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11637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植物学(学科: 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形形色色的植物界1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
三、植物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4
第一篇 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6
第一章 种子与幼苗6
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6
一、胚6
二、胚乳7
三、种皮7
第二节 种子的主要类型8
一、有胚乳种子8
二、无胚乳种子9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9
一、种子的休眠与种子的寿命10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11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2
四、幼苗的类型13
第二章 植物细胞16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16
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6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7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8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38
一、有丝分裂38
二、无丝分裂41
三、减数分裂41
第三章 植物的组织44
第一节 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概念44
一、细胞的分化44
二、组织的概念44
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45
一、分生组织45
二、成熟组织46
第四章 根59
第一节 根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59
一、根和根系的类型59
二、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60
第二节 根的结构61
一、根尖的结构及其发展61
二、根的初生结构62
三、侧根的形成65
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66
五、根瘤和菌根69
六、根的生理功能71
第五章 茎74
第一节 茎的形态74
一、茎的外形74
二、芽及其类型75
三、茎的生长习性77
四、茎的分枝77
五、禾本科植物的分蘖78
第二节 茎尖及其发展79
一、茎尖结构79
二、叶和芽的起源81
第三节 茎的结构82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82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86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95
四、裸子植物茎的结构99
第四节 茎的生理功能100
一、茎的输导作用100
二、茎的支持作用100
第六章 叶103
第一节 叶的形态103
一、叶的组成103
二、叶片形状103
三、单叶和复叶107
四、叶序和叶镶嵌108
第二节 叶的发育109
第三节 叶的结构110
一、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110
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14
第四节 落叶和离层117
第五节 叶的生理功能118
一、光合作用118
二、蒸腾作用118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和变态120
第一节 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120
一、茎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120
二、根与茎维管组织的联系120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121
一、根的变态122
二、茎的变态124
三、叶的变态125
第八章 植物的繁殖与繁殖器官129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129
一、繁殖的概念129
二、繁殖的类型129
三、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34
第二节 花134
一、花的组成134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141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141
四、花序143
第三节 花药的发育与花粉粒的形成146
一、花药的发育与结构146
二、减数分裂147
三、花粉粒的发育与形态结构150
四、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152
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与胚囊的形成153
一、胚珠的发育153
二、胚囊的发育与结构153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156
一、开花156
二、传粉157
三、受精161
第六节 种子与果实165
一、种子的形成165
二、果实的形成170
三、果实的类型172
四、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176
第二篇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82
概述182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182
二、植物的命名183
第九章 藻类植物183
第一节 蓝藻门184
一、一般特征184
二、代表植物184
三、经济价值185
第二节 绿藻门185
一、一般特征185
二、代表植物186
三、经济价值187
第三节 褐藻门188
一、一般特征188
二、代表植物188
三、经济价值189
第四节 其它藻类简介189
一、红藻门189
二、裸藻门190
三、轮藻门191
四、金藻门191
五、甲藻门191
第五节 藻类与其它植物间的亲缘关系193
第十章 菌类植物195
第一节 菌类概述195
一、菌类特征195
二、菌类植物的分门195
第二节 真菌门196
一、藻状菌纲196
二、子囊菌纲198
三、担子菌纲202
四、半知菌纲204
五、真菌的起源与演化205
第十一章 地衣植物207
一、一般特征207
二、形态特征207
三、地衣的繁殖208
四、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208
第十二章 苔藓植物210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210
第二节 分类及代表植物211
第三节 苔藓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13
第十三章 蕨类植物216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216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217
第三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222
第十四章 裸子植物223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23
第二节 代表植物一松属224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229
一、铁树纲(苏铁纲)229
二、银杏纲229
三、松柏纲(球果纲)230
四、红豆杉纲(紫杉纲)233
五、买麻藤纲(倪藤纲)234
第四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234
第十五章 被子植物240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40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240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241
第三篇 被子植物分类244
概述244
一、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44
二、被子植物分类的方法245
三、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247
第十六章 双子叶植物纲251
第一节 木兰科251
第二节 毛茛科253
第三节 桑科256
第四节 壳斗科(山毛榉科)259
第五节 桦木科262
第六节 石竹科263
第七节 藜科266
第八节 蓼科268
第九节 山茶科271
第十节 锦葵科273
第十一节 葫芦科275
第十二节 杨柳科278
第十三节 十字花科280
第十四节 蔷薇科284
第十五节 蝶形花科290
第十六节 大戟科295
第十七节 芸香科298
第十八节 无患子科300
第十九节 伞形科301
第二十节 五加科305
第二十一节 茄科307
第二十二节 旋花科311
第二十三节 唇形科313
第二十四节 菊科315
第十七章 单子叶植物纲324
第一节 泽泻科324
第二节 天南星科325
第三节 莎草科326
第四节 禾本科329
第五节 姜科334
第六节 百合科335
第七节 兰科338
第四篇 植物生态343
第十八章 生态条件343
第一节 光条件343
一、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荫植物343
二、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344
三、光质的生态作用345
第二节 温度条件345
一、温度对植物的作用与影响345
二、节律性变温346
三、非节律性变温347
第三节 水条件347
一、水生植物347
二、湿生植物347
三、中生植物347
四、旱生植物347
第四节 大气条件349
一、氧与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349
二、大气污染与植物349
第五节 土壤条件350
一、盐土植物350
二、沙生植物350
第六节 生物条件351
一、花粉、果实和种子传播351
二、土壤菌类与植物共生351
三、生物对植物的危害351
第十九章 植物群落353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353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特征353
一、种类组成353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354
三、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354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演替357
一、演替的原因357
二、原生演替358
三、次生演替359
第二十章 生态系统36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6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63
一、物质循环363
二、能量流动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