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渎职罪疑难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渎职罪疑难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032012.jpg)
- 缪树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58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渎职罪-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渎职罪疑难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渎职罪的一般理论1
第一节 渎职罪的名称和概念1
一、我国刑法中渎职罪的名称和概念1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中渎职罪的名称和概念5
第二节 渎职罪的分类8
一、我国刑法中渎职罪的分类8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对渎职罪的分类12
第三节 渎职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和规定方式14
一、渎职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14
二、渎职罪的规定方式17
第二章 渎职罪的犯罪构成解析19
第一节 渎职罪的犯罪客体19
一、渎职罪的同类客体19
二、渎职罪的直接客体22
第二节 渎职罪的客观方面23
一、渎职罪的危害行为24
二、渎职罪的危害结果34
三、渎职罪刑法上的因果关系46
第三节 渎职罪的主体53
一、我国刑法中渎职罪主体的立法回顾及释评55
二、渎职罪主体的界定71
第四节 渎职罪的主观方面102
一、渎职罪的罪过形式102
二、渎职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121
第三章 渎职罪犯罪形态疑难问题研究125
第一节 渎职罪的停止形态问题125
一、故意犯罪过程中停止形态的一般理论125
二、渎职罪既遂形态的类型127
三、渎职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132
第二节 渎职罪的罪数形态问题139
一、刑法关于罪数问题的一般理论139
二、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又收受他人财物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渎职罪与受贿罪的竞合问题141
三、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中罪名之间的法条竞合150
第三节 渎职罪的共同犯罪问题151
一、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一般理论151
二、“内外勾结”渎职案件的认定152
三、渎职罪有相伴的共生犯罪时,行为人性质的认定156
四、渎职罪“基础案”问题的争论和探讨159
第四章 滥用职权罪疑难问题研究169
第一节 中外滥用职权罪的理论概览169
一、我国关于滥用职权罪的一般理论169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滥用职权罪的规定173
第二节 滥用职权罪主观罪过研究176
一、观点回顾176
二、相关理论的回顾和分析180
三、滥用职权罪主观罪过分析185
第三节 滥用职权罪客观行为研究195
一、如何定义滥用职权行为196
二、滥用职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202
三、滥用职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内涵206
第四节 滥用职权罪的立法不足及其完善207
一、滥用职权罪的立法不足207
二、滥用职权罪的立法完善209
第五章 玩忽职守罪疑难问题研究213
第一节 中外玩忽职守罪的理论概览213
一、我国关于玩忽职守罪的一般理论213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玩忽职守罪的规定216
第二节 玩忽职守罪主观罪过研究219
一、观点回顾219
二、观点评析222
第三节 玩忽职守罪客观行为研究225
一、玩忽职守罪客观行为的分类225
二、玩忽职守罪客观行为的内容228
三、是否包含作为229
第四节 玩忽职守罪因果关系的特点230
一、职务关联性231
二、偶然因果关系的多发性232
三、间接因果关系的常见性233
四、多样性233
第五节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234
一、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相同点234
二、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不同点235
第六节 玩忽职守罪的立法不足及其完善238
一、玩忽职守罪的立法不足238
二、玩忽职守罪的立法完善240
第六章 徇私枉法罪疑难问题研究242
第一节 中外徇私枉法罪的理论概览242
一、我国关于徇私枉法罪的一般理论242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枉法裁判罪的规定244
一、“徇私”的理解和认定245
第二节 徇私枉法罪主观方面研究245
二、徇私枉法罪的主观罪过是否包括间接故意254
三、如何理解“有罪的人”255
第三节 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研究258
一、“枉法”的涵义及分类258
二、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是否是本罪的构成要件259
三、违法采取或变更强制措施的认定262
四、故重故轻追诉问题263
第四节 徇私枉法罪的立法完善265
一、取消“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规定,将罪名更改为“枉法追诉、裁判罪”266
二、增加“故重故轻追诉”的规定266
三、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本罪的构成要件266
四、增加资格刑和财产刑267
第七章 渎职罪的立法完善268
一、关于渎职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定位268
二、“渎职罪”的名称和归类271
三、关于渎职犯罪的主体272
四、关于罪状的规定277
五、增加危险犯的规定278
六、分条规定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280
七、使特别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规定更加规范、严谨281
八、取消渎职罪条文中“徇私”、“徇私舞弊”的规定281
九、适当提高法定刑283
十、增加资格刑和财产刑284
第八章 古今中外法律中的渎职犯罪287
第一节 我国渎职犯罪立法的历史考察287
一、先秦时期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87
二、秦汉时期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89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90
四、唐宋元时期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91
五、明清时期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95
六、我国近代、现代渎职罪的法律规定296
第二节 新中国渎职犯罪的立法概况及述评29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渎职犯罪的政策法规规定298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渎职犯罪立法301
三、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渎职犯罪的规定及其对1979年刑法的补充和完善312
四、1997年刑法关于渎职罪的立法缺陷316
五、1997年修订刑法颁布后,立法和司法机关对刑法有关渎职犯罪的规定所作的补充、修改和完善319
第三节 国外惩治渎职犯罪的立法概略和主要特点327
一、关于渎职罪的称谓问题328
二、关于渎职罪的种类328
三、国外惩治渎职犯罪刑事立法的主要特点331
第四节 香港、澳门特区与台湾地区惩治渎职犯罪的立法概略和主要特点333
一、香港特区渎职犯罪的立法概略333
二、澳门特区渎职犯罪的立法概略334
三、台湾地区渎职犯罪的立法概略340
四、香港、澳门特区与台湾地区惩治渎职犯罪立法的主要特点345
主要参考文献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