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通史 通史上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通史 通史上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715164.jpg)
- 郑宝琦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87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通史 通史上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3
概说3
第一节 我国历史的开端3
一、从原始群向血缘家的族的演进3
二、血缘家族公社时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6
三、血缘家族的生活和经济活动9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11
一、母系氏族制度12
二、主要智人化石及母系氏族文化遗址17
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和经济22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26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兴衰26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31
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35
第四节 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原始文化39
一、原始人的社会生活39
二、原始文化44
第二章夏、商、西周52
概说52
第一节夏54
一、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54
二、夏朝和政治57
三、夏朝的经济58
四、商族的兴起60
五、夏朝的灭亡61
第二节商62
一、商朝的建立和发展62
二、商朝的政治65
三、商朝的经济68
四、商朝的阶级结构72
五、周族的兴起和商朝的衰亡75
第三节 西周77
一、西周的建立和发展77
二、西周的政治81
三、西周的经济89
四、西周的阶级关系96
五、西周和各族的关系99
六、西周的衰亡102
第四节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105
一、天命观和敬天保民思想105
二、阴阳五行说107
三、甲骨文和金文108
四、诗歌和散文110
五、科学技术111
第五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113
一、服饰和饮食113
二、居住和交通116
三、婚姻和丧葬119
四、文化娱乐120
第三章 春秋战国122
概说122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政治124
一、春秋时期的形势124
二、大国争霸126
三、“私家”与“公室的斗争134
四、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139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政治144
一、战国初年的变法运动144
二、中央集权政体的初步形成150
三、战国七雄和封建兼并战争157
四、秦的统一16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72
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172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180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187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族关系193
一、春秋时期各族的斗争与融合193
二、战国时期的各族融合195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99
一、学术下移与思想解放199
二、道家、儒家和墨家的产生204
三、百家争鸣的展开208
四、诸子百家的融合与总结215
五、史学和地理学221
六、文学艺术223
七、科学技术225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229
一、服饰和饮食229
二、居住和交通232
三、婚姻和丧葬233
四、时尚风俗236
五、文化娱乐238
第四章 秦汉240
概说240
第一节秦241
一、秦朝的政治241
二、秦朝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249
三、秦朝的各族关系和疆域的开拓254
四、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楚汉战争259
第二节 西汉268
一、西汉前期的政治268
二、西汉的强盛272
三、西汉的经济284
四、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94
五、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299
第三节 东汉307
一、东汉前期的政治307
二、东汉的经济316
三、东汉的民族关系324
四、东汉后期政治与黄巾起义328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38
一、学术、思想和宗教338
二、史学与文学346
三、艺术347
四、科学技术348
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50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353
一、服饰和饮食353
二、居住和交通355
三、婚姻和丧葬358
四、时尚风俗361
五、文化娱乐362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364
概说364
第一节 三国鼎立366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66
二、曹魏的政治和经济374
三、蜀汉的政治和经济380
四、吴国的政治和经济385
第二节 西晋389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389
二、西晋的政治392
三、西晋的经济395
四、各族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400
第三节 东晋和南朝406
一、东晋的统治和南北战争406
二、东晋的灭亡414
三、南朝政权和更替与政治的变化419
四、南方经济的显著发展429
第四节 十六国和北朝436
一、淝水之战前的割剧混战和前秦统一北方436
二、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再分裂444
三、北魏建国与统一北方448
四、北魏孝文帝改制451
五、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460
六、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463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467
一、哲学与宗教467
二、史学和地理学474
三、文学和艺术476
四、科学技术479
第六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481
一、服饰和饮食481
二、居住和交通484
三、婚姻和丧葬489
四、时尚风俗493
五、文化娱乐495
第六章 隋唐499
概说499
第一节 隋朝政治和经济501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501
二、隋朝的政治502
三、隋朝的经济505
四、隋朝的民族关系510
第二节 隋末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农民大起义512
一、隋炀帝的暴政512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516
第三节 唐前期的政治520
一、唐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520
二、各项政治措施和制度的建立523
三、高宗、武则天到玄宗时的统治530
第四节 唐朝前期的经济535
一、均田制和租庸调法535
二、经济的繁荣537
第五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542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542
二、唐朝的对外关系551
第六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558
一、安史之乱558
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565
三、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变化573
四、地主田庄的兴起和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577
五、唐末农民大起义582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文化592
一、哲学592
二、宗教592
三、经学、史学和地理学602
四、文学、音韵学和艺术606
五、科学技术614
第八节 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618
一、服饰和饮食618
二、居住和交通622
三、婚姻和丧葬623
四、时尚风俗625
五、文化娱乐626
第七章 五代辽宋夏金元630
概说630
第一节 五代十国632
一、五代更替和十国方立632
二、契丹的兴起和南侵636
三、割据政权下人民的痛苦638
四、南方经济的发展640
五、周世宗的改革和南征北战642
第二节 北宋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645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645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648
第三节 北宋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656
一、北宋的阶级关系656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662
三、手工业生产的发展665
四、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扩大670
第四节 北宋的社会危机672
一、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加深672
二、庆历新政677
三、王安石变法678
四、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和方腊、宋江起义683
第五节 北宋和辽、夏的关系686
一、辽的政治经济和北宋与辽的和战686
二、西夏的建立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692
第六节 宋金和战695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建国695
二、辽和北宋的灭亡697
三、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700
四、南宋抗金斗争的发展与“绍兴和议”703
第七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政治和经济706
一、南宋的腐朽统治和农民的反抗斗争706
二、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711
三、金朝的政治和经济714
第八节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718
一、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汗国的建立718
二、蒙古贵族的南进与西夏、金的灭亡720
三、蒙古汗国的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723
四、元朝的建立与中国的统一725
第九节 元朝的政治730
一、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730
二、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决策734
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737
第十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739
一、元朝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状况739
二、手工业的发展744
三、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747
第十一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752
一、元朝的腐朽统治752
二、红巾军反元大起义755
三、朱元璋起义与明王朝的建立760
第十二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764
一、频繁的海外贸易764
二、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766
第十三节 五代辽宋夏金无时期的文化776
一、哲学776
二、史学782
三、文学艺术785
四、科学艺术789
第十四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生活796
一、服饰和饮食796
二、居住和交通803
三、婚姻和丧葬807
四、时尚风俗813
五、文化娱乐817
第八章 明清825
概说825
第一节 明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828
一、明朝前期君主集权的强化828
二、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34
第二节 明朝中期的政台841
一、明朝中期社会矛盾的激化841
二、张居正改革850
第三节 明朝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853
一、明朝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853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861
三、城市人民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865
第四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868
一、明和蒙古族的关系868
二、明和藏族的关系873
三、明和满族的关系877
四、明和其他各族的关系885
第五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890
一、郑和下西洋890
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894
三、明朝和安南、真腊、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的交往896
四、倭寇的骚扰和抗倭斗争901
五、明朝军民反对葡、西、荷殖民势力的斗争903
第六节 明末农民起义905
一、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905
二、明末农民大起义911
三、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灭亡916
四、农民大起义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920
第七节 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922
一、清军入关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922
二、清朝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931
三、清朝的疆域944
第八节 清朝前期的政治944
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944
二、阶级矛盾的激化950
三、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955
第九节 清朝前期的经济962
一、清朝前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962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966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970
第十节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979
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979
二、反对西方侵略者的斗争985
第十一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996
一、哲学996
二、史学和考据学1003
三、图书的整理和编纂1005
四、小说和戏剧1007
五、科学技术1011
第十二节 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1015
一、服饰和饮食1015
二、居住和交通1021
三、婚姻和丧葬1025
四、时尚风俗1027
五、文化娱乐1028
参考书目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