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下
  • 周光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62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272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学术会议-中国-2003-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分17 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03

建设安全小康——把安全生产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规划&张宝明605

进一步认识安全生产的形势和差距,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闪淳昌605

安全生产与科技进步&纪明波605

围绕中国石油发展战略探索长效全运行机制&阎三忠606

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李文俊606

安全生产统计工作中需要研究的若干问题&向衍荪607

建立有效的社会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新格局的形成&王振拴607

加强全民安全素质教育,推进安全文化和安全科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云阁607

在我国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战略思考&杨书宏608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确保建设全面小康&尉茂河608

加快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促进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陆守香608

“安全小康”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兼谈我国安全生产的特点、重要性和任务&钟群鹏等609

安全学科理论能为建设“安全小康社会”服务&刘潜等609

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汪国华等610

安全、健康、环保、减灾与小康社会&徐德蜀等610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陈德明610

关于重视科学管理防止船员过度疲劳,保障远洋船舶运输作业安全的探讨&周连柏611

人的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刘晓阳611

挖掘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绿色食品&许向东等612

城市夜景环境的灯光艺术&李波等612

搞好绿色照明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健康环境&徐向党613

小康社会的舒适照明与光文化&杨世光613

关于光污染&李奇峰614

论光源的频闪效应及其改进措施&邓树兴614

城市灯光景观设计&赵海天等614

污染治理的有力武器:高功率脉冲电源&张建功等615

深圳华强北路商业街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概念&王立雄615

城市光污染&马剑616

用艺术与技术描绘科技馆璀璨的夜景——科技馆的室外灯光设计&罗红616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药品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刘木清617

带给我们更清洁空气的等离子体空气清净机&史文祥等617

军用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应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周宏617

光源与小康&王晓明等618

港口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工作点&褚家成619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王兆林619

贯彻安评标准 落实安全教育&聂多文619

浅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赖德贤620

烟草工业企业职业安全卫生之我见&杨洪620

实施危险预知训练 是实现事故零的必由之路&卓红等621

研究所事故预防措施与管理&李雁琴621

安全管理“双六”体系+“危险源”治理=安全健康&赵千义621

新时期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李爱生等622

“三个代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指针&武元清622

为全面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几点建议&孙安弟623

劳动防护用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田莉莉等623

“小康社会安全指数”的设计理论及应用&罗云624

关于死亡赔偿之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的新思考&庞双芹624

抚顺市大气污染健康损失货币化研究&金福杰625

确立安全效益观&叶永625

机车乘务员心理因素研究&匡艳等625

论安全的社会属性&朱世伟626

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肖贵平等626

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刘英学627

关于全民安全教育的思考&王锋先627

浅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吴华明等628

掌握职工心理状态正确进行安全教育&孟庆忠628

应重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的效果和质量&董邦玖628

铁路运输安全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研究&王海星等629

浅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的继续教育&欧阳梅等629

地域安全生产与地方安全生产法规&贺敏荚等630

履行好另外一种维权职责&何开基630

浅谈在当前现代企业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曹锁海631

计算机辅助安全管理体系(CASMS)技术进展&陈伟炯等631

试论工业信息化与安全生产&张国顺632

分布式计算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陈玉毅等632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机务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张铁军等632

煤层火灾预测及防灭火新技术&徐精彩633

新型灭火器(MKY-360型)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王省身等633

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打造中国航油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刘东634

浅谈我公司火灾事故的特点及预防&陈念634

低变质程度褐煤常温下一氧化碳产生规律的探讨&罗海珠等634

反核生化恐怖与流体力学&黄顺祥等635

在役工业压力管道缺陷检测与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研究成果简介&陈钢等635

根除空调器高空坠机伤人隐患确保老百姓平安步入全面小康&赵芳国636

对一起火灾点火源的探析&袁立杰636

起重机的防碰撞装置&孟建军636

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冯志斌等637

浅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苗金明等637

建立安全体系,抓好安全措施&马军638

抓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确保安全生产&鲍治国638

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认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彭惠玲639

安全生产亟需规范的安全标准&牛和平等639

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研究&蒋承林639

瓦斯爆炸事故的混沌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施式亮640

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的统计数据聚类分析法&万成略640

我国煤矿职工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杜红兵等641

耐火材料制备车间粉尘的防治&柳静献等641

用伴随方法对毒气泄漏事件进行危害评估&刘峰等642

起重作业事故类型概析及预防要点&林述书642

工业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的探索与实践&许大中等642

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吴宗之643

铁路运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李岩643

人为型危险源的辨识和分级的方法研究&白勤虎等644

68#大型油库安全性评价&阳建宏644

我国职业卫生服务(OHS)现状&邹昌淇644

从SARS疫情浅析应急体系&杜乐清645

矿山多用途“三化”粉煤灰泥浆在煤矿安全及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陈舸等645

煤矿运输事故多发原因分析及对策&葛兆林646

地下洞储油库防火防爆措施探讨&赵亦农646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问题探讨&苏建中646

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的半实物模拟研究&钱新明等647

对西山矿区发生洪灾事故的分析和对策&苏振源等647

突发事件挑战应急机制&丁辉647

论灾害事实的“普遍关怀”与安全系统的“开放特性”之对应&吕继增648

大型爆轰实验安全论证的实践&张新彦等648

天然气用户中毒原因分析及预防救治措施探讨&李荔平648

用氢安全与防护初探&张素英等649

安全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方位策略&伍达伦649

小康乡村环境卫生治理研究&黄以富650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促进安全生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旭红650

化工过程危险与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王志荣等650

城市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探索&王妍等651

工科类大学安全素质教育的探讨&蒋军成等651

分18 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技术653

纳米氧化钛复合材料抑菌试验与分析&蔡兴旺等655

复合材料与民用航空&陈绍杰655

探讨氧化镁在高硫水泥中的作用机制&范基骏等655

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机械连接静力分析&韩凤宇656

插层型蒙脱土Ziegler-Natta催化剂的乙烯聚合行为及PE/MMT性能研究&李三喜等656

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李四年656

液膜法提取碘的研究&刘芙燕等657

液膜净化含铬废水的分离与净化实验&陈玉璞等657

复合材料低成本技术的特征与发展&杨乃宾等658

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刘学贵等658

原位自生TiC/Fe和(TiW)C/Fe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特征的研究&任荚磊等659

导弹控制系统观测器&阮治明659

模拟定位机床板设计&沙福泰659

溶胶-凝胶镀膜技术在玻璃行业中的应用&王德宪660

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王立朋660

航空发动机用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研究&王世林等661

非均匀准脆性材料开裂过程细观损伤数值试验&王述红等661

不同铺层比例对一般π/4 M40/环氧648层板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沃西源662

缝合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三维有限元细观分析与试验验证&燕瑛等662

边界条件对层合扁球壳非线性静动力失稳的影响&杨宜谦662

纳米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英哲等663

透波功能复合材料与航空技术的发展&高树理等663

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张征林等664

聚丙烯强力丝强力的影响因素探析&邹绵珍等664

木材/层状蒙脱土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赵广杰等665

LPCVi-C/SiC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特性研究&尹洪峰等665

先进复合材料格栅加筋结构(AGS)的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张志峰等666

皱褶结构芯格构型的几何设计方法&王志谨等666

分19 农业科技增效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667

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的探讨&陈世昌等669

低焦油钾高效烤烟新品种筛选及其烟叶产质评价研究&刘洪祥等669

云南省山地清香型烤烟测土配方弹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陈刚等669

土壤营养成分与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相关关系的分析&申国明等670

云南大理植烟土壤主要营养成分丰缺状况分区研究初报&李文璧等670

中国烟草核心种质性状特征及表型多样性分析&王志德等671

马铃薯Y病毒山东分离物(PVY-SD)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王秀芳等671

微孔膜避蚜防治烟草病毒病研究初报&陈德鑫等672

烟草种子携带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测定研究初报&钱玉梅等672

烤烟品种间香气成分差异及其性状遗传的分析&贾兴华等673

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与展望&戴起伟673

南京市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杨朗673

生物菌剂控制三七根腐病试验研究&陈昱君等674

总结历史经验 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甫发能674

浅议入世后中国烟草农业发展的对策——借鉴BAT生产经验开发国际型优质烟叶&邓月中675

昭通市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皮永雄等675

加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贾小华675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问题的对策研究&陈建林676

云南省曲靖市未来农业的需求特点及对策&王家鑫676

影响晋城市农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吕小相等677

欧李种质资源分布及特性调查&王有信等677

谈科技术干部队伍建设&王忠友678

农科技术的主导作用与科教兴国&赵金芳678

精准农业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刘庆伟678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金明山等679

进口牧草机械选型配套应注意的问题&张福山等679

Case精准农业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张树宝等680

合理施用肥料 促进生态农业市建设&李艳680

北方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王世喜681

铜川市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王友等681

抚顺农业发展之路&张晓东682

21世纪中国柞蚕研究与发展的战略思考&吕继业等682

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抗旱抗盐性比较研究&许兴682

试论新疆乳制品的产品定位&张丹凤683

无公害农业与现代化农业&宋永宏683

农田少废增效耕作实验&汪爱元等684

陕西省乾县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方案及对策研究&禹梅先684

“五一”黄金周郁金香延后栽培技术的研究&庞长民等685

烟叶价格、烟叶生产及产业政策&孟庆华等685

以组织锰浓度、心肌细胞线粒体中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评价肉鸡对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李素芬等685

发展咸阳畜牧产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武学峰686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烟草上的研究应用综述&董志坚686

改革烟叶流通体制 提高我国烟叶的国际竞争力&龚金龙687

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苏祖芳等687

烤烟烟梗和叶片中性香味成分的分析&李炎强等688

蒜头果油脂肪酸甲酯的臭氧化反应研究&刘雄民等688

安徽省经果林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肖正东688

烟草病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郑新章689

三种不同液肥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赵彦生689

建立理性农业的技术基础&刘夏石等689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王佐发690

大力发展青海农区畜牧业 培育农区支柱产业——青海农区畜牧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对策思考&巩文等690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 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曹军等691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节水农业水平&李广敏691

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理念更新&郝企信692

弘扬“太行山精神”做好科普工作&张月辰等692

未来环保耕作的发展模式与区位形成&牟金贵等692

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对策&王贵平等693

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朱国立693

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地位&张建华694

确定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王奎良694

栽培措施对面包小麦产量及烘焙品质的调控效应&赵广才695

发展农业特色经济 促进农村小康建设&艾云航695

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切入点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林玉明695

粗唇?人工繁殖初步研究&潘晓宏696

开展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 促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南京农业大学科教兴农活动的调查与思考&周光宏等696

亚麻快速脱胶菌株的选育&彭源德等697

把开发绿色食品的追求目标统一到提高竞争力上来&陈金松697

关于黑龙江省加速构建外向型农业的研究&梁宇丹等698

我国三大谷物特优异品种资源的评价研究&刘澍才等698

NAA和烯效唑对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225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华泽田等698

辽宁省水稻品质兼及品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浅论辽宁省稻米生产发展方向&邵国军等699

甘肃省平凉市农户经济状况调查&李赋中699

依托示范园区 发展花卉产业&程亚青700

政和县白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范渠森700

进一步发展闽北落叶果树的战略思考&孙郑荚701

棉花组织培养直接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王清连701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收入增长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柴军等702

雷达探测雷雨云、冰雹云指挥防雹作业及效果检验&刘伟红702

加入世贸组织后山东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刘开昌等703

松辽平原西部玉米、水稻施硫效果研究&任军等703

走创新之路,全面提高我国食用农产品卫生质量&李新星等703

发展“三大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贺德元704

加强食品与药品安全立法工作的建议&史志诚705

当前我国农业与棉花发展的调整方向&喻树迅等705

野生大豆(G.soja)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杨光宇706

垄作栽培对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生理特性和衰老的影响&王旭清等706

减少农药残留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倪新玲706

陕西省鲜切花生产现状及发展&杨玉秀等707

热研5号柱花草选育研究&刘国道等707

对我国三大植胶垦区天然橡胶的成本比较分析&柯佑鹏707

调整种植结构是西藏农区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关树森708

俄罗斯沙棘优良品种引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吴晓岩等708

桑枝枯菌核病研究&浦冠勤等708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实用化研究&虞晓华等709

目光温室采光面设计新方法的研究&焦丽等709

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在微喷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徐辰丁等710

区域特色农业:金华农业的战略抉择&倪云长710

接轨长三角洲地区发展效益农业&王华新711

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张琦等711

山西省生物防治技术发展前景展望&赵俊生等711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徐贵利712

中国作物栽培技术的成就与展望&佟屏亚712

从茶叶粗提物中精制多糖的技术研究&江和源等713

环境条件对茶尺蠖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的影响&肖强等713

关于加快吉林省山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设&刘杰713

大力推进非疫生产区建设 促进漳州市果蔬产品出口&陈景辉714

沈阳市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及运行机制探讨&王维强等714

工厂化蔬菜生产中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生态防治策略&杨家书等715

紫长茄杂交种沈茄3号的选育&辛铭霞等715

沈阳市构建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的途径研究&赵迪等715

沈阳市法库县农村经济信息化发展思路研究&朱志恒716

做好试验、示范、推广推进水稻机械收获国产化进程&甘俊彦716

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张明华等716

创新思路 与时俱进以“三个解放”拉动农民增收&高延庆717

无公害高效蔬菜复合肥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陆家林等717

运用标准化手段促进琯溪蜜柚产业化发展&吴建坤等717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产业化发展重点&陆立银等718

中国淡水渔业40年&贾敬德718

重离子束辐射育种&李文建等718

抢抓机遇 发展红枣&张素莉719

株洲南瓜的栽培现状及发展潜力&袁美清719

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吕川根等720

探究式学习: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健康快车”&唐红波720

盘锦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体系概论&许辽育720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与方法&苏和顺721

完善红河州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宗云等721

漳州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的对策&方玉霖等722

分20 森林、草原、水与生态环境建设723

赣北大浩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罗敏等725

角倍蚜瘿内世代营养环境及其寄主叶片形态构造的研究&张燕平等725

元竹河岸林带建设效益评价与启示&徐慧琴726

近12年本溪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吉奇726

发展城市林业 建设“绿色南京”&瞿为民726

保护揭阳市水资源的思考&陈世庆727

河北省孤石牧场退耕地与过牧地种子库的研究初报&袁玉欣等727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及经营技术研究&田年军等728

发展非林产业是国有林场摆脱困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周树林等728

橡胶坝不同锚固形式的利弊分析&虎晓岚729

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模式开发是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纪洪艳等729

伊春市北药开发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陈茂华729

发展速生刺槐林 培育林业新产业&宋永芳730

合理配置水资源 保护南四湖生物多样性&储德义730

广东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效益测评&吴焕忠等731

甘肃省子午岭紫斑牡丹调查报告&定光凯等731

园林害虫的生态治理&严衡元等732

山区杏树建园效益分析&周怀军等732

植物园植物引种若干问题的讨论&谢振华等733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陆宏芳等733

现代林业建设是小兴安岭伊春林区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主体&叶珍等734

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特色经济&范瑞宏等734

再论现代森林防火——对现代森林防火特征的讨论&董斌兴等735

梯级橡胶坝群联合运用效果探讨&李存宾735

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程鹏等735

油田开发对马莲河水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王岩736

关注人造纤维工业发展 加速国产高纯度漂白阔叶木浆&李晓东736

大兴安岭地区干湿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赵玲等737

宁夏中部干旱生态建设与农业开发的结合点是发展草地农业&王宁等737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李树岭等737

关于大兴安岭建设生态城市问题的探讨&王淑萍738

森林与生态环境建设&常诚等738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发展道路的构想&宋春滨739

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卢武强739

杨树草履蚧的防治试验&王翠莲等740

遥感技术在森林野生经济植物调查中的应用&孙元发740

集约经营大兴安岭野生越橘资源的建议&于清云740

黑龙江省近三年林火规律分析及对策探讨&刘桂英等741

GAP指导原则是林区北药种植的关键&曹玉朴741

关于生态园林村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张树新等741

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高振寰742

缩短落叶松育苗周期的途径&曲晓颖等742

生态旅游业发展之我见&王权742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郝占庆等743

加强国内检疫 防范有害生物入侵&汪志红743

油松、赤松主要病虫害持续控制管理模式&刘侠等744

鄱阳湖湿地保护措施分析&李富贵744

加入WTO后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欧阳贵明等744

长白山区天然更新赤松幼树的构型分析&金永焕等745

美国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魏益745

国外优良树种种质资源在辽宁的引种&董健等746

关于做好林业重点工程档案工作的思考&杜欣等746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研究的指示物&高军等746

商品人工林对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及发展趋势分析&韩友志747

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胡万良等747

关于辽宁省林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化的探讨&李晓玲747

污水处理废渣(MSS)在森林中施用后的肥效以及潜在的环境影响&王占伟等748

三种不同电压静电喷粉效果的比较&熊惠龙748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研究&尤文忠等749

论森林环境与有机食品(产品)生产&尤英豪749

浅谈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曾凡顺749

略谈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的新模式&郑绍清等750

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科学&周志权750

浅谈现代林业理论与辽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邹学忠751

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计量研究&孙承华751

依托资源优势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门广丰等751

对做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工作的几点思考&侯颖杰等752

加快发展小城镇的生态、资源、环境、文化对策&王丹虹等752

对人力与自然力相互关系的认识&陈晓红753

可持续林业的理论框架&李立华753

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应注重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王铁成等754

合理经营竹木混交林是实现竹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志勤754

雪松流脂病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员连国等755

试谈山东省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加强林业生态防治的对策&范书义等755

杨树纸浆林优化栽培模式的研究&杨志岩等755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彭儒胜等756

对杨树品种在辽宁省各地发展的建议&潘成良等756

辽宁省杨树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于志水等756

锦州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主要害虫与防治&孙运清等757

对几个杨树品种作为亲本的简单评价&杨成超等757

辽北地区杨树新F1无性系的生长与抗寒性研究&李亚江等757

构筑保山生态经济强市的初步思考&董嘉光757

改善沈阳市农村环境质量对策的研究&邵弘等758

浅谈新民市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措施&邢利758

森林演替规律在“天保”工程中的应用&倪柏春等759

天然北五味子林人工改培建园技术&张佰顺等759

野生刺玫果人工培育及加工&许忠海等760

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系统思考&郑小贤760

太湖流域水质型缺水问题和对策&朱成760

大岗山人工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水文动态变化的研究&赵广东760

因子分析法在分析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应用&王巨宏761

从第21届国际林联世界大会看全球“森林与水”研究的进展&王兵761

荒漠梭梭资源现状及其对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索菲娅762

森林生态经济价值的市场准入思考&孙兴志762

水文频率曲线简捷计算和绘图技巧&林莺等763

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规律的研究&崔向慧763

我国人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李怒云76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安小彦等764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屈宇等764

杉科属间杂交新树种——东方杉&张建军等765

化学灭鼠后果堪忧 雷弹灭鼠前景广阔&尤德康等765

天然林保护与林区建设&连文海766

陕西省银杏古树名木调查&谢斌等766

加快环湖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行现代设施畜牧业路子的思考&彭毛767

发展环青海湖地区现代高效畜牧业刍议&吴建军767

以提高造林“两率”为切入 点全面推进内蒙古兴安盟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韦勤等768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李媛媛768

森林、草原、水与生态环境建设&王素平等768

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区几种野生花卉的利用与保护&刘佃林769

技术的生态之路&李世雁等769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松毛虫危害方法研究&张玉书等769

抓住机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锡林郭勒草原&陈佐忠等770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马和平770

森林生态学研究为建设秀美山川服务&高智慧等771

辽宁省东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姜海燕771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饲养业发展历程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葛东宁771

加强矿山环境治理 造福煤城人民&刘君等772

杀虫灯已成为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工具&尤德康等772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促进森林病虫害持续控制&董晓波等773

学习十六大文件 落实生态环境建设&陈金松773

杂交榛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姚长春等774

半干旱地区阔叶树造林容器育苗研究&姚鹏等774

辽宁省三种林业害螨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黄永强774

木撩尺蛾发生危害成因及其防治技术&田其有775

生态系统的预启动机制&王坤775

中国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资源初步评价&刘建秀等776

小康社会与环境保护&周俊等776

干旱区生境特征及其农业发展的对策&黄培祜776

天山野果林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资源保护&阎国荣777

孤雌生殖在核桃品种遗传纯化中的应用&王国安等777

新疆克孜尔水库地震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雷小牛等778

新疆维吾尔区的水利建设&崔嘉进778

建立节水型社会实施水量水质统一监测及水平衡测试势在必行&王殿武779

辽宁省中部地区水资源 优化配置调度系统的研究&范宏等779

辽宁省的水资源战略&仲刚780

甜竹笋生态效益的研究&黄慧德780

创建特色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广元山水园林型森林城&杨淑军等781

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浅析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吴志文781

话说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生态食品&李孝正782

首钢邻山植物大气污染忍耐指数变化的研究及其在相似工业区绿化植物选择中的意义&刘艳菊等782

泸州实施天保工程的基本思路和对策研究&陈兴平782

生态建筑技术在金华的开发利用&刘顺炎783

分21 加强水土保持 支撑农村奔小康785

封禁管理对严重退化群落养分循环与能量的影响&谢锦升等787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特性的研究&杨玉盛等787

川中丘陵区“长治”工程的减沙削峰机制研究&雷孝章等788

露天矿新建大型排土场径流分散水蚀控制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安太堡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魏忠义788

茬地覆盖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王婉珠等788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应实施留茬免耕法以减轻沙尘暴的危害&陈日晓789

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刘正杰789

全面推进“三世工程”,开创建设桂林国际旅游名城新局面&吴应科790

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演变机制与治理对策——以云南省蒙自盆地为例&夏日元等790

西南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开发治理的思考&郭纯青等791

人为破坏植被对加速侵蚀及土壤退化过程影响研究&查轩等791

库坝窖联用是宁南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卜崇德等792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四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熊明彪792

节水灌溉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李龙国等792

定西地区实施水保国债项目的启示与对策&陈怀东793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与保障&雷瑞芳793

2002年沈阳农业抗旱的基本思路&孟宪峰等794

抓水土保持 促农民增收&赵燮京等794

对甘肃省临夏县加强水土保持支撑农村奔小康的几点思考&王淑萍795

天水市山坡地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张满良795

赣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的新偿试——自然小单元生态蚕桑配置模式的探讨&王和利等795

新时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李西照等796

论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阎烨蓉796

山地果园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黄少燕等797

陡坡耕地植物障篱防治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刘建平等797

运用“3S”技术探测管理西北地区水资源&王学印等798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杜文臣等798

南京市外秦淮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与对策&王凯等798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胡中生等799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李文萍等799

搞好水土保持 支撑库区奔小康&尹洪权等799

浅议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重建战略&田磊800

建设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必须坚持水土保持工作&林助金800

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必要性&李敏等800

分22 尿动力学基础研究及临床新技术、新疗法、新手术学术交流805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初探&孙志刚等805

论下尿道逆行性感染的现代治疗&唐海华等805

经股动脉及经周围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对照研究&刘东峰806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探讨&付廷敏等806

尿流率测定在排尿障碍疾病中的应用&黄超等807

慢性前列腺炎与雄酮低迷综合征&荆延有807

谈温病小便异常的辨证论治&赵世芬807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附120例报告&朴仁京等808

腹直肌转位术治疗小儿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附22例报告&赵振蒙等808

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分析&程伟等808

论“阳明脉衰”与绝经过渡期生殖轴机能衰退之相关性&李燕等809

肾上腺损伤合并出血一例&韩先笔等809

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桑海莉810

改良式剖腹产术&刘玉梅810

血尿灵开发应用的临床研究&黄荣桂等810

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置测压导管对尿流率的影响&张鹏等811

压力-流率测定的体内外压力调零对评估前列腺增生症的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武治津81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最新诊治体会&姜心等812

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6例报告&杨登伦等812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尿动力学变化&彭瑞元等813

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治的价值&章振保等813

尿动力学检测对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理论依据的探讨&杨志刚等813

阑尾脐造口盲结肠代膀胱术&陈连斌等814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林丽莎等814

希尔平衡定律理论与逼尿肌压力流率理论的剖析&杨小华等814

太得恩治疗女性逼尿肌收缩无力——附30例报告&谢群等815

尿动力学检查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指导意义&张先觉等815

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周家杰等816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李金华等816

TURP术后病人再入院原因分析&杨术明816

前列腺增生的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毛普德816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尿道吻合术&刘阳光等817

尿流动力学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刘阳光等817

腺性膀胱炎下尿路功能状况与治疗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附81例报告&陈敏等817

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的远期效果&贺金传等818

利用internet了解尿动力学方面论文刊载情况&桂定文等818

1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总结&桂定文等819

压力性尿失禁悬吊术后尿潴留的处理&陈实新等819

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报告&何有华等819

女性排尿困难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戴奕奕820

尿道扩张对前列腺术后疗效及尿流率的影响&李忠等820

运用尿流动力学评估前列腺不同术式对不稳定膀胱的影响&严伟等820

无张力阴道吊带(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邵远等821

下尿路症状与最大尿流率关系的研究&赵长林等821

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诊治中的价值&陈潜等822

女性功能性膀胱颈梗阻诊治——附13例报告&刘朝东等822

In—Fast吊带系统经阴道膀胱颈 悬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王良圣822

膀胱无力同时应用M-受体激动剂和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初步体会&王东等823

21例前列腺术后排尿障碍分析&谢潜山等823

尿流动力检查评估前列腺术后不稳定膀胱效果&林长明等823

遗尿患儿排尿后收缩&李源等824

无症状儿童staccato尿流曲线分析&裴宇等824

尿动力学检查在儿童排尿障碍中的应用&刘会范825

290例尿动力学检查质量控制分析&齐艳等825

493例小儿尿动力学检查 结果分析&文建国等825

终末型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王庆伟等826

尿道测压诊断尿道功能&崔喆等826

5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检测结果分析&徐叶青等827

72例女性SUI的调查&王杭等827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引起逼尿肌肌球蛋白重链亚型表达的改变&王国民等827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尿流动力学分析&宫大鑫等828

药物治疗不佳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结果分析&王晓等828

异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尿动力学分析——附12例报告&颜力昊等828

盆底肌训练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王平等828

人膀胱逼尿肌中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李刚等829

压力—流率测定在诊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意义&崔结等829

尿动力学分析在女性尿道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姚正有等830

老龄大鼠膀胱生理机能改变的实验研究&赵新鸿等830

钙通道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研究&李新等830

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增殖分化状态的影响&龚宇等831

逼尿肌不稳定中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的研究&周逢海等831

前列腺疼痛产生的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陈勇等832

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沈文浩等833

β3肾上腺素受体在正常及不稳定膀胱大鼠逼尿肌中的作用&曹文峰等833

分23 临床医学及SARS防治835

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对策综述&刘乐群等837

浅谈中医药免疫调节在非典型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谭艳等837

中药抗肝纤丸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赵振国837

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M、AFP观察与分析&李奉山等838

益心康对柯萨奇B3m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王鹏等839

脾肾阴虚大鼠磷脂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吕爱平839

李德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刘涛840

达原饮治疗感染性疾病心得&马成840

西部药用植物——鹅绒委陵菜有效部位(总皂苷)的分离与抗鸭乙肝病毒(DHBV-DNA)作用&蔡光明等84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致病性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检测&金慧英等841

基于四引物PCR扩增反应的单管SNP快速测定法&卜莹等841

院内感染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严晓敏等842

顽固性腹水的超滤浓缩回输术的应用&金翘等842

万古霉素对肝移植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监测及药动力学研究&唐勤等842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吴超843

疟原虫检测及分型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初步应用&张锦海等843

浅议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董秀珍等844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研究&拜康利等844

帕金森病筛查量表效度及其分值分布特征分析&乔晋等844

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沈喜玉等845

一家族神经纤维瘤病7例报告&龙厚满845

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李英武846

藏医药验方治疗乙型肝炎50例疗效的研究&泽珍达日杰846

P16,BCL-2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研究&康晓旭等847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黏膜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宋国栋等847

淋病双球菌性直肠结肠炎的诊断&徐友才等847

扩展经皮微波凝固肝组织范围的实验研究&陈建等848

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及对策&许世强848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检测分析&洪克跃848

脉络宁治疗下肢溃疡5例临床观察&刘敏849

硝苯地平预防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40例临床观察&叶青850

秉承传统 开拓创新 走出一条中医医院发展新路&袁秀芳850

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温热病的临床研究&朱中森850

分子生物学研究与中药方剂现代化&范颖等851

皮肤衰老中医机理初探&王诗晗851

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制及在皮肤缺损移植中的应用&金岩等852

黑素再生中药对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成爱华等852

中医对“心主神明”与“脑为元神之府”的认识&任路853

由中医“气”与量子波的关系试论七情致病&刘儒鹏853

中医脾虚证与信号转导系统&崔家鹏854

中药注射剂的荧光光谱法快速鉴别研究&陈小康等854

某品牌承重砖中天然放射性的研究&赵家珍等854

手法调整腰椎退行性滑脱症64例临床研究&黄萍855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袁勇贵855

妇女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应激原类型的对照研究&臧暑雨856

接铝工人红细胞膜ATP酶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郭湘云856

不同年代南京市民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比较分析&王广琴856

中医脏腑形态与功能三维建模的研究&陈雷等856

系统论思想与中医整体观之比较&谷峄857

端粒和端粒酶的中医研究进展&尹德辉等857

中医药英译中的语言“异化”&张庆荣858

先后天因素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王彩霞858

军队药品仪器检验所药检业务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孙文明等859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果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李有福859

汕头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终期评价报告(1992~2001年)&陈蓉860

化疗并用卡提素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观察&万琦等860

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分析&刘恒志等860

亚健康与风湿病状态的调节&陈实等861

百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王志明862

现代白内障手术与机会致病菌感染&王虹862

鬃针治疗青少年近视511例疗效观察&赫群862

感染性眼病临床分析&崔范佩等863

麻风防治纳入基层防治网的实施与体会&刘国卫等863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伴发结核样型麻风1例&陈家琨等863

25例麻风患者白内障手术报告&华克新等864

组织样麻风瘤误诊4例报告&王载明等864

瘤型麻风伴发Ⅱ型麻风反应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2例&侯玉鸿等864

疑似麻风足底溃疡一例报道&王得英865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与血清标记物的相关性&孙秀君等865

煤矽肺患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研究&李廷等865

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伴肾脏损害22例&方晔866

雷公藤多甙片在颜面粟粒性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刘岩等866

中药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中撤减和缓解激素副作用&陈晴燕等867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和前S/S基因异质性及其与宫内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苏海霞等867

虫蚁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疗效观察&洪明867

礼县1992~2001年肺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李志坚等868

抗菌素治疗预防切口感染临床效果的分析&于殿升等868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蔡丽萍869

头孢拉定致肉眼血尿的12例报道&尹莉等869

肺栓塞两例误诊原因分析&马助国等869

先天性肠源性囊肿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一例报告&方伯言等870

60例老年肺癌误诊原因分析&杜凤琴870

中药治疗烧伤98例患者创面分析&杨贵祥871

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卫辉等872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袁德利等872

以肝损害症状为突出表现的Graves病两例误诊分析&刘虹873

结核病的临床误诊分析&王守喜等873

模糊聚类分析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诊断中的应用&刘锐宽等873

“SARS”带给我们的挑战&刘亚君874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王明清875

分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护理与健康877

剖宫产术后母婴康复中的护理应用研究&肖凌凤等879

中医整体护理模式在中风急性期30例运用的临床研究&汤雪英879

发挥地区护理学会在学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吴兰笛等879

开展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黄丽香880

男性尿袋的改进与临床应用&丘彩兰等880

当前护理管理中的难点及改革思路&单南英880

中医护理诊断规范的探讨&孙秀萍881

中医情志护理辅助药物治疗继发性抑郁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刘香弟等881

综合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张群881

肺癌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康复对策研究&郭黎岩等882

BiPAP呼吸机的相关护理&陈薇薇882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护理&王秋颖883

探讨乳腺肉瘤样癌组织起源——附1例报告&鲁宁883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附1例报告及文献参考&罗贵焰等883

用形象思维带动抽象思维的护理教学实践&冷圣梅等883

把“健康交流技巧”列入护理教学实践&刘金妹884

浅谈医疗创新教育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张芸884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杨省利等88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护理教师意识的培养&张银玲等885

脑水肿病人的护理体会&赵晓春等885

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日常护理&杨文秀等886

膝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护理&蔡玉芳等886

整体护理中临床教学管理&曹鸿敏886

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何开莲等886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呼吸道管理&王亚莉等887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李开芬等887

重症肝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分析及护理措施&孟清887

浅谈书写手术巡回护理记录的意义&吴雪莲等888

现代化高等护理人才的设想&吴玉琼等888

大专护士临床教学工作探讨&蒋晓静等888

护士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健康知晓率的影响&张振路等888

关于护理模式研究的探讨&王春生等889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操作规范的探讨&赵竹莲等890

患者住院期间病历保管存在问题的分析&廖嘉890

整体护理两种记录方法的比较研究&陈明敏等891

护理在促进全民健康中的作用探讨&叶向红891

分25 生理科学前沿新进展891

发展男性避孕的新思路&刘以训895

石斑鱼生殖和生长调控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林浩然895

急性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内皮素-1机制研究&袁文俊等896

川芎嗪抗链霉素耳毒性效果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汤浩等896

川芎嗪开放外毛细胞钾通道的细胞内PKA机制&崔桂英等897

海马β受体参与长时记忆的巩固&李葆明897

在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有髓鞘神经纤维及其兴奋结和跳跃传导&徐科898

血管钠肽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朱妙章等898

川芎嗪对庆大霉素中毒耳蜗螺旋神经节HSP70表达的影响&倪月秋等899

宽频噪音对谷氨酸中毒损伤AD模型大鼠不同脑区NMDAR1(ζ1)、NMDAR2A(ε1)亚基表达的影响&朱启文等899

谷氨酸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脂质合成的抑制&罗自强等900

运动期间L-精氨酸补充对一氧化氮合成和铁代谢的影响&肖德生等900

阴茎、手掌和足底交感皮肤反应的比较研究&朱广友等900

烟碱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王庆山901

扣带回对外周痛觉传入的认知及SSRI的调制作用&张日辉901

信息时代的医学信息教育模式初探&杨凝清902

海洋贝类提取物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的研究&刘占涛等902

五氯酚对人胎盘碱性磷酸酶抑制的研究&耿芳宋等903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徐宏伟等903

海洋贝类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仲伟珍等903

海洋低温溶菌酶的急性毒性研究&郭沈波等904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谷氨酸(Glu)离子型受体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快速调节&吴扬扬等904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的血清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朱政904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对大鼠下丘脑葡萄糖反应神经元的作用&孙向荣等905

大鼠脑中催产素受体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与CHO细胞内的表达&王永久等905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叶俊丽等906

局灶性脑缺血和人参皂甙Rg2的干预作用&唐劼等906

人参皂甙Rg2对大鼠痴呆模型的影响&郭亚南等907

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元凋亡的研究及人参皂甙Rg2的影响&刘爱伶等907

阿扑吗啡对6-羟基多巴损毁大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孙越等908

扇贝多肽对UVB氧化损伤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和无毛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机制&丁擘晓908

扇贝多肽对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陈祥国等909

扇贝多肽对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反相液相色谱分析&杜卫等909

Notch信号途径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韩骅910

小鼠胚胎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张建保等910

K+通道阻断剂诱发的慢波振荡神经元放电形式&龙开平等911

Smads在TGF-β1调控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表达中作用的研究&何文喜等911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脑的保护作用&李东亮等912

推拉动作对大鼠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李云义等912

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DNA分布图的影响&姜丽萍等912

±Gz交替后大鼠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佟文革等913

毛细胞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声损伤中对耳蜗作用&高文元等913

一种简易的体内血栓形成动物模型&谢露等914

分子伴侣GroE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研究&熊晓然等914

杆菌在平板上的生长模拟&艾建宇等914

产ESBLs液化沙雷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凌保东等915

皮肤损伤P-selectin和VCAM-1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性研究&李寒松等915

分26 神经科学与组织工程917

骨AECM的制备、成分分析及Triton X-100残留量的测定&柏树令等919

重组骨AECM和Wistat鼠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田伟等919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骨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董鸿铭等919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人耳CACM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杨宏梅等920

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心肌组织的构建&邸菁等920

脱细胞外基质的研究&高景恒等921

ARSN的制备、成分分析及组织相容性的研究&孙慧哲等921

胃肠肿瘤患者血淋巴细胞酶光镜结构定位与活性研究&蔡玉文等922

不同月龄沙鼠视上核加压素分泌的实验研究&于永霞等922

bFGF复合膜对兔自体不同神经桥接物作用的影响&张庭深等923

B2受体的表达与缓激肽诱发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关系&薛一雪等923

人海马区血管构筑及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治疗的实验研究&刘文瑞等923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董炜疆等924

成人界嵴形态与组织结构的观察&雷天福等924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宋天保等924

川续断总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钱亦华等925

[Gly 14]-Humanin的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靳辉等925

依布硒啉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作用的研究&许杰华等926

去甲肾上腺素在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抑制辣椒素引起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冯宇鹏等926

大鼠GABA能和谷氨酸能终末与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的联系&陈鹏等927

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与树突分支的生后发育关系&王殿仕等927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研究&杨志明927

人大脑皮质机能区三维断面定位体系研究&刘树伟等928

听源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时谷氨酸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调控研究&黄远桂等929

幼年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对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及其与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关系&徐格林等929

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分析&张晓斌等930

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治&盛步南等930

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大脑运动皮质及脊髓表达的变化&姜平等930

培养脊髓神经元线状溶酶体与细胞骨架神经丝蛋白的相关性&石玉秀等931

锌转运蛋白及游离锌离子在小鼠海马的分布&王占友等931

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线状溶酶体的形成与分布及其与细胞骨架蛋白—纽蛋白关系的研究&荣明等932

培养脊髓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与免疫电镜观察&徐延豪等932

神经生长因子对坐骨神经及脊神经节再生修复的促进作用研究——酶组织细胞化学观察&张开等933

神经再生素促PC12细胞分化作用及其信号途径的初步研究&丁斐等933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狗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顾晓松等934

分27 毒理学在公众健康中的作用935

居安思危 加强辐射源管理 保护公众健康&叶常青937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毒理学面临的挑战&陈君石937

DNA损伤修复与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周平坤938

黔西南燃煤型砷中毒不同民族家系中的家族聚集现象&林国芳等938

物质滥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刘志民939

二氧化硫是一种全身性毒物&孟紫强939

切实加强预防与控制有害生物入侵的建议&史志诚939

食品安全问题&韩驰940

食物中有害物质与毒理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邹志飞940

中药的毒性研究&高月941

从人类健康到生态健康——新世纪更积极的健康战略&殷浩文等94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陈晓倩等942

关注吸烟与健康 降低卷烟危害&朱茂祥等942

毒物危害及控制&孙承业943

张士镉污染区对成年妇女肾功能影响的追踪观察&徐兆发等943

突击量氯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王汉斌等944

对生物恐怖形势的分析与对策&郑涛944

复合抗氧化剂对放疗荷瘤大鼠氧化损伤与bcl-2、p53表达的影响&秦绪军等944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应&曹明富945

大黄治疗经口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探讨&宋强945

西安地区食管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王安辉等946

顺铂肝肾毒性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金亚平等946

一般人群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污染现状&金一和等946

PFOS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实验研究&范轶欧等947

γ-GTP抑制剂Acivicin对小鼠肝、肾甲基汞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曹秀娟等947

二恶英类污染物的简易生物学测定方法:CALUX法&李莹等947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对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麻懿馨等948

沈阳市自来水中有机浓缩物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效应&张颖花等948

市售酱油中3-氯-1,2-丙二醇污染状况及卫生学调查&秦红梅等948

香菇中微量锗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秦冰冰等949

发光细菌法检测环境污染中的基因毒性&赵华清等949

遗传毒性检测的斑马鱼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的研究&戎志毅949

氯化甲基汞对小鼠脾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李志超等950

电离辐射对胎鼠皮肤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作用的影响&杨昆等950

长期低剂量接触氯化甲基汞对发育阶段大鼠海马NMDA受体2A亚单位表达的影响&郭杰等95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夏成云等951

分28 科学史与创新文化论坛:科学史、科技与社会及科学文化研究953

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研究&方在庆955

重审科学进步观&袁江洋955

中世纪希腊科学的传播及其与宗教的关系&郝刘祥955

变加速动力学探索和创新之路&黄沛天等956

巴斯德科学思想方法浅析&刘国建956

科学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徐炎章957

科技发展呼唤新的社会价值观&陈士俊等957

数学符号对数学发展的影响&周金才958

诺贝尔奖离中国并不遥远&甘永超958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赵春音959

简论教育培训发展的先进文化引导&宋春来959

做好企业科协工作 服务安阳市经济建设&武清江等960

开放教育中强化素质教育浅论&张佳文960

威廉·亨利·布拉格——令科技与社会互动的重要先驱&厚宇德961

方以智“光肥影瘦”说的实验研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