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现代化 思路与出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现代化 思路与出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07804.jpg)
- 王立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0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9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农村-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现代化 思路与出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曹锦清1
自序1
第一编 理论思考3
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村关系3
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原型与核心命题——从“社会基础”概念的角度16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一个分析框架34
毛泽东“组织起来”思想与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之再造——重读毛泽东《组织起来》51
农村社会基础之再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66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之再造78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9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空定位问题的探讨111
赓续与演化: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维度考察125
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演进逻辑与经验启示136
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逻辑——基于历史经验的分析149
第二编 实践探索169
实施“五规”战略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69
从县域经济看中国入世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3
做好经营城市文章175
深化经营城市必须要解决好思想问题178
关于经营城市问题的几点思考181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探索与思考183
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189
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践中的利益关联191
促进中小企业集聚 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198
关于山东省昌乐县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调查205
善于统筹方能协调发展209
科普工作是“富民强县”的动力之源214
创新农村工作思路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18
昌乐县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222
五大工程打造绿色昌乐226
贵在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县级政府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227
多听一听农村贫困者的声音229
昌乐县深化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231
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如何转变234
突出六大重点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37
落实科学发展观念 促进县域经济腾飞240
凝心聚力求发展 务实创新争一流244
活力在于探索 创新没有止境——青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48
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应着力提高“四种能力”252
和谐春风缘何来——对山东青州市弥河镇实行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村镇的调查254
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州市花卉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262
把群众满意作为不懈追求267
坚持科学投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69
承古州文脉 谱发展新篇272
以七博会筹办为总抓手 做大做强青州现代农业275
好作风构建大和谐——青州市用良好的工作作风构建和谐社会纪实278
创意引领文化建设 创新推动科学发展283
一体推进 五措并举 三项结合——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288
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92
发挥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97
探索“五化”发展模式 建设“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298
依靠机制创新 推动事业发展304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好人口计生工作308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学发展313
谈文化自觉在强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青州市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实践为例316
大统筹 大整合 大投入——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旅游大发展320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325
以稳定促发展 以发展保稳定330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与路径334
青州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337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子341
第三编 读书笔记349
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现代化349
一、概念界定:从现代化到中国农村现代化349
二、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357
三、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地位368
四、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总体思路373
第一章 基点与起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依赖380
一、机会与限制: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前提381
二、二元结构: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难题396
三、回顾与反思: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415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构想429
一、温饱、小康、富裕:中国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历时性展开430
二、富强、民主、文明:中国农村现代化目标构想的共时性呈现434
三、量与质:中国农村现代化目标构想的多维规定435
第四章 结构与过程:以非农化为核心的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440
一、“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440
二、结构非农化过程中的农业现代化: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442
三、结构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及其经济功能453
四、结构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第三产业现代化459
五、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三次产业的综合、协调发展461
第五章 探索与创新:以民主化为核心的中国农村政治现代化463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463
二、村民自治: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新形式471
三、农村民主政治与农村法制建设479
四、农村民主政治与坚持党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领导484
五、“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487
第六章 离土与离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491
一、农村人口城市化:农村现代化的巨大压力49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理论模式与实践经验493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499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503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504
第七章 常规与新路: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农村城市化509
一、农村城市化在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509
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515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523
四、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现代化中的经济社会功能532
五、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新思路540
第八章 协调与整合: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推进549
一、系统创新: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诸因素的整体互动549
二、可持续发展:中国农村现代化战略的基本准则556
三、改革、发展、稳定: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全局560
四、发展模式的更新:用社区发展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564
第九章 嬗变与转型:传统农民的终结与中国农村现代化主体的塑造566
一、农民的现代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567
二、现代农民的生成条件:社会流动与身份变迁573
三、传统农民的角色流变:阶层分化与利益整合581
四、农村居民新型生活方式的形成:从生存走向发展597
五、塑造新型的中国农村现代化主体:传统农民的终结与现代农民的生成601
附录 媒体对话629
从教授到县长629
激活县域经济——访山东省昌乐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立胜634
创新,谱写古州新篇章:访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636
追求“古”色“绿”风——山东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访谈639
书记市长访谈——王立胜:凝聚人心 复兴青州642
为了一座城市的复兴——记中共山东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644
封封来信记心上 关注民生寄深情——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653
干事 就得叫人民群众满意——访中共青州市委书记王立胜658
这个县委书记为何选择“鼓励信访”?663
对话青州书记王立胜:用文化力提升竞争力669
东方花都 盛世花开675
青州的复兴之路679
县域发展与农村研究——与著名中国农村问题专家曾业松的对话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