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暴力犯罪刑法适用指导 精编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暴力犯罪刑法适用指导 精编版
  • 倪泽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39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暴力-刑事犯罪-刑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暴力犯罪刑法适用指导 精编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暴力犯罪概述2

第一节 暴力犯罪的概念2

目录2

第二节 暴力犯罪的构成特征9

第三节 暴力犯罪的分类17

第四节 暴力犯罪的根源及其成因21

第五节 暴力犯罪的预防31

第二章 以暴力为构成要件的犯罪38

第一节 劫持航空器罪38

一、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8

(一)航空器被劫持时法定状态的认定42

二、劫持航空器罪的理论与实践42

(二)劫持航空器罪的既遂与未遂43

(三)劫持航空器罪的罪数与处罚44

(四)劫持航空器罪与破坏交通工具(航空器)罪的界限44

(五)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界限45

(六)劫持航空器罪的刑事管辖权45

三、劫持航空器罪的刑罚及其适用47

第二节 劫持船只、汽车罪48

一、劫持船只、汽车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48

(一)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罪与非罪51

二、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理论与实践51

(二)劫持船只、汽车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52

(三)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罪数形态52

(四)劫持船只、汽车罪的既遂与未遂52

三、劫持船只、汽车罪的刑罚及其适用53

第三节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54

一、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54

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理论与实践57

(一)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罪与非罪57

(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既遂与未遂58

(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一罪与数罪59

(四)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与破坏交通工具(航空器)罪的界限60

(五)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与劫持航空器罪的界限60

(六)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的区分61

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刑罚及其适用61

第四节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63

一、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概念和特征63

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理论与实践66

(一)如何准确界定本罪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范围66

(三)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罪与非罪68

(四)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区别68

(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既遂与未遂68

(五)本罪与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区别69

(六)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罪数形态69

三、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刑罚及其适用70

第五节 抗税罪72

一、抗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72

二、抗税罪的理论与实践75

(一)抗税罪的罪与非罪75

(二)单位能否成为抗税罪主体76

(三)抗税罪与使用暴力方法拒缴错征税款的界限77

(四)无证经营和非法经营者能否构成偷税罪、抗税罪主体78

(五)抗税罪与偷税罪的界限78

(六)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79

(七)因抗税而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案件的定性79

(八)先偷税后抗税行为的定性80

三、抗税罪的刑罚及其适用81

第六节 强迫交易罪82

一、强迫交易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82

二、强迫交易罪的理论与实践86

(一)强迫交易罪的罪与非罪86

(三)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87

(二)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界限87

(四)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88

(五)强迫交易罪的罪数形态89

三、强迫交易罪的刑罚及其适用90

第七节 强奸罪91

一、强奸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91

二、强奸罪的理论与实践101

(一)强奸与通奸等不正当性行为的界限101

(二)强奸罪的既遂、未遂与中止104

(三)求奸未成与强奸未遂的界限104

三、强奸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05

一、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07

第八节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107

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理论与实践111

(一)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非罪的界限111

(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侮辱罪的区别112

(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猥亵儿童罪的区别112

(四)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未遂)的界限113

三、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14

第九节 绑架罪115

一、绑架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15

二、绑架罪的理论与实践121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121

(二)绑架罪的既遂、未遂与中止122

(三)绑架罪与以人质为要挟的抢劫犯罪的界限124

(四)对“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理解和适用125

三、绑架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26

第十节 侮辱罪127

一、侮辱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27

二、侮辱罪的理论与实践129

(一)侮辱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129

(二)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129

(三)暴力侮辱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130

(四)侮辱罪与诽谤罪的界限131

三、侮辱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32

第十一节 刑讯逼供罪133

一、刑讯逼供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3

二、刑讯逼供罪的理论与实践135

(一)刑讯逼供罪与一般刑讯逼供行为的界限135

(二)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135

(三)刑讯逼供致人重伤、死亡与伤害罪、杀人罪的界限136

(四)刑讯逼供罪“利用职权”的认定136

三、刑讯逼供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37

第十二节 暴力取证罪138

一、暴力取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8

(三)暴力取证罪与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的界限141

(二)暴力取证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141

二、暴力取证罪的理论与实践141

(一)暴力取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141

三、暴力取证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42

第十三节 破坏选举罪143

一、破坏选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43

二、破坏选举罪的理论与实践147

(一)破坏选举罪的罪与非罪147

(二)破坏选举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148

(三)破坏选举罪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区别148

三、破坏选举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49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0

第十四节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150

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理论与实践152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罪与非罪152

(二)暴力“抢婚”与强奸罪的界限153

(三)以虐待方式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与虐待罪的界限155

(四)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重伤、死亡与伤害罪、杀人罪的界限155

(五)关于“告诉才处理”的理解和适用156

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57

一、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8

第十五节 抢劫罪158

(一)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界限161

二、抢劫罪的理论与实践161

(二)抢劫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62

(三)“人质型”抢劫与绑架罪的界限164

(四)胁迫恐吓型抢劫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165

(五)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166

(六)关于转化型抢劫罪(准抢劫罪)的认定168

三、抢劫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70

第十六节 妨害公务罪173

一、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73

(一)妨害公务罪的罪与非罪179

二、妨害公务罪的理论与实践179

(二)妨害公务罪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180

(三)妨害公务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181

(四)妨害公务罪与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界限182

(五)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的界限182

(六)妨害公务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界限183

三、妨害公务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84

第十七节 聚众斗殴罪185

一、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85

(三)聚众斗殴犯罪中“持械”的认定189

(二)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189

二、聚众斗殴罪的理论与实践189

(一)聚众斗殴罪的罪与非罪189

(四)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190

三、聚众斗殴罪的刑罚及其适用191

第十八节 妨害作证罪193

一、妨害作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93

二、妨害作证罪的理论与实践196

(一)妨害作证罪的罪与非罪196

(二)妨害作证罪与伪证罪的界限197

(四)妨害作证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界限198

(三)妨害作证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198

(五)以行贿方式妨害作证与行贿罪的界限200

(六)妨害作证罪与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200

(七)妨害作证罪未遂形态的认定201

三、妨害作证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02

第十九节 强迫卖血罪203

一、强迫卖血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03

二、强迫卖血罪的理论与实践205

(一)强迫卖血罪的罪与非罪205

(二)强迫卖血罪与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界限205

三、强迫卖血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06

第二十节 强迫他人吸毒罪207

一、强迫他人吸毒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07

二、强迫他人吸毒罪的理论与实践209

(一)强迫他人吸毒罪的罪与非罪209

(二)强迫他人吸毒罪的既遂与未遂209

(三)强迫他人吸毒罪与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界限209

(四)强迫他人吸毒致人死亡的定性210

三、强迫他人吸毒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11

一、强迫卖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12

第二十一节 强迫卖淫罪212

二、强迫卖淫罪的理论与实践216

(一)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的界限216

(二)强迫卖淫罪与组织卖淫罪的界限217

(三)现行刑法中强迫卖淫罪的溯及力217

三、强迫卖淫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19

第二十二节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220

一、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20

二、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理论与实践222

(一)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罪与非罪222

(四)阻碍执行军事职务致人重伤、死亡的定性223

(三)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界限223

(二)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223

(五)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既遂与未遂224

三、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24

第三章 以暴力为常见手段的犯罪228

第一节 爆炸罪228

一、爆炸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28

二、爆炸罪的理论与实践230

(一)爆炸罪的罪与非罪230

(二)爆炸罪的既遂与未遂230

(四)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故意毁坏财物的界限231

(三)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界限231

(五)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的界限232

(六)爆炸罪与因爆炸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232

(七)爆炸罪与表现为具有爆炸形式和爆炸后果的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233

(八)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界限233

三、爆炸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34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35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35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理论与实践237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确定237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与非罪238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239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犯罪形式239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40

第三节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242

一、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42

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理论与实践247

(一)恐怖活动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247

(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界限248

(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既遂与未遂248

(四)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罪数形态249

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49

一、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52

第四节 故意杀人罪252

二、故意杀人罪的理论与实践254

(一)关于生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254

(二)几种特殊故意杀人案件的罪与非罪255

(三)故意杀人罪和以危险方法故意杀人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界限259

(四)关于“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60

三、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60

第五节 故意伤害罪261

一、故意伤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1

(二)故意伤害罪与“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64

(一)故意伤害罪的罪与非罪264

二、故意伤害罪的理论与实践264

(三)故意伤害罪的未遂265

(四)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几个界限266

三、故意伤害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67

第六节 非法拘禁罪268

一、非法拘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8

二、非法拘禁罪的理论与实践272

(一)非法拘禁罪与非罪的界限272

(二)非法拘禁罪的既遂与未遂272

(三)非法拘禁罪的一罪与数罪273

三、非法拘禁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75

第七节 拐卖妇女、儿童罪277

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77

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理论与实践280

(一)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280

(二)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281

(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中的一罪与数罪283

(四)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与未遂284

三、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85

第八节 强迫职工劳动罪288

一、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88

(二)强迫职工劳动罪的一罪与数罪290

二、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理论与实践290

(一)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罪与非罪290

三、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91

第九节 虐待被监管人罪292

一、虐待被监管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92

二、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理论与实践294

(一)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罪与非罪294

(二)虐待被监管人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295

(三)虐待被监管人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295

三、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刑罚及其适用296

一、虐待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97

第十节 虐待罪297

二、虐待罪的理论与实践300

(一)虐待罪的罪与非罪300

(二)暴力虐待致人伤亡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301

(三)以虐待方式干涉婚姻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界限301

(四)虐待罪与遗弃罪的界限302

三、虐待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04

第十一节 聚众哄抢罪305

一、聚众哄抢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05

二、聚众哄抢罪的理论与实践308

(一)聚众哄抢罪的罪与非罪308

(二)聚众哄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309

(三)聚众哄抢罪与抢夺罪的界限310

(四)聚众哄抢罪与盗窃罪的界限311

三、聚众哄抢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11

第十二节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313

一、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13

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理论与实践316

(一)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罪与非罪316

(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一罪与数罪316

(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317

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18

(四)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与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界限318

第十三节 寻衅滋事罪319

一、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19

二、寻衅滋事罪的理论与实践325

(一)寻衅滋事罪的罪与非罪325

(二)在寻衅滋事犯罪中造成伤害、死亡结果的定性326

(三)寻衅滋事罪与强迫交易罪的界限327

(四)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328

(五)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329

三、寻衅滋事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30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31

第十四节 打击报复证人罪331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罪与非罪335

(二)以伤害人身方式打击报复证人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335

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理论与实践335

(三)打击报复证人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336

(四)打击报复证人罪与妨害作证罪的界限337

(五)打击报复证人罪与其他犯罪的法条竞合337

三、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39

第十五节 扰乱法庭秩序罪340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40

(一)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罪与非罪342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理论与实践342

(二)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343

(三)扰乱法庭秩序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343

三、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44

第十六节 破坏监管秩序罪345

一、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45

二、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理论与实践348

(一)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罪与非罪348

(二)破坏监管秩序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349

(三)破坏监管秩序罪与聚众斗殴罪的界限350

(四)殴打、体罚被监管人员造成伤害、死亡结果的定性351

三、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52

第十七节 暴动越狱罪353

一、暴动越狱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53

二、暴动越狱罪的理论与实践355

(一)暴动越狱罪的罪与非罪355

(二)暴动越狱罪与组织越狱罪的界限355

(三)暴动越狱罪与脱逃罪的界限356

(四)暴动越狱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界限356

(五)暴动越狱罪与聚众持械劫狱罪的界限357

三、暴动越狱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58

第十八节 聚众持械劫狱罪359

一、聚众持械劫狱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359

二、聚众持械劫狱罪的理论与实践361

(一)聚众持械劫狱罪与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界限361

(二)聚众持械劫狱罪与脱逃罪的界限362

(三)聚众持械劫狱罪和组织越狱罪的界限363

(四)聚众持械劫狱罪的既遂与未遂363

三、聚众持械劫狱罪的刑罚及其适用364

主要参考文献365

后记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