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3337932.jpg)
- 李博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1
一、什么是生命1
二、生命的起源1
三、生物的多样性2
四、生物圈2
第二节 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3
一、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3
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5
思考题9
推荐阅读文献9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0
第一节 生物种的概念10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1
一、环境的概念11
二、环境的类型12
三、环境因子分类13
第三节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13
一、生态因子的概念13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3
三、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15
第四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1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1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26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33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37
思考题41
推荐阅读文献42
第三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43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43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44
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44
二、种群统计学45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51
四、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54
第三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58
第四节 种群调节60
一、气候学派61
二、生物学派61
三、食物因素61
四、自动调节学说62
思考题63
推荐阅读文献63
第四章 种群生活史64
第一节 生活史概述64
一、个体大小64
二、生长与发育速度65
三、繁殖67
四、扩散68
第二节 繁殖成效70
一、繁殖价值70
二、亲本投资71
三、繁殖成本72
第三节 繁殖格局75
一、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75
二、生活年限与繁殖75
第四节 繁殖策略76
一、r选择和K选择77
二、R-、C-和S-选择的生活史式样79
三、波动与稳定82
第五节 性选择83
一、植物的选择受精84
二、动物的性选择84
思考题86
推荐阅读文献87
第五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88
第一节 种内关系89
一、密度效应89
二、动植物的性行为92
三、他感作用97
第二节 种间竞争100
一、高斯假说100
二、Lotka-Volterra模型101
三、生态位理论103
四、捕食作用107
五、寄生与共生109
思考题110
推荐阅读文献111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12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112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112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113
三、群落的性质115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116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117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118
三、种间关联122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125
一、群落的结构要素125
二、群落的外貌与季相132
三、群落的垂直结构132
四、群落的水平结构134
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135
第四节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136
一、生物因素136
二、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140
三、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143
四、岛屿与群落结构143
五、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146
六、平衡说和非平衡说147
思考题149
推荐阅读文献149
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动态150
第一节 群落变化类型150
第二节 群落演替的类型152
第三节 演替顶极学说155
一、单元顶极论155
二、多元顶极论157
三、顶极--格局假说157
第四节 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158
一、去除植被的影响158
二、植被的恢复过程161
三、生物调节的恢复162
四、群落的发展与稳态164
五、关于生态系统发展模型的讨论165
第五节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167
一、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167
二、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168
三、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168
四、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169
五、人类的活动169
第六节 两种不同的演替观169
一、经典的演替观169
二、个体论演替观170
思考题172
推荐阅读文献172
第八章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173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173
一、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174
二、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176
三、美国的群落分类177
四、群落的数量分类179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排序189
一、间接梯度分析190
二、直接梯度分析194
思考题196
推荐阅读文献196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197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19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98
一、非生物环境198
二、生产者198
三、消费者198
四、分解者199
第三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201
第四节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202
第五节 生态效率204
一、常用的几个能量参数204
二、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205
三、营养级位之间的生态效率205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206
思考题207
推荐阅读文献207
第十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08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208
一、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208
二、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210
三、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211
四、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213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214
一、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214
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215
三、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216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218
一、分解过程的性质218
二、分解者220
三、资源质量与分解作用的关系222
四、理化环境对分解作用的影响223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25
一、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225
二、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分析226
三、实验种群层次上的能流分析227
四、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流分析229
第五节 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233
第六节 生态系统能流模型234
第七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236
一、信息与信息量236
二、信息及其传递236
思考题240
推荐阅读文献241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42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242
一、生命与元素242
二、物质循环的模式242
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244
第二节 水循环245
一、全球的水循环245
二、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246
第三节 气体型循环247
一、碳循环247
二、氮循环249
第四节 沉积型循环251
一、磷循环251
二、硫循环252
第五节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253
一、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253
二、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实例254
思考题257
推荐阅读文献257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258
第一节 概述258
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258
二、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259
三、陆地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格局259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263
一、热带雨林263
二、常绿阔叶林265
三、落叶阔叶林266
四、北方针叶林270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270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271
二、我国不同草原区域的基本特点274
第四节 荒漠生态系统276
思考题278
推荐阅读文献278
第十三章 水域生态系统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河流的流域279
二、湖泊280
三、湿地280
四、海流281
五、潮汐284
六、赤潮286
第二节 淡水湿地生态系统286
一、淡水湖泊生态系统286
二、淡水沼泽生态系统288
第三节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90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290
二、海草生态系统294
第四节 海洋生态系统299
一、河口生态系统299
二、浅海生态系统301
三、大洋生态系统303
思考题306
推荐阅读文献307
第十四章 景观生态学系统308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308
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08
二、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简述310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311
一、尺度及其有关概念311
二、格局与过程312
三、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312
四、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313
五、缀块-廊道-基底模式314
六、边缘效应315
七、Meta-种群理论315
八、景观连接度、渗透理论和中性模型317
九、等级理论318
十、缀块动态理论319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320
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320
二、景观结构分析的数量方法322
三、景观模型324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327
思考题329
推荐阅读文献329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31
第一节 全球变化331
一、全球变化概述331
二、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334
三、减缓全球变化的途径337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338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338
二、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341
三、生物多样性的测度343
四、濒危生物的评估与分级350
五、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35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357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57
二、生态恢复359
三、生态工程365
思考题370
推荐阅读文献370
第十六章 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规划372
第一节 生态风险评估372
一、生态风险评估的步骤372
二、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376
第二节 生态规划380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380
二、生态规划的原则382
三、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与主要内容384
思考题398
推荐阅读文献398
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