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讲义 I 总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讲义 I 总则
  • (日)山本敬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讲义 I 总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法律学的学习意味着什么1

Ⅰ 序1

Ⅱ 学习法律学是背诵六法全书吗1

1一般人对法律的印象1

2为什么仅仅熟记六法全书成不了法律家1

Ⅲ 判例和学说的作用3

1判例的作用3

2学说的作用3

Ⅳ 结语——法律学的学习意味着什么5

2民法的全貌6

Ⅰ 序6

Ⅱ 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7

1公法与私法7

2作为私法基本法的民法8

Ⅲ 民法的对象——财产法与家族法8

1家族法9

2财产法10

Ⅳ 财产法的基本构造10

1所有与契约10

2财产法的基本构造——物权与债权11

Ⅴ 民法典的构成14

1潘德克吞模式的采用14

2构成的概要14

Ⅵ 民法总则的涵义和构造15

1何谓民法总则15

2民法总则的基本构造17

3本书的构成18

Ⅶ 日本民法的历史18

1民法典的成立史19

2民法学史20

3民事立法的展开20

3权利能力、意思能力、行为能力25

Ⅰ 序25

Ⅱ 权利能力25

1何谓权利能力25

2权利能力的始期26

3权利能力的终期29

Ⅲ 意思能力30

1何谓意思能力30

2无意思能力的效果——无效30

Ⅳ 行为能力32

1何谓行为能力32

2行为能力制度的修改——成年监护制度的创设33

Ⅴ 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36

1效果的异同37

2竞合问题——无效与撤销的二重效果38

4行为能力各论Ⅰ40

Ⅰ 序40

Ⅱ 成年监护的问题构造40

1制度整体的构造40

2法定监护的问题构造41

Ⅲ 法定监护Ⅰ——监护42

1监护的开始42

2监护开始的效果45

3监护的终止48

Ⅳ 法定监护Ⅱ——保佐48

1保佐的开始48

2保佐开始的效果49

3保佐的终止52

Ⅴ 法定监护Ⅲ——辅助52

1辅助的开始52

2辅助开始的效果53

3辅助的终止56

Ⅵ 任意监护58

1任意监护的必要性58

2任意监护契约的成立58

3任意监护契约的效力61

4任意监护契约的终止62

5行为能力各论Ⅱ·失踪65

Ⅰ 序65

Ⅱ 未成年人65

1未成年人与保护人65

2未成年人所为之法律行为的效力66

3撤销之情形的效果68

Ⅲ 对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相对人的保护70

1相对人的催告权71

2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诈术71

Ⅳ 失踪74

1住所74

2不在人的财产管理74

3失踪宣告75

6法律行为总论82

Ⅰ 序82

Ⅱ 法律行为概念的涵义82

1法律行为82

2准法律行为83

Ⅲ 法律行为制度的基本原理85

1私域自治和契约自由85

2私域自治、契约自由存在的问题88

3对私域自治、契约自由的介入90

Ⅳ 法律行为法的问题构造92

1法律行为的效力——基本型92

2法律行为的效力——代理93

7法律行为的成立、解释94

Ⅰ 序94

Ⅱ 总论——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94

1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94

2意思表示的涵义和构造95

3意思表示的基本原理96

Ⅲ 意思表示的成立98

1表示行为是否需要99

2效果意思是否需要99

3表示意识是否需要99

Ⅳ 意思表示的生效101

1意思表示的生效时期101

2表意人死亡和丧失行为能力所产生的影响106

3基于公示的意思表示106

Ⅴ 法律行为的解释106

1何谓法律行为的解释106

2契约的解释107

8心里保留和虚伪表示116

Ⅰ 序116

Ⅱ 心里保留117

1何谓心里保留117

2基于心里保留之意思表示的效力117

3意思的存在与否和心里保留——以借用名义的事件为素材119

Ⅲ 虚伪表示120

1何谓虚伪表示120

2虚伪表示的效力121

Ⅳ 94条2款的类推适用133

1问题之所在133

2作出外观型135

3承认外观型135

4外观与因型138

9错误Ⅰ——总论142

Ⅰ 序142

Ⅱ 问题之所在142

1错误的种类142

2错误论的争点145

Ⅲ 二元论——传统错误理论145

1对错误的理解——二元论146

2表示错误146

3动机错误147

Ⅳ 一元论——信赖主义的错误理论149

1对错误的理解——一元论149

2错误无效的统一要件151

Ⅴ 基于合意主义的重构152

1新二元论——错误外构成说152

2新一元论——合意主义的错误理论160

10错误Ⅱ——各论164

Ⅰ 序164

Ⅱ 错误与没有合意164

1错误与没有合意的涵义164

2两者的区别165

Ⅲ 要素的错误——错误无效的成立要件165

1何谓要素的错误165

2要素错误的具体内容168

Ⅳ 表意人的重过失——错误无效的阻却要件173

1宗旨173

2重过失的判定基准174

3表意人的重过失与相对人的恶意175

4电子消费者契约的特别规则175

Ⅴ 效果177

1意思表示的效力177

2错误人的损害赔偿义务179

Ⅵ 与其他制度的关系——与瑕疵担保制度的关系179

1何谓瑕疵担保179

2错误与瑕疵担保的关系180

11欺诈、胁迫181

Ⅰ 序181

Ⅱ 欺诈的成立与否181

1何谓欺诈181

2默示欺诈183

3欺诈与其他制度的关系186

Ⅲ 胁迫的成立与否187

1何谓胁迫187

2撤销原因——胁迫的成立要件187

Ⅳ 第三人欺诈、胁迫189

1第三人欺诈189

2第三人胁迫190

Ⅴ 基于欺诈、胁迫的撤销与第三人190

1对第三人之返还请求的法律构成191

2保护第三人的规定——96条3款的意义和要件191

3不适用保护第三人规定之情形的第三人保护196

12法律行为的内容规制200

Ⅰ 序200

Ⅱ 法律行为的内容规制——总论200

1内容的确定性200

2内容的实现可能性201

3基于内容不当性的规制201

Ⅲ 法令对内容的规制203

1私法法令对内容的规制203

2公法法令对内容的规制——取缔法规206

3补论——法律规避行为210

Ⅳ 公序良俗对内容的规制211

1作为一般条款的公序良俗211

2有关公序良俗的研究状况211

3公序良俗论的重构213

4违反公序良俗的基准时220

13消费者契约法222

Ⅰ 序222

Ⅱ 何谓消费者契约法222

1意义222

2适用范围223

Ⅲ 对缔结过程的规范226

1当事人的努力义务226

2基于不当劝诱的撤销227

3契约内容的确定237

Ⅳ 不当条款的规制239

1个别条款规制239

2一般条款246

3不当条款规制的构造与射程248

Ⅴ 消费者契约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249

Ⅵ 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250

1意义250

2停止请求251

14无效与撤销、条件与期限253

Ⅰ 序253

Ⅱ 无效与撤销——总论253

1何谓无效253

2何谓撤销254

3无效与撤销的双重效果256

Ⅲ 无效各论256

1无效的主张者256

2无效的范围256

3无效行为的转换260

4无效行为的追认261

Ⅳ 撤销各论261

1撤销权的行使261

2可撤销行为的有效确定262

Ⅴ 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和期限266

1条件和期限——总论266

2条件各论269

3期限各论——期限利益272

Ⅵ 补论——期间273

1民法规定的射程273

2期间的计算方法274

15代理总论、基本要件275

Ⅰ 序275

Ⅱ 代理总论275

1何谓代理275

2代理的基本构造以及与代理类似的制度277

3代理的要件构成280

Ⅲ 代理行为281

1代理行为的成立要件281

2代理行为的效力否定要件284

Ⅳ 代理权288

1代理权的发生原因288

2代理权的范围291

3再代理295

4代理权的消灭298

16无权代理299

Ⅰ 序299

Ⅱ 无权代理行为的效果——本人与相对人的关系299

1原则——效果不归属299

2本人和相对人可以采取的手段——契约无权代理的情形300

3本人、相对人可以采取的手段——单方行为无权代理的情形302

Ⅲ 无权代理人的责任——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的关系303

1无权代理人责任的要件303

2无权代理人之责任的内容308

Ⅳ 无权代理与继承309

1问题之所在309

2无权代理人继承型310

3本人继承型315

4双方继承型317

5无权代理人就任监护人型318

17表见代理Ⅰ321

Ⅰ 序321

Ⅱ 何谓表见代理321

1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322

2表见代理制度的基本原理322

3民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322

Ⅲ 基于授予代理权之表示的表见代理323

1涵义323

2要件323

3空白委托书的滥用327

Ⅳ 逾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332

1所谓逾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332

2要件——基本权限333

3要件——第三人的正当信赖336

4 110条之表见代理的射程——110条之“第三人”339

Ⅴ 代理权消灭后的表见代理342

1何谓代理权消灭后的表见代理342

2要件343

18表见代理Ⅱ346

Ⅰ 序346

Ⅱ 表见代理的射程346

1与表见传达人的关系346

2与代理权滥用的关系348

3适用于法定代理的可能性352

Ⅲ 表见代理的效果356

1表见代理的效果356

2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关系356

19法人总论、法人制度Ⅰ——设立、组织·运营管理、变动·再编358

Ⅰ 序358

Ⅱ 总论——何谓法人358

1法人与法人格358

2法人的种类360

3法人法制的变迁360

4本书讲授的事项364

Ⅲ 法人的设立364

1有关法人设立的立法主义364

2一般社团法人的设立365

3一般财团法人的设立366

4补论367

Ⅳ 法人的组织、管理运营369

1社员369

2组织——一般社团法人的情形370

3组织——一般财团法人的情形376

4法人的公示和信息披露377

5补论——一般社团法人的基金制度378

Ⅴ 法人的变动和再编379

1法人的变动379

2法人的再编382

20法人制度Ⅱ——法人的外部关系383

Ⅰ 序383

Ⅱ 总论——法人权利义务归属的问题构造383

1权利义务的归属可能性——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383

2权利义务的现实归属384

Ⅲ 基于法人目的的限制385

1基于目的之限制的定位386

2目的范围的判断基准389

Ⅳ 代表人所为之交易行为与法人的责任393

1代理权的范围394

2章程等对代理权的限制394

3基于法令的限制397

Ⅴ 法人的侵权行为402

1法人的侵权行为责任总论402

2基于代表人行为的法人侵权行为责任403

3役员等个人的侵权行为责任406

21法人以外的团体408

Ⅰ 序408

Ⅱ 总论408

1问题之所在408

2传统理论410

3类型论411

Ⅲ 团体的财产关系414

1问题之所在414

2合伙414

3无权利能力社团416

Ⅳ 团体的外部关系417

1问题之所在417

2对外行为的效果归属——代理418

3成员的债务与团体的关系420

4团体的债务与成员的关系424

22时效总论、时效的完成Ⅰ429

Ⅰ 序429

1时效的涵义429

2时效制度的构造430

Ⅱ 时效制度的存在理由430

1保护非权利人·实体法说431

2保护权利人·诉讼法说432

3多元说434

Ⅲ 时效的完成——取得时效的要件434

1序——前提问题和要件的概要434

2事实状态439

3时效期间443

4事实状态的持续445

23时效的完成Ⅱ447

Ⅰ 序447

Ⅱ 时效的完成——消灭时效的要件447

1时效期间的长度447

2时效期间的起算点449

3形成权的时效456

Ⅲ 时效的中断457

1何谓时效的中断457

2相对人合作情形的中断手段——承认460

3相对人不合作情形的中断手段——请求461

4相对人不合作情形的中断手段——扣押、临时扣押、临时处分464

5时效中断的效果466

Ⅳ 时效的停止472

1涵义472

2时效的停止事由472

24时效的援用、放弃475

Ⅰ 序475

Ⅱ 时效的援用475

1何谓时效的援用475

2援用权人的范围478

3援用的场所484

4援用效果所及之人的范围——援用的相对效力484

Ⅲ 时效利益的放弃484

1何谓时效利益的放弃484

2时效完成后的自认行为485

Ⅳ时效的效力——溯及力486

1取得时效487

2消灭时效487

Ⅴ 补论——消灭时效的射程及其周边487

1消灭时效的射程——不因时效而消灭的权利487

2与消灭时效类似的制度488

25民法的基本原则495

Ⅰ 序495

Ⅱ 法解释的方法与一般条款的作用496

1法解释的基本框架496

2一般条款的作用和问题497

Ⅲ 依制定法裁判与一般条款的作用499

1一般条款对制定法的具体化500

2一般条款对制定法不完备的补充500

3一般条款对制定法的修正504

判例索引509

事项索引515

译后记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