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两汉文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秦两汉文学史
  • 李婕编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72270310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秦汉时代-民族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两汉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1

概述1

一、先秦文学的分期1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3

三、先秦文学的总体特征3

第一章 上古文学5

第一节 上古歌谣5

一、上古歌谣的内容5

二、上古歌谣的特点6

上古诗歌作品6

弹歌6

蜡辞6

周易·屯·六二7

周易·归妹·上六7

第二节 上古神话7

一、上古神话的内容8

二、上古神话的演变9

三、上古神话的价值11

上古神话作品11

精卫填海11

夸父逐日12

女娲补天12

后羿射日13

第二章 《诗经》14

第一节 关于《诗经》14

一、《诗经》的编集14

二、《诗经》的分类15

三、《诗经》的应用和流传15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16

一、祭祀诗16

二、农事诗16

三、怨刺诗17

四、征役诗17

五、婚恋诗18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19

一、《诗经》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

二、《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9

三、《诗经》的句式和章法20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1

一、抒情诗传统21

二、风雅精神21

三、比兴的垂范21

《诗经》作品22

关雎(周南)22

桃夭(周南)22

芣苢(周南)23

氓(卫风)23

黍离(王风)25

君子于役(王风)26

将仲子(郑风)27

溱洧(郑风)27

蒹葭(秦风)28

月出(陈风)29

七月(豳风)29

东山(豳风)32

采薇(小雅)33

生民(大雅)35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39

第一节 《尚书》40

一、关于《尚书》40

二、《尚书》的文学因素40

《尚书》作品41

秦誓41

第二节 《春秋》42

一、关于《春秋》42

二、《春秋》的特点43

《春秋》作品43

隐公元年43

第三节 《左传》45

一、关于《左传》45

二、《左传》的文学成就46

《左传》作品49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49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55

秦晋殽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62

第四节 《国语》66

一、关于《国语》66

二、《国语》与《左传》的比较66

《国语》作品67

邵公谏弭谤(周语)67

第五节 《战国策》69

一、关于《战国策》69

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70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71

《战国策》作品72

冯谖客孟尝君(齐策四)72

庄辛说楚襄王(楚策四)75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魏策四)77

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80

第一节 《老子》81

一、老子与《老子》81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81

三、《老子》的文学性82

《老子》作品(六篇)82

一章 82

二章 83

五章 83

十二章 84

二十章 84

八十章 85

第二节 《论语》86

一、孔子其人86

二、关于《论语》87

三、孔子的思想体系87

四、《论语》的文学价值88

《论语》作品88

宰予昼寝(公冶长)88

子见南子(雍也)8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进)89

阳货欲见孔子(阳货)91

长沮桀溺耦而耕(微子)91

子路从而后(微子)92

第三节 《孟子》93

一、孟子及其思想主张93

二、《孟子》的艺术特征94

《孟子》作品95

齐桓晋文之事章(梁惠王上)9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公孙丑下)98

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上)99

民为贵章(尽心下)100

第四节 《庄子》101

一、庄子生平101

二、庄子的思想101

三、《庄子》的文学价值101

《庄子》作品103

逍遥游103

养生主(节录)109

第五节 《荀子》111

《荀子》作品111

劝学篇111

第六节 《韩非子》118

一、韩非的生平118

二、韩非的思想118

三、韩非文章的艺术特点119

《韩非子》作品120

孤愤(节选)120

第五章 楚辞122

第一节 关于“楚辞”122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122

第三节 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124

第四节 《离骚》125

一、创作时间125

二、题旨125

三、《离骚》的内容和结构125

四、《离骚》反映的思想127

五、《离骚》的艺术成就128

第五节 屈原的其它作品129

一、《九歌》129

二、《九章 》130

三、《天问》和《招魂》131

第六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影响131

一、宋玉等楚辞作家131

二、屈原的影响131

屈原作品132

离骚132

九歌·湘君145

九歌·湘夫人147

九章 ·哀郢148

宋玉作品151

风赋151

登徒子好色赋153

第二编 秦汉文学156

概述156

一、汉代文学的新特点157

二、汉代文学的样式158

第一章 汉赋159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和发展159

一、赋的起源159

二、汉赋的发展、分类和特点159

汉赋作品160

吊屈原赋(贾谊)160

七发(枚乘)节录观涛一节 162

子虚赋(司马相如)节录165

归田赋(张衡)168

刺世疾邪赋(赵壹)170

第二章 汉代政论散文172

汉代政论散文作品172

过秦论(贾谊)172

第三章 《史记》180

第一节 《史记》的产生180

一、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观条件180

二、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客观条件182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182

一、《史记》的体例182

二、《史记》的创作目的182

三、《史记》的思想核心183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185

一、《史记》的叙事写人艺术185

二、《史记》的风格艺术187

三、《史记》的语言艺术188

第四节 《史记》、《汉书》比较189

一、班固和《汉书》189

二、《汉书》与《史记》比较190

《史记》作品191

项羽本纪(节录)191

赵世家(节录)202

游侠列传211

李将军列传(节录)217

报任少卿书225

附:匈奴列传235

《汉书》作品244

苏武传(节选)244

第四章 汉乐府民歌249

第一节 关于乐府249

一、乐府的概念及演变249

二、乐府诗的收集和整理249

第二节 汉乐府诗的思想性250

一、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辛250

二、表现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灾难痛苦250

三、对两性爱恨的坦露和表白250

四、表达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251

第三节 汉乐府诗的艺术性及其影响251

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251

二、汉乐府诗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251

汉乐府诗歌作品252

战城南252

有所思253

上邪253

江南254

东门行254

饮马长城窟行255

妇病行256

孤儿行257

十五从军征258

上山采蘼芜259

第五章 两汉文人诗260

第一节 楚歌的流行与早期五、七言诗260

第二节 早期文人五言诗261

一、班固的《咏史》261

二、张衡的《四愁诗》261

三、秦嘉的诗261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261

一、《古诗十九首》的收录、作者、时代261

二、《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262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63

文人五言诗作品263

咏史(班固)263

羽林郎(辛延年)264

董娇饶(宋子侯)265

同声歌(张衡)265

赠妇诗(秦嘉)(其一、其三)266

附:答夫秦嘉诗(徐淑)268

《古诗十九首》作品269

行行重行行269

今日良宴会269

西北有高楼270

涉江采芙蓉271

明月皎夜光271

冉冉孤生竹272

庭中有奇树273

迢迢牵牛星273

回车驾言迈274

孟冬寒气至274

客从远方来275

明月何皎皎275

参考文献277

编写后记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