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迎接21世纪的中国油料科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迎接21世纪的中国油料科技](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137347.jpg)
-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1971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迎接21世纪的中国油料科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述评3
中国油料供需形势、问题与发展对策 王汉中3
论WTO挑战与中国油料产业发展 廖伯寿9
我国油料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建议 廖星等16
优质油菜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构想 皇甫忠良等22
我国油菜生产加工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李加纳27
油菜在我国西部农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田正科32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建设优质绿色食油基地 吴建华38
安徽双低油菜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赵仁渠42
贵州省高效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饶勇等48
北方地区油菜生产发展现状与结构布局的探讨 杨经泽53
抓好研、产、加、销一体化,开创花生出口新局面 万书波等57
花生科技进步与花生生产的发展 段淑芬等61
我国花生诱变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正超等63
加入WTO后我国花生生产与贸易发展对策 朱忠学等67
西部大开发与发展我国花生生产的对策 牛振荣等72
郑州市花生生产发展战略 杨海棠等75
研究论文与报告81
油菜81
转Bt基因抗虫油菜新品系选育研究 官春云等81
四川西部特种油料菥蓂的若干试验结果 罗鹏等88
油菜营养特点与专用肥开发 郭庆元等92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等96
作物轮回选择方法及其相应效果评价 戚存扣102
油菜菌核病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张洁夫等112
湖北省土壤硫状况及油菜施硫效果研究 廖星等120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的遗传及应用初探 王茂林等123
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对菌核病抗(耐)病性的育种潜力研究 李永红等128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胡胜武等133
三系杂交油菜豫油4号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田保明等139
甘蓝型双低黑籽油菜皮壳率及其与千粒重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黄凤洪等144
白菜型油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研究利用 何振才等148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筛选与遗传研究 张书芬等152
隐性核不育群体硫甙含量的不稳定性分析及降低其硫甙含量的选育技术研究 侯燕等157
油菜显性核不育应用研究初报 张璞等162
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Ⅳ.新疆野生油菜G带核型公式 李栒166
赤霉酸(GA3)对油菜角果种子及内含物形成的作用 王国槐等169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等173
不同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最佳辐射剂量的研究 张明龙等178
甘蓝型双低花叶杂交油菜的选育研究 浦惠明等184
贵州油菜种质资源考察与鉴定 陈静等189
甘蓝型油菜双重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殷家明等193
油用羽衣甘蓝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初步分析 陈树忠等202
甘蓝型黄籽油菜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闫世江等206
油菜品种资源细胞质育性类型及核不育基因型鉴定 文雁成等209
双低油菜籽高效加工利用与多层次增值技术研究 黄凤洪216
陕2A不育系微粉对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朱刚222
甘蓝型显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川油15的选育 董云麟等228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选育研究Ⅲ亲本资源的选择及其杂种的适应性分析 侯国佐231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F1代恢复与保持性的研究 侯国佐240
甘蓝型黄籽油菜千粒黄籽外显率及其含油量的研究 朱刚244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应用研究 王华等249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及其亲本产量形成期源库调节效应研究 王华等254
甘蓝型油菜隐性无蜡粉不育系的选育 莫鉴国等260
双低油菜芥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培武等267
油菜硫甙测试技术研究及进展 李培武等273
油菜硫甙初测中葡萄糖试纸法和分光光度法与测试时的温度关系的研究 何惠萍281
全波长扫描对油菜籽粒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 尚毅等286
甘蓝型油菜新资源——多胚系1277的选育及初步研究 徐洪志等290
甘蓝型黄籽油菜小孢子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林呐等297
蓉油4号高产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张汝全等297
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蓉油系列新品种选育研究 张汝全等302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杂9505的选育 彭武生等308
高产耐病双低油菜新品种赣油17号的选育 宋来强等312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张瑞茂等315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等322
寒地甘蓝型春油菜体内主要营养元素分布及施肥 余世铭等327
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高效的模式化栽培研究 赵继献331
超低密度油菜田高效立体农业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杨良金等338
油菜苗期与移栽期喷施绿亨一号的增产效果 夏晓进等342
自生油菜灭除涂抹技术研究 石连安344
双低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蔡典明348
海垦区10万公顷双低油菜丰产技术研究 石连安351
油菜超稀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效果 唐宗阳等357
花生361
花生绿色食品高产栽培的生育动态研究 崔凤高等361
花生几种结菌核的病害病症特点研究 徐秀娟等366
麦套花生综合高产技术研究 陶寿祥等370
四川丘陵区发展畜牧—花生产业的构想及对策 崔富华等375
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水势的影响 姜慧芳等379
花生种子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姜慧芳等383
花生种子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周桂元等387
抗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的引进鉴定和利用 周桂元等392
黔油10号父本——黔油185C选育 黄泽素等394
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分析软件的研究 唐荣华等397
花生耐铝细胞突变筛选技术研究 周蓉等400
早春双膜覆盖对不同熟性花生鲜果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张祖明等403
花生新品种冀花2号的生育特点及栽培调控技术浅析 程增书等409
关于花生覆盖地膜残留问题的思考 赵志强等413
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12号的选育 李传强等417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混合种植的设想 谷建中419
GS豫花9号推广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聂红民等422
不同温度条件下花生种子发芽的数学模型研究 张保亮等424
花生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其基因效应 董文召等427
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蒋伟等430
移栽期对营养钵育苗移栽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谢吉先等434
花生新品种泰花三号的选育 谢吉先等439
花生“汕油523”的生产性能分析 郑奕雄等442
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粤油79的选育研究 周桂元等446
芝麻同源四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张海洋等450
芝麻450
黑芝麻新品种冀9014的选育 李玉荣等454
芝麻规范化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张体德等457
芝麻雄性核不育化学保持效果研究 郑永战等460
芝麻新品种豫芝十号大面积高产示范应用 王建华等465
芝麻新品种豫芝十号规范化栽培模式的建立 李九英等467
农用光合细菌在芝麻上的利用 余飞等471
特种油料474
盐胁迫对红花ATP水平及线粒体、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李心文等474
红花抗蚜机制的研究 李岩涛等479
加强蓖麻品种研究的建议 周蓉等486
亚麻胶功能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黄凤洪等489
油用亚麻雄性不育突变的光温敏效应及遗传研究 党占海等493
胡麻——一种极具价值的特色油料 周立新等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