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送变电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送变电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134009.jpg)
- 李广泽等主编;胡其秀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1267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5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975页
- 主题词:输配电线路-电力工程-施工组织-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送变电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送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定义和作用1
1.2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1
目录1
前言1
第1章 总论1
1.3 本手册编制范围2
2.2.4 工程地形及地质状况3
2.2.3 工程施工承包范围3
第2章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2.1 编制依据3
2.2 工程概况及特点3
2.2.1 工程概况3
2.2.2 工程规模3
2.2.8 主要工程量4
2.2.7 设计特点4
2.2.5 交通情况4
2.2.6 自然环境4
2.3.2 施工现场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5
2.3.1 现场管理机构设置及关系图5
2.3 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5
2.4.2 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的内容8
2.4.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8
2.4 施工总平面布置8
2.5.3 施工工序总安排11
2.5.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1
2.5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11
2.5.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1
2.6.1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的配置17
2.6 施工资源17
2.6.2 施工机具配置20
2.6.4 工程资金资源25
2.6.3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25
2.7.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29
2.7.2 质量目标29
2.7 质量保证要点29
2.7.1 工程质量方针29
2.7.5 质量薄弱环节和预防措施30
2.7.4 自购材料质量目标30
2.7.6 关键与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31
2.7.7 质量管理措施及其他33
2.7.8 工艺质量要求34
2.7.9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35
2.8.3 安全管理体系36
2.8.2 安全管理目标36
2.8 安全保证要点36
2.8.1 安全方针36
2.8.4 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38
2.8.5 安全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40
2.9.2 环境保护42
2.9.1 文明施工42
2.9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42
2.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44
2.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44
2.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移交45
2.10.2 信息管理45
2.12.1 送电线路工地运输46
2.12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46
2.11 工程分包管理46
2.11.1 工程分包的范围46
2.11.2 分包商的选择条件46
2.11.3 对分包工程的管理措施46
2.13.1 停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47
2.13 交叉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47
2.12.2 基础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47
2.12.3 杆塔组立工序的施工方法47
2.12.4 架线工序的主要施工方法47
2.12.5 OPGW复合光缆架设施工47
2.1 3.2 带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48
2.13.3 跨越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51
2.13.4 跨越国道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52
附件2-14-4-1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53
2.14.4 附件53
2.14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实施细则53
2.14.1 目标53
2.14.2 组织机构53
2.14.3 实施方法53
附件2-14-4-2 送电工程达标投产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表55
3.1.7.1 土建部分63
3.1.7 主要工程量63
第3章 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3
3.1 工程概况63
3.1.1 编制依据63
3.1.2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63
3.1.3 工程承包范围63
3.1.4 建设期限63
3.1.5 工程概述63
3.1.5.1 建设规模63
3.1.5.2 地形、地质、地貌63
3.1.5.3 交通条件63
3.1.5.4 现场自然条件63
3.1.5.5 项目管理总体要求63
3.1.6 工程特点63
3.1.6.1 设计特点63
3.1.6.2 工程特点63
3.2.2.3 项目总工64
3.2.2.2 项目副经理64
3.1.7.2 电气部分64
3.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64
3.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64
3.2.2 各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权限64
3.2.2.1 项目经理64
3.2.2.6 项目物资(供应)部65
3.2.2.5 项目安质部65
3.2.2.4 项目工程部65
3.3.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67
3.3.1 驻地及施工场地、料场平面设置67
3.2.2.7 项目计经部67
3.2.2.8 项目综合部67
3.2.3 主要负责人简介67
3.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67
3.4.1.1 施工技术准备68
3.4.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68
3.4 总体施工方案68
3.4.1.3 施工机具配置及管理72
3.4.1.2 材料设备和图纸供应准备72
3.4.3.2 电气安装施工73
3.4.3.1 建筑工程73
3.4.1.4 办公用品及生活设施管理73
3.4.1.5 施工通信准备73
3.4.1.6 临建设施73
3.4.1.7 施工力量配置73
3.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73
3.4.2.1 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73
3.4.2.2 施工段划分73
3.4.2.3 工序总体安排73
3.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73
3.4.3.4 主要工序流程图74
3.4.3.3 特殊工序控制74
3.4.4.2 控制工程成本措施75
3.4.4.1 承包方式75
3.4.4 承包方式与控制工程成本措施75
3.5.8 P3软件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76
3.5.7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76
3.4.5 地方协调组织管理76
3.5 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76
3.5.1 施工工期(包括施工进度横道图)76
3.5.2 关键路径76
3.5.2.1 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76
3.5.2.2 解决问题的途径76
3.5.3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76
3.5.4 计划管理及保证工期的措施76
3.5.5 主要卷册施工图纸提供计划76
3.5.6 主要安装设备供应计划76
3.6.5 质量管理检验标准、规范79
3.6.4.6 施工队(土建、电气)79
3.6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79
3.6.1 质量方针79
3.6.2 质量目标79
3.6.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79
3.6.4 质量管理主要职责79
3.6.4.1 项目经理79
3.6.4.2 项目副经理79
3.6.4.3 项目总工79
3.6.4.4 工程部79
3.6.4.5 安质部79
3.6.6.1 质量管理措施80
3.6.6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80
3.6.7.4 楼地面工程81
3.6.7.3 抹灰工程81
3.6.6.2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81
3.6.7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81
3.6.7.1 基础工程81
3.6.7.2 主控综合楼主体工程81
3.6.7.9 影响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分析和预测及预防措施82
3.6.7.8 接地装置安装82
3.6.7.5 变压器安装82
3.6.7.6 二次电缆施工82
3.6.7.7 断路器安装82
3.7.3.4 安质部83
3.7.3.3 项目总工83
3.6.8 质量保证计划大纲83
3.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83
3.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83
3.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83
3.7.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83
3.7.3.1 项目经理83
3.7.3.2 项目副经理83
3.7.5.1 主控综合楼施工84
3.7.5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84
3.7.3.5 专职安全员84
3.7.3.6 施工人员安全职责84
3.7.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84
3.7.5.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85
3.7.5.6 母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85
3.7.5.2 构架吊装安全技术措施85
3.7.5.3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85
3.7.5.4 主要施工机具安全防护85
3.7.5.5 主变压器安装安全技术措施85
3.7.6 安全薄弱环节预测及预防措施86
3.7.8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87
3.7.7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87
3.9.6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考核管理办法92
3.9.5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92
3.8 工程分包管理92
3.8.1 工程分包的原因及范围92
3.8.2 分包商选择条件92
3.8.3 分包工程的管理92
3.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92
3.9.1 施工可能引起的环保问题92
3.9.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92
3.9.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92
3.9.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使用指南92
3.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94
3.10.2 信息管理的目标及措施94
3.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94
3.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94
4.1.1.2 工程特点95
4.1.1.1 工程概况95
第4章 工程实例95
4.1 500kV××—××—××第×标段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95
4.1.1 工程概况及特点95
4.1.2.2 各部门主要职责96
4.1.2.1 组织机构关系图96
4.1.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96
4.1.3.2 施工平面布置说明97
4.1.3.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97
4.1.2.3 公司本部对现场的督导及保障作用97
4.1.2.4 现场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简介97
4.1.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97
4.1.4.1 施工准备100
4.1.4 施工方案100
4.1.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包括OPGW架设)103
4.1.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103
4.1.5.3 施工资源(人力、材料、机具、场地及进场通道、公共关系)计划104
4.1.5.2 施工进度横道计划图104
4.1.4.4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104
4.1.5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104
4.1.5.1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104
4.1.5.5 计划控制106
4.1.5.4 施工进度计划分析106
4.1.6.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07
4.1.6.1 质量目标107
4.1.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07
4.1.6.3 质量管理措施108
4.1.6.6 质量保证计划大纲110
4.1.6.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10
4.1.6.4 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110
4.1.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12
4.1.7.1 安全管理目标112
4.1.7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12
4.1.7.4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113
4.1.7.3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113
4.1.9.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环境保护114
4.1.9.1 环境保护114
4.1.7.5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114
4.1.7.6 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图114
4.1.8 工程分包的管理114
4.1.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14
4.1.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115
4.1.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115
4.1.9.3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115
4.1.9.4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115
4.1.10.2 信息管理116
4.1.11.3 实施方法117
4.1.11.2 组织机构117
4.1.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117
4.1.11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年版)》实施细则117
4.1.11.1 目标117
附件4-1-1 复合光缆(OPGW-110)架设施工方案118
4.1.12.3 特殊施工和跨越施工118
4.1.12 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措施118
4.1.12.1 一般跨越架的搭设118
4.1.12.2 跨越赵牛河118
附件4-1-2 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方案119
附件4-1-3 跨越×××国道施工方案120
4.2.1.1 工程概况121
4.2.1 工程概况及特点121
4.2 500kV××变电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1
4.2.1.2 工程特点122
4.2.1.3 主要工程量123
4.2.2.2 各部门(或人员)管理职责与权限125
4.2.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125
4.2.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125
4.2.3.2 驻地及施工场地料场设置126
4.2.3.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126
4.2.2.3 主要负责人介绍126
4.2.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26
4.2.4.1 施工准备127
4.2.4 施工方案127
4.2.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132
4.2.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132
4.2.4.4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139
4.2.5.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41
4.2.5.1 工期规划及要求141
4.2.5 工程及施工进度计划141
4.2.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43
4.2.6.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44
4.2.5.3 工期保证措施144
4.2.5.4 主要卷册施工图纸提供计划144
4.2.5.5 主要安装设备供应计划144
4.2.5.6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44
4.2.5.7 P3软件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144
4.2.6.1 质量目标144
4.2.6.3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145
4.2.6.4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146
4.2.6.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48
4.2.7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50
4.2.6.6 质量保证计划大纲150
4.2.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51
4.2.7.1 安全管理目标151
4.2.7.4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152
4.2.7.3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152
4.2.8 工程分包的管理153
4.2.7.6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153
4.2.7.5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153
4.2.9.2 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及措施159
4.2.9.1 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159
4.2.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59
4.2.9.3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162
4.2.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163
4.2.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163
4.2.9.4 文明施工的考核、管理办法163
4.2.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165
4.2.10.2 信息管理的目标及措施165
4.3.1.1 工程概况166
4.3.1 工程概况及特点166
4.3 500kV换流站施工组织设计166
4.3.1.2 工程特点167
4.3.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168
4.3.2.2 施工现场组织原则168
4.3.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168
4.3.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168
4.3.3.4 临时电源布置170
4.3.3.3 设备及材料堆放考虑170
4.3.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70
4.3.3.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想170
4.3.3.2 办公、生活设施布置170
4.3.4.1 施工准备171
4.3.4 施工方案171
4.3.3.5 生活用水和消防防火布置171
4.3.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175
4.3.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175
4.3.4.4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178
4.3.5.1 工期计划及要求179
4.3.5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179
4.3.5.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80
4.3.6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81
4.3.5.3 设计图纸交付计划181
4.3.6.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83
4.3.6.1 质量目标183
4.3.6.3 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185
4.3.6.4 质量保证体系及检验标准187
4.3.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188
4.3.7.1 安全管理目标188
4.3.6.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88
4.3.7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88
4.3.7.3 安全管理制度和安保体系191
4.3.7.4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192
4.3.9.1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193
4.3.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93
4.3.7.5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193
4.3.8 工程分包的管理193
4.3.8.1 分包商选择条件193
4.3.8.2 分包工程管理措施193
4.3.9.2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194
4.3.9.3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195
4.4.1 编制依据201
4.4 220kV××变电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
4.3.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201
4.3.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201
4.3.10.2 信息管理201
4.4.3.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202
4.4.3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202
4.4.2 工程概述及特点202
4.4.2.1 工程概况202
4.4.2.2 工程特点202
4.4.3.2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部门)主要职责203
4.4.5.1 施工准备204
4.4.5 施工方案204
4.4.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204
4.4.5.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206
4.4.5.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206
4.4.5.5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209
4.4.5.4 特殊工序控制209
4.4.7.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210
4.4.7.1 质量目标210
4.4.6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210
4.4.6.1 工期规划及要求210
4.4.6.2 工期保证措施210
4.4.6.3 施工图纸提供计划210
4.4.6.4 主要安装设备供应计划210
4.4.6.5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210
4.4.6.6 P3软件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210
4.4.7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210
4.4.7.3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211
4.4.7.4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212
4.4.7.6 质量保证计划大纲213
4.4.7.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3
4.4.8.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214
4.4.8.1 安全管理目标214
4.4.8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214
4.4.8.4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215
4.4.8.3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215
4.4.8.6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216
4.4.8.5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216
4.4.10.2 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措施219
4.4.10.1 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219
4.4.9 工程分包的管理219
4.4.9.1 工程分包219
4.4.10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19
4.4.11.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220
4.4.11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220
4.4.10.3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220
4.4.10.4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220
4.4.11.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222
4.4.11.2 信息管理的目标及措施222
4.5.2 工程概况223
4.5.1 编制依据223
4.5 110kV×××至×××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3
4.5.2.3 工程特点224
4.5.2.2 施工环境224
4.5.2.1 工程构造224
4.5.2.5 基本工程量225
4.5.2.4 工程承包范围和内容225
4.5.4.3 材料站226
4.5.4.2 工程分段226
4.5.3 工程目标及施工组织226
4.5.3.1 工程目标226
4.5.3.2 施工方式226
4.5.3.3 计划投入的施工队伍226
4.5.3.4 组织机构226
4.5.3.5 职责和分工226
4.5.3.6 主要人员简介226
4.5.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226
4.5.4.1 项目部和施工队226
4.5.5.1 施工准备227
4.5.5 施工方案227
4.5.4.4 现场通信227
4.5.4.5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227
4.5.5.2 工程的分包管理231
4.5.5.3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法232
4.5.6.7 工期保证措施233
4.5.6.6 施工机具233
4.5.6 施工计划及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233
4.5.6.1 工期目标233
4.5.6.2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233
4.5.6.3 劳动力需求计划233
4.5.6.4 资金需求计划233
4.5.6.5 施工材料需用计划233
4.5.6.8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237
4.5.7.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38
4.5.7 质量目标、质量保障要点及技术组织措施238
4.5.6.9 计划控制238
4.5.7.3 本工程施工主要采用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239
4.5.7.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239
4.5.7.4 公司“质量方针”的贯彻落实240
4.5.7.6 影响工程质量主要因素的控制241
4.5.7.5 送电施工过程控制框图241
4.5.8.1 安全管理目标246
4.5.8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246
4.5.7.7 成品的保护措施246
4.5.7.8 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246
4.5.7.9 QC小组活动规划246
4.5.8.3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247
4.5.8.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47
4.5.8.4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248
4.5.8.5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249
4.5.9.1 环境保护250
4.5.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50
4.5.9.3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251
4.5.9.2 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251
5.1.1.2 施工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253
5.1.1.1 签订施工承包合同253
第5章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253
5.1 工程施工准备253
5.1.1 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及合同主要内容253
5.1.3 材料的购置、加工及检验256
5.1.3.1 原材料的采购256
5.1.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256
5.1.3.6 钢筋加工257
5.1.3.5 砂、石的堆放257
5.1.3.2 原材料的检验257
5.1.3.3 钢筋的保管257
5.1.3.4 水泥的保管257
5.1.3.8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58
5.1.3.7 水泥预制件的加工258
5.1.4.1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261
5.1.4 施工管理、技术资料准备261
5.1.4.3 施工现场调查262
5.1.4.2 送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262
5.1.4.4 工程材料站的选择及平均运输半径的计算263
5.1.4.5 技术资料准备264
5.1.5 施工协调准备265
5.2.2 船舶运输266
5.2.1 汽车运输266
5.1.6 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66
5.2 工地运输266
5.2.3 人力运输267
5.2.4 索道运输269
5.3.2.1 线路复测及分坑测量281
5.3.2 一般地质现浇基础施工281
5.3 基础施工281
5.3.1 杆塔基础类型281
5.3.2.2 基础原材料准备及质量要求284
5.3.2.5 绑扎钢筋286
5.3.2.4 基坑的操平找正286
5.3.2.3 土石方开挖286
5.3.2.6 模板的安装287
5.3.2.7 混凝土浇制288
5.3.2.8 混凝土的养护289
5.3.2.9 拆模及检查290
5.3.2.13 混凝土浇制常用的工器具291
5.3.2.12 铁塔基础的质量要求标准291
5.3.2.10 铁塔基础回填土291
5.3.2.11 浇制保护帽291
5.3.2.14 现浇铁塔基础的质量检查方法293
5.3.2.15 混凝土的冬季施工295
5.3.3.2 抽水设备的选择296
5.3.3.1 泥水坑的特点和措施296
5.3.3 泥水坑现浇基础施工296
5.3.3.3 挡土板297
5.3.3.5 混凝土浇筑299
5.3.3.4 泥水坑的开挖299
5.3.4.1 流砂坑的开挖300
5.3.4 流砂坑现浇基础施工300
5.3.3.6 质量与安全注意事项300
5.3.5.1 嵌固式基础施工302
5.3.5 岩石基础施工302
5.3.4.2 混凝土浇筑302
5.3.4.3 流砂坑及泥水坑的基础基坑开挖302
5.3.5.2 直锚筋式基础施工305
5.3.6.4 施工控制数据计算原则308
5.3.6.3 钉立辅助桩308
5.3.6 插入式角钢基础施工308
5.3.6.1 分坑测量308
5.3.6.2 开挖基础土石方308
5.3.6.5 基础操平找正310
5.3.6.8 基础养护、拆模、回填311
5.3.6.7 混凝土浇筑311
5.3.6.6 支模板311
5.3.7.2 灌注桩施工主要工序312
5.3.7.1 灌注桩基础施工的特点312
5.3.6.9 施工注意事项312
5.3.7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312
5.3.8.5 混凝土浇注317
5.3.8.4 支模与安装地脚螺栓317
5.3.8 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317
5.3.8.1 分坑测量317
5.3.8.2 基础开挖317
5.3.8.3 钢筋笼制作和安装317
5.3.9.1 施工方案318
5.3.9 复合沉井基础施工318
5.3.8.6 养护318
5.3.8.7 质量要求318
5.3.8.8 安全注意事项318
5.3.8.9 环境保护318
5.3.9.2 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319
5.3.10.2 构造与特点320
5.3.10.1 掏挖式基础的类型320
5.3.10 掏挖式基础施工320
5.3.10.3 施工方法321
5.4.1.3 混凝土电杆质量组立前的检查准备工作322
5.4.1.2 整体组立混凝土杆和铁塔施工工艺流程及检查要点322
5.3.10.4 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技术措施322
5.4 杆塔组立322
5.4.1 杆塔组立施工概述322
5.4.1.1 概述322
5.4.1.4 铁塔材质的检查要求323
5.4.2.1 35~110kV单混凝土杆型324
5.4.2 35~110kV单混凝土杆组立324
5.4.1.5 混凝土电杆整体组立现场布置324
5.4.1.6 铁塔整体组立的现场布置324
5.4.2.2 35kV单混凝土特高杆整体组立329
5.4.3.1 35kVП型直线杆组立及工器具配置332
5.4.3 35~110kVП型混凝土杆组立332
5.4.3.3 110kVП型混凝土电杆的整立及工器具配置333
5.4.3.2 35kVφ300等径П型耐张杆组立及工器具配置333
5.4.4.1 35~110kV刚性铁塔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立塔341
5.4.4 35~110kV刚性塔组立341
5.4.4.2 刚性铁塔采用分解组塔344
5.4.4.3 用两根无拉线塔上小抱杆组立铁塔348
5.4.5.1 220kV П型混凝土电杆组立351
5.4.5 220~330kV直线П型混凝土电杆的整体组立351
5.4.5.2 330kV直线П型电杆的整体组立362
5.4.6.1 220kV刚性塔组立施工365
5.4.6 220~500kV刚性塔组立365
5.4.6.2 500kV刚性塔组立施工368
5.4.7.1 220kV LV(21、24、27)塔整体组立371
5.4.7 220~500kV LV、LM型拉线塔组立371
5.4.7.2 500kV ZLM塔整体组立372
5.4.8.1 塔型图376
5.4.8 500kV双回路SZ—90碟形直线塔组立376
5.4.8.3 座地摇臂抱杆组立SZ—90碟形直线塔要点378
5.4.8.2 摇臂抱杆组塔图378
5.4.8.5 劳动组织390
5.4.8.4 座地摇臂抱杆组立塔工具表390
5.5.1.1 张力架线工作叙述394
5.5.1 张力放线概述及架线施工准备394
5.5 架线工程施工394
5.5.1.3 牵张场地的选择395
5.5.1.2 张力放线段的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95
5.5.1.6 耐张塔放线滑车的吊装396
5.5.1.5 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的吊装396
5.5.1.4 悬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在吊装前的准备工作396
5.5.2.1 跨越架的分类397
5.5.2 跨越架搭设397
5.5.1.7 张力放线前,必须确定导线的布线方法397
5.5.2.2 对跨越架设计及施工的基本要求398
5.5.2.3 竹竿、木杆及小钢管跨越架399
5.5.2.4 抱杆式跨越架401
5.5.2.5 LDK型铝合金结构跨越架403
5.5.2.6 CS型钢结构跨越架413
5.5.2.7 跨越架的封顶网和封顶杆416
5.5.2.8 不停电搭设跨越架418
5.5.3 牵张场选择与布置419
5.5.4.2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介绍426
5.5.4.1 张力放线总体布置426
5.5.4 张力放线的机具配置426
5.5.5.1 紧线施工特点及工艺流程430
5.5.5 紧线430
5.5.4.3 500kV张力放线工具表430
5.5.4.4 220kV张力放线工具表430
5.5.5.3 紧线布置和操作433
5.5.5.2 紧线前的准备工作433
5.5.5.4 过轮临锚和反过轮临锚435
5.5.5.6 画印436
5.5.5.5 松锚升空436
5.5.5.7 紧线的施工计算437
5.5.5.8 紧线工器具配置439
5.5.5.9 弛度的观测与调整441
5.5.5.10 平衡挂线448
5.5.6.2 悬垂金具串的安装451
5.5.6.1 总则451
5.5.6 附件安装451
5.5.6.3 防震金具安装453
5.5.6.4 跳线的安装与计算457
5.5.6.5 间隔棒的安装460
5.5.6.6 铝包带长度的计算461
5.5.6.7 500kV紧凑型架线布置附件安装462
5.5.7.1 概述465
5.5.7 OPGW、ADSS复合光缆的架设及熔接作业465
5.5.7.2 复合光缆金具469
5.5.7.3 复合光缆架设前准备工作471
5.5.7.4 光缆的展放472
5.5.7.5 复合光缆的附件安装475
5.5.7.6 复合光缆的熔接479
5.6.1 概述483
5.6 接地装置施工483
5.6.2.4 接地槽的回填484
5.6.2.3 接地装置的连接484
5.6.2 放射接地装置的施工484
5.6.2.1 开挖接地槽484
5.6.2.2 敷设接地装置484
5.6.4.1 增加接地体长度485
5.6.4 降阻剂的使用485
5.6.2.5 接地体的防腐处理485
5.6.3 垂直接地装置施工485
5.6.4.6 使用降阻剂的施工486
5.6.4.5 采用长效降阻剂486
5.6.4.2 深埋接地小环与水平接地体并联敷设486
5.6.4.3 引外接地486
5.6.4.4 连续伸长接地486
5.6.5 接地电阻测量487
5.6.5.4 一种新的接地电阻测量仪器488
5.6.5.3 测量的主要工器具488
5.6.5.1 ZC—08型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488
5.6.5.2 测量注意事项488
5.6.6.1 ZC—08型接地电阻表489
5.6.6 接地装置测量仪器489
5.6.5.5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489
5.6.6.2 钩表式接地电阻计490
5.6.7.2 阳极材料的选择491
5.6.7.1 接地电极的场地位置选择原则491
5.6.6.3 接地电阻的测量491
5.6.6.4 注意事项491
5.6.7 换流站的接地极施工491
5.6.7.5 施工方法492
5.6.7.4 施工程序492
5.6.7.3 电极的型式492
5.7.1 概述498
5.7 送电线路电气试验、启动试运及移交498
5.7.2 绝缘电阻测量和校对相位499
5.7.3 参数测量500
5.7.4 高频参数的测量512
5.7.6 线路工程验收、试运及移交516
5.7.5 测量工作的安全措施516
5.7.7 试验设备、仪器、工具及材料517
6.1.1.2 施工技术规范、规程519
6.1.1.1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519
第6章 变电所工程施工519
6.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519
6.1.1 施工技术准备519
6.1.1.7 搞好岗位培训520
6.1.1.6 技术交底520
6.1.1.3 列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并根据施工情况对相应作业指导书进行补充完善520
6.1.1.4 施工技术措施编制520
6.1.1.5 图纸会审520
6.1.6.1 施工劳动力配置(包括人力资源曲线图)521
6.1.6 施工力量配置521
6.1.2 材料设备和图纸供应准备521
6.1.2.1 施工项目材料采购供应521
6.1.2.2 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任务521
6.1.2.3 施工项目材料计划521
6.1.3 施工机具配置及管理521
6.1.4 办公用品及生活设施管理521
6.1.5 临建设施521
6.1.8.2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522
6.1.8.1 质量管理措施522
6.1.6.2 技术力量和特殊工种的组织522
6.1.7 施工进度计划522
6.1.7.1 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形式522
6.1.7.2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522
6.1.7.3 制定施工总进度保证措施522
6.1.7.4 合理安排建筑物基础、构支架基础与建筑物等土建工程的施工顺序,并注意施工力量配置的平衡522
6.1.8 质量管理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522
6.1.9.1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523
6.1.9 安全管理及安全保证措施523
6.1.8.3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523
6.1.8.4 影响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分析和预测及预防措施523
6.1.9.2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524
6.2.1.1 地基处理525
6.2.1 土建工程施工525
6.1.9.3 雨季安全施工措施525
6.1.9.4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525
6.1.9.5 特殊工序管理525
6.2 工程施工525
6.2.1.2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527
6.2.1.3 构架安装529
6.2.1.4 防火墙工程施工工艺531
6.2.1.5 主控综合楼(配电楼)施工工艺534
6.2.1.6 电缆沟工程施工工艺543
6.2.2.1 运输方案及技术措施545
6.2.2 15万kVA主变压器搬运安全技术措施545
6.2.1.7 冬雨季施工措施545
6.2.2.3 卸平板车托运就位方案及技术措施546
6.2.2.2 卸火车装汽车,卸汽车拖运就位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546
6.2.3.1 主变压器安装(以220kV为例)547
6.2.3 电气安装施工547
6.2.3.2 管母线安装与制作550
6.2.3.3 软母线安装551
6.2.3.4 断路器安装557
6.2.3.5 隔离开关安装562
6.2.3.6 互感器安装564
6.2.3.7 避雷器安装566
6.2.3.8 电缆敷设施工567
6.2.3.9 二次接线569
6.2.3.10 电抗器安装571
6.2.3.11 GIS组合电器安装574
6.2.3.12 耦合电容器安装578
6.2.3.13 阻波器安装579
6.2.3.14 高压开关柜安装580
6.2.3.15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582
7.2.2.1 初勘选线585
7.2.2 路径选择585
第7章 交流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585
7.1 送电线路种类和电压等级585
7.1.1 送电线路种类和作用585
7.1.2 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585
7.2 送电线路工程设计585
7.2.1 设计阶段概述585
7.2.2.2 终勘定线587
7.2.3.1 编制《线路工程定位手册》588
7.2.3 定位588
7.2.3.4 定位弧垂模板的使用589
7.2.3.3 断面图测绘要求589
7.2.3.2 定位方法589
7.2.3.6 定位结果校验590
7.2.3.5 定位的原则590
7.3.1.1 电线的种类和选用599
7.3.1 导线、避雷线599
7.3 送电线路的主要元件、作用及选择599
7.3.1.2 电线弧垂应力计算605
7.3.1.3 常用导地线力学特性曲线611
7.3.2.1 绝缘子种类及技术参数616
7.3.2 绝缘子型号选择及绝缘子串组装616
7.3.2.2 送电线路绝缘配合设计623
7.3.3.2 悬垂线夹628
7.3.3.1 概述628
7.3.3 金具628
7.3.3.3 耐张线夹633
7.3.3.4 连接金具636
7.3.3.5 接续金具648
7.3.3.6 保护金具654
7.3.3.7 拉线金具663
7.3.4.2 绝缘子串数的计算665
7.3.4.1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665
7.3.4 绝缘子串组装665
7.3.4.4 跳线连接及跳线绝缘子串的组装666
7.3.4.3 挂线方式选择666
7.3.4.5 导线绝缘子串组装设计举例668
7.3.5.2 杆塔选型682
7.3.5.1 概述682
7.3.5 杆塔设计682
7.3.5.4 杆塔设计荷载组合684
7.3.5.3 常用杆塔举例684
7.3.5.5 杆塔荷载计算692
7.3.5.6 绘制杆塔负荷示意图696
7.3.6.1 基础型式选择697
7.3.6 杆塔基础697
7.3.6.2 基础设计701
7.3.6.3 基础设计优化702
7.3.7.1 概述703
7.3.7 接地设计703
7.3.7.2 土壤电阻率的判定704
7.3.7.3 人工接地装置举例705
8.1.2.3 建设周期长713
8.1.2.2 技术复杂713
第8章 大跨越工程713
8.1 大跨越工程的重要性与特殊性713
8.1.1 大跨越工程的重要性713
8.1.2 大跨越工程的特殊性713
8.1.2.1 牵涉范围广713
8.2.1.3.2 塔位自然环境714
8.2.1.3.1 跨越档距714
8.2 大跨越工程设计要点714
8.2.1 前期准备714
8.2.1.1 电力系统规划714
8.2.1.2 建设资金估算714
8.2.1.3 跨越地点选择714
8.2.1.4 跨越方式选择715
8.2.1.3.3 塔位人文环境715
8.2.1.4.3 多塔多孔跨越方式716
8.2.1.4.2 四塔三孔跨越方式716
8.2.1.4.1 弧立档跨越方式716
8.2.2.2 杆塔型式选择717
8.2.2.1 导线、避雷线选择717
8.2.2 初步设计717
8.2.2.5 警航装置718
8.2.2.4 防雷与接地718
8.2.2.3 基础选型718
8.3.1.1 加拿大500kV箭湖跨越719
8.3.1 国外典型大跨越工程719
8.2.2.6 登塔设施719
8.2.3 施工图设计719
8.3 国内外典型大跨越工程介绍719
8.3.1.2 德国380kV易北河跨越720
8.3.2.1 220kV武汉长江大跨越721
8.3.2 国内典型大跨越工程721
8.3.1.3 美国500kV特拉华河跨越721
8.3.2.3 500kV杭州钱塘江跨越723
8.3.2.2 220kV南京燕子矶长江大跨越723
8.4.1.2.1 非预应力方桩基础724
8.4.1.2 预制桩基础724
8.4 大跨越工程施工技术724
8.4.1 大跨越基础施工技术724
8.4.1.1 大开挖现浇基础724
8.4.1.3 钻孔灌注桩基础725
8.4.1.2.2 预应力管桩基础725
8.4.2.1.1 全倒装组立高塔726
8.4.2.1 倒装组塔726
8.4.1.4 地基密实处理726
8.4.2 高塔吊装技术726
8.4.2.1.3 滑车组提升727
8.4.2.1.2 半倒装组立高塔727
8.4.2.2.1 60m旋转式四臂悬浮抱杆728
8.4.2.2 悬浮抱杆吊装728
8.4.2.1.4 液压提升728
8.4.2.3.1 江阴大跨越365m落地抱杆729
8.4.2.3 落地抱杆吊装729
8.4.2.2.2 多臂自升悬浮抱杆729
8.4.2.3.2 爬梯井架座地抱杆731
8.4.2.3.3 电梯井筒座地抱杆732
8.4.2.4 内附着塔吊733
8.4.2.5 筒形钢筋混凝土高塔塔头吊装734
8.4.3.1.2 弧垂观测与误差分析735
8.4.3.1.1 放线过程735
8.4.3 大跨越架线施工技术735
8.4.3.1 全封航水上转轴放线735
8.4.3.2.3 逐级牵放牵引绳后一牵一张力放线736
8.4.3.2.2 大胜关大跨越一牵一张力放线736
8.4.3.2 全封航张力放线736
8.4.3.2.1 镇江大跨越一牵二张力放线736
8.4.3.2.4 水面漂浮展放化纤导引绳737
8.4.3.3.1 氢气球展放钢丝导引绳738
8.4.3.3 不封航张力放线738
8.4.3.3.2 氢气球展放化纤初导绳739
8.5.2.2 编制内容740
8.5.2.1 编制依据740
8.5 大跨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740
8.5.1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与施工设计措施740
8.5.2 大跨越基础施工组织措施740
8.5.3.1 编制依据741
8.5.3 大跨越立塔施工组织措施741
8.5.3.3 钢筋混凝土简体塔身施工组织措施742
8.5.3.2 编制内容742
8.5.4.2 编制内容743
8.5.4.1 编制依据743
8.5.4 大跨越架线施工组织措施743
8.5.6.2 500kV南京大胜关长江大跨越工程南直线塔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744
8.5.6.1 110kV双山岛长江大跨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44
8.5.5 大跨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744
8.5.6 大跨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存目744
8.5.6.4 500kV江阴长江大跨越南岸锚塔灌注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45
8.5.6.3 500kV江阴长江大跨越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45
8.5.6.6 500kV南京大胜关长江大跨越架线施工组织措施746
8.5.6.5 500kV江阴长江大跨越工程立塔施工组织措施计划746
9.2.1 主变压器747
9.2 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747
第9章 变电所工程设计747
9.1 变电所构成及作用747
9.1.1 变电所构成与分类747
9.1.2 变电所的主接线及特点747
9.2.2 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748
9.2.3 高压断路器754
9.2.4 隔离开关757
9.2.5 电流互感器758
9.2.6 电压互感器760
9.2.7 电抗器761
9.2.8 电力电容器764
9.2.9 调相机766
9.2.10 母线768
9.2.11 消弧线圈770
9.2.12 绝缘子771
9.2.13 配电装置773
9.3.1 设计阶段概述778
9.3 变电所工程设计778
9.2.14 接地装置778
9.3.3 绝缘配合设计(包括高海拔)780
9.3.2 所址选择780
9.3.4 过电压保护设计782
9.4.1 调度关系787
9.4 调度、通信、远动设计及自动化系统787
9.4.2 通信788
9.4.3.1 变电所远动终端的基本功能792
9.4.3 远动792
9.4.3.2 RTU的类型793
9.4.4.1 系统特点795
9.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795
9.4.3.3 子站系统的配置795
9.4.4.3 主要功能796
9.4.4.2 系统构成796
9.4.4.4 性能容量797
9.5.1 结构选型798
9.5 土建设计情况介绍798
9.6.1 变电所的防火799
9.6 其他(包括防火、防震、环境保护等)799
9.5.2 结构分析799
9.6.3 变电所的环境保护800
9.6.2 变电所的抗震800
10.1.1.2 电力系统的主要元件及接线图801
10.1.1.1 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概念801
第10章 电力系统部分801
10.1 电力系统概述801
10.1.1 电力系统的构成801
10.1.3.2 保证电能质量合格802
10.1.3.1 保证供电的可靠性802
10.1.2 电力系统技术特点与运行802
10.1.2.1 电力系统的特点802
10.1.2.2 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802
10.1.3 对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要求802
10.1.5.2 大型送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程序803
10.1.5.1 大型送变电工程的立项需要通过大量前期工作才可确定803
10.1.3.3 保证运行的经济性803
10.1.4 送变电工程的分类与作用803
10.1.4.1 送电线路的分类与作用803
10.1.4.2 变电站的分类与作用803
10.1.5 大型送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803
10.2.1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804
10.2 送电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804
10.1.6 电压等级选择与不同电压的送电能力804
10.1.6.1 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804
10.1.6.2 不同电压的送电能力804
10.2.2 按电晕条件选择导线截面805
10.2.3 按长期容许电流校验导线截面807
10.2.4 按电压损失校验导线截面809
10.3.1 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选择的原则810
10.3 主变压器选择810
10.2.5 参考有关规定选择导线截面810
10.3.2 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的原则811
11.2 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交、直流输电的比较)812
11.1 概述812
第11章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812
11.3.1 两端直流输电系统813
11.3 直流输电的机理与构成813
11.3.2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815
11.4.1 概述816
11.4 直流输电线路与设计816
11.3.3 工作原理816
11.4.2 直流架空线路817
11.5.1 直流输电接地电极823
11.5 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823
11.4.3 直流电缆线路823
11.6.1 单极架空线路的参数825
11.6 直流输电线路参数825
11.5.2 直流输电回流方式825
11.6.2 双极架空线路的参数826
11.6.4 双极电缆线路的参数827
11.6.3 单极电缆线路的参数827
11.7.1 概述828
11.7 换流站及主要设备选择828
11.7.2 换流器829
11.7.3 换流变压器830
11.7.5 换流站的平面布置832
11.7.4 直流电抗器832
12.1.2.2.1 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835
12.1.2.2 初步设计阶段835
第12章 综合参考资料835
12.1 送变电工程基建程序和各建设阶段的主要内容835
12.1.1 基建程序835
12.1.2 各建设阶段主要内容835
12.1.2.1 可行性研究阶段835
12.1.2.2.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838
12.1.2.3.1 送电线路施工图设计840
12.1.2.3 施工图设计阶段840
12.1.2.3.2 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844
12.1.2.5 竣工验收、投产阶段847
12.1.2.4 施工阶段847
12.2.1 工程建设监理概念要点848
12.2 送变电工程建设监理848
12.2.2 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849
12.2.3 工程建设监理的目的851
12.2.4 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方法852
12.2.5.1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作业实施细则854
12.2.5 送电线路工程建设监理作业854
12.2.5.2 送电线路工程设计阶段监理作业实施细则862
12.2.6.1 变电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作业实施细则866
12.2.6 变电工程建设监理作业866
12.2.6.2 变电工程设计阶段监理作业实施细则885
12.2.7.1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设部、国家计委建监[1995]737号文,1995年12月15日)890
12 2.7 工程建设监理有关规定890
12.2.7.2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892
12.2.7.3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899
12.2.7.4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900
12.3.2 电力事故处理办法901
12.3.1 电力事故定性901
12.3 电力事故定性及处理办法901
12.4.2 地震台(站)902
12.4.1 油库(指石油产品的仓库)902
12.4 送电线路、变电所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902
12.4.4 无线电台903
12.4.3 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包括机场导航台、定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903
12.4.5 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摘抄)906
12.5 设计气象条件的选择911
12.5.1.1 气象要素和应用说明912
12.5.1 常用气象要素的含义,以及对工程设计的影响912
12.5.1.2 大气压力、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913
12.5.1.5 降雨等级和降雨强度914
12.5.1.4 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对电气装置的影响914
12.5.1.3 电工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914
12.5.1.6 各种场所对电工产品的噪声的要求915
12.5.2.3 风速高度的换算916
12.5.2.2 原始资料的审定916
12.5.2 确定电线设计的基本风压916
12.5.2.1 需要资料916
12.5.2.4 风速次数和时距的换算917
12.5.2.5 最大风速的频率计算918
12.5.2.7 微地形条件的影响919
12.5.2.6 基本风压分布图919
12.5.3 电线风压的计算921
12.5.4 电线覆冰设计923
12.5.4.1 不同高度上电线积冰厚度的计算924
12.5.4.3 积冰极值的推算925
12.5.4.2 冰重、冰厚和电线直径的关系925
12.5.5 计算用组合的气象条件926
12.5.4.4 积冰荷载的估算926
12.5.6 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927
12.6.1 送电线路工程测量928
12.6 送变电工程测量928
12.6.1.5 选定线测量929
12.6.1.4 初步设计阶段应提供的测量成品929
12.6.1.1 搜集资料929
12.6.1.2 现场踏勘929
12.6.1.3 现场选择路径929
12.6.1.6 平断面测量930
12.6.2.2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932
12.6.2.1 可行性研究阶段测量932
12.6.1.7 资料整理932
12.6.2 变电所所址测量932
12.7.1.1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933
12.7.1 送电线路部分933
12.7 送变电工程岩土勘探933
12.7.1.2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934
12.7.2.3 内容与深度要求935
12.7.2.2 目的与任务935
12.7.2 变电所工程部分935
12.7.2.1 勘察阶段划分935
12.7.3 岩土工程勘察常用基本术语936
12.7.2.4 勘察成品936
12.7.4 有关图表及经验数据937
12.8.1.3 施工图预算949
12.8.1.2 初步设计概算949
12.8 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及投资控制949
12.8.1 建设预算的分类和作用949
12.8.1.1 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估算)949
12.8.2.1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构成950
12.8.2 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费用组成950
12.8.1.4 其他950
12.8.1.5 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在建设中的关系950
12.8.3.2 技经规定和计算办法951
12.8.3.1 定额、指标951
12.8.2.2 设备购置费的构成951
12.8.2.3 其他费用的构成951
12.8.2.4 动态费用951
12.8.2.5 铺底生产流动资金951
12.8.3 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依据951
12.8.5.2 搞好设计,“量准价实”952
12.8.5.1 控制造价的复杂性,要求各方共同努力952
12.8.3.3 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952
12.8.3.4 设计文件及其他952
12.8.4 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工作要点952
12.8.4.1 概(预)算书编制的工作要点952
12.8.4.2 概(预)算书编制的程序952
12.8.5 控制电力工程造价及“量准价实”和把握的三原则952
12.8.5.4 与时俱进、学习提高954
12.8.5.3 编制概算时所要把握的三原则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