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米技术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纳米技术标准
  • (美)V.穆拉绍夫著;(美)J.霍华德主编;葛广路等译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纳米技术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引言1

1.2 标准的历史1

1.2.1 社团标准制定2

1.2.2 国家标准制定3

1.2.3 国际标准制定5

1.2.4 全球性标准制定8

1.2.5 纳米技术标准显现的发展11

1.3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第2章 纳米技术术语与命名的现有观点18

2.1 引言18

2.2 术语20

2.2.1 来自非标准制定组织的说法21

2.2.2 ASTM国际26

2.2.3 ISO/TC 22928

2.2.4 术语的结论性评述32

2.3 命名法与纳米技术33

2.3.1 命名法为什么对标准有用?33

2.3.2 命名的挑战35

2.3.3 标准制定组织和纳米技术命名法36

2.3.4 得到认可的化学命名团体总览37

2.3.5 其他概念39

2.3.6 纳米技术命名系统的可能参数39

2.3.7 表征与名称的区别40

2.3.8 命名法的未来方向41

2.4 结束语42

参考文献42

第3章 纳米尺度标准物质46

3.1 引言46

3.1.1 标准物质的应用日益增加46

3.1.2 术语“纳米尺度”46

3.1.3 纳米技术需要标准物质47

3.1.4 本章的结构48

3.2 标准物质生产和应用的一般性问题48

3.2.1 ISO/REMCO的角色48

3.2.2 标准物质48

3.2.3 有证标准物质50

3.2.4 有证和无证标准物质的不同应用51

3.3 与纳米尺度标准物质相关的关键问题52

3.3.1 “被测量”定义53

3.3.2 溯源性声明53

3.3.3 实验室资质54

3.3.4 均匀性和稳定性54

3.4 纳米技术RM范例55

3.4.1 纳米尺度标准物质的应用领域55

3.4.2 现有的纳米尺度RM数据库55

3.4.3 纳米颗粒尺寸分析RM56

3.4.4 薄膜厚度测量RM57

3.4.5 化学对比成像RM58

3.4.6 表面形貌测量RM58

3.4.7 表面积测量RM59

3.4.8 粉体多孔性测量RM60

3.4.9 碳纳米管表征RM60

3.5 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60

3.5.1 纳米RM所面临的科学挑战60

3.5.2 实验室认可和监管61

3.5.3 合作61

参考文献61

第4章 纳米尺度计量学及对新技术的需求64

4.1 引言64

4.2 国际合作65

4.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66

4.4 计量和工业:以长度校准为例67

4.5 当前使用计量的关键要素68

4.6 冗余及重复69

4.7 当前进展和趋势70

参考文献71

第5章 性能标准73

5.1 性能测试的预期标准化对纳米技术成功工业化的支持:总体框架73

5.1.1 为何需要性能标准?73

5.1.2 先期标准化77

5.1.3 纳米技术标准和现行标准79

5.2 如何建立完整的增值链/供应链的标准80

5.2.1 质量和过程管理80

5.2.2 作为直接和间接性能参数的关键控制特性,及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角色81

5.2.3 确定KCC的质量功能展开方法82

5.3 纳米电子学标准化:最初的步骤与实践经验85

5.3.1 微电子工业:高质量标准和高创新率86

5.3.2 安全性方面:洁净间技术、少量纳米材料、纳米组件封装86

5.3.3 迄今为止的经验:IEC/TC 113中的现有项目87

5.4 未来发展94

5.5 结论95

参考文献96

第6章 工业应用领域纳米技术表征与测量的标准化动态98

6.1 引言98

6.2 包括纳米管在内的工程纳米材料的测量/表征标准化(ISO/TC 229/WG2在纳米技术领域的活动)102

6.2.1 代表性的工程纳米材料102

6.2.2 MWCNT表征的标准化104

6.2.3 SWCNT的表征的标准化106

6.2.4 其他工程纳米材料的表征标准化的必要性109

6.3 用于纳米涂层/结构测量的分析技术的标准化(ISO/TC 201关于表面化学分析的活动)111

6.3.1 为将表面化学分析用做表征纳米涂层/结构的表面和界面性质的工具的ISO/TC 201标准化111

6.3.2 ISO/TC 201/SC 9中的SPM的标准化114

6.3.3 ISO/TC 201发布的纳米涂层/结构表征方面的国际标准的潜在用途118

6.3.4 ISO/TC 201正在进行中的纳米结构材料的表征项目121

6.4 其他标准组织的应用测量127

6.4.1 关于测量和表征的文件标准的国际研讨会127

6.4.2 ISO/TC 24/SC 4的活动(颗粒表征标准化)128

6.4.3 IEC/TC 113131

6.4.4 CEN/TC 352132

6.4.5 ASTM国际的E42和E56委员会132

6.4.6 IEEE纳米技术标准工作组134

6.5 结论136

6.5.1 从纳米材料到纳米中间体表征的标准化136

参考文献137

第7章 表征与降低纳米材料风险的测量标准制定含义141

7.1 引言141

7.2 风险范式142

7.3 纳米技术标准的发展143

7.4 测试标准与风险范式的关联144

7.4.1 粉体中纳米物体的含量144

7.4.2 金属气溶胶吸入标准146

7.4.3 纳米材料中内毒素的量化147

7.5 总结149

参考文献150

第8章 纳米材料毒性:新出的标准与支持标准制定的工作153

8.1 引言153

8.2 纳米毒理学的国际性工作158

8.2.1 OECD158

8.2.2 ISO纳米技术委员会161

8.2.3 ASTM国际164

8.3 毒性试验的验证需求和试验验证工作165

8.3.1 毒性试验的验证需求165

8.3.2 支持毒理学测试和标准制定的工作166

8.4 未来170

8.4.1 何处需要标准:未来的机会170

8.4.2 协调和标准的作用173

8.4.3 纳米毒理学国际合作的未来174

参考文献174

第9章 健康与安全标准178

9.1 引言178

9.2 接触限值179

9.3 危害告知182

9.3.1 材料安全数据表182

9.3.2 标签183

9.3.3 全球协调体系185

9.4 风险缓解186

9.4.1 职业指南186

9.4.2 环境和消费者指导191

9.4.3 综合风险管理架构192

9.5 行动守则193

9.6 未来方向194

9.6.1 趋势和展望194

9.6.2 基于表现的纳米技术风险管理项目195

9.6.3 全球健康和安全标准制定的协调196

9.7 结论196

参考文献197

第10章 纳米技术标准与国际法律方面的思考205

10.1 引言205

10.2 标准不是法律206

10.3 标准和政府决策207

10.4 标准和知识产权208

10.5 标准和公司交易209

10.6 标准与环境健康和安全规章209

10.7 标准和消费者210

10.8 标准和国际贸易211

10.9 标准和风险管理214

10.10 当标准比法律更加严格时215

10.11 将纳米技术标准纳入法律结构215

10.12 结论217

附录 术语和缩略词表219

索引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