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解释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解释学 第3版
  • 梁慧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977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民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解释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解释学的沿革第一章 罗马时期的民法解释学3

第一节 引言3

第二节 发生期4

第三节 发展期7

第四节 古典期9

第五节 衰退期13

第六节 优士丁尼时期14

第二章 中世纪的民法解释学17

第一节 引言17

第二节 注释法学派19

第三节 注解法学派23

第三章 法国的民法解释学28

第一节 中世纪的民法解释学28

第二节 民法典编纂32

第三节 19世纪的注释法学派34

第四章 德国的民法解释学43

第一节 罗马法的继受43

第二节 近世自然法论的发展46

第三节 自然法的法典编纂50

第四节 近代民法学的形成52

第五节 潘德克吞法学56

第五章 20世纪民法解释学的新发展60

第一节 19世纪概念法学的形成60

第二节 对概念法学的批判——自由法运动63

第三节 目的法学65

第四节 自由法学67

第五节 科学学派68

第六节 利益法学71

第七节 对20世纪诸学说的小结76

第二编 民法解释学的理论第六章 一般方法论81

第一节 引言81

第二节 定义85

第三节 区别93

第四节 划分101

第五节 论证104

第七章 一般解释学107

第一节 引言107

第二节 施拉依马赫的解释学111

第三节 狄尔泰的解释学115

第四节 哲学解释学120

第五节 当代方法论解释学140

第六节 一般解释学与法解释学150

第八章 民法解释学的科学性153

第一节 引言153

第二节 科学与技术155

第三节 关于民法解释学科学性的诸说157

第四节 结语164

第九章 民法解释的客观性168

第一节 引言168

第二节 法解释是否包含价值判断?172

第三节 价值判断的混入是否导致主观性?176

第四节 如何对待法解释的主观性?185

第五节 结语188

第十章 民法解释学方法论基本问题192

第一节 引言192

第二节 法适用与法解释194

第三节 法解释的创造性197

第四节 法解释的特性202

第五节 法解释的目标207

第六节 结语212

第三编 民法解释学的方法第十一章 法律解释方法215

第一节 引言215

第二节 文义解释方法216

第三节 体系解释方法219

第四节 法意解释方法221

第五节 扩张解释方法224

第六节 限缩解释方法225

第七节 当然解释方法227

第八节 目的解释方法228

第九节 合宪性解释方法233

第十节 比较法解释方法235

第十一节 社会学解释方法239

第十二节 是否有某种规则?245

第十二章 法律漏洞及其补充方法249

第一节 引言249

第二节 法律漏洞252

第三节 法律漏洞的分类258

第四节 法律漏洞的认定与补充265

第五节 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271

第六节 依法理补充的诸方法273

第七节 制定法外的法发展形成286

第十三章 不确定概念及一般条款的价值补充293

第一节 引言293

第二节 价值补充的性质295

第三节 对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条款的价值补充298

第十四章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302

第一节 引言302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和功能305

第三节 依诚实信用原则为漏洞补充309

第四节 诚实信用原则的界限312

第十五章 利益衡量论317

第一节 引言317

第二节 利益衡量论321

第三节 利益衡量的具体事例328

第四节 利益衡量的界限337

主要参考著作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