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简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69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科技成果-简介-厦门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简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荣誉奖2
国家财政理论思考——借鉴公共财政论,发展国家分配论2
财政理论与财政实践4
中国经济通史(第4卷)隋唐五代6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7
中国市场经济时代的传播战役与民族凝聚力8
中国企业史(古代)9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统计考察9
现代投资银行研究11
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12
金融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14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课题报告)15
世贸组织与特殊经济区——兼论中国入世后特殊经济区的发展17
常用英语短语例解词典17
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趋势18
金融制度的比较与设计19
新世纪大学英语4—6级考试词典21
福建海外交通史22
百年回眸——近代救国思想与社会主义道路24
医患关系法论26
论中西思维方式26
厦门市地方税收税源建设研究28
历史、规律与唯物史观30
MBA教育质量控制分流研究30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研究32
“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33
严重刑事犯罪与“严打”整治思考33
完善高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34
创情设境,激励唤醒鼓舞——我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36
给教师一个平台,给学生一方晴空37
专著一等奖39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39
实验经济学导论41
中国民间信用——社会·文化背景探析43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43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45
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47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48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51
厦门市志53
《郭店楚简校释》(节选)54
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57
专著二等奖61
厦门与台湾丛书61
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62
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64
经济全球化、WTO与中国特殊经济区再发展66
税收学67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研究综述(1978—2001)68
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71
传承与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73
大众高等教育论——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一个性向度理论的阐释74
区域性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以近代福建地区为中心76
台湾经济发展通论79
汉魏文学嬗变研究81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83
世界建筑艺术史86
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88
我国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89
专著三等奖91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研究91
中国股市效率损失研究92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应用93
环境核算体系研究94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理论探索——价值运行论纲97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100
21世纪中国中小型城市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103
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104
中国国际私法理论与立法的发展106
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110
厦门人物辞典111
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112
管子的科技思想114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式识别与实证研究116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119
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120
严复年谱新编122
各国衍生金融市场监管比较研究126
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127
广告学概论130
解读海子132
语言学的前沿:语篇类型的及物性制约134
当代台湾体育研究136
国际结算实务138
苏珊·桑塔格纵论141
论文一等奖143
对国家财政“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再认识143
资产的理性定价模型和非理性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144
中西文化差异与税制改革——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例146
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经济的依存性分析149
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150
中国石油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研究——战略选择、内部条件和配套政策152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给农民国民待遇153
信息过载是否影响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使用?——来自季度盈余的实证证据155
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157
大力促进我市社会就业研究总报告159
壮大区级经济实力研究——问题、障碍与对策161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企业发展:厦新电子扭亏个案研究16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规模163
关于时效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164
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法制的完善165
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兼论民事再审制度之重构167
制度缺失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三大问题169
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171
科学规范的内涵、类别、功能、结构和形式173
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来自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175
高等教育大众化量的规定性探析177
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178
高等学校产权分析180
我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大考的五个问题182
20世纪的清史研究183
晚清至民国时期会馆演进的多维趋向185
17世纪海峡两岸贸易的大商人——商人Hambuan文书试探187
双木起而二马废——试论林黛玉形象对冯小青的继承和超越188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浅论190
新的媒体生态与媒体创意及策略手法192
学报编辑价值取向的五个误区193
美学的浪漫主义与政治学的浪漫主义195
皖南傩戏、目连戏及其青阳腔与仪式的原生形态196
论文二等奖201
再论出口退税——从理论到实践201
从中美贸易看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影响203
论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05
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研究207
“中元区”的构建:现实可行性与具体步骤209
银行资产负债中隐含期权的定价210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进展和成效212
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213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与政策214
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215
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217
论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机制——对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的反思219
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220
沪深两市A股公司经营业绩与运营效率背离的实证分析220
新比较财政学导论:结合市场化实践的研究222
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与国有银行制度创新224
失业压力与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225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228
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231
台商大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异与成因研究234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特殊经济区规范性问题研究235
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23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选择和构建238
香港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缔约权限240
福利国家的风险及其产生的根源241
从伊拉克战争看国际法面临的冲击与命运243
也谈主权问题及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兼与黄嘉树、王英津商榷245
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247
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改进——论作为公共管理学新分支的政府工具研究的兴起、主题和意义248
“李约瑟难题”与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248
社区组织管理体制与社区公共服务研究(系列论文)250
信息不对称:筛选、组织、创新252
生物学哲学:科学哲学的新视野253
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的若干重要命题辨误254
城市化政策研究与农民的主体性256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258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260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改的实践与思考261
高等教育大众化情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探析262
论学习型社会与教育转变——对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功能地位的揭示264
明晰产权是深化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关键265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266
清末奖励科名考试的实施与变革268
当前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影响及应对270
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策略271
出土简牍帛书的分类及其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意义273
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松坪华侨农场274
建国初期在华外资企业改造初探(1949—1962):以上海为例276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读者文献信息需求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及服务机制研究277
明清时期闽西四保的乡约279
唐代时尚的盛行及其时代背景279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动态竞争优势281
ISO9000带给电视的革命282
话语中的识解因素与语境283
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284
发展社会力量联办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对策研究287
中国戏曲文章学价值重估288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勘误补遗——厦门大学早期新闻教育考析289
魏晋士族内部的玄儒之辩289
福建省畲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291
模仿欲望诠释 探源求真解读——勒内·吉拉尔对文学的人类学批评293
大运河——唐代饮茶之风的北渐之路295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与吕进先生商榷297
论文三等奖300
福建省耕地流失原因及总量动态平衡研究300
入世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变化与对策302
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304
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的兼容策略分析304
汇率战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应用306
公司治理演进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308
企业如何创造价值:需求观点和供应观点及其融合308
税收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310
SNA框架内的GDP和EDP核算疑难问题辨析311
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311
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中性退税制度的构建313
我国并购市场“EPS自展效应”的实证研究315
货币基金市场对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316
信息披露系统的复杂性思考316
我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思考319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数量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320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基础321
“CCIOT”模型: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新视角323
企业际电子商务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分析324
数据挖掘中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基函数拟合预测及其在股市中的应用325
浅析“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退税制度的优化——兼及在我国的应用与完善325
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对接分析326
范式转型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326
实验经济学发展的八大挑战328
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金融业改革评价329
从“二元经济论”看“新秩序”时期的印尼经济330
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三种模型以及借鉴——VaR、PCA和TRM332
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期的人地矛盾问题探讨334
我国城市能源安全分析335
战略IS投资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发展评析338
两岸经贸关系是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341
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的成因、弊端及体制重构343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状况实证研究348
破解农村违法建设难题——厦门本岛农村违法建设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建议350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350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启示录352
论中小企业经营目标定位354
燃油费改税的另一种设想——构建车辆行程税356
厦门保税区物流及管理体制模式分析358
城市化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制度358
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360
企业实行文化管理的转变362
经济全球化、WTO与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364
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目标模式的研究365
运用人才测评开发人才资源367
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369
高科技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与我国高科技产业融资体系的构建371
民主与多数的专制37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初探374
民进党意识形态概观376
民进党与台联党关系分析378
法律方法之基础:司法能动性380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例外及其限制382
中国共产党学术史:中共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383
突破与规制:中国立法变通权探讨385
唐律赃罪诸考387
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为中心的分析389
电子银行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389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的现代化391
美国科技领先的制度供给393
福建省厦门市两级人民法院执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情况的调查报告395
早期儒法治国思想融合的轨迹和影响398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401
早期儒家品德伦理学与“孝”德402
生态城市中社会生态的分析框架404
从建构到对话中的建构——认识本质的重新审视405
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406
产品评价的来源国效应408
南方农村地下六合彩赌博现象的蔓延及对策409
近代福建基督教的两大重要地位411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413
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全球化413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辨析415
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415
信息与通讯技术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影响416
简论中、美多校区大学形成过程的特点418
唤起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教师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419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背景、进程与意义420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422
创造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报告424
让教育充满人道精神427
关于中国高校女性学教研问题的思考427
高考改变的理想与现实429
高学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431
高等学校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433
“差异教学”实质刍议435
论综合性高校办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质量保障措施435
我国民办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探析435
理性认识高考负面影响43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告439
藏缅语族语言的数理分类及其分析441
明郑台湾建置考441
16世纪天主教会对西班牙海外管辖权的争论——兼论菲律宾群岛的“和平征服”443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444
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445
从地区主义看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447
1895—1937年台湾地方社会的教育和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读台湾乡土文献447
菲律宾华校的嬗变及其诱因探析448
儿童图书馆教育职能拓展论451
历史进程中科技文化的多元形态453
马克思晚年笔记和人类学的关系453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实施454
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456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作语言符合的初步研究457
厦门市社区老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剖析及发展思路457
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1年)的四种主要写作向度459
唐代文士的集会宴游对创作的影响461
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4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464
安徽贵池傩戏中乐器和音乐的仪式性功能探究466
净化学术生态加 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468
《鲁滨逊漂流记》与父权帝国470
陈嘉庚爱国体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系列论文)471
创新、鲜活、权威、主流——厦门日报、晚报改版系列谈474
“语言”和“言语”的理论(Translation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476
论批判性反思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477
倾斜的“真实”与“审美”——报告文学中的妇女问题及男权意识477
自然与生命的调和“心境”——试论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的文学表象479
《论衡》的文学观480
从“家”、“国”出走——巴金前期写作动因研究482
语言:思维和文化之桥484
论体育在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484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文章史研究485
再论关于建立汉英文化语言学的构想487
不同交易制度下CAPM的统计检验488
完美批评:炎热和严厉的求全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