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行为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动物行为学 第2版
  • 尚玉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行为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什么是行为和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1

二、描述行为学和实验行为学2

三、动物行为学的研究领域5

四、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内容6

五、比较心理学派和行为学派9

六、行为的进化和行为功能10

七、动物行为谱11

第二章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14

一、比较心理学研究法15

二、行为学研究法16

三、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18

四、分子遗传学方法及研究实例18

五、动物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20

六、动物行为观察的几点原则23

第三章 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26

一、反射26

二、动性27

三、趋性28

四、横定向29

五、释放行为的刺激阈值和空放行为30

六、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31

七、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32

八、动物行为的动机33

九、动机的测定34

十、刺激过滤36

十一、行为的释放机制和关键刺激39

十二、释放者40

十三、信号刺激42

十四、刺激的累积43

十五、超常刺激44

十六、固定行为型45

十七、本能与学习47

十八、利他行为50

十九、替换行为53

第四章 行为遗传55

第一节 问题与方法55

一、行为遗传学中的问题55

二、评估遗传决定性的方法55

三、杂交试验57

四、动物行为遗传分析的几个实例61

第二节 基因与动物行为64

一、基因对鹦鹉和蜘蛛行为的影响64

二、基因与黑顶莺的迁移行为65

三、基因与果蝇的活动周期和求偶鸣叫节律性66

四、基因与束带蛇的行为68

五、基因影响行为的生理基础69

六、染色体对行为的影响70

第五章 行为进化72

第一节 行为进化的证据和研究方法73

一、来自化石研究的证据73

二、来自行为个体发育方面的证据73

三、遗痕行为74

四、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地雀的适应辐射74

五、来自驯化方面的证据79

六、近缘物种行为的比较研究80

七、来自通讯行为仪式化方面的证据82

八、来自行为趋同方面的证据84

九、吸血蛾吸血行为的起源和进化84

第二节 行为适应的产生和进化86

一、什么是行为适应86

二、对黑头鸥激怒反应功能假说的检验87

三、对家燕激怒反应功能假说的检验88

四、近缘物种行为的比较研究89

五、动物行为的适应价值91

六、动物行为的进化特征92

七、个体适合度和广义适合度94

第三节 通讯信号的起源和进化97

一、重建通讯信号的进化史97

二、蜜蜂的舞蹈通讯及其起源和进化98

三、通讯信号的利弊分析101

四、通讯信号在捕食压力下是如何进化的103

五、欺骗信号为什么会普遍存在104

第六章 行为生理106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行为106

一、不同类群动物的神经系统及其进化关系106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及其功能110

三、动物的感觉和知觉111

四、感觉与行为113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117

六、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实例122

第二节 内分泌激素与行为125

一、无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126

二、脊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127

三、激素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方法130

四、激素的功能之一——激活效应130

五、激素的功能之二——组织效应132

六、激素、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135

七、动物的睡眠行为138

第七章 行为发育142

第一节 动物发育期间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142

一、神经系统发育引起的行为变化142

二、激素改变引起的行为变化142

三、其他形态改变引起的行为变化143

四、经历与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143

第二节 基因和环境在鸟类鸣叫发育中的作用144

一、斑马雀鸣叫行为的控制机制144

二、学习在白冠雀鸣叫发育中的作用145

三、鸟类鸣叫学习的敏感期146

四、鸣叫学习的本种倾向性和学唱对象的选择147

五、雌鸟在雄性牛鸟叫声发育中的作用148

第三节 行为发育的敏感期149

一、什么是敏感期149

二、敏感期的时间选择149

三、敏感期对行为发育的重要性150

第四节 行为发育的内稳定性156

一、猕猴的社会行为发育157

二、两栖动物的神经行为发育157

第五节 昆虫和鱼类的行为发育159

一、果蝇的行为发育159

二、蜜蜂的行为发育160

三、鱼类的行为发育161

第八章 动物的觅食行为162

第一节 最适觅食理论162

一、最适觅食理论的概念162

二、最适食物类型的选择163

三、觅食行为的动机166

四、猎物的转换167

五、最适觅食地点的选择168

六、捕食和竞争对最适觅食的影响169

第二节 动物觅食的技能和策略170

一、动物食性的多样性170

二、食性的特化172

三、传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适应173

四、动物的觅食技能174

五、动物的捕食策略178

六、鸟类的食物多样性及取食适应184

第三节 蜜蜂觅食行为研究的新进展191

一、蕈形体对蜜蜂觅食行为的影响191

二、基因、mRNA与蜜蜂觅食行为的关系192

三、激素与蜜蜂觅食行为的关系193

第四节 动物的求偶喂食行为194

一、求偶喂食行为的概念和实例194

二、求偶喂食与欺骗195

三、求偶喂食行为的生物学功能196

四、求偶喂食行为的进化197

第五节 食物的贮藏与计划未来198

一、鸟类脑大小对觅食创新的影响199

二、动物有计划未来的能力吗200

三、脑海马大小与贮食行为的关系201

四、贮食行为的进化与系统发生201

第六节 动物的防御行为202

一、防御行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202

二、初级防御203

三、次级防御209

四、蝶类的拟态216

第七节 动物的战斗行为219

一、会导致严重受伤和死亡的战斗219

二、分阶段和逐步升级的战斗220

三、靠威吓战胜对手221

四、仪式化战斗222

五、决定战斗胜负的心理因素223

第九章 动物的生殖行为225

第一节 两性生殖对策225

一、两性差异和亲代投资225

二、性选择、性二型和两性作用的逆转226

三、性选择的两种表现形式——性内选择和性间选择229

四、优质基因与配偶选择230

五、学习与配偶选择231

六、竞争交配权232

七、精子竞争237

八、雌性动物的配偶选择241

九、雄性只提供精子时的配偶选择244

第二节 婚配体制246

一、雄性动物婚配体制的多样性246

二、一雌多雄的婚配体制251

三、一雄多雌的婚配体制252

四、社会性昆虫的一雌多雄制261

五、混交制261

六、一雄一雌制与多巴胺262

七、婚配体制的研究实例——岩鹨262

第三节 亲代抚育263

一、亲代抚育行为的利弊分析263

二、亲代抚育通常是由雌性个体提供264

三、雄性个体提供亲代抚育的实例265

四、亲代对子代的识别(亲子识别)267

五、不同类群动物的亲代抚育268

六、双亲偏爱270

七、同胞(兄弟姐妹)互残271

第十章 动物的时空行为274

第一节 生物节律和生物钟274

一、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研究简史274

二、生物节律的概念和特征275

三、生物节律的类型276

四、生物钟的调控281

五、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适应意义283

六、生物钟的特性285

七、生物钟的作用机制288

八、各类动物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组织与调控291

九、蝶类的生命周期——从卵到成虫295

第二节 动物的迁移行为299

一、什么是迁移299

二、动物迁移的研究方法300

三、动物迁移的诱发因素300

四、动物迁移的利弊分析301

五、动物迁移的起源303

六、动物迁移与人类的关系304

七、哺乳动物的迁移304

八、鸟类的迁移306

九、爬行动物的迁移314

十、两栖动物的迁移315

十一、鱼类的迁移(洄游)316

十二、昆虫的迁移319

第三节 动物的定向和导航机制321

一、利用地标定向和导航321

二、利用太阳定向和导航322

三、利用星星和星空定向和导航325

四、利用月亮定向和导航326

五、利用地球磁场定向和导航327

六、利用嗅觉定向和导航329

七、利用电和电场定向和导航330

八、利用声音定向和导航331

第四节 动物的领域行为333

一、巢域、核域和领域333

二、动物保卫领域的方法334

三、领域的类型335

四、领域的标记336

五、种间领域338

第五节 动物的栖息地选择339

一、栖息地选择与理想自由分布理论339

二、散布和迁移340

三、迁移行为的进化史341

第十一章 动物的社会生活与通讯343

第一节 动物的社会生活343

一、群体无脊椎动物343

二、社会性昆虫344

三、蜜蜂的社会生活346

四、蚂蚁的社会生活349

五、白蚁的社会生活353

六、昆虫社会行为的进化和生态适应356

七、鱼类360

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361

九、鸟类362

十、哺乳动物364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好处和代价367

一、问题的提出367

二、社会生活的好处367

三、社会生活的代价369

第三节 动物的通讯及通讯方式370

一、什么是通讯370

二、动物为什么要通讯370

三、动物的通讯方式372

四、动物通讯的代价379

五、对动物通讯方式的选择压力379

六、蜜蜂的通讯行为383

七、蚂蚁的化学通讯385

八、蚂蚁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通讯388

第四节 动物通讯的功能390

一、识别物种390

二、识别社会等级392

三、识别种群393

四、吸引异性394

五、求偶394

六、使卵的孵化同步395

七、乞食和喂食395

八、报警396

九、求救呼叫397

十、招募398

十一、靠身体接触保持社会联系398

第五节 通讯信号的进化399

一、为什么炫耀行为总是刻板不变的399

二、仪式化的炫耀行为是怎样进化来的400

三、仪式化的实际过程403

第十二章 动物的学习行为405

一、什么是学习405

二、学习与适应405

三、学习敏感期406

四、学习的类型408

五、习惯化408

六、经典条件反射410

七、操作条件反射412

八、试-错学习413

九、潜在学习419

十、模仿学习420

十一、玩耍学习421

十二、印记学习423

十三、学习集427

十四、顿悟学习428

十五、动物的文化传承429

十六、动物使用工具433

参考文献437

动物行为学名词英-中对照及释义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