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457413.jpg)
- 董玉瑛,白日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89972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环境史概述1
1.1.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1
1.1.2 20世纪十大公害事件2
1.1.3环境史重要里程碑5
1.1.4面对环境问题的极端态度7
1.1.5可持续发展战略8
课外阅读:当代影响较大的环境事件8
1.2环境科学的发展9
1.2.1环境科学的提出9
1.2.2环境科学分支结构10
1.2.3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程11
1.3国际环境公约13
1.4双语助力站15
1.4.1黑天鹅15
1.4.2灰犀牛16
第2章 全球环境问题17
2.1全球变暖17
2.1.1全球变暖的趋势18
2.1.2全球变暖成因18
2.1.3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19
课外阅读:我国已参与全球气候框架国际行动21
2.2臭氧空洞22
2.2.1臭氧空洞的发现22
2.2.2臭氧空洞形成机制22
2.2.3臭氧空洞的危害24
2.3内分泌干扰物25
2.3.1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25
2.3.2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26
课外阅读:国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管控现状27
2.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28
2.4.1五律协同原理28
2.4.2全球变暖防治策略29
2.4.3臭氧空洞防治策略30
2.4.4内分泌干扰物防治策略31
2.5双语助力站32
2.5.1囚徒困境32
2.5.2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33
2.5.3解决环境问题的综合策略35
第3章 大气环境问题36
3.1大气环境概述36
3.1.1大气层结构37
3.1.2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39
3.1.3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40
3.2气溶胶污染42
3.2.1气溶胶及其相关特性42
3.2.2气溶胶污染危害43
3.2.3气溶胶污染源与汇44
3.2.4气溶胶污染控制对策45
课外阅读:穹顶之下46
3.3酸沉降49
3.3.1酸沉降的定义49
3.3.2酸雨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49
3.3.3酸雨的危害50
3.3.4酸雨的防治对策51
3.4光化学烟雾52
3.4.1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及判定53
3.4.2光化学烟雾的危害55
3.4.3光化学烟雾的防治对策56
课外阅读:大气污染物处理技术59
3.5“气十条”解读61
3.5.1总体要求61
3.5.2工作目标62
3.5.3主要指标62
3.5.4具体要求62
3.6双语助力站64
3.6.1烟雾事件64
3.6.2 APEC蓝66
第4章 水环境问题68
4.1水环境概述68
4.1.1水体的多介质组成68
4.1.2主要水体污染物类型69
4.1.3主要水污染指标71
课外阅读:他山之石——国外跨界水体治理73
4.2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74
4.2.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74
4.2.2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综合策略75
4.2.3国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经验77
课外阅读:中水回用78
4.3水体富营养化79
4.3.1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79
4.3.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80
4.3.3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81
4.4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83
4.4.1水体优先污染物的确定84
4.4.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85
4.4.3重金属90
4.4.4新型污染物95
4.5海洋污染99
4.5.1海洋污染来源100
4.5.2海洋污染物类型100
4.5.3海洋污染治理措施102
课外阅读: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102
4.6“水十条”解读103
4.6.1总体要求104
4.6.2工作目标104
4.6.3主要指标105
4.6.4具体要求105
4.7双语助力站110
4.7.1全球蒸馏110
4.7.2新型污染物112
第5章 土壤环境问题114
5.1土壤环境概述114
5.1.1土壤的结构和组成114
5.1.2土壤的性质118
5.1.3土壤污染特点及污染类型120
5.2农药污染问题122
5.2.1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及原因123
5.2.2主要的农药类型123
5.2.3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125
5.2.4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综合治理对策125
5.3重金属污染问题127
5.3.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28
5.3.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特性129
5.3.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130
5.3.4重金属汞污染134
5.3.5重金属砷污染135
5.3.6重金属镉污染137
5.4土地荒漠化问题140
5.4.1土地荒漠化概述141
5.4.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144
5.4.3土地沙漠化的防治145
5.5“土十条”解读146
5.5.1总体要求147
5.5.2工作目标147
5.5.3主要指标147
5.5.4具体要求147
5.6双语助力站152
第6章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155
6.1固体废弃物概述155
6.1.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156
6.1.2固体废弃物的特性157
6.1.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途径158
6.2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资源化159
6.2.1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159
6.2.2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161
6.3垃圾围城163
6.3.1城市垃圾围城现状和危害163
6.3.2垃圾围城的成因163
6.3.3国外城市垃圾围城的骇人困境164
6.3.4中外城市垃圾处置的成功举措164
6.3.5针对垃圾围城现象的可行建议166
6.4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167
6.4.1危险废物特性169
6.4.2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危害169
6.4.3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原因170
6.4.4危险废物及其越境转移的控制171
6.5双语助力站173
第7章 生物和生态安全问题175
7.1生态系统175
7.1.1生态系统组成175
7.1.2生态系统的分类176
7.1.3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177
7.2生物多样性减少181
7.2.1生物多样性受危害的原因181
7.2.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182
7.2.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防治183
7.3微生物耐药性及其传播183
7.3.1危害184
7.3.2耐药性传播途径分析185
7.3.3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环境传播的综合策略187
7.4生物和生态安全188
7.4.1生物安全188
7.4.2生态安全191
7.5双语助力站193
7.5.1后抗生素时代193
7.5.2雨林中的死亡194
第8章 物理性污染问题197
8.1物理性污染概述197
8.2噪声污染197
8.3光污染199
8.3.1光污染种类199
8.3.2产生的原因201
8.3.3污染案例201
8.3.4治理方法201
8.4城市热岛效应202
8.5电磁辐射污染203
8.5.1电磁辐射危害203
8.5.2电磁辐射类别204
8.5.3电磁辐射危害的防范205
8.6放射性辐射污染206
8.6.1放射性辐射污染危害208
8.6.2防治方法209
课外阅读: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210
8.7恶臭类污染213
8.7.1主要恶臭污染源213
8.7.2检测方法214
8.7.3防治方法214
8.8双语助力站215
第9章 人口与资源问题217
9.1人口、资源与环境217
9.2能源问题218
9.2.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220
9.2.2全球能源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223
9.2.3解决能源问题的对策224
9.3矿产资源问题225
9.3.1矿产资源匮乏原因227
9.3.2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29
9.3.3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建议230
9.4森林资源问题231
9.4.1森林减少引起的问题232
9.4.2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233
9.4.3森林减少引起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234
9.5双语助力站235
第10章 化学品环境风险问题238
10.1化学品概述238
10.1.1化学品及其种类238
10.1.2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238
10.2化学品风险评价239
10.2.1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价239
10.2.2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240
10.2.3化学品区域风险评价242
10.2.4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方法242
10.3国外化学品风险控制和管理法则243
10.3.1美国化学品风险控制和管理243
10.3.2欧盟化学品管理246
10.3.3日本化学品管理体系246
10.3.4韩国化学品管理248
10.4我国化学品风险控制和管理249
10.4.1我国化学品分类、控制和管理现状249
10.4.2加强化学品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性249
10.4.3我国现行化学品风险控制和管理框架250
课外阅读:化学品风险评价案例253
10.5双语助力站254
第11章 新兴环境技术问题257
11.1环境修复技术概述257
11.1.1环境修复257
11.1.2环境修复技术类型257
11.2纳米技术259
11.2.1概念259
11.2.2纳米技术应用引发的潜在风险260
11.2.3规避纳米技术潜在风险的对策建议264
11.3膜技术265
11.3.1膜污染265
11.3.2膜污染的类别267
11.3.3防治措施268
11.4生物技术270
11.4.1生物技术的概念界定270
11.4.2生物技术对环境的改善作用270
11.4.3生物技术潜在的危害273
11.5双语助力站274
11.5.1 DDT的兴衰274
11.5.2绿色纳米技术276
主要参考文献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