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HP GL/2及RTL绘图仪语言编程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HP GL/2及RTL绘图仪语言编程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2368710.jpg)
- 美国惠普公司编;汤跃忠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1704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HP GL/2及RTL绘图仪语言编程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第一部分 HP-GL/2参考指南3
第1章HP-GL/2介绍3
1.1 HP-GL/2概述3
1.1.1 HP-GL/2内核3
1.1.2技术图形扩充5
1.1.3调色板扩充5
1.1.5数字化扩充6
1.1.4双重环境扩充6
第2章绘图概念7
2.1 图形界限7
2.1.1硬剪切限7
2.1.2软剪切限7
2.2用坐标系绘图9
2.2.1在坐标系中移动10
2.3度量单位与缩放10
2.3.2用户单位11
2.4缩放11
2.3.1绘图仪单位11
2.5使用缩放12
2.5.1同步缩放与异步缩放13
第3章高效程序设计指南15
3.1程序设计语言与HP-GL/215
3.1.1配置语句16
3.1.2输出语句17
3.1.3输入语句17
3.2 HP-GL/2语法17
3.2.1用于表示语法的记号18
3.2.2省略可选参数19
3.2.3参数格式19
3.3程序范例20
3.4一个高效HP-GL/2程序的轮廓21
3.4.1初始化绘图仪21
3.4.2定义调色板22
3.4.3使用压缩的图形23
3.4.4结束程序23
3.6.1程序错误24
3.6程序错误及丢失模式24
3.5提高绘图仪的吞吐能力24
3.6.2丢失模式25
第4章配置与状态组26
4.1建立缺省条件27
4.2缩放点P1及P227
4.3使用缩放指令27
4.4有效地使用缩放29
4.4.1放大或缩小一幅图画29
4.4.2在一个页面上画尺寸相等的图画30
4.4.3创建镜象31
4.5开设窗口:设置软剪切限32
4.6旋转图画33
4.7终止程序及推进页面33
4.8 DF,缺省值34
4.9 IN,初始化36
4.10 IP,输入P1及P237
4.11 IR,输入相对的P1及P239
4.12 IW,输入窗口41
4.13 PG,推进整个页面43
4.14 RO,旋转坐标系44
4.15 RP,重新绘图46
4.16 SC,缩放47
4.16.1缩放类型0及148
4.16.2缩放类型249
第5章向量组53
5.1画笔状态及位置54
5.1.1画笔状态54
5.2绝对移动和相对移动55
5.1.2画笔位置55
5.3画线56
5.4画圆及弧57
5.5 AA,绝对画弧58
5.6 AR,相对画弧60
5.7 AT,绝对三点画弧61
5.8 CI,画圆64
5.9 PA,绝对绘图67
5.10 PD,落笔67
5.11 PE,折线编码69
5.11.1编码PE值71
5.11.2程序设计的一些考虑72
5.12 PR,相对绘图74
5.13 PU,提笔76
5.14 RT,相对三点画弧77
第6章多边形组80
6.1使用多边形缓冲区81
6.2绘画矩形81
6.3绘画楔形82
6.4绘画多边形83
6.4.1绘画子多边形84
6.4.2填充多边形85
6.4.3在多边形模式中画圆85
6.4.4估算多边形缓冲区86
6.4.5计算在一多边形中的点数86
6.4.5计算圆或弧中的点数86
6.5 EA,绝对矩形描边87
6.6 EP,多边形描边89
6.7 ER,相对矩形描边90
6.8 EW,楔形描边92
6.9 FP,填充多边形95
6.10 PM,多边形模式96
6.10.1(PM0)或(PM)97
6.10.2 (PM1)98
6.10.3(PM2)98
6.11 RA,绝对矩形填充99
6.12 RR,相对矩形填充101
6.13 WG,填充楔形103
第7章直线及其填充属性组107
7.1使用直线属性及线型108
7.2使用填充类型109
7.3选择画笔及其宽度110
7.4 AC,锚点角111
7.5 FT,填充类型112
7.6 LA,直线属性115
7.6.1直线终端116
7.6.2直线接头116
7.6.3斜削极限116
7.7 LT,线型119
7.8 PW,画笔宽度124
7.9 RF,光栅填充定义125
7.10 SM,符号模式128
7.11 SP,选择画笔129
7.12 UL,用户定义线型131
7.13 WU,画笔宽度单位选择132
第8章字符组134
8.3指定及选择字型135
8.3.1标准字型与可选字型135
8.2缺省标志条件135
8.1使用标志135
8.3.2特殊字符136
8.4使用字符集137
8.4.1使用字符绘图(CP)单元139
8.4.2使用固定间距及可变间距字型绘图140
8.4.3设备如何选择字型141
8.5在标志中使用变量143
8.5.1数值变量143
8.5.2字符串变量144
8.6给标志加回车及换行145
8.6.1移到回车点145
8.6.2控制字符146
8.7增强标志146
8.7.1字符尺寸与斜度147
8.7.2字符间距与文本行147
8.7.3标志方向及位置147
8.7.4终止标志符148
8.8 AD,可选字型定义148
8.8.1类型1:字符集149
8.8.2类型2:字型间隔151
8.8.3类型3:间距151
8.8.4类型4:高度151
8.8.5类型5:姿态151
8.8.6类型6:笔划轻重152
8.8.7类型7:字体152
8.9 CF,字符填充模式154
8.10 CP,字符绘图155
8.11 DI,绝对方向157
8.12 DR,相对方向162
8.13 DT,定义标志终结符166
8.14 DV,定义可变文本路径167
8.15 ES,额外间隔169
8.16 LB,标志171
8.17 LO,标志原点172
8.18 SA,选择可选字型174
8.19 SD,标准字型定义175
8.19.1类型1:字符集175
8.19.4类型4:高度177
8.19.2类型2:字型间隔177
8.19.3类型3:间距177
8.19.5类型5:姿态178
8.19.6类型6:笔划轻重178
8.19.7类型7:字体179
8.20 SI,绝对字符尺寸181
8.21 SL,字符斜度182
8.22 SR,相对字符尺寸184
8.24 TD,透明数据187
8.23 SS,选择标准字型187
第9章技术图形扩充189
9.1定义一幅图画190
9.1.1图头状态190
9.1.2图体状态190
9.2弦及弦公差191
9.4.1对Centronics用户192
9.4.2对HP-IB用户192
9.4获取绘图仪输出192
9.3可装入字符集及用户定义的字符192
9.4.3对RS-232-C用户193
9.5使用输出指令193
9.5.1标识绘图仪及其功能193
9.5.2获取错误信息193
9.5.3获取状态字节信息193
9.5.4输出响应综述193
9.6 BP,开始绘图194
9.6.1在双重环境中使用BP194
9.7 CT,弦公差模式195
9.8 DL,装入字符197
9.8.1定义一个可装入字符198
9.9 EC,启用切纸器200
9.10 FR,推进图框200
9.11 MC,归并控制201
9.12 MG,信息202
9.13 MT,介质类型203
9.15 OE,输出错误204
9.14 NR,非就绪204
9.16 OH,输出硬剪切限205
9.17 OI,输出标识206
9.18 OP,输出P1及P2207
9.1 9 OS,输出状态208
9.20 PS,绘图尺寸209
9.21 QL,质量级别212
9.22 ST,分类213
9.23 VS,速度选择213
10.1定义你的调色板215
第10章调色板扩充215
10.1.1彩色调色板在单色设备上的效果216
10.2 CR,为相对颜色数据设置颜色范围216
10.3 NP,画笔数目217
10.4 PC,画笔颜色分配218
10.5 SV,屏幕向量220
10.6 TR,透明模式221
第11章双重环境扩充223
11.1使用双重环境PCL指令223
11.2在双重环境中修改HP-GL/2指令224
11.3 ESC%#A,进入PCL模式225
11.4 ESCE,复位226
11.5 FI,用ID选择主要字型227
11.6 FN,由ID选择辅助字型227
11.7 SB,可缩放或点阵字型228
第12章数字化扩充230
12.1数字化过程230
12.2获取绘图仪输出230
12.2.3对RS-232-C用户231
12.3使用输出指令231
12.2.1对于Centronics用户231
12.2.2对HP-IB用户231
12.4使用OD指令232
12.5用绘图仪数字化232
12.5.1手工数字化232
12.5.2监控状态字节233
12.7 DP,数字化点235
12.8 OD,输出数字化点及画笔状态235
12.6 DC,数字化清除235
词汇表237
第二部分HP RTL参考指南243
第13章用HP RTL语言编程243
13.1 HP RTL编程的基本概念243
13.2编写HP RTL驱动程序243
13.2.1设备相关性243
13.2.2与HP-GL/2的关系245
13.2.3光栅程序例子246
13.3.1换码序列251
13.3 使用HP RTL251
13.3.2复合命令252
13.4改变语言的环境和模式253
13.4.1转换笔的位置的调色板253
13.4.2其它语言254
13.5设置光栅边界254
13.5.1设定逻辑页和输入窗口254
13.5.2设定HPRTL的宽度和高度254
13.6坐标系和当前活动位置(CAP)256
13.5.3最大宽度和高度256
13.7控制图象的分辨率257
13.7.1连续和离散的分辨率258
13.7.2粗略性和确定性分辨率258
13.8设置颜色259
13.8.1数据平面的含义259
13.8.2 定义HP RTL的调色板259
13.9颜色指标的含义261
13.9.1多平面数据262
13.9.2指标0的使用263
13.10传送光栅数据263
13.12缩放光栅图象264
13.11 向量和光栅数据的混合264
13.13数据压缩266
13.13.1基于行的原码(方法0)266
13.13.2基于块的原码(方法4)267
13.13.3变长度编码(方法1)268
13.13.4 TIFF位压缩编码(方法2)268
13.13.5种行编码(方法3)269
13.13.7 CCITT第3组二维编码(方法7)272
13.13.8 CCITT第4组编码(方法8)272
13.13.6 CCITT第3组一维编码(方法6)272
第14章HP RTL的命令详解273
14.1命令目录273
14.2语言环境切换274
14.2.1 进入HP-GL/2模式274
14.2.2进入PCL模式275
14.2.3复位276
14.2.4全局退出语言/启动PJL276
14.3颜色设置277
14.3.1配置图象数据277
14.3.4设置蓝色参数280
14.3.2设置红色参数280
14.3.3设置绿色参数280
14.3.5分配颜色指标数281
14.4设置光栅参数281
14.4.1源光栅宽度281
14.4.2源光栅高度282
14.4.3水平移动CAP282
14.4.4 Y向偏移283
14.4.6目标光栅高度284
14.4.7光栅行路径284
14.4.5目标光栅宽度284
14.4.8反向移动285
14.4.9设置图形分辨率285
14.5传送光栅数据286
14.5.1启动光栅图形286
14.5.2结束光栅图形288
14.5.3按面传送光栅数据288
14.5.4按行/块传送光栅数据289
14.5.5设置压缩方法290
词汇表291