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问题研究
  • 杨亚非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5024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西部地区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现状评价1

第一节 西部地区农业的基本特征1

一、西部地区农业的战略地位1

二、西部地区农业地理的基本特征2

三、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低11

四、西部地区乡村人口增长过快及农户家庭劳动力素质较低21

五、西部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且农业抵御和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下26

六、西部地区乡村是中国贫困带的主要分布区域29

七、西部地区农业自然地理的多样性特征与各地域农业生产有着较强的关联性33

八、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区域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特征37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业的边缘化38

一、西部地区传统农业产业呈现萎缩态势38

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区域性差距不断扩大40

三、西部地区农户农业收入呈现不同形式下降44

四、西部地区在地区比较中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46

五、西部地区农户经济社会资源匮乏48

六、西部地区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缺乏49

第二章 西部地区粮食作物生产问题52

第一节 西部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趋势52

一、西部地区粮食产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52

二、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58

三、西部地区粮食产区的土地生产率变动63

四、西部各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变动趋势65

五、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弹性70

第二节 影响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72

一、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受土地资源约束72

二、退耕还林还草加速了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76

三、西部地区农业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77

四、粮食种植的劳动生产率低下79

五、西部地区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脆弱80

六、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问题日益严重81

七、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给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82

第三节 西部地区粮食发展战略措施的选择83

一、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84

二、及时进行有效的土地整理84

三、政策设计应着眼于对粮食产业和品种的扶持与保护84

四、推行节水农业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85

五、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86

六、加强科技进步87

七、加强粮食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87

第三章 西部地区经济作物生产问题89

一、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变动幅度大90

第一节 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产量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90

二、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变动的基本特征92

三、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人均产量变动趋势97

四、西部各地区经济作物生产不平衡98

第二节 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产区的土地生产率变动102

一、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动趋势102

二、西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108

第三节 西部地区经济作物的多样性和稀有性并存109

一、西部地区经济作物资源的多样性109

二、西部地区经济作物资源的稀有性和独特优势112

一、西部地区经济作物分布的二元特征117

第四节 西部地区经济作物呈现集中规模化与分散化的二元布局117

二、西部地区若干省份经济作物分布个例119

第四章 西部地区林业发展问题127

第一节 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分布的地带性明显127

一、西部地区各省份森林资源与林业发展不平衡127

二、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森林资源分布趋势显现地带性特征136

三、西部地区主要林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139

第二节 西部地区加快了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步伐142

一、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趋势142

二、西部地区若干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个案情况143

第三节 西部地区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151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依然非常严酷152

二、西部地区一些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较低155

第五章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问题158

第一节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条件评价158

一、西部地区畜牧业的产区类型及基本特征158

二、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条件评价162

第二节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与问题177

一、西部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不平衡177

二、超载过牧加剧了草地退化182

三、草原生产能力低下184

一、西部各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情况186

第三节 西部各地区畜牧业生产情况和分布186

二、西部地区畜牧业分布的区域化格局187

第六章 西部地区水产业发展问题190

第一节 西部地区水产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与问题191

一、西部地区水产品生产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191

二、西部地区主要水产品品种丰富193

三、西部地区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占全国比重不大195

四、西部地区水产品生产具有较明显的多样化和特色197

五、西部地区水产业的弱质性明显198

六、西部地区水域环境存在程度不等的恶化现象205

一、西部各地区水产品生产的基本情况208

第二节 西部各地区水产业的基本情况208

二、西部地区水产业分布的区域化格局210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问题215

第一节 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的主要特点216

一、西部地区农业用地率高216

二、西部地区农用土地生产率低218

三、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结构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221

四、西部各地区的土地垦殖率存在较大差异性224

五、西部地区的西北与西南的森林覆盖率扩大极不平衡228

六、西部地区农用地产出的产品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29

七、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的生态脆弱性特征明显并存在恶化趋势230

八、农户土地经营行为中生产性投入负担沉重与经营活动分散化并存232

第二节 影响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因素237

一、黄土高原中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人类活动的驱动238

二、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中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人口增长的驱动239

三、西北干旱区典型流域中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人口增长与人类开发活动的驱动240

四、长江黄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区中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人类开发活动的驱动243

五、西部地区草地利用变化中人类超载放牧的驱动244

六、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变化中的城市化驱动245

七、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变化中的政策性驱动246

一、将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置于我国主体流域中进行战略定位247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的战略选择247

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48

三、严格管理农村建房用地与加强土地整理相结合249

四、确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用地利用的生态建设249

规划249

五、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252

六、确定集约化的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253

七、实施多样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253

第一节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255

一、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低下255

第八章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贫困问题255

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56

三、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较大258

四、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59

五、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加大261

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具有不稳定性263

第二节 制约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因素264

一、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较大的乡村人口比重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刚性约束264

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268

三、城乡两极分化严重269

四、长期以来实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加重了西部地区农民负担270

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272

五、西部地区农民就业不充分272

七、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农村就业结构制约了农民收入增加277

八、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280

九、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分布格局加大了整个农民群体增收的难度280

十、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素质低下制约了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283

十一、经济体制不完善284

第三节 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285

一、加大西部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285

二、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86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290

三、大力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290

五、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制度保障291

六、加速农村市场化进程292

七、提高农村人口的基础教育水平293

八、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293

九、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94

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95

第四节 西部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296

一、西部地区乡村反贫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296

二、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农业的主要分布区298

三、西部地区乡村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299

四、西部地区乡村的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态势303

五、西部地区乡村反贫困的价值取向308

第九章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问题314

第一节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现状评价315

一、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战略定位315

二、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现状评价317

三、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因327

第二节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334

一、扩大西部地区农业部门的就业空间和吸纳劳动力的潜能334

二、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为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340

三、寻求农业领域的跨国劳务输出,是扩大西部地区农民就业空间的有效途径348

第三节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条件350

一、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351

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352

三、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352

四、加快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353

五、严格控制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增长354

第四节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教育及培训354

一、西部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356

二、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359

附表与附图361

表格目录371

插图目录375

主要参考文献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