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下
  • 张建华,孙盛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1736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2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红十军团-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综述1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3

一、初期的红军武装5

二、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6

三、建军计划与基础7

四、建立红十军8

五、出击赣北8

六、扩军9

七、再入赣北9

八、文山缩编10

九、一进闽北10

十、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下的巨大损失11

十一、葛源整编11

十二、二进闽北12

十三、上清会师13

十四、红十一军13

十五、红十军(新编)14

十六、红十九师15

十七、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阶段17

十八、重溪整编17

十九、红十军团阶段18

二十、红十军的特点20

二十一、雄师虎威28

第一部分 战斗在闽浙赣31

第一章 序幕33

一、暴风骤雨的前夜34

二、北伐军开进弋阳35

三、成立政务委员会37

四、建立基层党组织37

第二章 漆工镇暴动38

一、漆工镇暴动38

二、农民自卫军40

三、关押方高雨40

四、进攻龙虎山41

五、枪毙蒋家忠41

六、攻打黄家源42

七、严峻的形势42

第三章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赣东北独立大队43

一、独立大队成立43

二、攻打弋阳县城43

三、漆工镇保卫战44

四、方远杰牺牲44

五、方志纯返回弋阳45

六、三打横峰城45

第四章 农民革命团48

一、方志敏返回家乡48

二、莲家坞会议49

三、徐川源会议49

四、风雨山会议、鄱阳筹枪50

五、湖塘会议、湖塘村遭劫51

六、攻打烈桥52

七、窖头会议53

八、农民革命团55

九、工人革命团56

十、邱金辉的“自卫队”57

十一、方志敏赴横峰57

第五章 弋横起义58

一、楼底蓝家暴动58

二、宴会擒敌60

三、弋横暴动61

四、六路进击63

五、葛源暴动64

六、出击德兴65

七、马王坡事件66

八、青板桥事件67

九、黄荆庙事件67

十、五路农军会攻葛源68

第六章 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69

一、暴动受挫的教训69

二、“脱产”游击队69

三、转战磨盘山70

四、“白皮红心”与“眺高守哨打号铳”70

五、邵式平赴中央71

六、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72

七、怎样做一个好共产党员72

八、吊索坞、铺前之战72

九、邵式平脱险73

十、艰险的情势73

十一、方胜峰会议74

十二、金鸡山大捷76

十三、青板桥阻击战77

十四、樟树墩伏击战78

十五、邱金辉牺牲79

十六、镇压反革命79

第七章 工农红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80

一、第十四团成立80

二、胡德畛就义80

三、六甲坞暴动81

四、冷水坑之战、伦敦桥之战82

五、龙浆坞之战、港口之战82

六、廖家村脱险83

七、烈桥之战、信江特委成立84

八、对敌心理战84

九、国民党军二连起义85

十、成立“士兵运动委员会”87

十一、德兴十八村暴动87

十二、梅溪畈大捷90

十三、1928年的红军90

十四、东坑塘坞会议91

十五、长毛岭之战92

第八章 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92

一、独立团成立92

二、三塘之战93

三、攻打黄柏塘93

四、方志敏遇险94

五、郑团长牺牲96

六、山区游击战96

七、击破“砍树运动”97

八、葛源、曹溪之战98

九、镇压蓝老虎98

第九章 开辟贵余万新区100

一、黄道赴贵溪100

二、农民革命团101

三、周坊暴动102

四、红七连的诞生104

五、坞头暴动105

六、画桥之战107

七、李长先买枪107

八、信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08

九、古六岗伏击战108

十、关王殿战斗109

十一、“鸡公炮”111

第十章 壮大中的独立第一团111

一、方坞墩、梅溪畈战斗111

二、攻打横峰城111

三、潭头大捷112

四、上饶年关起义113

五、陈营之战114

六、四十八村起义115

七、反“清乡”运动115

八、东港之战116

九、喜子岗大捷116

十、余家仓扩编118

十一、杀敌缴枪运动118

十二、三发子弹打冲锋、“九子连”、“新式草鞋”119

十三、芳家墩之战120

十四、一打石鼓120

十五、团林歼灭战122

十六、攻打上饶县123

十七、教育匡龙海124

十八、周坊之战125

第十一章 整训后的独立第一团125

一、芳家墩整军125

二、“三项纪律,六项注意”126

三、整训后的独立第一团127

四、独立第一团的作战原则127

五、攻打鹰潭128

六、鸣山起义129

七、攻打黄金埠130

八、信江截米船130

九、秧畈大捷132

十、碗港桥、新营战斗133

十一、芳家墩整编134

十二、攻打万年县城134

十三、乌石战斗135

十四、占领银城、攻打河口135

十五、攻打弋阳城、赣东北省委成立、一打古埠136

十六、唐在刚赴景德镇137

十七、奇袭景德镇138

十八、进驻景德镇139

十九、景德镇扩红141

二十、铅山东坑起义141

二十一、中央指示成立红十军143

第十二章 赣东北游击大队145

一、周建屏赴都昌145

二、夺枪建队146

三、夜袭流泗桥147

四、巧战文桥147

五、团山反击战、袭击“老山团”147

六、马影桥遭遇战、攻打徐家埠148

七、奇袭湖口县城、攻陷姑塘关卡148

八、珠湖暴动149

九、肖家岭游击队151

十、袭击红枪会153

十一、攻打彭泽、攻打潼家滩153

十二、夜袭法华堂、智袭谢家滩154

十三、杨家山改编154

十四、夜袭肖家岭、坚守杨家山155

十五、都昌游击队、茅垄村起义155

十六、茅垄突围战、三队汇合156

十七、七日七夜156

第十三章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成立157

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成立157

二、二打上饶城158

三、芳家墩整训159

四、攻打弋阳城159

五、一打夏家岭炮台161

六、占领余江城162

七、二打夏家岭炮台164

八、五十五团编入红十军165

第十四章 一进赣北166

一、攻占乐平城166

二、攻克鄱阳城166

三、江桥大捷168

四、二进景德镇170

五、富林会议170

六、众埠扩编171

第十五章 二进赣北172

一、二路分兵172

二、二打鄱阳城173

三、攻打万年县城174

四、整顿军纪175

五、攻打坚山176

六、袭击彭泽县城176

七、假空城计177

八、会师石门街178

九、夜袭秋浦县城179

十、英勇的学生军179

十一、宿营龙泉湾180

十二、设立红军局181

十三、湾头李家会议182

十四、刘肩三就义182

十五、二进赣北的意义183

十六、三进景德镇184

第十六章 缩编后的红十军184

一、文山缩编184

二、袭击万年县城185

三、珠山桥遭遇战185

四、三打上饶187

五、围攻吉阳山188

六、河口攻坚战188

七、墩上徐家战役190

八、张家岩惨案190

九、攻打万年192

十、处决胡树梅192

十一、梅溪畈追击战192

十二、七星尖伏击战194

十三、攻打古埠196

十四、荷桥程家战斗196

十五、闽北告急197

十六、攻克玉山县城197

十七、攻占华埠198

十八、红色省会——葛源199

十九、红十军军乐队200

二十、葛源整训200

二十一、三日三仗三捷201

第十七章 一进闽北203

一、攻克石塘镇203

二、收复坑口204

三、攻打长涧源204

四、赤石街战斗206

五、李新汉牺牲207

六、扩充闽北独立团208

七、回师赣东北208

第十八章 苏区保卫战209

一、万永诚来赣东北209

二、葛源保卫战210

三、冷水坞战斗210

四、何家坝伏击战210

五、大源伏击战211

六、溪畈战斗212

七、夜袭周坊213

八、分波岭伏击战214

九、大源战斗215

十、二打石鼓215

十一、曾洪易抵赣东北217

十二、画桥歼灭战218

十三、红色标语218

十四、弋阳第四游击大队218

十五、赣东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219

第十九章 整编中的红十军219

一、蛤蟆卡激战219

二、破大刀会220

三、珠山桥大捷220

四、三打余江县城223

五、红十军整编223

六、军事工作决议224

七、横峰三战226

八、攻打婺源县城226

九、改造红军的工作228

十、取消犒赏制229

十一、尚和战斗230

十二、赤岩十八烈士230

十三、玉山、常山战斗231

十四、夜送鸡毛信231

十五、杨家门战斗232

十六、巧计擒敌233

十七、二打华埠镇233

十八、壮大化婺德苏区234

第二十章 中国工农红军闽浙赣省赤色警卫师235

一、成立赤色警卫师235

二、攻打夏家岭炮台235

三、湾头李家战斗236

四、部署反“围剿”战略236

五、攻克小璜237

六、血战夏家岭炮台239

七、夜袭郝家碑239

八、赤警师在河南的行动总结240

九、生死搏斗241

十、攻打余干县城242

十一、蓝子畈战斗243

十二、攻打球川243

第二十一章 二进闽北244

一、进驻紫溪244

二、围攻星村、赤石245

三、佯打崇安、强攻浦城245

四、进驻浦城248

五、车盘之战249

六、强渡信江251

七、两次入闽作战的意义252

第二十二章 攻坚打硬的消耗战253

一、英勇的万年游击队253

二、罗英起义253

三、攻打余干县城254

四、横峰、葛源战斗255

五、攻坚打硬拼消耗257

六、花屋战斗257

七、壮大战斗力258

第二十三章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259

一、盲动冒险的军事行动260

二、军中惨痛的肃反262

三、吴先民之死263

四、肃反的第一个反省者264

第二十四章 壮大苏区的战斗265

一、壮大苏区,成立闽浙赣省265

二、湖圹张家战役265

三、智取九林炮台267

四、闽浙赣军事参观团268

五、二打球川、三打球川270

六、铁路埂大捷271

第二部分 开赴中央苏区273

第二十五章 上清会师275

一、会师决策的实施275

二、红十军在万石塘276

三、神前改编277

四、军民桥277

五、南渡信江278

六、会师上清278

七、进抵黎川279

第二十六章 第四次反“围剿”281

一、首战新丰街281

二、黄陂歼灭战281

三、东陂歼灭战283

四、攻打光泽284

五、智破“护路军”285

六、开赴东乡286

七、向中央汇报286

八、十一军部分干部入红校286

九、转战金、资、贵287

十、硝石之仗288

十一、5月的战斗力288

第二十七章 编入东方军289

一、红十九师289

二、编入东方军290

三、围攻泉上土堡291

四、坪口战斗291

五、下堡会师292

六、全歼区寿年部293

七、红十九师战绩辉煌293

八、连城整训293

九、解放沙县、攻打洋口294

十、顺城战斗294

十一、贵溪群众踊跃报名当红军296

十二、撤出黎川296

十三、洵口大捷296

第二十八章 血战中的红七军团298

一、血战中正式成立红七军团298

二、金溪、浒湾战斗299

三、八角亭激战299

四、新任政委乐少华301

五、萧劲光“受审”301

六、奔袭永安城303

七、团村战斗304

八、资溪之战305

九、泰宁整编305

十、解放沙县、攻打尤溪306

十一、驻守沙县307

十二、归化战役307

十三、攻打永安城310

十四、建宁、广昌保卫战314

十五、雪山嵊战斗314

十六、梅列战斗315

十七、迂回广平、湖源歼敌315

十八、血战盛坑岭316

第三部分 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319

第二十九章 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321

一、先遣队组成背景321

二、回师瑞金321

三、组建先遣队322

四、光荣而艰巨的任务323

五、北上抗日宣传品323

六、誓师出征324

第三十章 进击闽中325

一、进抵连城325

二、小陶会师326

三、进驻桃源326

四、占领大田326

五、三路进发高才坂327

六、占领尤溪328

七、占领樟湖坂330

八、横渡闽江330

九、攻占黄田331

第三十一章 福州战斗332

一、东进水口332

二、“八一”纪念大会332

三、拥护红军抗日先遣队334

四、逼近福州335

五、攻打福州336

六、降虎与桃源战斗338

七、进抵陀市340

八、伤员护送队341

第三十二章 进发闽东342

一、进驻百丈村342

二、攻占罗源344

三、进抵宁德346

四、满盾阻击战347

五、进抵扶摇村348

六、到达阳谷349

七、北上福安、占领穆阳350

第三十三章 北上庆元、进抵闽北351

一、进抵庆元荡口351

二、攻克庆元县城353

三、竹口战斗355

四、小梅休整356

五、八都擒敌357

六、进入浦城边境358

七、广、浦边休整359

第三十四章 北上浙西360

一、进抵江山360

二、夜袭徐家墩361

三、占领清湖镇、乌沙坂伏击战361

四、袭击贺村、击溃截击队362

五、大陈歼追敌363

六、袭取常山城364

七、程村口渡河、进抵芳村365

八、进入遂安365

第三十五章 挺进皖浙368

一、撤离上坊368

二、送驾岭战斗369

三、进抵歙县369

四、石门激战370

五、回旋皖浙370

第三十六章 转战皖赣371

一、进抵皖赣边371

二、攻克清华镇、查湾休整371

三、进驻程家山372

四、流口战斗372

五、新桥追击战373

六、储田桥战斗374

七、鸦桥战斗375

八、黎痕休整376

九、占领官村坂377

十、激战潘村378

十一、张家井战斗、墩上滩激战378

十二、苏区人民积极支援“老十军”378

十三、转战皖赣边379

下册382

第四部分 红十军(新编)与闽北独立团382

第三十七章 红十军(新编)的成立与壮大383

一、组建红十军383

二、夜袭大桥头384

三、截车战斗385

四、贵余万独立团385

五、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385

六、方志敏受勋、原红十军受奖386

七、南瓜炮387

八、马家伏击战387

九、上港背伏击战388

十、庙前伏击战389

十一、智袭高石炮台389

十二、碗港桥战斗390

十三、金沙伏击战390

十四、库桥战斗391

十五、棕线坞大捷392

十六、苏皖红十三师393

十七、会师三板桥393

十八、运送军需品393

十九、激战老虎岗394

二十、九狮山战斗395

二十一、攻占开化城395

二十二、攻取新营396

二十三、成立挺进师397

二十四、10月战斗398

二十五、南下独立团398

二十六、杨梅岭战斗400

二十七、武装展览会400

二十八、驻守青山殿400

二十九、杨家门之战401

三十、痛击敌八十师、二十一师401

三十一、怀玉县独立营403

三十二、弯头李家战斗403

三十三、王通丰战斗、石塘战斗403

三十四、红三十师成立404

三十五、建筑赤色堡垒405

三十六、全线防御405

三十七、建设我们铁的红军406

第三十八章 闽浙赣苏区保卫战408

一、闽浙赣军区动员书408

二、苏区保卫战409

三、坚守莲荷赤堡409

四、红十军战斗力411

五、刘畴西发布训令411

六、老鸦尖炮台414

七、猪头山保卫战415

八、赭亭山保卫战416

九、石峡碉堡保卫战417

十、奇袭杨宅、攻打官山岭炮台417

十一、小田战斗418

十二、裴源战斗418

十三、黄藤桥、司铺激战419

十四、青山殿战斗420

十五、宣化民牺牲421

十六、袭击殊田区公所421

十七、张家村会议422

十八、洺口战斗422

十九、配合抗日先遣队作战422

二十、攻克三县岭敌堡423

二十一、保卫葛源424

第三十九章 皖赣独立师和皖南游击大队424

一、小源暴动、夜袭庄湾424

二、引京战斗425

三、柳墅大捷426

四、皖赣独立师426

五、攻打高塘、闪里426

六、开辟皖南苏区426

七、柯村起义427

八、皖南游击大队428

九、方志敏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原因429

第四十章 闽北独立团429

一、成立闽北独立团432

二、二战大刀会434

三、攻占崇安434

四、闽北红军学校435

五、转战上铅广浦436

六、袭击回潭436

七、二打廿八都437

八、成立闽北独立师、闽北军分区438

九、攻克麻沙镇438

十、转战邵武、光泽439

十一、攻打五夫街440

十二、红七军团第五十八团441

十三、开回大安442

十四、闽北扩红442

十五、挺进建松政443

十六、太平隘伏击战443

十七、一袭王村口444

十八、二袭王村口445

第五部分 红十军军工、军校、军医院447

第四十一章 红十军军工449

一、上坑源修械所449

二、徐家坦兵工厂449

三、江冲源兵工厂450

四、洋源兵工厂450

五、刘政委造炮453

六、造雷运动453

第四十二章 红十军军校455

一、军事教导大队455

二、信江军政学校457

三、彭杨军政学校460

四、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461

五、优秀教官宣化民462

第四十三章 红十军医院463

一、仙湖调养所463

二、赣东北红军医院464

三、赣东北红军总医院465

四、编入红十军团卫生部467

五、红十军卫生学校468

六、邹思孟博士468

第六部分 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471

第四十四章 重溪整编473

一、进驻重溪473

二、七军团总结会474

三、重溪整编475

第四十五章 十九师外线出击476

一、外线出击476

二、进攻常山477

三、七里坳遭遇战478

四、进抵芳村478

五、回龙桥遭遇战479

六、白马战斗479

七、进抵上坊、港口480

八、渡新安江、进抵临岐480

九、进抵分水481

十、百岁坊激战481

十一、激战金子山482

十二、宿营湍口483

十三、侯头战斗484

十四、露宿浙基田485

十五、进驻杨溪镇486

十六、攻占旌德县城486

第四十六章 二十师外线出击488

一、枫树坞会议488

二、下黄溪大会489

三、二十师誓师北上489

四、婺源遭遇战490

五、二路分兵、进驻休宁490

六、兰渡桥伏击战491

七、汤口会师492

第四十七章 谭家桥战役494

一、谭家桥战斗494

二、撤离谭家桥499

三、寻淮洲牺牲500

四、陶村遭遇战501

五、部队整编、三路进发502

第四十八章 转战皖南503

一、进驻柯村503

二、柯村会议504

三、城头坞战斗505

四、逼近黟县、转移歙县505

五、大谷运战斗506

六、折返汤口,芳村战斗506

七、裔村、溪头激战506

八、转战浙赣边界507

第四十九章 四次受阻508

一、茶山会议508

二、进发怀玉山509

三、受阻大龙山510

四、受阻徐家村511

五、受阻港首村513

六、受阻张家坞513

七、怀玉山被围514

八、粟裕突围514

第五十章 怀玉山血战515

一、方志敏再入包围圈515

二、王龙山战斗515

三、胡天桃被俘516

四、刘亨云突围517

五、树坞突围518

六、弹尽粮绝519

七、八祭突围519

八、三亩、玉邪峰激战520

九、最后的血战521

十、王如痴、刘畴西被俘522

十一、方志敏被俘523

十二、方志敏自述523

十三、方志敏就义524

第七部分 红十军团余部三年游击战争527

第五十一章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529

一、成立挺进师530

二、贵溪裴源遭遇战531

三、下灵山532

四、甘溪战斗533

五、车盘坑休整534

六、成立政治委员会534

七、打响第一仗535

八、袭击查田区公所536

九、奇袭沙湾镇536

十、斋郎战斗537

十一、云和会议539

十二、学会两套本领539

十三、深入发动群众,迅速打开局画540

十四、创建根据地541

十五、夜袭龙游542

十六、攻占溪口、袭击灵山542

十七、奇兵迷敌543

十八、源头战斗、草鞋岭遭遇战543

十九、兵分二路、打击黄绍544

二十、成立地方工作团545

二十一、小吉会议546

二十二、成立第五纵队546

二十三、发展群众武装547

二十四、消灭地主“义勇队”547

二十五、新的战略战术548

二十六、缴枪扩红竞赛548

二十七、葛程伏击战549

二十八、燕田阻击战550

二十九、麻士尖突围战551

三十、建立供给和医疗基地551

三十一、击毙敌师长552

三十二、毛阳岭长矛战553

三十三、敌军重兵压境554

三十四、上田激战555

三十五、上田会议556

三十六、安仁战斗556

三十七、支坪突围战557

三十八、四纵转战浙闽边境558

三十九、合编闽北独立师559

四十、黄玉庭突围560

四十一、血战浙西南560

四十二、王村口保卫战560

四十三、住溪战斗561

四十四、五纵英勇血战562

四十五、黄富武就义563

四十六、陆坑源会师564

四十七、纵队突围564

四十八、岙头山战斗565

四十九、一纵挺进浙东566

五十、血战大盘山566

五十一、战斗在八宝山568

五十二、汇合浙西红军568

五十三、寿宁会师569

五十四、成立临时省委、省军区570

五十五、白柯湾伏击战571

五十六、“南阳事件”571

五十七、创建浙南游击根据地571

五十八、泰顺峰文会议、独立师西进572

五十九、富坪车头战斗、王家山伏击战572

六十、小南山战斗573

六十一、伙爬岭战役574

六十二、攻占长台镇574

六十三、发表团结抗日宣言574

六十四、组成“突击队”、“牵制队”575

六十五、人民红军挺进师576

六十六、扩展游击根据地576

六十七、李家山战斗577

六十八、桐山战斗577

六十九、仓边伏击战578

七十、淡竹阳突围578

七十一、发展新区579

七十二、挫败敌第二次“清剿”581

七十三、花亭伏击战582

七十四、红十九师582

七十五、峰文战斗583

七十六、寿桃尖大战583

七十七、红军“山洞医院”584

七十八、牛塘汪会议585

七十九、钻山躲坞的游击战586

八十、梅山游击战587

八十一、群众的支援588

八十二、保守机密588

八十三、掩护伤员589

八十四、筹集粮食589

八十五、杨干凡、许信焜牺牲590

八十六、和谈抗日590

八十七、胜利会师594

八十八、平阳改编595

八十九、凤林会议596

九十、抗日救亡干部学校596

九十一、开赴抗日前线597

第五十二章 红三十师和赣东北游击大队598

一、四门山堡垒战599

二、红三十师反击战599

三、万年精干连600

四、攻克石镇街600

五、葛源游击队601

六、姜村守堡战602

七、坚守红色堡垒602

八、界田桥十八烈士603

九、槎源坞会议603

十、东汪会议604

十一、德兴黄柏战斗605

十二、三百红军蒙难梧风洞605

十三、邵伯平牺牲605

十四、化婺德独立营606

十五、旱田坂激战606

十六、德兴苏家会议607

十七、贵溪精干连608

十八、灰屋战斗609

十九、余汉朝、黄瑞喜、方华日牺牲609

二十、上饶狱中暴动609

二十一、苏源坞激战、唐在刚牺牲610

二十二、邹琦牺牲610

二十三、叶际平、吴宽林牺牲610

二十四、毛家坂会议611

二十五、赣东北游击大队611

二十六、刘永祝、程伯谦牺牲612

二十七、三县岭激战612

二十八、鄣公山根据地的建立612

二十九、攻打张家炮楼613

三十、鄣公山会议614

三十一、两队汇合615

三十二、三都坞伏击战615

三十三、袭击秧畈碉堡616

三十四、桃树坪会议616

三十五、洞天峰战斗616

三十六、三县岭突围战617

三十七、乐家战斗618

三十八、智取黄村碉堡619

第五十三章 皖赣独立师和都湖鄱彭游击大队620

一、大板血战620

二、朱家庙会议621

三、袭击洋湖镇621

四、都鄱湖彭游击大队621

五、侧家坂伏击战622

六、张庄伏击战622

七、联络山战斗623

八、灵活的游击战624

九、姐妹塘伏击战624

十、皖赣独立营成立625

十一、瑶里袭敌626

十二、攻克文桥区公所626

十三、双桥战斗626

十四、段家店战斗626

十五、最艰苦的时期627

十六、活捉敌区长628

十七、匡龙海牺牲628

第五十四章 江南独立团和贵秋东游击大队629

一、贵池郑家起义629

二、江南红军独立团630

三、袭击保安队,数战皆捷631

四、赉田伏击战631

五、高山起义632

六、塘丁大捷633

七、高山保卫战633

八、大龙坑会议636

九、进抵鄣公山636

第五十五章 皖南独立团和泾旌宁宣游击大队637

一、溪口战斗638

二、进驻石屋坑639

三、开婺休游击队640

四、天堂山、高田坑战斗640

五、金竹起义640

六、挺进淳安641

七、水碓山战斗641

八、大湾头伏击战642

九、泾旌宁宣游击队会师鄣公山643

十、成立皖浙赣独立团644

十一、红色省会645

十二、攻克开化城646

十三、月岭伏击战647

十四、平鼻岭伏击战647

十五、攻打昌化城648

十六、成立浙皖独立营650

十七、夜袭上坊乡公所650

十八、攻打上方镇651

十九、查湾战斗652

二十、横源泉血战652

二十一、建立上浙皖游击区653

二十二、四角田战斗654

二十三、石壁山战斗654

二十四、建立下浙皖游击区655

二十五、下浙皖游击队的战斗657

二十六、艰苦的岁月657

二十七、鄣公山会议660

二十八、撤离石屋坑660

二十九、独立团八勇士661

三十、余玉堂、赵礼生牺牲662

三十一、邱老金、滕国荣牺牲663

三十二、悲壮六股尖664

第五十六章 皖浙赣各路红军会集舍会山665

一、警惕诱骗665

二、发表《告皖赣同胞书》666

三、舍会山、瑶里谈判666

四、陈毅亲临皖浙赣667

五、舍会山会议667

六、集结舍会山668

七、万家惨案668

八、杨文翰的错误669

九、陈毅二抵皖浙赣670

十、瑶里整编670

十一、开往皖南、奔赴抗日前线671

第五十七章 闽北独立师与各路游击纵队672

一、大安会议673

二、四渡桥阻击战674

三、路口截击战677

四、撤离大安677

五、陈一牺牲677

六、长涧源整编678

七、进军闽赣边680

八、偷袭紫溪680

九、突袭盖竺、涂家村681

十、巧袭陈坊681

十一、反叛斗争682

十二、三港整顿683

十三、挺进师小分队684

十四、五里考遭遇战685

十五、金钟山伏击战685

十六、张山头战斗686

十七、黄龙岩会议687

十八、一路出击688

十九、楼板战斗689

二十、袭击“三姑娘”客栈690

二十一、进驻富地村690

二十二、争取林熙明691

二十三、瓦解多股土匪692

二十四、宝岱村伏击战692

二十五、六路纵队693

二十六、“藏、走、打”694

二十七、富地伏击战695

二十八、鲜红的米袋696

二十九、二路出击696

三十、新式武器697

三十一、上楼战斗698

三十二、禾坪村会师700

三十三、界首反击战700

三十四、洞宫山会议700

三十五、转战闽西北701

三十六、灵活的斗争策略703

三十七、纵队汇合703

三十八、长甲战斗704

三十九、三路出击704

四十、巧布口袋阵705

四十一、建立抚东游击根据地706

四十二、巩固闽北707

四十三、成立闽赣省委、省军区707

四十四、开辟闽中游击区708

四十五、严峻的情势708

四十六、后宝岱伏击战709

四十七、柴家突围战、吴先喜牺牲709

四十八、艰苦的斗争生活711

四十九、成立抗日军政委员会712

五十、黄立贵牺牲713

五十一、进驻猪母岗714

五十二、大洲谈判715

五十三、五里峰歼灭战716

五十四、三战三捷717

五十五、石塘整编717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发展沿革表721

主要参考文献722

后记7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