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淳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淳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2839913.jpg)
- 薛兴祥主编;高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19099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88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9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1
概述57
第一篇 建置区划64
第一章 建置沿革64
第一节 建县前隶属关系64
第二节 建县后沿革65
第二章 行政区划67
第一节 明清时期67
第二节 民国时期67
第三节 解放以后69
第三章 县城乡场72
第一节 县城72
第二节 乡场74
第二篇 自然环境90
第一章 地质90
第一节 地层90
第二节 地质构造93
第三节 火成岩活动及其分布94
第四节 矿藏94
第二章 地貌96
第一节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96
第二节 地貌类型96
第三章 气候99
第一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99
第二节 四季气候99
第三节 气象要素100
第四节 灾害性气候106
第四章 水文109
第一节 地表水109
第二节 地下水113
第五章 土壤115
第一节 土壤发育因素115
第二节 土壤面积、性能、等级115
第三节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16
第四节 主要土种性状与农作物的关系121
第六章 植被123
第一节 影响植被的因素123
第二节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123
第七章 自然灾害125
第一节 洪涝125
第二节 干旱132
第三节 台风龙卷风137
第四节 冰雹雷击140
第五节 地震142
第八章 环境保护146
第一节 环境恶化146
第二节 环保措施149
第一节 历代人口152
第二节 人口分布152
第一章 人口规模152
第三篇 人口152
第二章 人口变动156
第一节 历史上的人口变动156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人口变动157
第三章 人口构成160
第一节 民族160
第二节 性别160
第三节 年龄161
第四节 文化程度162
第五节 行业职业163
第四章 计划生育165
第一节 机构和政策165
第二节 人口控制165
第三节 优生优育166
第四篇 农业168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68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度168
第二节 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169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170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172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73
第六节 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174
第二章 耕地和作物176
第一节 耕地演变176
第二节 作物分布178
第三节 作物产量179
第三章 农技农艺182
第一节 耕作制度182
第二节 品种改良183
第三节 作物栽培186
第四节 植物保护190
第五节 肥料191
第一节 农机具使用194
第四章 农作机具194
第二节 农机具管理198
第五章 国营农场200
第一节 丹湖良种繁育场200
第二节 团结圩良种繁育场200
第五篇 多种经营202
第一章 林特业202
第一节 用材林202
第二节 经济林205
第二章 畜禽业210
第一节 畜禽生产210
第二节 疫病防治213
第三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215
第三章 种植编织业217
第一节 种植217
第二节 编织221
第一节 国营茶场223
第二节 国营林场223
第四章 国营茶林场223
第六篇 水产226
第一章 养殖226
第一节 养殖品种与苗种培育226
第二节 内沟养殖227
第三节 塘库养殖228
第四节 湖泊养殖229
第五节 稻田养殖229
第六节 特种养殖230
第二章 捕捞232
第一节 捕捞区域232
第二节 渔业队伍232
第三节 渔具及渔法233
第四节 捕捞产量235
第三章 渔业管理237
第一节 渔政管理237
第二节 经营管理237
第二节 人工育珠239
第四章 河蚌育珠239
第一节 小蚌繁殖239
第七篇 水利242
第一章 水利工程建设242
第一节 防汛抗洪242
第二节 除涝治渍246
第三节 灌溉抗旱251
第四节 农田整治262
第二章 水利工程管理266
第一节 堤防管理266
第二节 水库管理267
第三节 水闸管理267
第四节 机电管理268
第三章 围垦造田269
第一节 解放前主要圩围269
第二节 解放后新筑圩围272
第二节 集体工业276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276
第八篇 工业276
第一章 工业体制276
第三节 全民工业277
第二章 工业门类280
第一节 机械工业280
第二节 化学工业282
第三节 陶瓷工业284
第四节 建材造船工业285
第五节 纺织工业288
第六节 食品工业289
第七节 电力工业291
第八节 电子仪表工业294
第九节 煤炭冶金工业295
第十节 轻工业296
第三章 主要产品299
第一节 名优产品299
第二节 产品产量302
第九篇 交通运输306
第一章 交通设施306
第一节 公路306
第二节 乡道309
第三节 航道310
第四节 港口311
第五节 桥梁渡口313
第二章 运输业务316
第一节 陆路运输316
第二节 水路运输317
第三节 搬运装卸319
第三章 交通管理324
第一节 路政324
第二节 航政324
第三节 车船监理324
第四节 运输管理326
第五节 渡口管理327
第四章 养护328
第一节 公路养护与绿化328
第二节 航道养护328
第十篇 邮政电信330
第一章 邮政330
第一节 邮政设备330
第二节 邮政网路330
第三节 邮政业务331
第二章 电信334
第一节 通讯线路与设备334
第二节 报话业务337
第十一篇 商业340
第一章 商业体制340
第一节 私营商业340
第二节 国营商业341
第三节 集体商业342
第四节 个体商业343
第二章 商品购销344
第一节 粮油购销344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345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350
第四节 生活消费品供应351
第五节 药品购销355
第三章 对外贸易356
第一节 扶持生产356
第二节 出口商品356
第四章 集市贸易358
第一节 街镇集市358
第二节 庙会集市359
第五章 饮食服务361
第一节 饮食业361
第二节 服务业362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364
第一章 工商企业登记与个体工商业管理364
第十二篇 工商物价计量管理364
第二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366
第二章 合同与商标管理367
第一节 合同管理367
第二节 商标管理367
第三章 市场管理3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9
第二节 管理工作369
第一节 物价演变371
第四章 物价管理371
第二节 调价定价380
第三节 价格管理382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383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383
第二节 标准管理383
第三节 计量管理384
第一节 财政体制386
第十三篇 财政金融386
第一章 财政386
第二节 财政收支387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审计392
第二章 税务395
第一节 农业税395
第二节 工商税400
第三节 其他税收404
第三章 金融405
第一节 金融机构405
第二节 货币406
第三节 信贷409
第四节 存款412
第五节 公债(含国库券)414
第六节 保险415
第一节 县城演变418
第一章 县城建设418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418
第二节 公共建筑419
第三节 市政工程与公共设施421
第四节 县城住宅建设423
第二章 乡镇建设424
第一节 农村住宅建设424
第二节 集镇建设425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428
第一节 公房管理428
第二节 公房分配及租金428
第三节 私房改造与落实政策429
第四节 拆迁安置及补偿429
第五节 地产管理430
第四章 建筑事业432
第一节 建筑企业432
第二节 建筑工程432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434
第五章 地名管理440
第一节 地名普查440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440
第十五篇 政党社团44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42
第一节 党的组织442
第二节 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446
第三节 党务活动44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454
第一节 组织机构454
第二节 活动概况455
第三章 社会团体457
第一节 职工团体457
第二节 农渔民团体459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460
第四节 妇女团体464
第五节 工商团体466
第六节 科教文卫团体468
第七节 社会公团470
第十六篇 政务机构472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472
第一节 人民代表的选举472
第二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会议和县人民代表大会47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76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478
第二章 政府483
第一节 县级政府483
第二节 区乡政府491
第三章 参议会492
第一节 县参议会沿革492
第二节 县参议员选举493
第三节 历次县参议会议493
第二节 机构设置495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495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会议495
第三节 主要活动496
第十七篇 公安司法498
第一章 公安498
第一节 户政498
第二节 治安499
第三节 刑侦503
第四节 消防505
第五节 监所507
第二章 检察508
第一节 刑事检察508
第二节 经济检察510
第三节 法纪检察510
第四节 监所检察511
第二节 刑事审判512
第一节 审判制度512
第三章 法院512
第三节 民事审判514
第四节 经济审判514
第五节 申诉复查515
第四章 司法行政516
第一节 司法人员培训516
第二节 法制宣传516
第三节 民事调解517
第四节 律师事务518
第五节 公证工作518
第十八篇 民政520
第一章 社会福利520
第一节 解放前的社会福利520
第二节 解放后的社会福利520
第二章 救灾救济523
第一节 救灾523
第二节 救济525
第三章 优抚安置527
第一节 拥军优属527
第二节 死亡抚恤528
第三节 残废抚恤529
第四节 定期定量补助530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531
第四章 婚姻登记和殡葬管理533
第一节 婚姻登记533
第二节 殡葬管理534
第五章 来信来访535
第一节 信访机构535
第二节 信访工作535
第六章 侨务工作536
第一节 侨情536
第二节 侨务536
第一节 劳动就业538
第一章 劳动管理538
第十九篇 劳动人事538
第二节 劳动调配540
第三节 技术培训540
第四节 劳动保护540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42
第二章 人事管理543
第一节 干部构成543
第三节 干部调配546
第二节 干部编制546
第四节 干部培训547
第五节 干部考核547
第六节 人才流动548
第七节 支边援外549
第三章 工资福利550
第一节 工资550
第二节 福利552
第二节 退职555
第四章 退休退职离休555
第一节 退休555
第三节 离休557
第五章 精简下放559
第一节 干部精简下放559
第二节 职工精简下放559
第三节 城镇居民下放560
第二十篇 军事562
第一章 兵制562
第一节 募兵制562
第二节 征兵制562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563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563
第五节 预备役564
第二章 武装565
第一节 驻军565
第二节 地方武装566
第三节 民兵570
第三章 兵事573
第一节 吴楚固城争夺战573
第二节 宋元东坝之战573
第三节 太平军在高淳的历次战斗573
第四节 新四军在高淳地区的重要战斗574
第五节 国民党军与日伪军的重要战斗577
第六节 群众自发抗日斗争579
第七节 接受国民党芜湖保安团投诚583
第八节 肃清国民党残余匪特584
第二十一篇 教育586
第一章 县学书院私塾586
第一节 县学586
第二节 书院586
第三节 私塾587
第二节 小学教育588
第一节 幼儿教育588
第二章 初等教育588
第三章 中等教育595
第一节 普通中学教育595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601
第四章 高等教育604
第一节 高淳大专班604
第二节 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605
第三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605
第五章 成人教育606
第一节 职工业余教育606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607
第三节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607
第六章 教师608
第一节 教师队伍608
第二节 教师进修610
第三节 教师待遇613
第一节 教育经费616
第七章 教育经费与学校设施616
第二节 学校设施617
第八章 勤工俭学618
第一节 概况618
第二节 主要校办工厂简介618
第二十二篇 科技620
第一章 科研单位及学术团体620
第一节 科研单位620
第二节 学术团体621
第二章 科技队伍622
第一节 科技人员分布622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定与晋升622
第三章 科普工作623
第一节 科普宣传623
第二节 科技咨询624
第四章 科技成果624
第一节 工业科技成果625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626
第三节 卫生及其他科技成果628
第五章 气象地震测报与沼气利用629
第一节 气象测报629
第二节 地震测报629
第三节 沼气利用630
第二十三篇 文化632
第一章 文化设施及文化团体632
第一节 文化馆站632
第二节 影剧公司与工人文化宫633
第三节 图书馆与档案馆634
第四节 新华书店634
第五节 表演艺术团体635
第二章 文学艺术636
第一节 诗词书画636
第二节 戏剧637
第三节 舞蹈639
第四节 雕刻摄影640
第五节 民歌民乐641
第三章 古今著述643
第一节 目录643
第二节 单篇作品选667
第四章 文物胜迹683
第一节 革命遗址与文物683
第二节 文化遗址与文物684
第三节 名胜688
第五章 新闻690
第一节 报刊690
第二节 广播690
第三节 电视692
第二十四篇 卫生694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694
第一节 医疗机构694
第二节 预防保健机构695
第二章 医疗队伍与医疗技术698
第一节 医疗队伍698
第二节 医疗技术698
第三章 疾病防治与卫生保健700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700
第二节 血吸虫病防治701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701
第四节 妇幼保健702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703
第四章 医疗制度704
第一节 公费医疗704
第二节 劳保医疗704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704
第二十五篇 体育706
第一章 体育活动706
第一节 传统体育706
第三节 城镇体育707
第二节 农村体育707
第四节 学校体育708
第二章 体育队伍710
第一节 运动员队伍710
第二节 裁判员队伍710
第三节 少年儿童业余体校710
第三章 体育竞赛711
第一节 解放后的历次体育竞赛711
第二节 解放后承办地区的体育竞赛712
第三节 各项纪录713
第四章 体育设施724
第一节 县体育场(馆)724
第二节 社会体育活动场所724
第二十六篇 社会726
第一章 人民生活726
第一节 农民生活726
第二节 职工生活727
第三节 渔民生活729
第二章 姓氏会馆731
第一节 姓氏731
第二节 会馆738
第三章 服饰饮食740
第一节 服饰740
第二节 饮食742
第一节 时令节日744
第四章 风俗习惯744
第二节 婚丧喜庆745
第五章 宗教信仰748
第一节 佛教748
第二节 道教748
第三节 天主教748
第四节 基督教749
第六章 传闻轶事750
第一节 民间传说750
第二节 遗闻轶事753
第一章 语音756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756
第二十七篇 方言756
第二节 声韵配合关系757
第三节 语音特点757
第四节 变调759
第五节 轻声761
第六节 字汇762
第二章 词汇775
第一节 概说775
第二节 分类词汇775
第三章 语法787
第一节 词法787
第二节 句法789
第一章 人物传792
第一节 军政界792
第二十八篇 人物792
第二节 经济界811
第三节 文化界816
第二章 人物表821
第一节 历代名人821
第二节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824
第三节 战斗英雄828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烈士829
第三章 英名录829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83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烈士845
附录859
文献859
碑文868
《高淳县志》历代纂修考871
高淳历代县志序(选)873
后记878
编纂机构及编审人员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