点钢筋构造处理措施45

2.11 框架柱箍筋、拉结钢筋及非螺旋圆形箍筋处理措施46

2.12 框架角柱的特殊构造措施48

2.13 抗震框架柱节点箍筋加密区间距及肢距构造措施48

2.14 抗震框架底层柱根部箍筋构造处理措施50

2.15 抗震钢筋混凝土柱在刚性地面处箍筋构造处理措施52

2.16 框架柱中设置芯柱的构造处理措施53

2.17 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处箍筋处理措施54

2.18 柱中纵向钢筋在上下层根数不同时处理措施55

2.19 转换柱(框支柱)的构造要求及处理措施56

2.20 框架梁端部有竖向加腋时柱端部箍筋加密区处理措施58

2.21 抗震设计框架柱错层节点构造处理措施59

2.22 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及箍筋构造处理措施61

2.23 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顶层节点处理措施62

第3章 剪力墙构造处理措施64

3.1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处搭接处理措施64

3.2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端柱内锚固处理措施65

3.3 一字形、带翼缘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处理措施66

3.4 剪力墙斜向相交及墙厚度不同时处理措施68

3.5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搭接连接处理措施69

3.6 剪力墙边缘构件(暗柱)及墙肢中拉结钢筋保护层厚度处理措施70

3.7 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分布钢筋遇到暗梁或楼层梁时处理措施72

3.8 剪力竖向分布钢筋在顶层构造处理措施73

3.9 剪力墙第一根分布钢筋距构件边距离74

3.10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在结构面连接处的处理措施76

3.11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或间距改变时处理措施77

3.12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柱、扶壁柱处理措施79

3.13 剪力墙肢中竖向分布钢筋连接处理措施80

3.14 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连接处理措施82

3.15 剪力墙端柱及小墙肢纵向钢筋在顶层处理措施83

3.16 剪力墙连梁纵向钢筋在剪力墙小墙肢锚固处理措施84

3.17 剪力墙连梁纵向钢筋及箍筋处理措施86

3.18 剪力墙暗梁纵向钢筋在端部的处理措施88

3.19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兼做连梁腰筋处理措施89

3.20 剪力墙肢洞口边补强钢筋处理措施91

3.21 剪力墙连梁洞口补强钢筋处理措施93

3.22 配筋单排分布钢筋的剪力墙构造处理措施94

3.23 配置交叉斜筋、集中对角斜筋及对角暗撑剪力墙连梁构造处理措施95

3.24 抗震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抗滑移附加短筋构造处理措施97

3.25 剪力墙与平面外楼面大梁相连构造处理措施100

3.26 剪力墙肢暗柱、扶壁柱构造处理措施102

3.27 剪力墙拉结钢筋的处理措施103

3.28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处理措施105

3.29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处理措施108

3.30 剪力墙局部错洞时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处理措施109

3.31 叠合错洞剪力墙连梁及边缘构件处理措施111

3.32 将剪力墙不规则错洞改为规则洞口处理措施113

3.33 错层剪力墙的处理措施114

第4章 梁构造处理措施116

4.1 抗震设计多跨框架梁上部非通长纵向钢筋处理措施116

4.2 楼层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端支座锚固处理措施118

4.3 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处理措施121

4.4 框架梁在柱两侧截面尺寸不同时纵向钢筋处理措施122

4.5 梁仅一端支座为框架柱处理措施124

4.6 框架梁端部加腋时节点处构造处理措施127

4.7 梁下部纵向钢筋不伸入支座的处理措施128

4.8 转换梁的构造处理措施129

4.9 梁侧面钢筋(腰筋)连接及在支座的锚固构造措施131

4.10 梁纵向受力钢筋在搭接连接范围内箍筋加密处理措施133

4.11 普通楼面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截断长度处理措施134

4.12 普通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与架立钢筋搭接处理措施136

4.13 普通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锚固处理措施137

4.14 普通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处理措施139

4.15 悬臂梁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处理措施141

4.16 悬臂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弯折处理措施143

4.17 梁附加横向钢筋设置的构造措施144

4.18 梁下部有均布荷载时附加钢筋处理措施147

4.19 垂直折梁内折角处配筋处理措施148

4.20 悬臂倾斜框架梁箍筋处理措施149

4.21 楼层梁端第一道箍筋布置措施150

4.22 梁箍筋形式的处理措施151

4.23 抗震设计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及箍筋肢距处理措施153

4.24 砌体结构中现浇混凝土梁支承长度处理措施154

4.25 砌体结构上现浇混凝土梁纵向钢筋锚固长度处理措施155

4.26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中托墙梁处理措施157

4.27 梁腹板范围内腰筋配置要求及处理措施160

4.28 梁纵向钢筋最小净距处理措施161

4.29 井字梁纵向钢筋及交点处构造处理措施163

4.30 密肋梁构造处理措施164

4.31 水平折梁、弧形梁配筋构造处理措施166

4.32 次梁底低于主梁底时支座处理措施168

4.33 框架梁下部挂板与相邻框架柱连接的处理措施169

4.34 电梯间检修吊钩处理措施170

4.35 深受弯构件中深梁构造处理措施171

4.36 深梁沿下边缘作用均布荷载及深梁集中荷载时,附加吊筋的处理措施174

4.37 抗震设计框架宽扁梁梁柱节点处理措施176

第5章 楼(屋)面板及板式楼梯处理措施179

5.1 现浇混凝土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锚固处理措施179

5.2 现浇混凝土板上部钢筋在边支座锚固长度处理措施180

5.3 现浇混凝土板采用焊接钢筋网片时在支座内锚固处理措施183

5.4 地下室顶板与地下室外墙钢筋连接处理措施185

5.5 抗震设计嵌固层及转换层楼板边支座、大洞口边处理措施186

5.6 普通楼(屋)面板预留洞口边处理措施187

5.7 现浇混凝土板中温度钢筋的构造处理措施190

5.8 现浇混凝土单向板上部钢筋处理措施191

5.9 现浇混凝土双向板钢筋的配置处理措施193

5.10 现浇混凝土板中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处理措施194

5.11 现浇混凝土悬挑板构造钢筋处理措施196

5.12 现浇混凝土悬挑板转角处构造处理措施198

5.13 现浇混凝土斜向板纵向钢筋处理措施200

5.14 板柱、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抗冲切构造处理措施201

5.15 现浇板柱结构体系抗剪栓钉处理措施204

5.16 楼、屋面板上设备基础与板的连接处理措施206

5.17 折板式现浇混凝土楼梯在弯折处钢筋配置处理措施208

5.18 带滑动支座板式现浇混凝土楼梯处理措施209

5.19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第一阶与基础构造措施212

第六章 地基基础构造处理措施214

6.1 柱纵向受力钢筋在独立基础内锚固处理措施214

6.2 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条形基础及基础梁内锚固处理措施216

6.3 现浇混凝土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板式筏形基础内锚固处理措施218

6.4 现浇混凝土墙竖向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处理措施220

6.5 短柱独立基础构造处理措施222

6.6 柱、墙纵向钢筋基础内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处理措施224

6.7 基础梁水平加腋处理措施226

6.8 单柱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处理措施227

6.9 多柱联合基础配筋处理措施228

6.10 独立柱基础间系梁处理措施230

6.11 条形基础配筋处理措施232

6.12 条形基础相交处底板钢筋处理措施234

6.13 条形基础底部标高不同时处理措施235

6.14 混凝土灌注桩成孔方式选择及桩身构造处理措施237

6.15 工程桩与承台、筏板、条形承台梁连接处理措施240

6.16 桩基承台下部钢筋、条形承台梁纵向钢筋构造处理措施241

6.17 三桩承台受力钢筋的布置方式及构造处理措施243

6.18 桩基承台间联系梁构造处理措施244

6.19 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处理措施245

6.20 平板式筏形基础柱墩的处理措施247

6.21 剪力墙洞口下筏板内暗梁处理措施249

6.22 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钢筋处理措施250

6.23 筏板基础板端部封边处理措施252

6.24 筏形基础底板、地下室防水板地坑配筋构造处理措施253

6.25 筏形基础底板变截面处钢筋构造处理措施255

6.26 筏板纵向钢筋在端部的构造处理措施258

6.27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纵向钢筋连接及箍筋的配置处理措施259

6.28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端部构造处理措施262

6.29 梁板式筏形基础主梁变截面及有高差处构造处理措施263

6.30 梁板式筏形基础次梁钢筋连接及箍筋配置处理措施265

6.31 筏形、箱形基础底板及地下室防水板后浇带处理措施267

6.32 地下室防水板与扩展基础连接构造处理措施269

第七章 其他构造处理措施272

7.1 混凝土结构中普通钢筋牌号选用原则272

7.2 抗震结构混凝土构件中使用普通钢筋的要求274

7.3 带“E”牌号钢筋的使用处理措施275

7.4 细晶粒带肋钢筋的使用处理措施276

7.5 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代换处理措施276

7.6 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及处理措施277

7.7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间距规定279

7.8 抗震设计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范围的规定280

7.9 如何区别框架柱、剪力墙端柱、异形柱、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剪力墙的小墙肢等竖向构件概念281

7.10 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构件的构造处理措施284

7.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本要求处理措施285

7.12 正确判定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289

7.13 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处理措施291

7.14 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中构造柱处理措施293

7.15 混凝土结构砌体填充墙抗震处理措施295

7.16 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施工处理措施297

7.17 预制构件吊环处理措施299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