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
  • 赵建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780164261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企业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2

经验管理时代2

科学管理时代2

一、以泰罗、韦伯、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管理”时期3

二、以巴纳德、梅奥、麦格雷戈为代表的行为科学时代6

文化管理时代14

一、企业文化形成的条件14

二、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15

三、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17

二、企业文化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文化、经营管理文化18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18

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18

三、企业结盟取胜,实施双赢战略必然要追求“文化沟通”和“双赢思维”的发展19

四、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19

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19

六、“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将更加受到关注20

七、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

八、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20

不同视角看企业文化20

第二章 有关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25

美国的企业文化25

一、美国的民族文化25

二、美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26

三、美国最优秀公司的基本信念32

日本的企业文化35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35

二、日本优秀企业的基本理念39

犹太人的企业文化40

一、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的民族40

二、犹太人企业文化特点41

第三章 中国的企业文化45

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45

一、传统的中国企业文化45

二、海外华人的企业文化46

三、传统儒家文化需要调整和完善48

国内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49

一、由重“官”到重“商”的转变50

二、由求“大”到图“强”的转变51

三、由求“华”到求“实”的转变55

四、由求“多”向求“专”的转变55

五、由求“粗”到“精”的转变58

六、由求“醉”到“醒”的转变58

我国知名企业的基本理念60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0

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63

三、海尔集团64

四、春兰文化68

五、TCL王牌74

六、小天鹅75

七、紫光文化78

八、海信文化80

第四章 企业文化是新型的管理模式81

企业文化的定义81

一、什么是文化?81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82++++三、企业文化定义的分类85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及特点87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87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89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91

企业文化的功能91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94

三、企业实行文化管理——无为而为94

企业文化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96

一、短命型公司特点96

二、长寿型公司的特点97

对企业文化的总体评价97

从知名企业看企业文化100

一、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谈企业文化100

二、思科副总裁林正刚认为企业文化——高速列车的动力100

有关企业文化的讨论102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07

第五章 企业文化重在建设107

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07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108

三、培育企业文化是不断强化的过程109

培育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与方法111

一、培育企业文化的程序111

二、培育企业文化的方法114

三、培育企业文化要十分重视发挥企业模范的作用115

四、培育企业文化要选择适当的模式116

五、培育企业文化要考虑自身的特点118

一、企业要十分重视消除病态文化119

消除病态文化 培育健康文化119

二、企业要积极培育健康文化121

三、培育企业文化要消除障碍122

四、培育企业文化不能一劳永逸123

五、要着眼于打造长寿的企业文化124

六、必须全员全方位地培育企业文化124

消除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125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125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126

三、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126

四、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126

五、把企业文化当做思想政治工作127

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探讨132

一、企业文化适应“结盟取胜”新战略发展趋势的要求133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133

三、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134

四、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34

五、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135

六、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化出来,更重视育人135

七、培育具有个性化的企业文化135

第六章 团队学习138

学习是适用新经济及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需要138

一、 学习是迎接新经济到来的需要138

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149

二、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149

四、管理概念和观念的创新153

五、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156

适应变化的重要途径是团队学习157

一、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157

二、学习要有方法技巧158

三、学习的关键在于领导161

四、学习型组织的优势是团队学习163

五、学习的落脚点是转变观念和挑战思维方式165

第七章 确立共同愿景167

愿景是愿望的景象167

愿景是先进的文化理念169

铸造共同愿景的步骤171

设计共同愿景的方法172

知名企业的愿景172

第八章 改善心智模式175

运用心理学技术调整心态176

一、正面暗示,鼓励自己坚定信心,鼓足勇气176

二、超我观想,树立超我形象179

三、光明思维,多看生活中的美180

四、侧向思维,永不言败182

五、中和情绪,保持平常与平和的心态183

六、放松入静,开发潜能185

一、悟性,就是能够因势利导、发现机遇和创造机遇186

要有悟性、理性、野性和韧性186

二、理性,即服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盲干蛮干187

三、“野性”,就是高屋建瓴,当机立断,敢于拍板188

四、韧性,就是百折不挠,把事情做成功189

要具备“三心”:用心、决心和信心190

一、用“用心”,善于捕捉机遇190

二、要有决心,对事业执着追求191

三、要有信心,自信是精神支柱192

要积极地实现两个转变192

一、要自学主动地由量变到质变192

二、由重视智商变为既重视智商更重视情商193

二、辩证地看待成功196

一、辩证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196

辨证地看待自己196

三、辩证地看待失败197

四、辩证地看待经验197

五、辩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199

体贴关心下属200

一、要有新的领导理念,善于使用“白金法则”200

二、要唯才是用,用人所长202

三、要善待员工,与员工心贴心204

四、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205

第九章 自我超越207

自我超越要有追求和压力207

自我超越要有独立意识208

自我超越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210

自我超越要有扬长避短,选准目标211

自我超越要有坚定的信念212

自我超越要有不顾“面子”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212

超越自我要淡泊名利215

超越自我要把握现在216

自我超越要挑战现状、永不满足217

第十章 学会系统思考219

从啤酒游戏看系统思考219

企业实施发展战略需要系统思考221

一、企业进入战略制胜时代221

二、应对变化的对策是“变”222

三、适应变化要从实际出发224

四、适应变化需要科学地发展战略和策略227

战略决策需要系统思考229

一、要学会战略性思考229

二、战略决策需要理性化230

三、战略决策需要规范的可行性研究231

第十一章 价值观与经营理念237

确立认同一致的价值观237

一、价值观的分类237

二、当代企业价值观238

五、企业价值观的作用239

四、企业价值观的培育239

三、企业价值观的特征239

经营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241

一、什么是经营理念241

二、经营理念的作用242

三、不同类型经营理念比较242

四、企业经营理念即价值观的类型244

五、成功企业的价值观有许多相似之处245

六、培育与构筑科学的经营理念246

七、新世纪经营理念的变化趋势和特点247

卓越公司的经营理念248

一、卓越公司经营理念的248

二、卓越公司的经营理念249

三、卓越公司经营理念的精髓255

企业经营理念案例258

一、日本东京“三店”即洗衣店、糕饼店和米店的故事258

二、王永庆的经营理念260

三、北京三元乳业公司的经营理念260

四、南京某商场的经营理念260

五、黄骅信誉楼的经营理念261

六、深圳房地产商的经营理念262

七、广州某宾馆“婴儿油”的故事262

八、米粉店小老板的经营理念262

九、山东六禾饲料集团的经营理念262

一、对待顾客的忠诚度不够263

十、四川铁骑力士公司的经营理念263

某些方面需要端正经营理念263

二、对同的亲同感不够266

三、做事的严细度不够267

第十二章 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273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273

一、优秀企业的企业精神273

二、企业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279

三、企业精神的分类280

四、企业精神的重要特征281

五、提炼企业精神要有特色283

一、企业家的重要特征284

企业家精神284

二、 企业家是素质而不是职务285

三、企业家的基本素养286

四、企业家的重要作用288

五、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289

六、关心企业家,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293

第十三章 团队精神298

团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98

一、优秀团队文化的特征298

二、团队精神是实现企业和个人价值的纽带299

三、建设优秀团队文化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00

一、中国企业在团队精神方面与西方企业的差距302

中国企业最需要团队精神302

二、不善团队合作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304

三、培育团队精神与提倡适度竞争是辩证的统一305

企业要高度重视团队精神教育306

一、团队的分类及培育过程306

二、团队建设需要把握的特点307

三、团队建设要有明确的标准309

四、团队成员的配置要优化309

五、团队建设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环境310

六、创造优秀团队形成的条件310

七、团队文化建设不宜的三种模式312

一、构筑新的信任313

培育团队文化需要确立核心价值体系313

二、要有以顾客为中心的共识315

三、重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16

团队的成功在于成功的团队文化317

一、要有良好的团队素质317

二、团队成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318

三、团队领导的文化素养要求319

四、团队领导要加强能力的培养321

五、团队文化要突出人本管理323

优秀企业的团队文化324

一、联想的亲情文化325

三、韦尔奇的非正式沟通文化326

二、柯达“玻璃窗佳话”326

四、海信的团结共进、众志成城的团队意识327

五、国内外企业聘用人才的考查指标327

团队精神不等于集体主义329

第十四章 树立新的竞合意识331

积极竞争 应对挑战331

一、未来企业竞争的十大焦点331

二、竞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成长333

三、竞争促进了我国经济繁荣和国力增强335

四、要认真研究自己和竞争对手337

一、企业应该树立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意识338

合作大于竞争338

五、要善待竞争对手338

二、竞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339

三、合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342

四、合作的有效途径是强强联合和购并343

企业进入战略联盟时代346

一、合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347

二、企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战略联盟347

三、战略联盟改变了竞争规则348

四、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348

五、战略联盟的优越性349

六、战略联盟是中国企业入世后的核心策略350

七、如何有效的结成战略联盟351

八、结盟要高度重视双赢352

石油石化企业的对外合作结盟353

一、国际化经营的原则353

二、国际化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354

第十五章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356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和气质的体现356

一、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356

二、企业形象CI的策划357

三、CI设计的主要内容358

四、企业形象传播的手段362

五、CI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363

六、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364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367

一、市场经济开始进入品牌竞争阶段368

二、中国民族品牌面临严峻挑战371

三、创名牌是国家和企业的共同使命373

创立名牌的策略探讨375

一、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经营名牌375

二、把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看做一种事业379

关于品牌战略的文化思考381

一、注重品牌名称与商标的文化附加值381

二、致力于服务创新383

三、企业的精神理念具有个性和文化魅力383

一、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给品牌定位384

四、倡导绿色文化384

实施名牌战略的策略与战术选择384

二、注重品牌的选择与策划385

防止步入误区 提升品牌形象387

一、品牌经营也有误区与陷阱387

二、发展名牌需要不断提升品牌形象389

三、维护品牌形象需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390

第十六章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395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主旋律395

一、创新是企业的基本属性396

二、创新是企业本质的要求397

三、创新是长寿企业的秘诀399

四、创新是企业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403

五、创新是企业适应“新管理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405

六、创新是企业营造营销新模式的必然选择406

七、创新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要411

勇于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417

一、创新并不神秘418

二、创新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条件419

三、创新需要处理15种关系420

四、创新忌言421

五、创新思考的自我训练方法423

六、创新思考的主要方法425

七、优化创新环境430

要特别重视概念创新432

一、世界进入概念创新时代432

二、概念创新就是创造新的概念433

三、简释新概念434

强化对创新的管理和引导436

一、树立团队创新意识436

二、树立全程创新意识436

三、对创新者目标和过程控制437

四、避免创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437

五、创新要瞄准开发用户需求、创新未来市场43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一颗新星44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为公司基本法》440

第十七章 华为文化44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基本理念441

华为的企业文化观446

《华为公司基本法》的产生448

华为公司基本法的主要内容449

公司的宗旨449

一、核心价值观449

二、基本目标450

三、公司的成长451

四、价值的分配451

一、经营重心452

基本经营政策452

二、研究与开发454

三、市场营销454

四、生产方式455

五、理财与投资455

基本组织政策456

一、基本原则456

二、组织结构457

三、高层管理组织459

基本人力资源政策460

一、人力资源管理准则460

二、员工的义务和权利461

三、考核与评价462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规范463

基本控制政策464

一、管理控制方针464

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466

三、全面预算控制467

四、成本控制467

五、业务流程重整468

六、项目管理469

七、审计制度470

八、事业部的控制470

接班人472

九、危机管理472

第十八章 华侨城文化474

华侨城集团与《华侨城宪章》474

华侨城宪章的基本内容477

一、集团定位477

二、文化品格479

三、运行机制480

四、管理体制482

五、持续成长484

六、人力资源487

七、管理方略489

主要参考书目4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