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宗教学原理
  • 陈麟书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0123X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宗教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研究1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性质1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6

三、西方宗教学的产生和发展8

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产生12

五、宗教学的研究领域23

第二章 宗教学研究的方法27

一、哲学方法27

二、心理学方法32

三、社会学方法38

四、人类学方法44

五、考古学方法46

六、历史学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48

一、宗教分类的原则50

第三章 宗教的分类50

二、属性分类53

三、类型分类55

四、形态分类57

五、区域分类62

六、体系分类64

七、因素分类65

第二编 宗教的本质67

第四章 宗教的本质属性67

一、宗教本质的多种属性67

二、宗教的基本命题77

三、宗教的定义85

第五章 宗教信仰的特征89

一、宗教信仰和其他诸社会意识89

二、宗教信仰和迷信、巫术92

三、宗教信仰和有神论95

四、宗教信仰和唯心主义97

第六章 宗教派生的积极作用101

一、原始宗教的历史意义及其派生作用101

二、早期世界三大宗教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03

三、异端宗教和宗教革新的进步作用106

四、宗教在科学发展中派生的积极作用109

五、宗教对文学艺术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112

六、宗教道德在世俗社会中派生的积极作用113

第三编 宗教的基本要素115

第七章 宗教意识115

一、宗教意识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115

二、宗教意识的结构123

三、宗教意识的服饰标记132

第八章 宗教组织137

一、宗教机构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137

二、神职人员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属性143

三、宗教信徒群体的综合性148

第九章 宗教礼仪152

一、崇拜礼仪152

二、禁忌和戒律157

三、修行161

第四编 宗教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165

第十章 自然宗教165

一、宗教的起源论165

二、自然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169

三、自然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177

四、自然宗教的基本形式184

五、自然宗教的基本特征206

第十一章 神学宗教212

一、神学宗教的形成212

二、神学宗教的基本特征223

三、神学论证229

四、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征233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宗教世俗化的进程244

第十二章 世俗化宗教244

二、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促使宗教向世俗化的方向变化246

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加速了宗教的世俗化248

四、宗教世俗化的实质253

第五编 宗教和政治258

第十三章 宗教是政治斗争的工具258

一、宗教是各社会集团的政治工具258

二、宗教同政治结合的基本历史形式263

第十四章 神学异端273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神学异端273

二、欧洲基督教异端教派277

三、伊斯兰教异端教派284

四、神学异端的思想实质287

五、神学异端的历史作用290

一、神道设教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质293

第十五章 神道设教293

二、神道设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95

三、神道设教的两种不同思想倾向299

第十六章 宗教殖民主义303

一、基督教殖民主义303

二、基督教法制专政306

三、基督教在旧中国的政治作用307

一、宗教与哲学的关系311

第十七章 宗教和哲学311

第六编 宗教和其他诸社会意识形态311

二、宗教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关系316

三、宗教与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318

第十八章 宗教和科学322

一、宗教与科学的对立322

二、宗教对科学的统治326

三、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解放斗争330

四、科学对神学批判的基本胜利333

五、现代科学导致神学的危机以及宗教神学同科学“协调”现象的出现337

六、社会科学对于神学的批判和现代派神学对社会主义的“协调”态度341

第十九章 宗教和道德345

一、宗教道德化和道德宗教化345

二、宗教道德的抽象性348

三、宗教道德的社会作用352

四、宗教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根本区别360

第二十章 宗教和文学艺术362

一、两种不同的艺术起源论362

二、宗教和神话366

三、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369

四、文学艺术同宗教的斗争373

五、宗教对现代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378

第七编 宗教和社会主义385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385

一、宗教社会性的新变化385

二、宗教信仰事业的新特征388

三、宗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基本内在原因391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政策396

一、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396

二、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397

三、充分发挥爱国宗教组织的作用399

四、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401

第二十三章 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协调性404

一、宗教的适应性和协调性404

二、宗教和社会主义协调的基本内容406

三、协调系统和最优化的协调机制411

第二十四章 共产主义和宗教的自然消亡415

一、宗教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415

二、共产主义对宗教的影响419

三、宗教自然消亡的基本条件427

全世界主要宗教的成员数字431

参考文献432

译名索引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