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病学 第11卷 神经系统外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病学 第11卷 神经系统外伤](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2878210.jpg)
- 王新德总主编;赵雅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197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经病学 第11卷 神经系统外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颅脑外伤3
第一章 颅脑外伤总论3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3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特点4
一、概述4
二、弥漫性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5
三、局限性脑损伤(脑挫裂伤)6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8
一、临床应用分类8
二、根据病情轻重分类8
三、根据昏迷程度分类9
四、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型的建议9
第四节 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10
一、脑的代谢10
二、血脑屏障14
三、脑水肿15
四、颅内压16
五、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18
第五节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21
一、意识障碍21
二、头痛和呕吐21
三、瞳孔改变22
四、眼底改变22
五、锥体束征22
六、脑疝22
七、全身性改变23
第六节 颅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24
一、概述24
二、各类颅脑损伤的影像学特点25
第七节 颅脑损伤的救治原则27
一、急救27
二、病情评价及分类处理28
三、临床治疗28
第八节 颅脑损伤的预后和康复30
一、远期生活质量评估30
二、的康复治疗31
第二章 颅脑外伤分论35
第一节 闭合性颅脑损伤35
一、头皮损伤35
二、颅骨骨折36
三、硬脑膜外血肿39
四、硬脑膜下血肿42
五、脑震荡48
六、脑挫裂伤49
七、脑内血肿51
八、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52
九、弥漫性轴索损伤56
十、脑干损伤56
十一、丘脑下部损伤57
第二节 开放性颅脑损伤58
一、非火器性颅脑损伤58
二、火器性颅脑损伤61
第三章 颅脑外伤手术治疗66
第一节 头皮及颅骨损伤的手术治疗66
一、头皮损伤的处理66
二、颅骨损伤的处理67
第二节 颅内血肿清除术70
一、幕上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70
二、颅后窝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72
三、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73
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74
五、脑内血肿清除术76
第三节 减压术77
一、失活脑组织清除术77
二、外减压术77
第四节 其他急诊手术78
一、颅骨钻孔探查手术78
二、外伤性鼻出血手术79
三、视神经管减压术80
四、静脉窦损伤修补术81
第五节 择期手术83
一、硬脑膜下积液引流术83
二、外伤后脑积水分流水84
三、颅骨成形术85
四、脑脊液漏修补术86
五、颅内异物取出术88
第四章 颅脑外伤并发症和后遗症90
第一节 颅脑外伤并发症90
一、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90
二、外伤性颅内动脉瘤91
三、外伤后脑脂肪栓塞92
四、脑神经损伤92
五、外伤后颅内积气95
六、外伤后颈部颈内动脉闭塞96
七、外伤性脑脊液漏97
八、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98
九、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9
十、颅内异物100
十一、颅脑外伤后感染101
第二节 颅脑外伤后遗症104
一、脑外伤后综合征104
二、外伤性脑梗死105
三、外伤性癫癎106
四、持续性植物状态107
五、脑死亡109
第五章 特殊类型的颅脑外伤111
第一节 婴幼儿及儿童颅脑损伤111
一、新生儿颅脑损伤(产伤)112
二、幼儿颅脑损伤114
三、儿童颅脑损伤116
第二节 老年人颅脑损伤124
一、老年人颅脑损伤特点125
二、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机制125
三、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25
四、老年人几种特殊部位或类型的血肿126
五、老年人颅脑损伤的治疗127
第三节 妊娠期妇女颅脑损伤的诊治127
一、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特点127
二、妊娠期损伤的发病率及受伤机制129
三、妊娠期颅脑损伤的特点129
四、妊娠期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129
五、妊娠期颅脑损伤的治疗及转归130
第四节 颜面部损伤131
一、颜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131
二、颜面部损伤的特点131
三、颜面部损伤的发生率132
四、颜面部损伤的临床表现132
五、颜面部损伤的诊断134
六、颜面部损伤的治疗135
第五节 全身复合伤136
一、胸部合并伤137
二、腹部合并伤138
三、脊柱、四肢折合并伤139
第六章 颅脑外伤的基础性研究141
第一节 脑损伤动物实验模型和基础研究方法141
一、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141
二、常用实验方法143
第二节 脑损伤研究进展144
一、兴奋性神经递质144
二、花生四烯酸及其他代谢产物146
三、氧自由基147
四、一氧化氮(NO)148
五、缓激肽149
第三节 脑保护因子149
一、多肽类生长因子149
二、神经节苷脂151
三、热休克蛋白151
四、腺苷151
五、镁离子152
六、γ-氨基丁酸152
七、自由基清除剂153
第四节 继发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153
一、细胸膜及亚细胞结构153
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155
三、细胞内钙超载和细胞损伤158
四、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159
第五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支持160
一、脑外伤后的代谢改变160
二、营养支持治疗161
第二篇 脊髓损伤167
第七章 脊髓损伤概论167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16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评级方法168
第八章 闭合性脊髓损伤分类169
第一节 根据脊髓损伤机制分类169
一、闭合性脊髓损伤致伤原因169
二、闭合性脊髓损伤受伤机制169
第二节 根据脊髓损伤病理分类170
一、原发性脊髓损伤170
二、继发性脊髓损伤170
第三节 根据脊髓损伤程度分类171
一、完全性脊髓损伤171
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171
第四节 根据脊髓损伤部位分类172
一、颈段脊髓损伤172
二、胸段、胸腰段脊髓损伤172
三、腰骶段损伤合并马尾神经损伤172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172
一、无放射影像脊柱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172
二、上升性脊髓缺血损伤173
三、非相邻多节段脊髓损伤173
第九章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75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75
一、局部表现175
二、神经系统表现175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诊断176
一、脊髓损伤部位和性质的判断176
二、脊髓损伤的辅助检查177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鉴别诊断180
一、外伤性癔症样瘫痪180
二、外伤性脊髓血管病变180
第十章 颈段脊髓损伤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颈段颈椎脊髓损伤的病因182
二、颈段颈椎脊髓损伤的分类182
三、颈段解剖特点及颈段定位表现183
第二节 各部位脊椎脊髓损伤的特点与治疗184
一、颈段颈椎脊髓损伤治疗原则184
二、各部颈椎骨折脱位特点及治疗185
第三节 上、下颈椎手术187
一、颈椎脊髓损伤早期处理要求187
二、颈椎前、后路手术选择188
三、颈1~2前、后路手术188
四、颈3~7前、后路手术189
五、颈椎内固定189
第十一章 胸椎、胸腰椎脊髓损伤191
第一节 胸腰椎脊髓损伤的分类191
一、根据稳定性分类191
二、根据脊柱外伤机制分类191
三、根据椎管受堵程度分类192
第二节 胸椎、胸腰椎脊髓特点和脊髓定位诊断192
一、胸椎、胸腰椎解剖特点192
二、定位诊断192
第三节 胸椎、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193
一、后路手术193
二、前路手术194
三、晚期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194
第四节 脊髓切开及脊髓局部冷疗195
一、硬膜切开术195
二、脊髓切开195
三、脊髓局部冷疗195
第十二章 腰椎损伤合并马尾神经损伤197
第一节 马尾神经解剖特点197
第二节 骶尾骨骨折及骶尾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197
一、骶骨骨折197
二、尾骨骨折及脱位198
第三节 腰椎损伤与马尾神经损伤特点及定位诊断198
第四节 马尾神经损伤及其临床表现199
一、完全性马尾损伤200
二、不完全性马尾损伤200
三、马尾损伤的治疗200
第十三章 脊髓损伤的其他治疗与康复202
第一节 现场急救202
第二节 药物治疗203
一、脱水药物203
二、皮质类固醇203
三、鸦片拮抗剂204
四、抗儿茶酚胺类药物204
五、钙通道拮抗剂204
六、抗纤维蛋白溶解药204
第三节 高压氧治疗205
第四节 脉冲电治疗205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205
第六节 康复治疗206
第十四章 开放性脊髓损伤208
第一节 脊柱及脊髓火器性损伤208
一、脊柱及脊髓火器性损伤的分类208
二、脊柱及脊髓火器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09
三、脊柱及脊髓火器伤的治疗210
第二节 脊柱及脊髓刃器伤211
一、脊柱及脊髓刃器伤的特点212
二、脊柱及脊髓刃器伤的诊断212
三、脊柱及脊髓刃器伤的治疗212
第十五章 脊髓损伤基础研究及临床进展214
第一节 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214
第二节 基因治疗脊髓损伤215
第三节 继发性脊髓损伤机制及治疗216
一、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216
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216
三、脂质炎性介质与抑制剂217
第四节 胚胎神经组织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217
一、胚胎中枢神经组织移植217
二、神经膜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218
三、胚胎神经组织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存在的问题219
第三篇 周围神经损伤223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223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解剖223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结构223
二、周围神经的血液供应224
第二节 周围神经的生理功能224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学226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变性与再生226
一、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性226
二、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的再生227
第二节 神经膜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中的作用227
第三节 巨噬细胞与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229
一、周围神经损伤后巨噬细胞的表现229
二、巨噬细胞与周围神经再生229
第四节 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生物活性因子230
一、神经营养因子230
二、神经节苷脂231
三、生长关联蛋白231
第五节 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底膜与神经再生231
第六节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232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234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234
一、机械性损伤234
二、非机械性损伤235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235
一、Sedden分类法235
二、Sunderland分类法236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236
一、病史236
二、体格检查236
三、电生理学检查238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238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239
一、创伤肢体的处理239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239
三、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240
第六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240
一、手术探查、修复的指征240
二、手术时机的选择240
第七节 神经修复手术的操作原则241
第八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242
一、神经松解术242
二、神经吻合术243
三、神经移植术244
四、神经植入术245
五、神经移位术246
第九节 周围神经卡压症246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246
二、治疗246
第十节 影响周围神经损伤恢复的因素247
一、全身因素247
二、局部因素247
第十一节 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247
第十九章 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展望249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现代认识及研究方向249
第二节 神经康复治疗的进展250
一、电刺激与周围神经再生250
二、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251
第三节 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研究251
一、神经再生室、神经导管与桥接物的研究252
二、周围神经延长术252
三、神经端侧颖合法修复神经缺损253
索引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