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美学
  • 彭民科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67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旅游-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旅游的审美本质1

1.1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审美1

1.2 旅游美学的生成3

1.2.1 旅游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3

1.2.2 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4

1.2.3 旅游美学研究的根本范围7

1.3 旅游审美活动的意义8

1.3.1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8

1.3.2 发展审美创造能力9

思考与练习10

2.1.1 审美需求11

2.1 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11

第2章 旅游审美心理11

2.1.2 审美动机15

2.2 旅游审美心理要素16

2.2.1 审美知觉16

2.2.2 审美想像18

2.2.3 审美理解20

2.2.4 审美情感22

2.3 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23

2.3.1 审美意识23

2.3.2 审美个性25

2.4.1 悦耳悦目的审美感受26

2.4 旅游审美感受层次26

2.4.2 悦心悦意的审美感受27

2.4.3 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28

思考与练习30

第3章 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

3.1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31

3.1.1 动态观赏31

3.1.2 静态观赏32

3.2 移情与距离33

3.2.1 移情观赏33

3.2.2 距离观赏35

3.3.1 观赏时机38

3.3 时机与位置38

3.3.2 观赏位置39

3.4 节奏与重点40

3.4.1 观赏节奏40

3.4.2 观赏重点41

思考与练习42

第4章 旅游景观的美学特性43

4.1 基本概念43

4.1.1 基本概念43

4.1.3 视觉影响分析的程序和范围44

4.2 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44

4.1.2 视觉影响分析的目标和难点44

4.2.1 旅游景观的定义45

4.2.2 旅游景观的类型46

4.3 旅游景观的宏观分布47

4.3.1 地理因素48

4.3.2 人文因素48

4.4 南秀北雄的审美风格49

4.5 人文景观的美学特性51

4.5.1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51

4.5.2 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56

4.5.3 人文景观的意境美58

思考与练习60

第5章 自然景观审美61

5.1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61

5.1.1 形态美62

5.1.2 色彩美65

5.1.3 听觉美66

5.1.4 嗅觉美67

5.2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68

5.2.1 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68

5.2.2 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69

5.3 自然景观的象征美70

思考与练习72

6.1.1 旅游文学审美的孕育73

第6章 中国旅游文学审美73

6.1 旅游文学的审美发展历程73

6.1.2 旅游文学审美的形成76

6.1.3 旅游文学审美的发展80

6.1.4 旅游文学审美的升华87

6.2 旅游文学审美94

6.2.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比德”说,中国旅游文学传统审美观的开创94

6.2.2 “以形媚道,澄怀观象”——“畅神”说,中国旅游文学传统审美观的升华96

6.2.3 中国旅游文学的悠扬意境104

思考与练习105

7.1 什么是风俗106

第7章 中国传统风俗审美106

7.2 中国传统风俗资源110

7.2.1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110

7.2.2 汉族风俗115

7.3 风俗文化的基本构架及其审美特征129

思考与练习131

第8章 中国书法绘画审美132

8.1 中国书法艺术概述132

8.2 中国绘画艺术概述139

8.3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147

8.3.1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147

8.3.2 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148

思考与练习154

第9章 中国古雕塑审美155

9.1 中国古雕塑概述155

9.1.1 中国古雕塑发展概况155

9.1.2 雕塑艺术的种类157

9.1.3 中国古雕塑主要类型简介160

9.2 中国古雕塑的审美特征166

9.2.1 突出“神似”的写意艺术效果166

9.2.2 天人合一,随物赋形167

9.2.3 侧重装饰性的圆融贯通的表现方法167

9.2.4 语言精练,蕴含哲理168

9.3 中西古代雕塑风格比较169

9.3.1 总体审美原则的差异170

9.3.2 雕塑的题材样式的差异172

9.3.3 雕塑的材料和技巧的差异175

思考与练习178

第10章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审美179

10.1 中国传统戏曲179

10.1.1 古典戏曲179

10.1.2 现存传统戏曲的声腔源流185

10.1.3 现存中国传统戏剧与曲艺简述187

10.1.4 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及审美特征202

10.2.1 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207

10.2 中国民族音乐审美207

10.2.2 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210

10.3 中国舞蹈艺术及其审美特征212

10.3.1 不同文化类型的舞蹈旋律212

10.3.2 不同地域文化与舞蹈风格216

10.3.3 中国舞蹈艺术审美218

思考与练习221

第11章 中国古典与当代建筑审美222

11.1 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222

11.1.1 建筑与建筑的美222

11.1.2 建筑美学的主要理论传统223

11.1.3 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224

11.2 宫廷建筑与宗教建筑观赏226

11.2.1 宫殿和塔226

11.2.2 明清故宫228

11.2.3 北京天坛230

11.2.4 从秦始皇陵到明十三陵231

11.2.5 佛光寺大殿和佛宫寺木塔233

11.3 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观赏236

11.3.1 北京四合院与福建土楼236

11.3.2 长城与赵州桥237

11.4 中国古典园林观赏240

11.4.1 “壶中天地”和“孔、颜乐处”240

11.4.2 苏州留园242

11.4.3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243

11.4.4 北京颐和园244

11.5 近代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246

11.5.1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247

11.5.2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249

思考与练习253

第12章 中国饮食审美254

12.1 中国饮食概况254

12.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254

12.1.2 中国饮食风味流派分类256

12.1.3 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257

12.1.4 中国主要地方风味258

12.2 中国饮食的审美特征267

12.2.1 中国饮食的视觉美267

12.2.2 中国饮食的嗅觉美270

12.2.3 中国饮食的味觉美271

12.2.4 中国饮食的触觉美272

12.2.5 中国饮食的意象与意趣美273

12.3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275

12.3.1 中西饮食的类别与方式差异275

12.3.2 中西饮食的观念差异279

12.3.3 中西饮食的礼节差异282

12.3.4 中西饮食文化的审美差异285

思考与练习288

第13章 旅游饭店审美289

13.1 旅游饭店的环境审美289

13.1.1 旅游饭店选址的审美因素289

13.1.2 旅游饭店建筑的审美因素290

13.1.3 旅游饭店的室内环境审美292

13.1.4 旅游饭店的装饰与展呈艺术299

13.2 旅游饭店的服务审美302

13.2.1 饭店员工的形象审美302

13.2.2 旅游饭店服务艺术审美306

思考与练习310

14.1.1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311

14.1 旅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311

第14章 旅游工作者的审美修养311

14.1.2 研究和尊重旅游者的审美需求314

14.1.3 掌握和运用导游工作艺术315

14.1.4 不断提高审美创造的能力317

14.2 旅游工作者审美修养的培养318

14.2.1 学习美学知识318

14.2.2 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318

14.2.3 讲究服务语言艺术319

14.2.4 进行自我形象设计320

思考与练习320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