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损检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损检测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034066.jpg)
- 刘贵民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402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损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无损检测概述1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3
三、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及本书重点5
四、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5
参考文献8
1.1.2 射线检测主要方法10
1.1.1 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10
1.1 射线检测技术概述10
第一章 射线检测技术10
第一篇 常规无损检测技术10
1.1.3 射线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性与局限性11
1.2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12
1.2.1 射线概念12
1.2.2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7
1.2.3 射线衰减规律20
1.3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5
1.3.1 X射线检测原理25
1.3.2 X射线检测方法26
1.3.4 射线检测时透照方向的选择27
1.3.3 γ射线检测27
1.4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与器材31
1.4.1 X射线机31
1.4.2 γ射线机36
1.4.3 加速器——高能X射线源37
1.4.4 工业射线胶片38
1.4.5 其他常用设备和器材40
1.5.1 常见缺陷及其影像特征44
1.5 射线检测缺陷分析44
1.5.2 表面缺陷46
1.5.3 伪缺陷47
1.5.4 缺陷埋藏深度的确定48
1.6 射线照相影像质量49
1.6.1 影像质量的基本因素49
1.6.2 影像的对比度50
1.6.3 影像的不清晰度50
1.7 射线的防护52
1.6.4 影像的颗粒度52
1.7.1 屏蔽防护法53
1.7.2 距离防护法53
1.7.3 时间防护法53
参考文献54
第二章 超声波检测技术55
2.1 概述55
2.2 超声波的分类56
2.2.1 描述超声波的基本物理量56
2.2.2 超声波的分类56
2.3 超声场及介质的声参量59
2.3.1 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59
2.3.2 介质的声参量61
2.4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64
2.4.1 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64
2.4.2 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67
2.4.3 超声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70
2.5.1 超声检测仪73
2.5 超声检测仪、探头及试块73
2.5.2 探头76
2.5.3 试块81
2.6 超声波检测方法和通用检测技术83
2.6.1 超声波检测方法83
2.6.2 仪器与探头的选择89
2.6.3 耦合91
2.6.4 检测仪的调节95
2.7.1 测厚仪的工作过程96
2.7 超声波测厚96
2.7.2 超声波测厚方式97
2.7.3 测厚仪的调整与使用99
2.8 超声波检测应用实例100
2.8.1 港口集装箱龙门桥吊缺陷的超声检测100
2.8.2 锅炉小管裂纹的超声波检测101
2.8.3 硝酸储罐壁厚的超声检测102
参考文献104
3.1.2 涡流检测的特点105
3.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105
第三章 涡流检测技术105
3.1 概述105
3.1.3 涡流检测的发展过程106
3.2 涡流检测基础知识107
3.2.1 与涡流检测相关的电学和磁学基本知识107
3.2.2 涡流检测技术原理111
3.3 涡流检测仪器及设备119
3.3.1 涡流检测仪119
3.3.2 涡流检测探头(检测线圈)122
3.3.3 对比试样124
3.4 涡流检测方法125
3.4.1 涡流检测一般操作步骤125
3.4.2 涡流检测的频率选择125
3.4.3 涡流检测信号分析126
3.4.4 提离效应及其抑制127
3.5 涡流检测诊断常用标准129
3.5.1 钛及钛合金管材的涡流检验129
3.5.2 圆钢穿过式涡流检测诊断标准130
3.5.3 铝及铝合金冷拉薄壁管材涡流检测诊断标准131
3.5.4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检测诊断标准132
3.6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132
3.6.1 涡流探伤132
3.6.2 材质检验135
3.6.3 涡流测厚137
参考文献138
4.1.1 渗透检测的定义、原理和作用139
4.1.2 渗透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139
4.1 渗透检测技术简介139
第四章 渗透检测技术139
4.1.3 渗透检测方法的分类140
4.1.4 渗透检测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142
4.1.5 渗透检测技术与其他常规检测技术的比较142
4.2 渗透检测物理基础143
4.2.1 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143
4.2.2 润湿现象146
4.2.3 毛细现象148
4.2.4 表面活性和表面活性剂151
4.2.5 乳化作用155
4.2.6 渗透检测中的光学基础知识156
4.2.7 可见度和对比度158
4.3 渗透检测材料159
4.3.1 渗透液159
4.3.2 去除剂166
4.3.3 显像剂169
4.3.4 渗透检测材料系统173
4.4 渗透检测设备174
4.4.1 试块174
4.4.2 渗透检测装置177
4.5 渗透检测技术179
4.5.1 渗透检测基本步骤179
4.5.2 渗透检测典型方法189
4.6 显示的解释和缺陷评定194
4.6.1 显示的分类194
4.6.2 缺陷的评定195
参考文献200
4.6.3 缺陷的记录200
第五章 磁粉检测技术202
5.1 磁粉检测技术简介202
5.1.1 磁粉检测发展历史和现状202
5.1.2 漏磁场检测与磁粉检测204
5.2 磁粉检测物理基础206
5.2.1 相关的物理量206
5.1.3 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206
5.2.2 铁磁性材料209
5.2.3 电流的磁场212
5.2.4 退磁场217
5.2.5 磁路与磁感应线的折射218
5.2.6 漏磁场219
5.3 磁化方法和磁化规范221
5.3.1 磁化电流221
5.3.2 磁化方法226
5.3.3 磁化规范233
5.4 磁粉检测设备236
5.4.1 磁粉检测设备分类236
5.4.2 固定式探伤机的组成237
5.4.3 测量仪器238
5.5 磁粉检测材料239
5.5.1 磁粉239
5.5.2 载液241
5.5.3 磁悬液242
5.5.4 反差增强剂243
5.5.5 标准试片243
5.5.6 标准试块244
5.6 磁粉检测工艺245
5.6.1 预处理及检测的时机245
5.6.2 连续法磁粉检测246
5.6.3 剩磁法磁粉检测247
5.6.6 磁粉探伤-橡胶铸型法(MT-RC法)248
5.6.5 干法磁粉检测248
5.6.4 湿法磁粉检测248
5.6.7 磁橡胶法(MRI法)249
5.6.8 退磁249
5.6.9 磁痕观察与记录251
5.6.10 后处理252
5.7 磁痕分析与工件验收252
5.7.1 相关显示253
5.7.3 非相关显示256
5.7.2 伪显示256
5.7.4 磁痕分析与工件验收258
参考文献258
第二篇 其他常用无损检测技术260
第六章 中子射线照相检测技术260
6.1 概述260
6.2 中子照相检测技术261
6.2.1 中子照相检测原理261
6.2.2 中子照相检测技术的特点261
6.3.1 中子和中子源262
6.3 中子照相检测装置262
6.3.2 中子照相装置264
6.3.3 图像探测器266
6.4 中子照相技术的应用269
参考文献272
第七章 工业CT检测技术273
7.1 概述273
7.2.1 工业CT检测原理274
7.2 工业CT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性能274
7.2.2 工业CT的检测性能指标280
7.3 工业CT检测系统的结构及配置282
7.3.1 工业CT组成结构282
7.3.2 工业CT系统的配置283
参考文献287
第八章 声发射检测技术288
8.1 概述288
8.1.1 声发射检测原理288
8.1.2 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特点289
8.1.3 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290
8.2 声发射检测方法291
8.2.1 声发射信号的基本特征291
8.2.2 声发射信号的表征参数293
8.2.3 声发射信号的检测与处理293
8.3 声发射检测仪器297
8.3.1 模拟信号声发射检测仪器297
8.3.2 数字式声发射仪300
8.4.2 缺陷的评价302
8.4 缺陷的判定与评价302
8.4.1 缺陷(声发射源)位置的确定302
参考文献309
第九章 噪声检测诊断技术310
9.1 噪声及其度量310
9.2 噪声测量与评价311
9.2.1 噪声测量方法311
9.2.2 噪声评价指标312
9.3.2 频率分析仪313
9.3.1 声级计313
9.3 噪声测量仪器313
9.2.3 噪声评价方法313
9.3.3 噪声级分析仪314
参考文献314
第十章 巴克好森(Barkhausen)噪声检测315
10.1 巴克好森(Barkhausen)检测原理315
10.2 应力和显微组织对巴克好森信号的影响315
10.2.1 应力的影响315
10.2.2 显微组织的影响316
10.3 检测仪器317
10.4 检测参数选择319
10.4.1 最佳磁场强度值的确定319
10.4.2 检测深度的选择319
10.5 巴克好森检测法的应用321
参考文献323
第十一章 漏磁场检测324
11.1 概述324
11.3.1 漏磁场的试验测量325
11.3 缺陷的漏磁场325
11.2.1 局部磁化和整体磁化325
11.2.2 交、直流磁化325
11.2 磁化技术325
11.3.2 漏磁场的理论计算326
11.3.3 影响缺陷漏磁场的因素327
11.4 漏磁场信号的获得328
11.5 漏磁场检测信号处理329
11.6 缺陷的量化331
11.6.1 裂纹宽度的量化331
11.6.2 裂纹深度的量化332
11.7 漏磁场检测的应用334
参考文献334
第十二章 工业内窥镜检测336
12.1 概述336
12.2 工业内窥镜检测原理和特点337
12.2.1 工业内窥镜的分类337
12.2.2 工业内窥镜检测原理337
12.3.2 试件342
12.3 工业内窥镜检测实施的基本因素342
12.3.1 检测人员342
12.4 工业内窥镜检测的应用343
参考文献343
第十三章 激光全息检测技术344
13.1 概述344
13.2 激光全息检测原理344
13.2.1 全息照相的特点及原理344
13.2.2 全息干涉检测原理347
13.3.1 检验方法348
13.3 激光全息检测方法348
13.3.2 加载方法349
13.3.3 激光全息检测技术351
参考文献352
第十四章 微波检测技术354
14.1 概述354
14.2 微波检测的原理和方法354
14.2.1 微波的性质354
14.2.2 微波检测原理355
14.2.3 微波检测方法356
14.3 微波检测技术的应用357
14.3.1 微波测厚357
14.3.2 微波测湿358
14.3.3 微波探伤360
参考文献360
15.1.2 磁记忆检测原理361
15.1.1 磁记忆效应361
15.1 金属磁记忆原理361
第十五章 磁记忆检测技术361
15.2 磁记忆检测物理基础362
15.2.1 铁磁性材料的基本特点和自由能362
15.2.2 磁致伸缩363
15.2.3 铁磁体的技术磁化363
15.2.4 磁致伸缩方程和磁记忆364
15.3 磁记忆检测的局限性366
15.4 磁记忆检测仪器366
参考文献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