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互联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武旸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73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学科: 携带电话机 学科: 互连网络 学科: 基本知识) 移动通信 携带电话机 互连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互联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移动数据业务与移动数据通信1
1.1.1 移动数据有望成为无线通信未来发展的新动力2
1.1.2 卫星数据业务3
1.1.3 寻呼业务3
1.1.4 无线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4
1.2 无线通信的发展4
1.2.1 移动通信5
1.2.2 卫星通信7
1.2.3 无线寻呼8
1.2.4 无线接入、集群通信9
1.3 高速无线互联网9
第二章 因特网技术的发展14
2.1 网络的分类14
2.2 网络协议栈15
2.3 Internet协议16
2.3.3 Internet在中国17
2.3.2 Internet连接17
2.3.1 Internet管理17
2.3.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8
2.4 未来因特网发展的趋势及新技术19
2.4.1 主动网络技术19
2.4.2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对因特网的考虑24
参考文献26
第三章 无线接入技术27
3.1.1 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8
3.1 无线多址通信方式28
3.1.2 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9
3.1.3 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30
3.1.4 空分多址(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31
3.1.5 目前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用的多址方式32
3.1.6 蜂窝系统的容量32
3.2 高速调制解调技术35
3.2.1 多载波调制技术35
3.2.2 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分类38
5.5.1 链路接入控制(LAC)子层43
3.2.3 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应用50
3.3 无线本地环与无线局域网51
3.3.1 无线本地环51
3.3.2 无线局域网57
3.4 无线接入Internet65
3.4.1 无线应用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66
3.4.2 WebExpress系统70
3.4.3 Mowgli体系72
参考文献73
第四章 移动IP技术77
4.1 引言77
4.1.1 移动IP解决的问题78
4.1.2 移动IP的应用范围78
4.1.3 移动IP与传统IP之间的主要区别78
4.1.4 移动IP中使用的传输技术79
4.1.5 移动IP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目标79
4.1.6 移动IP的功能实体80
4.1.7 移动IP的工作机制82
4.2 代理发现84
4.2.1 代理发现85
4.2.2 代理发现的程序流图88
4.3 注册92
4.3.1 注册消息92
4.3.2 注册过程96
4.3.3 移动节点如何得到本地代理的地址99
4.3.4 注册的程序流程100
4.4 数据分组的选路107
4.4.1 移动节点在本地链路上时分组的选路108
4.4.2 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上时分组的选路108
4.4.3 移动节点如何发送数据分组111
4.5 隧道技术113
4.5.1 IP分片114
4.5.2 IP封装116
4.5.3 最小封装117
4.5.4 通用路由封装119
4.6 移动IP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120
4.6.1 三角路由问题120
4.6.2 漫游和切换问题121
4.6.3 安全问题125
参考文献126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与软件设计128
5.1 引言128
5.2 无线链路的特性129
5.2.1 无线局域网(VLAN)系统129
5.2.2 数字蜂窝系统130
5.2.3 其他系统131
5.3 Internet协议特性131
5.4 多业务链路层设计方法133
5.4.1 目前方法133
5.4.2 所需链路层应具备的特征134
5.4.3 多业务链路层135
5.5 数据链路层软件设计举例143
5.5.2 无线传输管理子层(WTM)148
参考文献149
第六章 网络层151
6.1 网络层的功能151
6.1.1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151
6.1.2 网络层的内部结构155
6.2 移动IP的实现算法156
6.2.1 位置移动管理算法158
6.2.2 无线IP报文的路由与转发161
6.2.3 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实现策略163
6.3 路由选择算法169
6.3.1 选路的原理170
6.3.2 静态路由算法171
6.3.3 动态路由算法171
6.3.4 自适应路由选择172
6.3.5 无线网络中的路由算法176
6.4.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181
6.4.2 基于开环的拥塞控制算法181
6.4 拥塞控制算法181
6.4.3 基于闭环的拥塞控制算法183
6.4.4 多点传送的拥塞控制——RSVP资源重复利用协议184
6.4.5 Internet中的拥塞控制策略184
6.4.6 宽带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机制188
6.4.7 TCP over ATM的拥塞控制192
6.4.8 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193
参考文献199
第七章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202
7.1 引言202
7.1.1 中国移动互联网现状202
7.1.2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203
7.1.3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204
7.1.4 目前移动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205
7.1.5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206
7.2.1 固定电话网的演化208
7.2.2 移动电话网的演化208
7.2 移动互联网的演进过程208
7.2.3 目前3G系统存在的问题209
7.2.4 固定IP网向移动无线IP网的演化209
7.2.5 MWIF的体系结构210
7.2.6 i-mode成功的启示212
7.3 支持技术213
7.3.1 网络接口层技术214
7.3.2 应用层技术217
7.3.3 技术展望218
7.4 与传统互联网的比较219
7.5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221
7.5.1 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的竞争222
7.5.2 服务内容222
7.6 移动上网产品一览232
7.6.1 WAP手机232
7.6.2 GPRS手机235
7.6.3 3G手机235
附录 缩略语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