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丙型肝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丙型肝炎](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48535.jpg)
- 黄建生,任大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062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丙型肝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甲型肝炎1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总论1
二、乙型肝炎5
三、丁型肝炎19
四、戊型肝炎24
五、庚型肝炎27
六、输血传播病毒相关肝炎30
七、各种肝炎病毒主要指标比较32
小结33
第二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颗粒研究36
一、丙型肝炎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36
二、核内颗粒36
三、胞浆颗粒37
四、血清颗粒38
五、体外培养颗粒39
小结40
六、丙型肝炎病毒理化特点40
第三章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克隆43
一、5-1-1基因片段的克隆43
二、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的获得44
三、丙型肝炎病毒与其它病毒的亲缘关系45
四、我国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的克隆45
五、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的意义47
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可能存在的问题47
小结48
附:美国HCV-1分离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全序列49
第四章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56
一、5′非编码区56
二、核心蛋白58
三、包膜蛋白61
五、非结构蛋白63
八、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比较66
六、3′非编码区66
七、各种丙型肝炎病毒分离株全序列基因结构比较66
小结68
第五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研究71
一、病毒复制71
二、变异机制71
三、病毒变异72
四、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生物学意义75
五、丙型肝炎病毒的保守表位分析77
小结80
第六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型研究84
一、以作者命名的丙型肝炎病毒分型法84
二、基因分型87
三、血清学分型90
四、遗传树分型法92
五、DNA—酶免疫分型法93
六、我国丙型肝炎病毒分型94
七、丙型肝炎病毒分型的意义95
小结98
第七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表达101
一、酵母菌表达系统101
二、动物细胞表达系统102
三、大肠杆菌表达系统105
小结109
第八章 抗丙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研究113
一、抗体研究概况113
二、杂交瘤单克隆抗体113
三、基因工程抗体115
小结117
第九章 丙型肝炎病毒与细胞因子119
一、丙型肝炎病毒与白细胞介素119
二、丙型肝炎病毒与肿瘤坏死因子123
四、丙型肝炎病毒与生长因子125
三、丙型肝炎病毒与干扰素125
五、丙型肝炎病毒与集落刺激因子126
小结127
第十章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与动物模型130
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130
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134
三、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动物模型140
小结141
第十一章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145
一、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145
二、传播途径146
三、我国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165
小结172
附表:世界部分地区不同人群抗-HCV的阳性率172
一、丙型肝炎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181
第十二章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181
二、免疫损伤182
三、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191
四、细胞凋亡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意义192
小结193
第十三章 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研究197
一、Knodell评分197
二、丙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198
三、丙型肝炎病理组织学分类与分级202
四、影响病理改变的因素203
五、丙型肝炎与其它肝炎病理改变比较204
六、我国丙型肝炎的病理学研究205
小结205
第十四章 急性丙型肝炎208
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型208
二、临床表现209
三、实验室检测212
第十五章 慢性丙型肝炎212
四、临床诊断213
五、治疗214
六、预后214
小结215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慢转率217
二、慢性丙型肝炎分型218
三、慢性化机制与影响因素219
四、病理改变220
六、临床诊断222
七、治疗223
八、预后223
小结223
一、肝纤维化226
第十六章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226
二、肝硬化的病因228
三、肝硬化的分型228
四、病理改变229
五、临床表现229
六、临床诊断232
七、治疗232
八、预后234
小结234
第十七章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236
一、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病率236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的作用237
三、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239
四、临床表现240
五、实验室检测241
七、治疗242
六、临床诊断242
八、预后243
小结244
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245
第十八章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246
一、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分型246
三、导致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246
四、临床表现248
五、临床诊断248
六、治疗249
七、预后251
小结252
第十九章 丙型肝炎与其它病毒性疾病254
一、丙型肝炎病毒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254
二、HCV/HAV合并感染255
三、HCV/HBV合并感染256
四、HCV/HDV合并感染258
五、HCV/HGV合并感染259
六、多重感染260
七、HCV/HIV合并感染261
小结262
第二十章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265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265
二、丙型肝炎病毒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266
三、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268
四、临床表现269
五、临床诊断269
六、治疗270
小结271
一、乙醇致肝病机制276
二、乙醇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276
第二十一章 丙型肝炎与乙醇性肝病276
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醇性肝病的影响277
四、饮酒量对乙醇性肝病的影响278
五、乙醇性肝病的病理改变278
六、临床表现279
七、临床诊断279
八、治疗280
九、预后281
小结281
第二十二章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肝外疾病283
一、丙型肝炎病毒与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283
二、丙型肝炎病毒与特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284
三、丙型肝炎病毒与肾小球肾炎286
四、丙型肝炎病毒与迟发性皮肤卟啉病288
五、丙型肝炎病毒与其它疾病288
小结291
第二十三章 肝功能试验与辅助检查294
一、肝功能试验294
二、辅助检查301
小结303
一、放射免疫法306
二、酶免疫法306
第二十四章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306
三、重组免疫印迹法317
四、斑点免疫法320
五、合成多肽检测法321
六、我国HCV EIA的研制323
小结326
第二十五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PCR检测333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333
二、用于HCV RNA检测的PCR方法336
三、血清HCV RNA的检测340
四、外周血白细胞HCV RNA的检测342
五、其它组织中HCV RNA的检测344
六、HCV RNA的定量检测344
七、结果分析与检测意义349
小结352
第二十六章 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360
一、免疫组化法360
二、免疫印迹法363
三、酶免疫法363
五、免疫PCR364
小结364
四、荧光酶免疫法364
第二十七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杂交检测367
一、原位杂交367
二、原位PCR369
三、Dot blot与Northern blot370
小结370
第二十八章 丙型肝炎的综合治疗373
一、基础治疗373
二、护肝退黄治疗375
小结377
第二十九章 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379
一、干扰素简介379
二、治疗对象与方案380
三、各种干扰素疗效比较384
四、治疗后各种指标的变化388
五、干扰素治疗无效、复发及肝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策略391
六、疗效影响因素与预测指标392
七、干扰素敏感性决定区394
八、副作用395
小结398
第三十章 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405
一、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405
二、辨证施治要点406
三、病毒性肝炎治疗方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409
小结416
第三十一章 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419
一、基因治疗概述419
二、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机制420
三、反义核酸概述421
四、反义核酸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423
五、ribozyme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催化作用425
小结426
第三十二章 丙型肝炎的其它治疗428
一、病毒唑治疗428
二、熊去氧胆酸治疗430
三、去铁治疗431
四、其它药物治疗433
小结435
一、管理好传染源438
二、切断传播途径438
第三十三章 丙型肝炎的预防环节438
三、保护易感人群440
小结440
第三十四章 丙型肝炎疫苗研究442
一、丙型肝炎重组蛋白疫苗442
二、丙型肝炎核酸疫苗444
三、丙型肝炎口服活菌苗447
四、丙型肝炎植物疫苗449
小结449
第三十五章 丙型肝炎的研究展望452
一、丙型肝炎的重点研究方向452
二、关于我国丙型肝炎研究的一点思考453
索引454
五、临床表现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