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南市镇网络与交往力 以盛泽经济、社会变迁为中心 1368-195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南市镇网络与交往力 以盛泽经济、社会变迁为中心 1368-1950
  • 罗婧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209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史-研究-华东地区-1368~1950;社会发展史-研究-华东地区-1368~195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南市镇网络与交往力 以盛泽经济、社会变迁为中心 1368-195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唐力行1

绪论一 学术史回顾2

二 研究对象、视角及方法11

(一)研究对象11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13

三 交往力——贯穿全书的概念与思路15

(一)区域研究视野中的“交往力”15

(二)全书思路与基本框架29

第一章 盛泽镇的地域空间第一节 苏嘉湖区域中的盛泽44

(一)盛泽的区域属性划分44

(二)苏嘉湖区域的自然环境及盛泽的个性48

(三)苏嘉湖区域的人文传统与盛泽的特点53

第二节 盛泽的交通、通讯系统及其演变60

(一)水上古商道网络60

(二)近代化的水陆交通64

(三)邮政通讯的建立与发展70

第二章 蚕桑丝织区域性交往圈中的盛泽第一节 苏嘉湖蚕桑丝织业市镇群落及其特性78

(一)明清苏嘉湖蚕桑丝织业市镇概览78

(二)明清苏嘉湖区域的蚕桑丝织业交往圈90

第二节 近代苏嘉湖蚕桑区市镇网络剧变中的盛泽97

(一)清中叶苏嘉湖区域的四大市镇网络98

(二)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嘉湖区域的影响107

(三)以盛泽为中心的丝织业区域性交往圈的重整116

第三章 沟通世界市场的盛泽绸第一节 盛泽绸商品化的渐进与突变132

(一)盛泽绸在丝绸商品化过程中的坐标132

(二)丝绸商品化的态势与盛泽绸个性分析146

第二节 逐步纳入市场指挥棒之下的盛泽绸生产157

(一)手工业时代的盛泽绸的生产157

(二)技术革命对盛泽丝织业的冲击163

第三节 盛泽绸生产组织与交易体系的演变178

(一)盛泽传统丝织业生产组织的近代变迁179

(二)与世界市场相衔接的盛泽绸交易体系187

第四章 盛泽市镇社会的成长与变迁第一节 镇区形制及其辐射范围的形成与扩展210

(一)从小村集成市升镇210

(二)归入国家行政建置体系213

(三)由平稳安定到动荡与剧变218

第二节 移民社会的整合与地域认同感的构建225

(一)以移民为主的市镇人口226

(二)商人社会及其地域认同232

第五章 盛泽经济社会的互动特质第一节 体制内的有限商业活力246

(一)工商业政策演变中的盛泽丝织业246

(二)国家政权对盛泽的逐步掌控251

第二节 “小盛泽”与“大盛泽”的多维社会交往圈259

(一)位于“吴越分歧处”的盛泽260

(二)多层次的市镇社会人际网络264

第三节 富于蚕桑丝织业特色的习俗与传统274

(一)从乡间到镇市的蚕桑习俗275

(二)丝织工商业的惯习与节庆277

结语287

参考文献294

后记305

图1.1.1 苏嘉湖蚕桑丝织区范围图47

图1.1.2 太湖地区形成发育示意图49

图1.1.3 太湖流域17世纪中期旱涝变率51

图1.1.4 清代苏嘉湖蚕桑丝织业市镇分布简图55

表1.2.1 1946年盛泽镇快班、航船状况表56

表1.2.2 20世纪10—30年代盛泽客运轮船航班表67

图1.2.1 20世纪30年代盛泽水陆交通体系图70

表2.1.1 明清时期苏嘉湖蚕桑丝织业市镇群落概况79

表2.1.2 苏嘉湖蚕桑丝织业市镇经济交往网络96

表2.2.1 清中叶苏嘉湖四大市镇网络中心地比照表99

图2.2.1 太平天国战争前后中国生丝的出口量109

表2.2.2 20世纪上半叶盛泽绸参加展览会获奖情况124

图3.1.1 1876—1911年由上海输往国内外的绸缎141

图3.1.2 1913—1936年中国丝与丝织品出口额142

图3.1.3 1913—1936年丝与丝织品在中国出口商品总值中的比重143

图3.1.4 1914—1937年各国进口丝织品总值143

表3.1.1 1934年7月吴江县绸业概况146

图3.1.5 1817—1834年广州与英国棉纺织品贸易的趋势148

图3.1.6 19世纪上半叶从广州出口的主要商品149

图3.1.7 1817—1830年茶与丝、丝绸占广州出口总额的比重149

图3.1.8 1868—1913年茶与丝、丝绸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149

图3.1.9 太平天国前后江南各个丝织业中心织机增减状况154

图3.1.10 1880年、1911年江南各丝织业中心织机台数155

图3.2.1 1868—1913年中国茶叶与丝、丝绸品出口量165

图3.2.2 1859—1937年中国生丝、丝织物出口量166

图3.2.3 1894—1932年中国手缫白丝与机缫白丝出口量166

图3.2.4 中国各口岸人造丝进口总量(1)(1909—1922)167

图3.2.5 中国各口岸人造丝进口总量(2)(1922—1940)167

表3.2.1 1850年、1880年、1911年江南主要丝织业中心织机数量170

图3.2.6 1859—1941年中国真丝绸缎出口量170

表3.2.2 1930—1933年盛泽电织绸厂概况173

表3.2.3 1928年盛泽丝织品国货调查简表176

图4.1.1 清乾隆年间盛泽的镇区与四乡214

图4.1.2 清中叶至民国盛泽镇区变化示意图219

图4.1.3 民国初年盛泽镇区简图222

图4.1.4 1934年盛泽区辖境全图225

表4.2.1 盛泽镇人口增长状况226

图4.2.1 14—19世纪的盛泽人口变化227

图4.2.2 1945—1948年盛泽镇户数231

表4.2.2 1934年盛泽区经济调查表240

表5.2.1 元明清三代苏、松、嘉、湖县级行政建置演变255

图5.3.1 双杨会行程路线图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