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2433280.jpg)
- 王鹏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596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专利权法-侵权行为-赔偿-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利侵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问题的提出1
0.2 本研究意义4
0.3 研究角度6
0.3.1 法经济学的角度6
0.3.2 产权经济学的角度8
0.3.3 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8
0.4 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9
0.4.1 总体思路9
0.4.2 主要内容11
0.5 学术贡献15
1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经济分析及相关文献综述18
1.1 专利制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8
1.1.1 专利制度的合理性19
1.1.2 专利制度的局限性25
1.2 最优专利制度设计27
1.2.1 专利期限28
1.2.2 专利的范围30
1.3 侵权法律制度经济分析方法36
1.4 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经济分析理论42
1.4.1 打击侵权行为中参与人的策略选择42
1.4.2 打击侵权的力度与激励创新的关系44
1.4.3 打击侵权行为中的利益冲突协调46
1.5 相关理论述评47
2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的经济分析基础50
2.1 商品经济发展与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的演变50
2.1.1 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的起源50
2.1.2 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4
2.1.3 中国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8
2.1.4 新中国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62
2.2 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经济分析框架63
2.3 侵犯专利权民事救济特点的经济分析67
2.3.1 权利行使制度与救济制度融合的禁止性规范67
2.3.2 对专利权人权利限制更为严格71
3专利权边界的再界定——解释权利要求的经济分析77
3.1 专利权的经济含义和特征77
3.1.1 专利权的经济含义78
3.1.2 专利权的经济特征81
3.2 专利权界定的经济理性86
3.2.1 专利权初次界定的模糊性86
3.2.2 专利权再次界定的经济学意义93
3.3 专利权最优再次界定96
3.3.1 专利权最优再界定原则选择模型96
3.3.2 专利权再界定方式的经济学含义106
3.3.3 以最低成本理解权利要求的措辞和术语109
4标准化模型——侵权判定的经济分析113
4.1 相同特征判断模型114
4.2 等同特征判断模型118
4.3 禁止反悔模型128
4.4 公知技术排除模型135
4.5 落入外观设计保护边界判断模型140
5专利实施权安排——合理使用的经济分析147
5.1 交易费用与专利实施权安排147
5.1.1 交易费用与专利实施权安排的关系148
5.1.2 专利实施权交易费用的内容和性质151
5.1.3 专利实施权安排判断模型156
5.2 先用权与生产性投入净值159
5.3 权利用尽与售出产品净值165
5.4 实施目的与科研净值172
5.5 功能性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177
6外部性解决——侵权责任的经济分析183
6.1 外部性概述183
6.1.1 侵犯专利权外部性的产生183
6.1.2 侵犯专利权外部性的效率评价184
6.1.3 解决侵犯专利权外部性的传统思路187
6.1.4 对传统思路的评价188
6.2 消除侵犯专利权外部性的规则191
6.2.1 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含义191
6.2.2 无交易费用时两种规则消除外部性的比较192
6.2.3 存在交易费用时两种规则消除外部性的比较196
6.3 侵权责任模型199
6.3.1 基本概念和条件199
6.3.2 注意水平作为决定责任唯一因素的模型202
6.3.3 注意水平和行为水平共同作为决定责任因素的模型207
6.3.4 结论214
6.4 赔偿数额模型216
6.4.1 损失水平模型216
6.4.2 损失认定不准确模型217
6.4.3 专利权人减轻损失模型218
6.4.4 躲避追诉模型220
7讨论与建议——以效率为中心222
7.1 进一步限制功能性特征223
7.2 落入组合物保护范围的判断226
7.3 完善实施权安排232
7.3.1 将专利产品核心部件提供、更换权安排给社会公众232
7.3.2 细化方法专利延伸权安排234
7.4 确立专利权人败诉应承担被告诉讼费用规则237
7.5 设立专利高级法院241
参考文献247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