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历史文化述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历史文化述要
  • 盛海英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273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李存勖-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历史文化述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文化的定义1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4

三、研究中华文化的意义15

第一章 中华文化生成的背景18

第一节 中华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18

一、中华文化生成的内部地理环境18

二、中华文化生成的外缘地理环境19

三、地理环境对中华文化生成的影响20

第二节 中华文化生成的经济环境23

一、以农为本的经济土壤23

二、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主要形态24

三、经济环境对中华文化生成的影响27

第三节 中华文化生成的社会制度环境33

一、宗法社会制度的确立33

二、专制政体37

三、社会制度环境对中华文化生成的影响40

第二章 多元一体的文化发生48

第一节 走出蒙昧的混沌48

一、关于中国人的起源48

二、生命之火52

三、神话世界的原始崇拜53

四、婚姻观念的演进及私有制度的产生56

第二节 多元一体的文化发生58

一、中华文化的孕育——新石器文化59

二、多元一体的文化发生——龙山时代60

第三章 璀璨的奴隶制文化64

第一节 日臻成熟的青铜器文化64

一、从考古发掘看青铜器文化64

二、青铜器的炼铸工艺66

三、从青铜器的纹饰造型看殷商西周文化的特点67

第二节 文字的发明69

一、原始形态的文字——陶符69

二、基本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和器物铭文70

第四章 和而不同的春秋战国文化76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76

一、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76

二、孟子与儒家82

三、荀子与儒家86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法家91

一、商鞅与法家91

二、韩非与法家93

第三节 儒家文化的畸变——墨家95

一、墨翟与墨家96

二、后期墨家与墨家的消亡99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道家101

一、老子与道家101

二、庄子与道家103

第五章 统一闳阔的秦汉文化106

第一节 统一的文化106

一、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举措106

二、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109

三、儒家文化在汉代111

第二节 闳阔宽泛的文化事项种种113

一、气势恢宏的建筑113

二、珠联璧合的雕刻与绘画114

三、宽泛瑰丽的文史哲115

四、体系严整的宗教118

五、成熟辉煌的传统科技120

六、日益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122

第六章 多元走向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25

第一节 多元走向的文化125

一、儒家的衰微与玄学的兴起125

二、道教的日益宏大127

三、佛教的广泛流布128

四、多元文化的相激相荡129

第二节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130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131

二、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132

第三节 文化的多向深化133

一、文学133

二、艺术134

三、史学、地理学135

四、科学技术136

第七章 金光熠熠的隋唐文化139

第一节 雄视阔步的隋唐帝国139

一、大刀阔斧的政治举措140

二、繁荣殷富的经济141

三、生机勃勃的科举制144

四、宽松开明的文化氛围145

第二节 隋唐文化扫描147

一、光彩夺目的唐诗147

二、飘逸流畅的书法148

三、多姿多彩的绘画与雕刻149

四、优美和谐的乐舞151

五、日益发展的文史哲152

六、成绩斐然的科技154

第三节 隋唐文化辐射156

一、隋唐文化的周边辐射156

二、隋唐文化的远程辐射160

第八章 异彩纷呈的宋辽夏金元文化161

第一节 变换了的时空161

一、历史发展的轨迹161

二、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变迁162

三、国势的日趋衰减163

第二节 日趋内省的两宋文化163

一、理学的建构163

二、宗法文化的重构166

三、婉约柔美的宋词167

四、典雅精制的绘画168

五、鼎盛辉煌的科技170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再度碰撞173

一、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带的撞击173

二、游牧文化的汉化174

三、农耕文化的扩展178

第四节 耀眼夺目的元代文化179

一、理学的光大179

二、辉映千古的元曲180

三、风格迥异的绘画181

四、色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182

五、荟萃中外的宗教184

六、长足进展的科技186

第九章 暮气沉沉的明清文化191

第一节 明清社会透视191

一、传统的封建经济生命的衰减191

二、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统治的强化193

三、文化领域的“白色恐怖”195

第二节 明清文化概览196

一、明清文化的表征196

二、日趋滋长的反传统思想197

三、从明代的复古浪潮到清代的考据学205

四、充满活力的小说与戏曲207

五、科技的大规模总结与缓慢发展212

六、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高潮215

第十章 上下求索的近代文化219

第一节 登堂入室的西学219

一、西学的新冲击220

二、戊戌变法前后西学的输入222

三、扬弃西学是为了超越229

第二节 新旧杂陈的社会改革思想230

一、社会改革思想的类型230

二、社会改革思想奔涌的原因233

三、社会改革思想破产探究234

第三节 民族自省思潮235

一、民族自省思潮产生的原因235

二、资产阶级对国民性的剖析240

三、理想人格的设计244

四、点滴评说262

第十一章 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26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268

一、民主与科学269

二、“北方刮来十月的风”271

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73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27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76

二、丰厚的文化底蕴282

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284

第三节 生机盎然的现代文化事业287

一、考古、博物馆、图书馆事业287

二、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296

三、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298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代结语)301

一、“面向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301

二、“面向世界”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304

三、“面向未来”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