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繁华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孟繁华1
引言1
上编 红色年代:社会主义的文学实践4
一 文化领导权的确立4
二 海峡两岸的“文学战线”7
三 初期社会主义文学的实践与“试错”11
四 从“乡土文学”到“农村题材”16
五 “红色经典”的确立20
六 “青春写作”与《青春之歌》25
七 激进时期的“边缘”文学28
八 戏剧的“现代化”30
九 “一阵风雷惊世界”:“文革”时期的文学33
中编 激情岁月:新时期文学的变革38
一 1978年与新时期文学38
二 人道主义的话语实践41
三 现代主义与东方化43
四 “归来者”的文学45
五 潮流之外49
六 先锋文学及其终结53
七 分化的文学56
下编 千座高原:新世纪文学的狂欢61
一 世纪之交的文学景观61
二 女性文学的崛起64
三 政治文化与“官场小说”67
四 乡村中国的多重历史70
五 被复兴的“传统”73
六 中篇小说77
七 网络文学与80后、90后文学79
八 文学与公共事务82
当代文学六十年&程光炜84
绪论84
上编 当代文学“前三十年”87
第一章 文学与历史的概述87
第二章 进入前沿的“解放区作家”91
一 赵树理的小说91
二 柳青的《创业史》93
三 郭小川、贺敬之、何其芳等作家95
第三章 衰落或转型的“国统区作家”97
一 郭沫若、茅盾的生活和写作98
二 巴金、老舍、曹禺的生活和写作99
三 沈从文的命运101
四 臧克家的成功“转型”102
第四章 “红色经典”的缔造102
一 梁斌与《红旗谱》103
二 罗广斌、杨益言与《红岩》105
三 杨沫与《青春之歌》106
第五章 崛起的工农兵作者107
一 李准和《李双双小传》108
二 浩然和《艳阳天》109
三 蒋子龙和《机电局长的一天》110
第六章 “百花时代”青年作家110
一 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11
二 宗璞和《红豆》111
第七章 孙犁等其他作家112
一 孙犁的小说113
二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114
第八章 “文革”文学的展开方式114
下编 当代文学“后三十年”116
第九章 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116
一 从“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116
二 “中国作协”和“社科院文学所”122
三 “文学运动”的式微127
四 外国文学翻译与先锋文学思潮132
第十章 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140
一 “《废都》批判”与90年代文学140
二 “人文精神”讨论142
第十一章 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文学143
一 “伤痕文学”一代143
二 “争鸣作品”及其作家144
第十二章 “1985”后文学的多种实验146
一 “寻根小说”一代146
二 “先锋文学”一代148
三 “新写实小说”一代149
第十三章 90年代和新世纪文学150
第十四章 “后三十年”的重要作家151
一 贾平凹的小说151
二 王安忆的小说153
三 莫言的小说154
四 余华的小说155
五 路遥小说的“边缘化”156
壮怀激烈: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陈晓明157
引言157
上篇 开创与清除:“新中国”文学的披荆之路160
一 革命文学方向的确立与主体建构160
二 开创与清除:文学的建制化与文化领导权163
三 革命与快感:农村阶级斗争的文学图谱169
四 宏大的建构:革命历史叙事的展开173
五 边缘处的遗漏:历史之外的个人情感177
六 历史中的个体:具体化的革命史及其传奇化181
七 超我与小我:共和国的抒情主人公184
八 历史化的极限:“文革”时期的文学187
中篇 恢复与变革:新时期的文学189
一 伤痕的展示:拨乱反正后的历史反思189
二 朦胧诗:从地下到新的时代的号角193
三 重建主体的理想主义:改革文学与知青文学198
四 假想的超越:现代派与寻根派204
下篇 转型与多元:后新时期之后的文学流向209
一 形式的突破:先锋派小说及其后现代性209
二 中心的解体:从新写实到晚生代213
三 语词的乌托邦:90年代的诗歌215
四 女性主义写作表征的文化与美学意向220
五 自在写作的边缘空间227
六 乡土叙事的转型与汉语文学的可能性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