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魏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魏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2852094.jpg)
- 杜士铎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 ISBN:781032167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魏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
二、北魏史分期与本书编写体制16
上编 拓跋魏国家的创建和疆土的扩展36
第一章 早期的拓跋氏社会36
第一节 鲜卑拓跋部的起源与迁徙36
一 两汉时代北方民族格局的演变36
二 鲜卑拓跋部的起源43
三 拓跋鲜卑的两次大迁徒47
一 神元帝力微的王业初基53
第二节 魏晋时期拓跋氏的壮大及其通南夏53
二 三部的开拓与桓帝援晋59
第三节 晋末十六国时期的代国62
一 穆帝猗卢的代国62
二 昭成帝什翼犍代国的盛衰66
三 拓跋部的早期国家及其性质77
第二章 道武帝拓跋珪创建北魏82
第一节 登国年间拓跋珪复国建魏的努力82
一 北魏政权的建立82
二 北魏政权的壮大88
第二节 皇始、天兴年间的进兵中原94
一 对后燕的战争94
二 北魏国家第一次大规模的建设99
三 讨高车与争河东107
第三节 天赐年间道武帝的昏乱109
一 公孙表第一次出使江南109
二 四等爵的制定与试行辩宗党111
三 道武帝晚年的昏乱112
四 对拓跋珪的评价113
第三章 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115
第一节 明元帝拓跋嗣巩固北魏政权115
一 起复旧官,加强统治集团的团结115
二 劝课农桑、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118
三 安抚内属官民,增强北魏实力121
四 对刘宋用兵,攻占青兖豫三州125
五 确立储君,保证皇权顺利交接127
第二节 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129
一 北讨柔然,解除后顾之忧130
二 西征夏国,克定关中133
三 出兵和龙,攻灭北燕138
四 消灭北凉,完成统一大业141
五 抗击刘宋进犯,巩固南部边疆145
六 对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视150
第四章 北魏的兵制与疆域155
第一节 北魏兵制155
一 武官名号与品级156
二 军队组织与系统160
三 兵役166
四 兵种与兵器170
第二节 疆域与行政区划173
一 疆域173
二 武定行政区划175
中编 北魏中期的社会改革与进步185
第五章 文成、献文二帝安定社会与开边185
第一节 文成帝与时休息,怀辑中外185
一 兴安、太安、和平年间政治秩序的整顿185
二 经济政策的调整192
三 民族关系的新发展196
第二节 献文帝更清漠野,大启南服201
一 献文帝的政治措施201
二 攻取淮岱,廓清朔漠204
第六章 冯太后临朝与改革209
第一节 延兴年间的北魏政治209
一 献文帝禅位209
二 延兴政绩210
三 社会矛盾与守令升迁法213
第二节 冯太后临朝与改革215
一 冯氏身世与宫闱之变215
二 孝文参政与冯后听政218
三 冯太后改革224
第三节 承明和太和前期其它政绩234
一 建设平城,倡明礼乐234
二 督课农桑,修治大道236
三 整顿政风,广开言路237
四 与南朝萧齐的战争238
第七章 孝文帝迁洛与维新240
第一节 迁都洛阳240
一 迁都背景240
二 迁洛经过244
三 迁都后的善后措施248
第二节 孝文帝的维新250
一 孝文帝的汉化思想250
二 孝文帝的改革254
三 孝文帝与守旧鲜卑贵族的斗争263
四 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267
第三节 迁都前后的其它政绩268
一 迁都前的治绩268
二 迁都后的治绩270
三 灭齐的意图与战争275
四 对孝文帝的评价277
第一节 官制的建立与演变281
一 分部大人制度的长期延续281
第八章 北魏政治制度与社会阶级结构281
二 内朝机构284
三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的建立287
四 地方州郡制度291
五 太和官制改革及从品制的建立293
六 封爵食邑制度295
七 监察机构298
八 官吏铨选制度300
九 官吏考绩方式与制度304
一 律令的修订及完善308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内容308
二 刑罚内容313
第三节 社会阶级结构315
一 地主阶级315
二 自耕农和依附农民323
三 国家依附户327
四 官私奴婢331
下编 北魏王朝的崩溃与灭亡338
第九章 宣武、孝明帝时期北魏统治的衰败与各族人民大起义338
第一节 宣武帝大兴戎旅与北魏统治的衰败338
一 对萧梁的战争338
二 宣武帝宽以摄下与腐朽势力的增长346
三 上层贵族的叛乱与阶级斗争形势358
第二节 孝明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362
一 熙平、神龟年间胡太后临朝称制362
二 正光末年的六镇、关陇起义373
三 孝昌、武泰年间中原人民的起义斗争381
第十章 北魏王朝的分裂与灭亡393
第一节 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失败与北魏政权的动荡393
一 孝庄、前废帝时期尔朱氏的专权393
二 后废帝、出帝时期高欢的专权406
第二节 东西魏分裂与元魏的灭亡413
一 东西魏分裂与北魏灭亡413
二 东西魏战争415
三 东魏政治与孝静帝禅位421
四 西魏政治与魏恭帝禅位429
第十一章 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41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逐渐回升441
一 政府劝课农桑的诸种措施441
二 屯田类型及效益444
三 水利灌溉工程449
四 农具改进与耕作技术452
五 粮食作物和蔬菜果木453
六 畜牧业经济与狩猎经济458
七 户口与移民465
一 纺织品生产471
第二节 手工业制造的进步471
二 盐业生产474
三 金银铜铁的生产476
四 陶器制造业与青瓷生产479
五 酿酒业与榨油业481
六 造纸技术的进步484
第三节 商业与交通486
一 商业的发展486
二 贵族官僚的经商热491
三 南陲互市与西域商人494
四 货币498
五 水陆交通502
第十二章 北魏的文化506
第一节 宗教与经学506
一 宗教506
二 儒学与汉化516
三 儒释道的互相渗透与斗争518
第二节 史学、地理学520
一 官修《起居住》、《国记》与《十六国春秋》520
二 《洛阳伽蓝记》与《水经注》523
第三节 文学艺术530
一 北魏文苑530
二 乐府民歌531
三 绘画雕刻535
四 书法碑刻538
五 石窟艺术541
六 宫廷乐舞与杂技545
第四节 科学技术549
一 天文历算549
二 建筑制造553
三 农学554
四 医学556
第十三章 北魏各民族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557
第一节 北魏边境各族557
一 东北各族557
二 西境各族561
三 西北各族568
四 北边各族573
第二节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576
一 海东各国576
二 大秦、中西亚、南亚各国577
附录587
一 拓跋首领世系表587
二 北魏世系表588
三 北魏历史年表589
四 北魏大事记591
后记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