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375752.jpg)
- 毛振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1654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问题篇——谈能否这样做1
一 “成功体育”的呼唤3
二 体育教学中的“不成功”的种种表现及原因6
(一)排球发球教学的困惑6
(二)正、反50米跑的启迪7
(三)翻来复去的教学9
(四)一个小学生的“实在话”10
(五)“篮球规则小改革”的意义10
(六)追求一点一滴的成功11
三 农村体育教学有感12
四 形-量-质?14
五 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17
(二)国际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向18
(三)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景展望20
六 学校体育的改革与社会学研究21
(一)根据社会的变化探讨学校体育的改革21
(二)社会学已成为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22
(三)学校体育中的社会学领域23
目的篇——谈为什么而散31
一 对“体育=体质教育”的思考31
二 从“打破”说起33
三 话说体育学科的特殊性36
(一)体育学科在学科目标建立方面的特殊性37
(二)体育学科在内容上的特殊性41
(三)体育学科在实施教学上的特殊性43
(四)体育学科特殊性的启示44
四 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与教学改革44
(一)思索之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具体而明确地制定某一时期的体育学科目标和任务45
(二)思索之二——在明确学科目标的前提下,应紧紧把握一条教材认识、研究和排列的新思路和主线46
(三)思考之三——把握体育教学实施的特殊性、创造出以身体活动为形式,完成综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49
五 成功体育的目标理论51
(一)要从“现代”和“将来”两个空间考虑教学目标52
(二)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把握目标52
(三)要正确区分和把握“期望目标”与“行为目标”两个层次53
(四)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考虑目标和评价目标55
六 对体育课程的设想56
(一)对我国现行体育课程及其特点的分析56
(二)我们的课程思想和课程设计58
七 体育教学改革的契机——谈谈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62
一 一个关于教材的争论——“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谈起”73
(一)问题的重申93
二 试论体育教材的选优程序93
(二)不只“合格标准”,还要“选优标准”94
(三)从“选优标准”到“选优程序”95
三 素材、教材、教材研究99
(一)“素材=教材”的误区99
(二)运动素材与体育教材的区别99
(三)教材研究的层次、意义和过程101
(四)对运动素材研究的角度和方法102
(一)“教材”一词的用法105
四 体育教材的真意——“用什么教什么”105
(二)教材选用的困惑和原因106
(三)“用什么教”与“教什么”的区别106
(四)教材的真义:“用什么教什么”107
(五)教材含义赋于教材研究的两个任务108
(六)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材研究”109
五 对新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大纲)的思考110
(一)论新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110
(二)对本次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改革和调整内容的设想111
(三)高中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112
(五)选编教材的基本要求113
(四)高中体育课的授课时数安排113
(六)各项教材的目标与要求115
六 探索新的中专体育教材内容体系120
(一)对以往中专体育教材的分析和认识120
(二)新中专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和思路122
(三)今后的课题和期待127
教学篇——谈怎么做131
一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131
(一)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131
(二)国际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133
二“AB”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假说143
(一)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过程的分析144
(二)体育教学过程坐标系和“A”、“B”型体育教学146
(三)对我国体育教学状况的再确认和“AB”型体育教学过程的假说148
三 体育教学和“集体因素”150
(一)“集体”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151
(二)体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和小集体教学方法153
(三)小集体教学的几种形态154
(四)加强集体要素的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158
四 小集团学习法158
(一)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指导形态158
(二)小集团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要点163
五 “主导”和“主体”结合的媒介——课题学习168
(一)第一种教学过程168
(二)第二种教学过程169
(三)第三种教学过程169
六 “死”与“活”、“形”与“神”-“教学门诊”的处方173
七 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77
(一)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单元规模的内在关系177
(二)小单元课形成的若干原因和分析178
(三)大单元教学的思想和实践180
(四)对在中国现行条件下进行单元改革的设想181
八 来自自主课的实验报告183
(一)自主课的涵义和模式183
(二)教学实验结果185
(三)总结与课题191
九 “现所当然”和“司空见惯”的背后——观摩体育教学课后的疑惑192
(一)神圣的心率曲线192
(二)神秘的心理曲线193
(三)牵强的上下肢配合194
(四)不够劲的“思维”和“创造性”195
(五)一直认为是正确的不正确196
(六)不该分解的分解练习197
(七)不是中间练习的中间练习198
他山石篇——看别人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201
一 日本学校体育的昨天和今天201
(一)日本第二次近代教育改革的得与失201
(二)40余年体育教育的风和雨202
(三)生涯体育的光临204
(四)一个既旧又新的课题204
(五)学校体育改革的几个方案205
二 快乐体育就是为了乐吗?206
(一)“全体研”30年的追求207
(二)快乐体育理论产生的必然208
(三)快乐体育的教材内容论和课程论209
(四)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论212
三 快乐体育的课是这样上的214
(一)单元计划和指导214
(二)课时计划217
(三)快乐体育课的特点219
(四)快乐体育理论和实践在日本的状况222
四 运动文化论的主张222
(一)学校体育研究同志会的诞生222
(二)从生活体育到运动文化论223
(三)以中国项理论为代表的教材内容论224
(四)以学习集团论为代表的教学方法论226
(五)以发现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227
(六)运动文化论的追求228
五 让学生在集体思考中达到懂与会的统一229
(一)本实践的教学思想229
(二)单元和第四课时的计划230
(三)教学过程232
(四)对本次课特点的归纳233
六 追求身体和教育的统一发展234
(一)追求“尊重生命”的“身体形成”235
(二)从《体育之子》到“ 缀方学习”235
(三)变化中的身体,反映文化的身体237
(四)《身体形成论》的教材论238
(五)《身体形成论》的教学方法论239
七 让学生自己发发现和认识240
(一)篮球运球学习——佐佐木贤太郎240
(二)一点补充归纳244
八 美国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模式245
(一)发展背景245
(二)各种课程模式归纳247
九 德国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250
十 英国的学校体育与改革254
十一 俄罗斯学校体育的改革256
(一)学校体育改革的背景257
(二)新体育思想和新的体育课程258
(三)新的体育课程内容259
尺子篇——比比教得怎么样263
一 中日学校体育比较26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发展264
(二)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272
(三)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比较277
(四)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比较281
(五)关于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287
展望篇——谈今后应如何教293
一 中国的未来体育展望293
(一)为什么要研究未来293
(二)未来的世界和中国294
(三)我国未来的社会体育297
(四)我国未来的学术体育300
(五)未来的竞技体育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