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论体系 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犯罪论体系 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
  • 邵维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1642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犯罪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论体系 司法评价犯罪的标准、步骤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只能是价值判断1

第一节 犯罪是一种关系属性1

一、犯罪不是生活行为的固有属性1

二、犯罪只是生活行为的关系属性4

第二节 犯罪的司法把握10

一、犯罪不能用认知活动来把握10

二、犯罪只能用评价活动来把握13

第三节 犯罪只能是价值判断的意义19

一、有利于还犯罪的本来面目19

二、有利于按评价规则构建犯罪论体系24

第二章 刑事违法的价值标准29

第一节 行为构成要件是刑事违法的具体价值标准29

一、行为构成要件是源于生活事实的类型30

二、行为构成要件是赋予法益价值的类型31

三、行为构成要件是事实类型与价值类型的统一41

四、行为构成要件是刑事违法的具体价值标准44

第二节 犯罪客体是刑事违法的最高价值标准50

一、犯罪客体含义50

二、犯罪客体的内涵是刑法法益56

三、刑法法益是犯罪概念的核心内容64

四、刑法法益派生出行为构成要件71

五、刑法法益对于行为构成要件具有解释功能74

六、刑法法益的法定性78

第三章 主观恶的价值标准86

第一节 主观恶含义86

一、主观恶是伦理规范违反意志86

二、主观恶与人身危险性的区别88

第二节 故意、过失要件是主观恶的具体价值标准90

一、故意要件是事实类型与价值类型的统一90

二、过失要件是事实类型与价值类型的统一94

第三节 伦理规范违反意志是主观恶的最高价值标准107

一、伦理规范违反意志的含义107

二、故意要件是伦理规范违反意志的第一类型112

三、过失要件是伦理规范违反意志的第二类型114

四、故意要件与过失要件的差别122

第四章 刑事违法判断125

第一节 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125

一、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形式判断126

二、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实质判断133

三、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的统一139

第二节 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即刑事违法性143

一、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性质之争143

二、生活行为符合行为构成要件就刑事违法147

第五章 刑事违法可普遍化判断153

第一节 道德、法规范可普遍化153

一、道德、法规范可普遍化的含义、隶属及由来153

二、道德、法规范可普遍化的根据158

三、道德、法规范可普遍化的范围165

第二节 刑事违法可普遍化判断179

一、刑事违法可普遍化的含义和根据179

二、刑事违法的例外、种类及根据184

三、犯罪论体系之“违法性”概念的取消209

四、刑事违法可普遍化概念之提倡222

第三节 刑事违法可普遍化判断的独立性224

一、刑事违法判断与刑事违法可普遍化判断的区别224

二、刑事违法可普遍化判断独立的意义238

第六章 主观恶及其可普遍化判断244

第一节 主观恶判断244

一、故意、过失要件符合性的形式判断244

二、故意、过失要件符合性的实质判断250

三、故意、过失要件的关系论278

第二节 主观恶可普遍化判断287

一、主观恶可普遍化的含义287

二、期待可能性的概念、本质和类型290

三、期待可能性的标准297

四、犯罪论体系之“有责性”概念的取消304

第七章 司法评价犯罪的方法310

第一节 司法评价犯罪的总方法310

一、明确评价犯罪的价值标准310

二、先客观评价后主观评价316

三、先形式判断后实质判断320

四、先入罪判断后出罪判断325

五、先第一层次价值判断后第二层次价值判断327

第二节 司法评价犯罪的具体方法329

一、将生活行为的客观、主观方面分别与对应价值标准相比较329

二、司法评价犯罪必须分步骤、按顺序、循过程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