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交换技术
  • 糜正琨,杨国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2712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通信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纶1

1.1 交换的一般概念1

目录1

1.2 交换技术2

1.2.1 电路交换2

1.2.2 分组交换4

1.3 电信交换网8

1.3.1 电话交换网8

1.3.2 X.25公用数据网10

1.3.3 ISDN网11

1.3.4 帧中继网12

1.3.5 B-ISDN网12

1.3.6 光交换网13

1.4 电信交换基本技术14

1.4.1 互连技术15

1.4.3 信令技术18

1.4.2 接口技术18

1.4.4 控制技术20

1.5 交换和路由21

1.6 NGN和软交换23

1.6.1 NGN的提出23

1.6.2 软交换技术25

小结27

习题27

参考文献28

第2章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29

2.1 基本交换单元29

2.1.1 时间交换单元29

2.1.2 空间交换单元30

2.1.3 时/空结合交换单元32

2.1.4 基本交换单元的扩展34

2.2.1 T-S组合型35

2.2 多级交换网络结构35

2.2.2 T/S结合型40

2.3 无阻塞网络47

2.3.1 无阻塞网络的条件47

2.3.2 无阻塞数字交换网络49

2.4 同步时分交换网络的设计50

2.4.1 交换网络设计的基本要求50

2.4.2 交换网络设计的主要内容51

2.4.3 阻塞率计算方法53

小结61

习题61

参考文献62

第3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63

3.1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功能结构63

3.1.1 硬件功能结构63

3.1.2 软件功能结构65

3.2 处理机控制结构68

3.2.1 处理机冗余配置方式68

3.2.2 分级分散控制结构70

3.2.3 分布式分散控制结构70

3.3 数据管理71

3.3.1 数据类型71

3.3.2 查表方法71

3.4 呼叫处理程序73

3.4.1 用户扫描73

3.4.2 拨号收集75

3.4.3 中继扫描75

3.4.4 数字分析76

3.4.5 路由选择77

3.4.6 通路选择79

3.4.8 有限状态机81

3.4.7 输出驱动81

3.5.1 任务调度简介85

3.5 任务调度85

3.5.2 时钟级调度86

3.5.3 基本级调度88

3.6 性能分析90

3.6.1 基本性能和指标90

3.6.2 话务负荷能力90

3.6.3 接续时延91

3.6.4 BHCA91

小结91

习题92

参考文献93

4.1 7号信令基本概念94

4.1.1 分层协议结构94

第4章 7号共路信令94

4.1.2 信令传送方式97

4.1.3 7号信令网98

4.1.4 7号信令消息格式101

4.2 消息传递部分103

4.2.1 信令链路功能103

4.2.2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107

4.2.3 信令网管理功能109

4.3 电话用户部分113

4.3.1 TUP消息结构和类型113

4.3.2 消息示例115

4.3.3 主要信令过程117

4.3.4 双向中继同抢处理119

4.4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120

4.4.1 SCCP的提出120

4.4.2 SCCP功能121

4.4.3 SCCP消息结构和类型124

4.4.4 SCCP寻址和选路128

4.5 事务处理能力部分130

4.5.1 通信过程的事务抽象130

4.5.2 TCAP的子层功能130

4.5.3 TCAP消息结构132

小结134

习题134

参考文献135

第5章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交换137

5.1 ISDN基本概念137

5.1.1 ISDN的引入137

5.1.2 ISDN基本特征137

5.1.3 ISDN业务138

5.1.4 用户-网络接口140

5.1.5 ISDN编号和寻址142

5.2.1 数字用户线技术143

5.2 数字用户接口143

5.2.2 U接口标准145

5.2.3 数字用户电路149

5.3 ISDN信令150

5.3.1 信令分类150

5.3.2 LAPD151

5.3.3 Q.931156

5.3.4 ISUP160

5.4 ISDN交换机结构和示例162

5.4.1 ISDN交换机一般结构162

5.4.2 S-1240 ISDN交换机164

小结165

习题166

参考文献166

6.1.2 PLMN结构167

6.1.1 移动通信167

6.1 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概念167

第6章 移动交换167

6.1.3 波道指配和信道划分170

6.1.4 编号计划171

6.1.5 GSM系统的业务功能173

6.1.6 语音编码173

6.2 移动交换基本技术173

6.2.1 移动呼叫一般过程173

6.2.2 网络安全技术176

6.2.3 漫游178

6.2.4 切换180

6.2.5 短消息业务(SMS)处理182

6.3 移动交换信令183

6.3.1 无线接口信令183

6.3.2 A-bis接口信令187

6.3.3 A接口信令189

6.3.4 网络接口信令190

6.3.5 移动交换信令示例192

6.4 移动交换系统193

6.4.1 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193

6.4.2 移动呼叫处理196

6.4.3 移动交换机示例198

小结199

习题199

参考文献200

第7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201

7.1 智能网概述201

7.1.1 智能网提出背景201

7.1.2 智能网技术特征202

7.1.3 智能网典型业务203

7.1.4 智能网标准205

7.2.1 四平面结构模型206

7.2 智能网概念模型206

7.2.2 业务平面207

7.2.3 全局功能平面208

7.2.4 分布功能平面210

7.2.5 物理平面214

7.3 业务交换点218

7.3.1 功能模型218

7.3.2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220

7.3.3 检测点224

7.4 业务控制点226

7.4.1 主要功能226

7.4.2 功能模型228

7.5 智能网应用协议228

7.5.1 INAP体系结构228

7.5.2 INAP操作231

7.5.3 INAP流程示例233

7.6 移动智能网235

7.6.1 移动智能网概述235

7.6.2 CAMEL典型业务236

7.6.3 CAMEL主要技术237

7.6.4 业务流程示例241

小结244

习题245

参考文献245

第8章 ATM交换247

8.1 ATM基本概念247

8.1.1 VC和VP交换247

8.1.2 ATM信元结构247

8.1.3 ATM信元定界250

8.1.4 ATM适配层251

8.1.5 ATM系统分层结构256

8.2.1 ATM交换结构基本功能257

8.2 ATM交换结构257

8.2.2 ATM交换结构分类259

8.2.3 时分交换结构260

8.2.4 基于crossbar的交换结构261

8.2.5 基于banyan的交换结构262

8.2.6 基于banyan的多通路交换结构266

8.2.7 缓冲策略268

8.2.8 选路控制271

8.3 ATM网络信令273

8.3.1 信令协议栈结构273

8.3.2 UNI信令275

8.3.3 NNI信令277

8.4 ATM交换系统281

8.4.1 ATM交换系统基本功能281

8.4.2 ATM交换系统基本结构282

8.4.3 ATM交换系统示例284

8.5 IP/ATM集成交换286

8.5.1 IP/ATM结合技术演进286

8.5.2 标记交换基本概念288

8.5.3 MPLS291

小结294

习题294

参考文献296

第9章 软交换297

9.1 软交换基本技术297

9.1.1 会话控制技术297

9.1.2 网关控制技术297

9.1.3 业务控制技术300

9.2 软交换网络301

9.2.1 分层网络结构301

9.2.2 网络接口和协议302

9.3 软交换机功能306

9.4 软交换控制信令309

9.4.1 SIP310

9.4.2 H.248315

9.5 软交换开放业务技术325

9.5.1 Parlay组织及标准325

9.5.2 Parlay系统结构326

9.5.3 Parlay API接口329

9.5.4 Parlay业务控制流程示例333

小结335

习题336

参考文献337

第10章 光交换338

10.1 概述338

10.1.1 光传送技术的发展338

10.1.2 光交换技术339

10.1.3 自动交换光网络340

10.2.1 空分光交换结构341

10.2 光路交换技术341

10.2.2 时分光交换结构343

10.2.3 码分光交换结构346

10.2.4 波分光交换结构347

10.2.5 自由空间光交换结构348

10.2.6 微电子机械系统350

10.3 光分组交换技术351

10.3.1 光分组交换351

10.3.2 光突发交换352

10.4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354

10.4.1 GMPLS354

10.4.2 交换节点功能结构357

小结358

习题359

参考文献359

缩略语3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