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桓仁地方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桓仁地方历史 第2卷 1949-1978
  • 桓仁满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971304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桓仁满族自治县-1949~197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桓仁地方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全面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10月—1956年9月3

第一章 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3

一、党的建设3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桓仁形势4

党员代表会议6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7

党员培训9

整风 整党10

二、政权建设16

政权组织的建立和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6

废除封建婚姻制度18

镇压反革命运动20

“三反”“五反”运动28

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讨论30

第二章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33

一、抗美援朝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33

二、战勤队和民工队36

三、组织参军参战和发动增产捐献活动39

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43

五、承担补给任务45

第三章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47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桓仁国民经济现状47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举措49

鼓励农耕和组织副业生产49

发展工业、手工业52

促进商品流通53

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4

稳定物价和粮食统购统销58

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地方发展指标60

三、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发展61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65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65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起65

农业生产互助组66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68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3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一次代表大会75

二、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0

手工业合作化81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83

完成“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其局限84

第五章 各项社会事业建设87

一、教育事业87

县委、县政府强化教育的举措87

普通教育89

特需教育91

二、文化事业94

文化机构的组建和活动95

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96

电影和新闻事业97

三、水利电力事业98

水田开发98

引水工程100

水力发电102

四、卫生医疗事业105

爱国卫生运动105

医疗诊所和各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108

防疫和保健110

新型医疗制度的建立111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 1956年9月—1966年5月11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15

一、在党的八大精神指引下谋划桓仁各项事业115

学习、宣传党的八大精神115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订118

二、整风运动120

三、反右派斗争123

第七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27

一、学习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27

二、“大跃进”运动128

“大跃进”运动在桓仁的形成128

深翻地和其他农业丰产经验130

挖掘钢铁和有色金属132

大炼钢铁和“大干快上”133

政法领域的“跃进”135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38

人民公社的成立138

“一大二公”139

“放卫星”142

整风整社142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三次代表大会143

反“右倾”和改造农村落后地区144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145

第八章 全面贯彻调整方针148

一、贯彻“六十条”148

二、战胜特大洪水灾害150

遭遇特大洪水灾害150

抗洪抢险151

灾后救助154

三、度过饥荒155

县委安排人民群众生活155

战胜自然灾害实现农业丰收和人民生活的好转161

四、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67

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167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169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四次代表大会171

调整涉农政策174

第九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75

一、社教运动在桓仁的发起175

“五反”运动177

“三清一查”177

二、社教运动的持续179

干部参加生产劳动179

对节约用粮的引导182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五次代表大会184

党的建设185

三、社教运动的结束187

第十章 工交业在整顿中恢复发展189

一、根据资源特点重组工业企业189

二、改善交通条件192

国家公路192

省级公路193

桥梁建设195

铁路建设196

第十一章 形成农林药业多种经营格局198

一、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198

扩大土地面积198

优化种植品种199

提高粮食产量202

财贸行业对农业的支持209

二、执行1963—1967年农业生产规划213

规划的具体内容213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217

三、因地制宜发展山区林业219

林业资源调查219

护林和造林220

木材购销和经营224

柞蚕放养226

四、发展山区药材业227

细辛等小药材的栽培227

人参栽培和经营228

五、王连生领导的下甸子大队231

第十二章 发展水利电力事业236

一、引水蓄水236

小型水库蓄水237

桓仁水库蓄水237

二、水力发电239

水力发电站建设239

城乡供电和照明240

三、水没地域的补偿和移民241

实物淹没和补偿241

移民安置242

第十三章 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244

一、文化事业244

文化活动244

文艺演出245

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的丰富246

二、教育事业249

中小学教育250

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252

三、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254

爱国卫生运动254

改善环境卫生256

医院建设257

医疗技术的提高259

防疫和保健259

四、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六次代表大会261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61

党建工作262

农业生产计划和1966年主要工作任务264

全面规划党建工作266

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966年5月—1976年10月269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斗、批、改”运动269

一、“文化大革命”在桓仁的发动270

贯彻“五·一六通知”270

“大串联”和破“四旧”271

党委瘫痪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局面273

砸烂公、检、法275

二、“斗、批、改”运动276

大批判276

革命大联合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80

学习毛主席著作281

第十五章 走“五·七”道路284

一、“五·七指示”的发表和干部插队落户284

贯彻“五·七指示”284

干部插队落户286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88

三、干部下放劳动和疏散城镇人口292

第十六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新高潮296

一、党的建设296

整党建党296

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七次代表大会297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98

成立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298

县革委会对农业学大寨的全面安排299

农业学大寨的具体任务指标301

广大党、团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带头作用304

城乡环境整治307

农业学大寨的成果309

县委对第二次农业学大寨的部署312

三、各行业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支持313

化肥生产313

农机生产314

农业机械化315

科技对农业学大寨的支持316

四、林、牧、副业配套发展317

林业生产317

养殖业319

畜禽防疫321

淡水养鱼321

农民群众自发的商品经营活动322

第十七章 社会各项事业在动乱状态下的坚持和发展324

一、文教卫生事业的恢复324

教育工作会议324

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阵地的坚守327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329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331

二、交通运输邮电事业335

路桥建设335

客货运输336

邮电事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服务337

三、工业的较快发展339

工业学大庆339

建材工业343

制造工业343

轻纺工业345

四、公安工作的逐渐恢复345

第十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持续347

一、“批陈整风”和“批林整风”347

“批陈整风”347

“批林整风”348

“批林批孔”350

二、“反潮流”和“防修反修”352

三、“反击右倾翻案风”355

四、“文化大革命”的危害356

第四编 步入转折期的两年 1976年10月—1978年12月361

第十九章 揭批“四人帮”和拨乱反正361

一、开展“揭批查”运动361

二、拨乱反正的初步展开363

平反冤假错案363

恢复党政机构建制365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66

加强民族工作368

对农民不合理负担的调查和整顿370

强化革委会建设374

对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375

历史遗留问题的初步解决377

三、思想解放的萌芽378

四、中国共产党桓仁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和县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383

两年来工作的基本情况384

未来发展规划387

第二十章 对发展山区特色经济的探索390

一、对“以林为主”山区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实践390

对桓仁农、林事业发展的分析390

制定“以林为主”的发展方针和工作具体安排393

林业工作的新变化395

二、药材业的发展和制药业的起步399

以人参为主的药材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399

制药业的起步400

三、学习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402

后记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