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花儿”源流考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花儿”源流考 上
  • 汪鸿明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21183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3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071页
  • 主题词:花儿-民俗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花儿”源流考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 通志:“花儿”之源考1

绪论1

一 西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1

二 “花儿”源流史研究中值得惦念的84个“视点”5

三 中国“花儿”源流“三段层递说”10

四 张亚雄的“花儿”之源说13

五 “花儿”产生的七大源头14

六 重温闻一多的《诗与歌》15

七 1984年版《中国音乐词典》对“花儿”与“花儿会”的说明16

八 对各民族参与“花儿”演唱历史年代的考定18

第一编 “花儿”之源考(通志·艺文志)21

第一章 对上世纪两次关于“花儿”与“花儿”之源大辩论的回顾21

第一节 对“花儿”研究史的简单回顾21

第二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学者关于“花儿”的一场大辩论25

第三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学者关于“花儿”的一场大辩论29

第四节 《甘肃当代文艺五十年》对“花儿”大辩论中一些观点的评论36

第五节 “花儿之源”大辩论中形成的十种观点41

第二章 羌族民歌在“花儿”形成中的主导作用60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舞蹈纹彩陶盆反映了“花儿”的胚芽状态60

第二节 羌族民歌拉开了“花儿”演唱的序幕62

第三节 宕昌县官鹅沟鹿仁村的羌族民歌:洮岷“花儿”的“样板戏”76

第三章 伏羲、黄帝、周人与秦人播下了“花儿”的“火种”83

第一节 首先看伏羲、黄帝、周人与秦人的祖望83

第二节 黄帝时的《弹歌》、《周易》与《诗经》播下了“花儿”的“火种”84

第三节 秦人与“花儿”中的秦人音乐94

第四章 “踏歌”为“花儿”之源考97

第一节 汉魏六朝文献中对西北地区“踏歌”的原始记载97

第二节 北魏胡太后为氐族杨华作《杨白花》“踏歌”辞99

第三节 甘肃文县白马氐人的“池哥昼”歌舞101

第五章 鲜卑族若洛廆“阿干歌”为河湟“花儿”之源考107

第一节 鲜卑族若洛廆的“阿干歌”107

第二节 甘青地区吐谷浑的历史109

第三节 鲜卑族《阿干歌》——河湟“花儿”之源的“活化石”117

第四节 当今甘青土族与土族“花儿”121

第六章 “花儿”的形成期——唐、宋128

第一节 唐代的“踏歌”诗128

第二节 “花儿”在北宋唃厮啰政权和王韶“熙河开边”中诞生140

第七章 “花儿”的定型期——明朝149

第一节 明朝——“洮岷花儿”与“河湟花儿”的定型期149

第二节 洮、岷、河、湟地区“花儿”演唱成风149

第三节 “花儿”一词来源于江南153

第四节 江南移民是把“花儿”一词引入洮岷河湟地区的使者155

第五节 江南“吴歌”——“花儿”演唱因素传入洮岷地区的见证159

第八章 “花儿”演唱的全盛时期——清朝189

第一节 莲花山“花儿”“山场”、“庙会”的兴起189

第二节 诗人笔下的“花儿”与“花儿”会190

第三节 在商旅活动中回族等新兴民族漫起了“少年之歌”192

第四节 和平年代和反抗清政府压迫下的清代多民族“花儿”194

第九章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花儿”与“少年”之争199

第一节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花儿”与“少年”之争199

第二节 关于“中国花儿”这一概念的确立202

第二编 新时期“花儿”研究与“花儿”演唱的新情况(艺文志)204

第一章 “花儿”演唱与“花儿”研究的新情况、新视角204

第一节 “花儿”民俗遭遇到现代文明前所未有的冲击204

第二节 “花儿”演唱的新契机、新思考210

第二章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启动及其效应225

第一节 新机构、新组织的组建226

第二节 “著书立说”显示了“花儿”文化研究的实力227

第三节 “花儿”歌手大奖赛如火如荼229

第四节 城市“花儿”异军突起230

第五节 洮岷“花儿”:临洮、康乐、渭源“金三角”的兴起234

第六节 我对临洮、康乐四个“花儿”会的调查245

第七节 我对临、康、渭73位歌手及锋线人物的调查(人物志)256

第三章 古今“花儿”学专家学者(人物志,68人)329

第一节 “花儿”学的先驱(以生年为序,10人)329

第二节 著名“花儿”学家评传(以生年为序,10人)367

第三节 与“花儿”有关的著名学者简况(以生年为序,5人)405

第四节 著名“花儿”学家简介(以生年为序,33人)422

第五节 参与“花儿”研究的著名外国学者(11人)467

下卷 方志:“花儿”流变考475

第一编 洮州花儿:临、康、渭、甘南板块区(方志·民俗志·艺文志)475

第一章 莲花山:洮州花儿的“育星台”(方志)475

第一节 洮岷花儿的“北大门”——甘肃康乐县(地望考一)475

第二节 北魏水池县——康乐景古城(地望考二)487

第二章 陇上第一山:甘肃西崆峒莲花山(方志)506

第一节 三十七座莲花山506

第二节 甘肃西崆峒莲花山的人文与自然资源510

第三章 西崆峒莲花山花儿会考源(民俗志)530

第一节 莲花山花儿会起源于藏族的“祭山神”530

第二节 莲花山花儿的演唱特点533

第三节 记录有绪的莲花山花儿会538

第四节 莲花山花儿会的演唱程式和着装特点543

第四章 莲花山花儿六大民俗考(民俗志)551

第一节 藏俗影响下的莲花山地区民俗551

第二节 莲花山地区的“龙王”信仰民俗555

第三节 在“龙王”信仰民俗影响下的祈神敬佛花儿民俗567

第四节 莲花山花儿中的求儿要女民俗571

第五节 莲花山花儿中的生产生活民俗581

第六节 莲花山花儿中的婚恋爱情民俗584

第五章 新时期花儿反映出来的新民俗考(艺文志·民俗志)596

第六章 花儿民俗中的轶闻趣事(艺文志·民俗志)614

第七章 莲花山花儿中《诗经》修辞手法的运用(艺文志)629

第一节 赋629

第二节 比635

第三节 兴641

第四节 夸张649

第五节 联想与想象655

第六节 美,花儿永恒的主旋律657

第八章 临潭、卓尼两县花儿会及著名歌手的调查(人物志)660

第一节 花儿会660

第二节 著名歌手(以生年为序,32人)662

第三节 洮州花儿主要曲谱675

第二编 岷州花儿:岷宕陇南川西北板块区(方志·艺文志)679

第一章 二郎山:岷州花儿的“聚星台”679

第一节 岷州花儿民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679

第二节 “中国花儿之乡”甘肃岷县花儿研究及花儿会综述684

第三节 岷县十八位“湫神”信仰民俗698

第四节 地方史志中反映出来的岷州花儿文化713

第五节 岷州花儿“啊欧怜儿”之源的地方资料718

第六节 “铁城地区”:岷县北路派“阿莲儿”的“金三角”725

第七节 岷州地区民俗中的江南移民元素731

第八节 岷州花儿“啊欧怜儿”的五大特点735

第九节 季绪才及其《岷州爱情花儿精选》741

第十节 岷州花儿之“九美”745

第十一节 岷县著名花儿歌手(以生年为序,14人)752

第十二节 景平娃故事中的漳县花儿768

第二章 陇南山歌:“仇池风”775

第一节 陇南花儿民俗的历史文化背景775

第二节 《仇池风——陇南山歌》777

第三节 宕昌国的民歌794

第三编 河湟花儿:甘青板块区(方志·艺文志)804

第一章 松鸣岩:河州花儿的“赛星台”804

第一节 风靡全国的河州花儿804

第二节 “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的松鸣岩花儿会806

第三节 花儿中的中国西部“旱码头”809

第四节 唱牡丹——河州花儿的民俗性标志819

第五节 河州花儿的美学意境829

第六节 特殊的修辞方式841

第七节 河州花儿中的民间谚语与历史掌故844

第八节 河州花儿中的民俗文化内涵846

第九节 河州花儿的传播854

第十节 河州花儿唱进北京残奥会856

第十一节 临夏太子山槐树关第三届花儿大奖赛纪实856

第十二节 花儿会与著名花儿歌手864

一 花儿会(42处)864

二 著名花儿歌手(以生年为序,14人)868

第二章 老爷山:青海花儿的“靓星台”880

第一节 青海花儿的名字叫“少年”880

第二节 《在那遥远的地方》——丰富多彩的花儿会880

第三节 花儿唱红了“三江之源”884

第四节 “中国西部最放肆的花儿”887

第五节 青海人在打造自己的花儿(少年)品牌888

第六节 青海花儿的艺术特点890

第七节 著名花儿歌手(以生年为序,10人)891

第四编 “花儿”的第一流变带:陇中陇东六盘山板块区(方志·艺文志)901

第一章 秦文化孕育出来的陇中花儿902

第一节 陇中花儿(天水花儿)的历史文化背景902

第二节 陇中花儿(天水花儿)的主要流行地区903

第三节 陇中花儿(天水花儿)的内容904

第二章 “黄土地文化”的结晶:陇东花儿913

第一节 对“陇东”地区的界定913

第二节 陇东花儿的特殊魅力915

第三节 陇东花儿——周人农耕民俗文化的全方位展示920

第三章 三省区交界处的“六盘山花儿”928

第一节 “六盘山花儿”的渊源928

第二节 “六盘山花儿”的内容929

第三节 爱情——陇东“花儿”的永恒主题936

第五编 “花儿”第二流变带:宁新秦晋板块区(方志·艺文志)941

第一章 “山花儿”的故乡——宁夏941

第一节 “凤凰城”——银川941

第二节 宁夏正在打造自己的“山花儿”品牌942

第三节 宁夏“山花儿”与甘肃花儿同时走进课堂946

第四节 宁夏花儿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947

第二章 有趣的新疆花儿“巴扎”952

第一节 新疆花儿的渊源952

第二节 米泉花儿与“花儿王”韩生元954

第三节 到焉耆听花儿去955

第三章 秦晋板块区(方志·艺文志)959

第一节 “三边”花儿959

第二节 凤县、宝鸡花儿962

第三节 晋西北“花儿”968

编后971

跋&刘建文974

附录:主要文本存遗(艺文志)976

莲花山飞出的金凤凰——访著名花儿学家汪鸿明先生&冯岩976

从“演唱五要素”看莲花山花儿的发展轨迹&汪鸿明989

经受苦寒得清香&田企川1016

汪鸿明讲述“花儿”般人生&袁红梅1017

遍地黄花分外香——记我的三伯父汪鸿明&汪彬洲1019

我的花儿人生&汪鸿明1023

后记10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