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本禹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038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精神分析学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潜意识的意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发展及其整合1
一、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发展2
二、精神分析运动的内部整合8
第一章 弗洛伊德与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14
第一节 古典精神分析运动的产生与特点14
一、古典精神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15
二、古典精神分析学的特点26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生平与著作28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学体系34
一、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35
二、弗洛伊德的本能论40
三、弗洛伊德的梦论44
四、弗洛伊德的人格论48
五、弗洛伊德的焦虑论与防御机制论55
六、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论60
七、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观64
第四节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70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贡献70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局限74
三、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要影响77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转向79
第一节 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分裂79
一、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裂80
二、斯泰克尔与弗洛伊德的分裂82
三、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裂83
四、兰克与弗洛伊德的分裂85
第二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87
一、荣格的生平与著作88
二、分析心理学理论91
三、心理治疗观102
四、对荣格理论的评价104
第三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107
一、阿德勒的生平与著作107
二、个体心理学理论110
三、心理治疗观120
四、对阿德勒理论的评价122
第四节 兰克的心理分析学125
一、兰克的生平与著作126
二、心理分析观128
三、心理治疗观135
四、兰克心理分析学的影响137
第五节 亚伯拉罕和费伦茨的贡献139
一、亚伯拉罕:德国首位精神分析学家139
二、费伦茨:先驱者的先驱144
第三章 自我心理学的建立151
第一节 自我心理学的产生与特点151
一、弗洛伊德与自我心理学的奠基151
二、安娜与自我心理学的合法化153
三、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155
四、自我心理学的特点156
第二节 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158
一、哈特曼的生平与著作158
二、自我心理学的主要思想161
三、对哈特曼理论的评价171
第四章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74
第一节 斯皮茨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74
一、斯皮茨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175
二、自我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177
三、儿童心理病理学与治疗方法183
四、对斯皮茨理论的评价185
第二节 玛勒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187
一、玛勒的生平与著作188
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190
三、儿童精神病及其治疗观197
四、对玛勒理论的评价205
第三节 雅可布森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208
一、雅可布森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208
二、整合性的自我心理学理论210
三、抑郁症及其治疗218
四、对雅可布森理论的评价222
第四节 埃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转向224
一、埃里克森的生平与著作224
二、自我心理学的转向226
三、心理治疗观236
四、对埃里克森理论的评价238
第五章 客体关系学派的建立241
第一节 客体关系学派的形成与特点241
一、广义与狭义的客体关系学派241
二、客体关系学派的形成243
三、客体关系学派的特点245
第二节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建立247
一、克莱因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248
二、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253
三、儿童精神分析:游戏治疗261
四、对克莱因理论的评价262
第三节 拜昂对克莱因理论的发展263
一、拜昂的生平与著作264
二、对克莱因理论的发展266
三、精神病理学思想273
四、对拜昂理论的评价275
第六章 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279
第一节 费尔贝恩的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279
一、费尔贝恩的生平与著作280
二、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282
三、心理病理观290
四、对费尔贝恩理论的评价293
第二节 温尼科特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296
一、温尼科特的生平与著作297
二、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儿童精神分析理论299
三、精神分析的治疗观307
四、对温尼科特理论的评价311
第三节 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314
一、巴林特的生平与著作315
二、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318
三、退行及其治疗理论324
四、对巴林特理论的评价327
第七章 客体关系理论的新进展329
第一节 克恩伯格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整合329
一、克恩伯格的生平与著作330
二、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331
三、边缘性人格障碍及其治疗理论340
四、对克恩伯格理论的评价347
第二节 米切尔对关系理论的整合349
一、米切尔的学术生平与思想来源350
二、整合性关系理论352
三、心理治疗观364
四、对米切尔理论的评价367
第八章 自体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369
第一节 自体心理学的产生与特点369
一、自体心理学产生的背景369
二、自体心理学的特点374
第二节 科胡特与自体心理学的建立376
一、科胡特的生平与学术道路377
二、精神分析方法论379
三、广义自体心理学384
四、自体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394
五、对科胡特理论的评价398
第三节 自体心理学的新进展403
一、自体心理学在理论方面的发展403
二、自体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发展409
参考文献414
后记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